黎鸣:台湾地方选举后形势变化与发展走向
附录:【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在2014年11月29日举行的台湾地方选举中,国民党遭遇惨败,台湾政局因此发生重要变化。随然和平发展仍是两岸关系的大势,仍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岛内蓝绿格局的改变也会引发一些担忧,同时又可能带来机遇。
在这个大背景下,环球时报、昆仑策研究院2015年1月6日联合举办台湾政局走向与两岸关系报告会,现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原国台办副主任、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做了主题报告,题目是:《台湾地方选举后的形势变化与发展走向》。王在希在报告中,结合岛内政局的最新形势,对未来台湾政坛的走向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做了深刻剖析。
【专论】黎鸣:
台湾地方选举后形势变化与发展走向
去年底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出现前所未有的惨败。岛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蓝绿板块逆向移动,年轻世代异军突起,民进党气势上扬,柯文哲现象进一步发酵。明年初台湾将举行最高领导人和“立法委员”选举,台湾岛内再次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
台湾“九合一”选举情况及其影响
去年11月29日台湾举行的“九合一”选举,是台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地方选举,共选出6个直辖市长、16个县市长、168个乡镇长、8000多个村里长,选举范围波及整个台湾地区。由于这场选举是2016年“总统”大选的前哨战,因此格外引起两岸瞩目。
此次选举投票前,各方都估计国民党会输,但都没有想到会输得这么一败涂地。在台湾地区22个县市中,国民党只获得6席,民进党获13席,另外3席为无党派获得。
在占台湾人口65%的关键的6个直辖市中,国民党只险胜了一个新北市,丢掉了5个。作为国民党大本营的台北市和战略重镇台中市双双沦陷,彻底打破了“北蓝南绿”的传统政治版图,台湾中部作为蓝绿分界线的浊水溪防线终于被突破,几十年来蓝大于绿的战略态势彻底改变。这是国民党去台65年来在地方选举中遭受的一次最为严重的惨败,对已有120年历史的国民党来说是一次毁灭性打击。
从观察选情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政党得票率来看,国民党现在只占四成左右(按蓝绿分是43:57)。国民党执政区域面积只剩下台湾三分之一,人口只有四分之一。民进党执政的13个县市,加上柯文哲的台北市,已成立“县市长联席会议”,与“行政院”分庭抗礼,“地方包围中央”的态势已经形成。鉴此情况,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行政院长”江宜华被迫双双宣布辞职,由朱立伦接任国民党主席,“行政院长”由原副院长毛治国接替。
国民党此次选战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结构性的深层次的原因,也有操作上技术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整个岛内大环境对国民党不利,长期积压的各种社会矛盾在此次选举时集中爆发。国民党马英九上台执政六年来,由于执政团队太弱,内部派系斗争不断,加上在野势力制约,因此没有靓丽政绩,经济上不去,改革不到位,社会治理差,广大选民由希望、期待,变为失望、不满。加上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民怨沸腾。六年来,普通民众的工资没有增加,而物价不断上涨;青年学生找不到工作,看不到未来,对前途失去了信心,产生集体焦虑。去年三月台北市爆发的几十万学生参加的、以“反服贸”为导火线的“太阳花”学运,就已凸显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世代对台湾社会现实、对国民党当局的强烈不满。这次选举,实际上是他们用选票惩罚了国民党马英九,出了一口气。
2、台湾年轻一代已走上社会政治舞台,国民党僵化保守与民意脱节。这次县市长选举,30岁以下的年轻世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组织宣传,争取中间选民,让国民党束手无策。国民党靠打传统的组织战、靠地方派系桩脚已经失灵。国民党不仅高层面临人才断层,党员队伍也全面老化,后继乏人。反观民进党,近六年来蔡英文重视培养年轻人,利用“小英基金会”等机构,做青年学生工作,取得成效。民进党高层也基本实现了新老交替。在此次台北市长选举中,柯文哲竞选总部有多数千名的年轻志工,大多自发参与,热情很高。而连胜文竞选总部则相对显得门庭冷落。新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坦承,“台湾经济发展成果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没有照顾到全体人民,这才是国民党失败的关键”。国民党副主席、前台中市长胡志强在败选后承认,国民党最大的问题是与民意脱节。
