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城:加强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必须厘清的几个理论问题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是一项迫切而现实的任务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而理想信念教育是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
不能不承认,目前一些党员、甚至党的领导干部,缺乏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不懂得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不相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一个相当普遍而严重的问题。持这样看法的人,就不会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在我国的根本道路、根本制度问题上发生动摇。出现类似的观点,是由国际国内的客观形势引发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政局发生剧变,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演变成为资本主义,一大片社会主义阵地垮掉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低谷,这种局面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有的人患上了“革命低潮综合症”,怀疑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前途,怀疑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还灵不灵,甚至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红旗还能打多久”的问题。加上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门打开了,各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学说(像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等)涌了进来,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些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了,却迷信西方的资产阶级理论、学说。在这种环境下,社会主义的信念就越来越淡薄了,怀疑社会主义的思想就蔓延开来了。
能不能干脆不要什么理想、信念?经常听到一种说法:管它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就行了。有人公开说“主义又不能当饭吃”,什么主义都行,他们反对讲理想、信念,主张实用主义。这种非意识形态化的言论,听起来十分超脱,相当迷惑人,实际却是做不到的。同其他动物不一样,人是社会的动物,是在社会中活动的,像鲁滨逊那样孤立的、不同其他人发生关系的个人,只存在于传奇小说中,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了生产和生活,人们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制度。脱离社会制度就不可能进行生产,人也不可能生活。自有人类以来,人们总是向往一种对自己(以及所属的阶级)最有利的、也就是自以为最好的社会制度,不管是否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是理想、信念。问题仅仅在于,他所向往的社会制度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是这种理想、信念是否正确。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不是向往社会主义,就是向往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正如列宁指出的:“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1]民主社会主义者鼓吹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融合的“第三条道路”是不可能有的,而且垄断资产阶级也不允许走“第三条道路”,他们正在利用苏东剧变以后的形势,大力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所谓“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也绝不是一条新的道路,布热津斯基就看透了这一点,他说:“实际上,民主社会主义……是同共产主义学说的吸引力进行斗争和为共产主义模式提出另一种民主选择的最有效办法。”[2]从社会制度来说,民主社会主义不过是做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已。在社会基本制度问题上不问姓“社”姓“资”,那是某些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又不肯明言的人炮制出来的遁词。
应该看到,在帝国主义正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环境下,埋头搞具体经济事务而不考虑方向、道路,不讲理想、信念,是十分危险的。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尼克松在1983年访问东欧以后得出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他断定,“今日东欧进行和平演变的时机已经成熟”,理由就是“东欧共产党人已完全丧失了信仰”,“共产党的意志和信心已经破灭”,“正在崛起的一代东欧人不是思想家,而是实干家,而实用主义则能为和平演变打开缺口。”[3]这个已为东欧剧变的事实证明是完全正确的结论,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警惕吗?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
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念,首先要搞清楚马克思是怎样得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的。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搞懂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正如“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4]一样,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发展起来的现代生产力,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主义问题,并不是出于善良愿望的主观臆想,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客观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与从伦理道德观念出发研究社会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诉诸道德和法的做法,在科学上丝毫不能把我们推向前进;道义上的愤怒,无论多么入情入理,经济科学总不能把它看作是证据,而只能看作是象征。”任务在于,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5]492所以,正如列宁所说的,他们提出未来的社会制度问题的根据是“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6]他们论证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理论逻辑是这样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得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的性质,许多分散的生产过程融合成为社会的生产过程,整个国民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各种生产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生产力的这种性质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和调节国民经济。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生产经营是由资本家自行决定的,以他的意愿为转移,社会产品也归资本家个人所有。于是,生产形式就与占有形式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形式起来反抗占有形式,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使占有形式适应生产形式,按照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的客观要求,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对此,马克思有过生动的描述,他说:“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7]可见,资本主义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同以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客观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马克思是在19世纪中叶作出上述论断的。毫无疑问,在马克思作出这一论断以后100多年时间里,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发生什么变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相反却更为广泛而尖锐了。例如,人们经常谈论经济全球化。这种各类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和流动的趋势,表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的社会性质进一步加强了,因而它与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越出了一国范围而扩大到了全世界,而且更加尖锐了。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至今远未过去,一系列国家(包括美国)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国家信用下降,更是一个鲜明例证。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存在,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就不会过时。
