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政治逻辑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这是我们党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次庄严宣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有必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加深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切实增强制度自信、制度活力和制度效能,扎实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这是我们党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次庄严宣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有必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加深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切实增强制度自信、制度活力和制度效能,扎实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要求和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特点,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要求和政治方向。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都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是人大工作保持正确方向的关键所在。当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不意味着取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机关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并不能凌驾于人民代表大会之上,必须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的发挥。党的各级组织机构不能执行国家职能。因此,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对国家的领导而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等必须通过法定程序提交人民代表大会,一旦通过就上升为国家意志,就能通过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受其监督的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和政策,必须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善于通过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办事。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和政策,必须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善于通过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办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总结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对于在地方如何把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第一,党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党委要通过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时传达贯彻。党委对本地区工作的重大决策,包括重要干部推荐,事前征求人大的意见;重要会议请人大常委会的有关人员参加或列席;建立和实行党委、人大、政府工作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互通信息。
第二,党委决策凡是关系国家事务,要求公民共同遵守的,应作为建议或者通过“一府两院”提出议案,提交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或有关决定、决议,成为公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法规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权威。政府、法院、检察院都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第三,党委把人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重视人大建设,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其中包括:定期研究人大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每届任期内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和部署当地民主法制建设问题;选派年富力强的干部到人大工作,优化组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在党委、人大、政府干部之间实行双向交流制度;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和党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作用,支持他们依法履行职责。
第四,人大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通过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各项职权,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重要人事安排。对重大事项作出规定,要通过人大党组向党委报告,听取党委的意见。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于党组织的文件、决定中不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可通过人大党组提出纠正的建议。人大要善于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监督、支持和促进政府、法院、检察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第五,党委、人大、政府、“两院”都把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作为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民主法制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列为各级党校和有关大专院校的教学内容,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识,自觉依法办事。
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拥有“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优势、“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优势、“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制优势,只有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才能更好地坚持、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充分发挥“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优势。党的领导的实质是保证和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善于运用国家政权处理国家事务。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确保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2.充分发挥“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要抓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重要环节,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充分发挥“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制优势。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必然要求,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必须遵循的原则。人大及其常委会是“集体有权,个人无权”,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会议形式,依照法定程序,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无论是制定和修改法律,决定重大事项,行使人事任免权,还是开展监督工作,都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按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明确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我们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体制优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保证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附文:
打破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迷思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25日第515期 作者:王春玺 张旭东
【核心提示】我们要坚持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自信。因为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包括集体交接班制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优势,比如集体交接班机制、集体培养机制、集体选拔与考察机制、定期选举机制等,就远非西方选举制度所能比拟。
有人套用托克维尔的话试图说明,普选“它什么也不破坏,就改变了一切”,并据此认为凡是承认中国的“集体领导”优于美国的总统制的,就是在掩盖真相,就是愚民招术。但据笔者观察,在普选的旗帜下,目前却有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民主”困境。普选的确“什么也不破坏”,只不过因为政党利益之争就可以导致美国政府“关门”、某些欧洲国家争相“破产”而已。普选也确实“改变了一切”,至少它让人们知道世界陷入金融危机,中东、北非国家变得充满暴力和动荡,离不开它的贡献。
单纯的普选当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也不会是最好的领导人选拔方式。我们要打破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迷思。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一味追求的选举民主,缺乏系统的领导人培养锻炼制度和完善的层层选拔考察制度相配套。我们要坚持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自信。因为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包括集体交接班制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优势,比如集体交接班机制、集体培养机制、集体选拔与考察机制、定期选举机制等,就远非西方选举制度所能比拟。
第一,中国实行选举与协商结合的集体选拔方式,其提名机制有利于产生符合全党意志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领导人。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产生有两种民主机制在起作用。一种是严格的多次民主协商、民主推荐筛选机制;另一种是党的代表大会民主选举机制。作为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接班人的提名机制是基于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基于一党之私或利益集团的需要。
多党制条件下的提名竞选总统,表面上是普遍采用预选制度,但实际上,西方选举的基本规则是由利益集团和政党大佬暗箱运作,利用金钱操纵选举。提名的总统只代表特殊利益集团或部分群体的利益,不可能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负责。选举出来的总统成为讨好利益集团和选民的精于算计的政客,而非富有远见的有责任感的政治家,很难制定长远的国家发展规划,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第二,中国注重实绩和能力的选拔、考察标准比选举标准更加全面,有利于产生杰出的领导人。2011年7月,中央启动了“两委”(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人选的民主考察过程:中央先后派出68个考察组,分赴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和军队等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中央研究提出了“两委”人选建议名单。“两委”人选考察,把发扬党内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贯穿于各个环节:既有会议投票推荐,又有个别谈话推荐;既有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又有品德的专项测评;既有实绩分析、实地考察,又有延伸考察;既有考察预告,又有考察对象公示。
相比之下,西方选举制度就对总统候选人的素质缺乏全面的、长期的考察和检验。总统候选人在大政方针上难以有很大的差别,老百姓也明白总统候选人的竞选承诺未必靠谱,投票更看重候选人的性别、种族、形象、口才、家族、政治裙带关系,甚至宗教信仰。能否当选总统,与候选人是否善于政治演说、表演做秀,是否得到利益集团的金钱支持密切相关,但执政经验、全面素质能力等重要因素却常常被忽略。
第三,中国实行集体选拔与全面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这种长期的锻炼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接班人的全面治国能力。中国不仅集体选拔年轻干部,而且注重对他们的长期培养。中国共产党对接班人的培养有多种方式,既包括理论学习和基层锻炼,也包括在使用中培养,而使用是更为重要的培养。实践证明,把接班人放到一些关键岗位、艰苦环境和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地方去锻炼使用,对提高他们全面治国的能力很有帮助。
与中国领导人的选择要经过多个岗位的长期磨炼不同,西方总统选举更注重选举阶段候选人的表现,总统候选人可能凭一次选举一步登天。许多西方国家的总统或政府首脑,既没有什么基层治理经历,也没有国家治理经历。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经常有所谓的普选领导人在当选后,其执政能力让人大失所望。
在中国特色集体交接班制度与西方选举制之间,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标准和选择。我们并不否认西方选举制在它们本国国情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会有其合理性,但显然这不意味着它就适合中国。谁企图以西方选举制来否认并推翻中国特色集体交接班制度,谁就是在真正地混淆视听、掩盖真相。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集体领导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10BKS046)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春玺系“楚天学者计划”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张旭东系三峡大学特聘教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13-10-25/23380.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