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习近平纪念邓小平讲话的政治寓意
摘要:习近平纪念邓小平诞辰讲稿中细节的寓意,其一,是回顾邓小平的一生;其二,是在评价邓小平中明确,纪念邓小平是为了什么;最后,总结收尾,要求全党。
“重要讲话”,是新闻报道里司空见惯的四个字。8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的“邓小平诞辰纪念座谈会”上,习近平的讲话也确实称得上“非常重要”。
重要的原因,在于信息量。
判断:讲稿中细节里的寓意
读讲话稿,首先读框架。这个框架,对比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和110周年的讲话稿就可以看出。
前两段开宗明义的引子,两次讲话完全相同,表示基本判断已属定论。之后的三部分才是重点:其一,是回顾邓小平的一生;其二,是在评价邓小平中明确,纪念邓小平是为了什么;最后,总结收尾,要求全党。
孟子讲,知人论世。而即使是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叙述,往往也蕴含着评价与寓意在其中。
习近平的讲话,就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比如,同样是回顾邓小平的前半生,十年前的讲稿,对革命战争年代的邓小平的描述是简短的“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建立了赫赫功勋”的句式。而此次讲话稿则特别用了300多字,着墨于邓小平在战争年代的经历,履历、细节都丰富得多——包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几大战役,以及在战争年代“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策”等史实,都在其中。
又比如,在描述“文革”后邓小平解决毛泽东评价的问题时,此次讲话也多添一句。添加的地方在“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与“为党和国家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之间。添加内容是:“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
联系到去年1月5日和12月26日习近平的讲话,不难看出,贯穿这些细节的,是习近平对“前后三十年”的一贯态度——前后三十年不可割裂,不能互相否定。用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去年的一篇文章标题来说,就是“前后三十年,一条复兴路”。
再比如,概括邓小平的总体贡献时,此次讲稿多加的一个视角在于“世界性”。邓小平不仅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使“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这种把中国放入世界范围和历史进程、同时以独特的文明体自任的态度,不仅在后文 “对邓小平的六点评价”中再次出现,而且也符合习近平的战略思想:在习近平设想的中国大国形象中,排在首要位置的就是“文明大国”的形象。
评价:每一句都对应当下
当习近平谈论邓小平的时候,究竟在谈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他的谈话习惯入手。
习近平是一个爱谈“榜样”与“模范”的领导人。无论是在福建、在浙江还是在中央,一直如此。谈好干部的标准,他引焦裕禄、孔繁森等人为榜样;谈核心价值观,他同样说要发挥榜样和模范作用。
而邓小平,就是今天习近平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模范”。讲话中5000多字的篇幅,对邓小平的6个评价,实际上无一不是在谈当下的问题。
其中的红线,就是“改革”。
比如,谈理想信念。在广东、在全国组工会议,在中央纪委全会、在河北参加民主生活会时、在北大与师生座谈,他无不在谈理想信念。无论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还是在改革中贯穿信念,或是塑造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在习近平看来,都需要理想信念。这一切,最后都归到“三个自信”上去。
又比如,谈“人民情怀”。当然,他引用了那句著名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但这又不简单是一个情怀的问题,而是三重含义在其中:一是立场,他引用邓小平对于党群关系的论述,直接指向当下的群众路线;二是目标,“邓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直接对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中国梦论述;三是方法,就是在改革中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你看,政治家谈情怀,和文艺青年谈情怀,总是不一样的。
而“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的论述,更与改革直接相关。至于“战略思维”和“坦荡无私”,则一个对应中国的外交思维,一个对应对全党的作风要求。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这次的讲稿中,习近平引用的邓小平话语,都显得有点“非主流”——这些话在之前,并不常被引用。
比如谈理想信念时的“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谈人民情怀时引用的“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谈实事求是时引用的“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邓小平批判过的“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以及对邓小平个人的评价“邓小平同志一贯反对特权、反对腐败,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总是严格要求”。
说到底,这次讲话还是强调“三个自信”,再一次为改革定调、为改革铺路。在这条道路上,空谈终将误国,唯有实干兴邦。(文/公子无忌)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14-08-22/2767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