为了从理论上牢牢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必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信心,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真读经典著作,联系实际,真正把握其精神实质,就能够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改革开放以来,有的党员甚至党的干部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在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潮冲击面前动摇,这种情况是他们长期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后果。一段时间里,有人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做教条主义加以批判,用否定马克思主义某些原理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这股风气颇为盛行。不读马列、不懂马列,却批判马列,在一些“著名学者”那里成为一种时尚。最近习近平特别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他还说:“邓小平同志说,读马列要精,这个‘精’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导师们的经典著作。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也都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8]
科学地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实践依据
从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以来,社会主义实践已经有了近10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正确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实践依据。在苏东剧变以后,有人完全否定社会主义实践,认为社会主义是失败的,没有优越性,不如资本主义。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的观点。
对于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分析和评价。由于人们主要是因为苏东剧变才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的,所以我就如何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实践问题谈一些看法。
社会现象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任何社会都充满了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要找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毛病并不困难。完全否定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的人,往往罗列一大堆问题、弊病作为论据,而且有的问题的确是存在的,因而看起来似乎是有根据的了。然而正如列宁指出的:“社会生活现象极其复杂,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9]列举点事例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察问题的方法论。
首先,应该全面地分析,既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而且要分清主流、支流。必须把反映事物本质的基础性综合材料作为判断的根据,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带着偏见去观察,事先有了一个结论然后寻找符合这个结论的材料,而对不符合已有结论的材料视而不见。例如,经常有人说,苏联经济没有搞好,把它作为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其实,如果全面地考察苏联经济,应当说两句话: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存在很多问题。简单地说“没有搞好”,并不符合实际。1913年俄国疆域内的工业总产值只占美国的6.9%,到1985年已达到美国的80%,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而且苏联是在其国土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蹂躏的恶劣环境下取得这一成就的。我们不否认苏联经济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粗放式经营,经济效益不高;产品花色品种少,人民生活改善不快等等,我们应该总结其教训,作为我们的借鉴。但这些问题相对于经济成就来说,是次要的、第二位的,不能抓住这些问题就得出苏联经济没有搞好这种结论。如果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三七开”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同样,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应该有一个全面的分析。毫无疑问,我们经济工作中犯过不少错误,例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但即使如此,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远远快于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前,从1952年到1978年26年时间里,我国国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长6.5%,而美国只有2%多一点。至于改革开放以后30多年时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更为世界所惊叹!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讲,社会主义是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它优越于资本主义。
有人抓住苏联肃反扩大化做文章,把苏联的政治生活描述得阴森恐怖,从而引申出完全否定苏联政治体制的结论,甚至进而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有人还故意渲染、夸大肃反错杀人数。我们党对苏联的肃反运动作出判断认为,苏联在肃反工作中,一方面惩办了很多必须惩办的反革命分子,基本上完成了这条战线上的任务,另一方面却冤枉了许多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和善良的公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9]这种错误显然是与体制上缺乏民主程序、集权过多,以致出现违反甚至破坏法制的现象分不开的。然而决不能抓住扩大化的错误完全否定苏联的肃反工作,甚至完全否定苏联的政治体制。
有人经常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用民主来否定集中,以此为依据否定苏联的体制,把它称之为“集权体制”、“独裁体制”等等。其实,现代社会的管理是不能没有集中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东西,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5]226他预见未来社会必须允许权威的存在。苏联的体制强调集中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在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下,更是如此,但集中得过分了,搞得党政不分、个人专权,这是需要批判和纠正的。不能因为存在集中过多的问题就否定集中的必要性。