3、候选人个人的背景和素养,也是国民党败选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次选举,国民党候选人大多是官二代、权贵子弟,有的本身就是是国民党高官。如台北市长候选人连胜文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儿子,桃园市长候选人吴志扬是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儿子,新北市长候选人朱立伦是台湾政商巨头高育仁的女婿,台中市长胡志强是国民党高官。媒体戏称现在台湾有 “新四大家族”:连家、吴家、郝家、朱家。这次选举民进党制造“阶级对立”舆论,打着“反权贵”的旗帜,点燃了民众仇富、仇官情绪,对国民党杀伤力很大。连胜文在台北市本来有许多优势,他有国民党高层支持,有大财团鼎力相助,有大陆多数台商相挺,有足够的财力,有一流的竞选班子,但一顶“权贵子弟”和“官二代”的帽子,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使他一直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相对而言,民进党的候选人大多出身中下层,台北市无党派候选人柯文哲是个医生,他们比较接地气,易被广大选民接受。
4、国民党内部分裂不团结,是其败选的一个致命原因。国民党这次选举失败,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内部四分五裂,协调不起来,面临危机,却没有危机意识。王金平自始至终与马英九不合作。连战与马英九在公开造势场合配合默契,合作无间,但私底下彼此互相猜忌,同床异梦。不少深蓝选民因对马政府取消军工教人员福利待遇不满拒绝投票。国民党各县市候选人之间,也未能互相合作,资源共享。
5、国民党在选举策略包括战略运筹上存在严重失误。国民党在此次选战中主打经济牌、两岸牌、悲情牌、蓝绿牌,但都失效。因为台湾的民意包括价值观现已发生深刻变化,“求新、求变”已成了台湾民众的普遍要求。国民党跟不上变化的时代潮流,依然相信蓝绿板块,相信基本盘,相信地方派系桩脚,相信只要通过催票、提高投票率就能赢,自然失败。柯文哲在台北市长选举中打出了“结束蓝绿恶斗、实现族群和解、推倒意识形态高墙”的口号,一下子抓住了民心。
民进党在此次选战中策略运用比较得当,他们淡化“统独”色彩,主打“民生牌”,把所有社会问题都推到执政的国民党马英九头上。其竞选战略是稳住南部,突破中部,抢占北部,把台北市让给柯文哲,避免内耗。现在看来,蓝绿基本盘尽管还在,但情况已经出现重大变化。
国民党若还继续内斗,2016年选举没希望
国民党现在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败选之后未能深刻反思和认真总结教训,继续在搞派系内斗。朱立伦正式接任党主席后,试图与马英九政治切割,与马团队之间合作势将成为问题。原来有可能成为下届“总统候选人”的吴敦义,与朱立伦之间关系也极为微妙。 “立法院长”王金平关心的是国民党主席易人后撤销对他的党籍处分案。台湾舆论认为,国民党高层现在出现马、朱、吴、王“四驾马车”式的多头政治局面。
2016年台湾即将举行的“总统”大选,国民党候选人估计是现任“副总统”吴敦义,或刚刚卸任的台北市长郝龙斌。原来呼声较高的朱立伦明确表示不选2016。未来国民党可能再次出现党政分离的局面。
民进党下一届“总统”候选人已基本明朗,现任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党内已无敌手。由于这次选举民进党大获全胜,三分天下有其二,蔡英文气势上扬,志在必得。蔡英文和陈水扁不同,陈水扁功利性很强,做人做事都很张扬。蔡英文相对比较低调,处事比较理性,说话留有余地,表态模糊,不露心迹。通过这次学运,蔡英文在台湾青年学生中得分较多。
现在距离2016年台湾大选还有一年多时间,还存在各种变数。国民党新领导人如果能够团结内部,并提出耳目一新的选举诉求和施政措施,在后年的“总统”和“立委”选举中也不是一点没有希望。但总的看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实力对比在进一步朝着有利于民进党的方向发展。另外,2016台湾大选不能排除类似柯文哲的中间势力会出来参选。过去台湾选举结果经常令人跌破眼镜,情况瞬息万变。
李登辉、陈水扁20年推行“去中国化”、“台独化”教育,在台湾年轻一代已经产生效果。国民党与民进党在争取年轻人问题上已经失败。未来国民党可能进一步朝着台湾本土化的方向发展,甚至有可能再次出现分裂。台湾知名政论家南方朔不久前发表文章,公开鼓吹中国国民党易名为台湾国民党,以利在台长期发展。朱立伦提出的“内阁制”和“宪改公投”主张,使得台湾未来政局充满了各种变数。
从民进党目前情况来看,以蔡英文为代表的中生代已控制局面,创党元老正逐步淡出,“四大天王”退居幕后,赖清德、林佳龙等一批中青代已经脱颖而出。去年三月台北爆发的“太阳花”学运,主要骨干也都是蔡英文的子弟兵。
民进党最大的问题是“台独”党纲。如果民进党不能确立起一项既能为台湾多数民众所认同、也能为大陆所接受的两岸政策,实现政治转型,即使侥幸上台也是不稳定的。
过去六年来,两岸关系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两岸已经签署了21项协议,实现了三通直航和大陆同胞的自由入岛,两岸经济已实现一体化,两岸民间已实现全方位宽领域的大交流。这些都为未来两岸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两岸和平已成为岛内各党派的基本共识和最大公约数。相信未来即使台湾再次出现政党轮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根本逆转。
(作者是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本文以《国民党不改内斗,2016没戏》为题,摘要发表于《环球时报》,此为全文,转载请注明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15-01-28/3000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