其次,应该历史地分析,即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项制度、方针、政策放到当时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评价,切忌从现在的、已经变化了的条件出发来评价历史上的事情。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随着新的形势、新的问题的出现,需要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的制度、方针、政策。有许多事情,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是不尽合理的,然而就当时的具体条件而言,却是必要的。例如,有人谴责计划经济体制,把它说成是万恶之源,断言苏联就是因为搞了计划经济才垮台的。然而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一样,只是发展生产的方法、调节经济的手段,用不用计划经济这种手段,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来定。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技术十分落后,而当时国际上帝国主义发动侵苏战争的阴影日益迫近,国内又面临着为社会主义社会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的艰巨任务,苏联不得不开足马力,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步伐。适应这一战略的需要,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仅仅用12年时间就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花了50年到100年时间才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凭籍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打败了法西斯德国,这证明了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其历史的由来,并起过历史的积极作用,不容否定。战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复杂化,尤其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发展,计划经济体制逐渐不适应、甚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了,改革提上了日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大教训,就是没有及时进行改革,以致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从而为敌对势力攻击社会主义提供了借口。然而这不能成为否定历史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必要性及其积极作用的理由。
再次,必须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区分开来。谈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绝大多数场合指的是制度模式,是指苏联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社会主义制度。在评价这一整套制度时,必须区分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苏联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经济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制度。这些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们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十月革命的普遍真理,它“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任何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必须坚持的。另一类制度是具体制度,即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运行机制,这些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苏联人民把十月革命的普遍真理与苏联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类制度是在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这些具体制度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有的在苏联条件下是对的,但不能照搬到别的国家去;更多的情况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却必须进行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体现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容是正确的,不能否定,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的共同的东西,只要搞社会主义,就应该坚持,抛弃了就不叫社会主义了;有关具体体制、运行机制的内容则是有对有错,既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 。我们不能照搬,而应该把它作为借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这样做的。应该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从制度角度看,基本上是正确的,局部是错误的。尽管列举起来弊病甚多,但从整体上看,不能说是失败的。
江泽民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150多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探索、保证全体人民的政治平等和当家作主,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除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建设新型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指引世界上处于剥削制度压迫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变自身命运、获得社会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10]这段话,完全适用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
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他们只是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设想,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制度设计。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也是难免的。再一般地说,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一样,仍然存在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和状态不一样罢了。社会主义也是在不断出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期望社会主义制度一经建立就是完美无缺的,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只能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设想进行探索。这种探索,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宝贵的财富,都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材料。对前人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病,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轻易地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实验贬之为“失败”,予以否定和咒骂,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应有的郑重态度。
苏联演变以后的情景可以从反面说明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有助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苏联,20世纪80年代末动乱初期,民主派和党内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一再宣传,只要摆脱社会主义制度的“束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政治上民主自由、经济上繁荣昌盛的局面就会迅速出现。然而苏联解体后的实践却证明事情正好相反。我们看一看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情景吧!在经济领域,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急速下降,从1991年到1999年下降了52%(要知道1941-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仅仅下降22%,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复辟给俄国带来的损失大大超过打一场世界大战的损失),从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变成了原材料附庸国。在社会领域,1989年10%的最贫困人口收入与10%最富裕人口收入之比为1:4.7,而1999年这个比例将近1:80,后来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酗酒、精神疾病、无家可归、流浪儿童、卖淫、犯罪等社会问题成堆。在国际领域,俄罗斯从超级大国沦为二流国家,遭到西方国家的鄙视,严重损害了俄罗斯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这类材料,俯拾皆是。这种情景,也许可以给我们国内某些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当头棒喝吧!
这里,我们还不得不说明一点:如何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关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的政治问题。历史反复证明,“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对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会亡党亡国的。苏联演变的惨痛教训表明,敌对势力从彻底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出发,提出“彻底抛弃斯大林模式”、“要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形象地说要炸毁过去的一切”等等,搞乱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而制造政治动乱、乱中夺取政权,最后复辟了资本主义制度,酿成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的悲剧。试问,在社会主义实践是失败的、一无成就的舆论成为主流的情况下苏联共产党宣布解散共产党、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还会有谁能站出来捍卫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呢?总结这一教训,我们对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严格依据事实,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轻言“失败”。
清醒地认识社会主义曲折前进的规律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必要条件
经常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们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会出现政局急剧变化、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的现象,甚至出现亡党亡国的历史性悲剧呢?这涉及到认识历史发展的另一个方法论问题,即历史发展、社会制度的更替不是直线的,而是在曲折中实现的。
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都是客观的,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点是它们的共性。但是两者的实现过程却有着原则的不同。自然规律的实现,不需要人们实践活动的参与,因而其实现过程一般是不会发生曲折的。社会发展规律则不一样,它是人们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合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趋势,它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由于人们的利益有差异,他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往往会发生差异。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利益差异表现为阶级利益的差异。阶级利益的差异使得不同阶级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期望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因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也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对立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必然导致阶级斗争。因此,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发展规律必然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在阶级斗争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的、主观的因素的影响,阶级力量对比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就决定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过程不是直线的,必然会发生曲折。社会历史发展充满了前进、倒退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等等复杂现象,原因就在于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历史的发展出现曲折和反复也是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但是,不管出现多大曲折和反复,由社会规律所决定的总的发展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它将在漫长、曲折的斗争过程中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最终得到实现。
在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或者说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决不是几年、几十年就可以完成的,这一过程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不可避免出现反复,并不是一帆风顺、直线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经过1642-1646年和1648年两次内战,资产阶级初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之后,资产阶级又经过长期的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直到1785年完成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才在经济上特别是政治上保留若干封建残余因素的条件下,即在作若干妥协的条件下,使资产阶级专政最终稳定下来,杜绝了封建主义复辟的可能性。这样,从1640年算起,到1785年,历时145年,英国资本主义制度才得以完全确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更是跌宕起伏,斗争惊心动魄。从1789年爆发革命,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成立,前后经历三次封建王朝的复辟,其间交织着进步与反动、共和与帝制、革命的恐怖与反革命的恐怖、内战和外战、征服外国和投降外国种种动荡不安。大体上花了将近100年时间,资产阶级的统治才有了稳固的基础。至于说到资本主义从开始到在整个欧洲取得统治地位,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到1871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则经过了230多年。如果就全世界范围来说,则时间更长了。这说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也是历时长久、充满斗争的。一种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尚且如此,社会主义作为与以往所有的剥削制度根本不同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更不可能是直线的,发生曲折以至严重的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在世界范围内,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这种发展情景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
我们回顾一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19世纪中叶《共产党宣言》问世时,共产主义还只是个在欧洲游荡的幽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许多国家产生了工人阶级政党,相继出现了革命的形势。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这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飞跃,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挟大半个欧洲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进攻苏联,苏联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巨大凝聚力战胜了法西斯的进攻,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战后,亚洲、欧洲、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是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期间虽然出现过由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的全世界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但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力挽狂澜,接连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回击了这一思潮。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政局发生剧变,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挫折,并在世界范围内跌入低潮。然而在苏联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的同时,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的堡垒不仅依然屹立在东方,而且以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良好态势成为吸引全世界劳动人民的一面旗帜。
历史表明,社会主义经历了许多变化,其中既有巨大成功,也有失误和挫折,但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不过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苏联东欧剧变无疑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但它也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有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11]在苏东剧变以后我们仍保持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原因就在于此。我们深信,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将在总结苏联东欧国家演变的教训基础上更加成熟起来,从而把社会主义搞得更好。阴云将会散去,太阳终将普照大地。胜利一定属于人类的希望——共产主义事业!
(作者简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
[2] [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11.
[3] [美]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谭朝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168-16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2.
[6] 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1.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8] 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学习时报,2010-10-25.
[9]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8.
[10]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1956-12-29.
[11]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7.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13-11-19/23749.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