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费”的提法不合适
作者:刘仰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13-05-02 点击:
我国经济发展当前遭遇了一些困难,扩大内需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然而,如何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从哪个方面着手推动扩大内需的目标,站在不同的立场,也许就有不同的答案。在扩大内需的大趋势下,“刺激消费”这一提法已经成为很多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的口头禅,虽然我们大致认可他们“刺激消费”的目的,但是,“刺激消费”这个提法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反而容易导致政策失误。
为了扩大内需而大力主张“刺激消费”,这是来自美国或西方社会的提法。发达国家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的普遍收入较高,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因此,他们要扩大需求,往往只能依靠增加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需求,所以才会用“刺激消费”这样的词语。再比如说美国,美国人的消费以贷款消费和超前消费为主,美国至今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种超前消费的危害,因此,美国所说的“刺激消费”,某种程度上只是借更多的钱、更加超前消费而已,却不知道怎么还,谁来还。这符合他们的一贯思路。事实上,大量被刺激产生的超前消费,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刺激超前消费的方式,不应成为中国的首选。
“刺激消费”以扩大内需的提法,运用到中国,实际上只能针对少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有用,对于广大的低收入人群,“刺激消费”的提法,不光没有什么作用,反而显示出不道德的内涵:人家根本就没钱,还要刺激他消费,居然还要说“积极消费就是爱国”,没钱消费难道就有愧于国家,有愧于社会?这种“刺激消费”的提法,会给人们造成严重的错觉,似乎经济发展遭遇困难,是因为某些人不愿消费,从而忽略了一个更严峻的事实:人们不愿消费,是因为他们没有钱。
刺激消费、拉动消费,包括“五一长假”等等主张,与前几年“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买房子”的故事,从本质上说,如出一辙,仿佛都对人们不花钱有仇。老百姓口袋里但凡有点钱,不愿拿出来轻易花掉,有些人浑身就不舒服,非要让老百姓花个精光才高兴。虽说名义上都是扩大内需,但是,单方面提倡刺激消费,无疑只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收到更多的钱。甚至还有人为了“刺激消费”,提出要大力发展赌马业。包括给老百姓发钱,均分国家财产等主张,也是把广大老百姓当成达到“刺激消费”目的的工具,只注重眼前渡过困难的临时手段,而没有从国家和百姓的长远利益上考虑。
中国现在有大量低收入人群,其基本需求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是对的,也应该是有效的。但是,“刺激消费”以扩大内需,很明显看出是出于企业利益的短期要求。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说,要真正做到扩大内需,应该从长远着手,以提高老百姓收入为第一目标,而不应该本末倒置地以一味提倡“刺激消费”。换句话说,只要老百姓收入提高了,并有了长期稳定的保障,政府和企业根本不用“刺激”,老百姓自然就会消费。
“刺激消费”与“提高收入”这两个不同的提法,虽然最终的目标都是“扩大内需”,但是,两个提法的切入点和立场不同。“刺激消费”侧重于企业,着眼于短期目标,把老百姓当成是改善经济数据的工具;“提高收入”着重于最广泛的社会基础,致力于社会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成最根本的目的。虽然在面对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两者有实现沟通的可能,但是,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稳定繁荣来说,两者的结果是不同的。
经济学家出于各自信奉的理论,愿意提出“刺激消费”的主张,那是他们的学术理论和立场决定的,我们无权干涉,最多只是百家争鸣一下。我认为,至少政府部门应该换一个提法,不应再提“刺激消费”这样的主张,而应改换为“提高收入”。虽然最终目的都是扩大内需,但是,政府换一种提法,其实就是换一个角度,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政府的首要着眼点和基本立场,也可以使某些荒唐的“刺激消费”手段收敛一些。如果说“扩大内需”是目的,那么“刺激消费”和“提高收入”就是不同的手段。手段不同,会导致同一目的下结果的不同。
为了扩大内需而大力主张“刺激消费”,这是来自美国或西方社会的提法。发达国家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的普遍收入较高,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因此,他们要扩大需求,往往只能依靠增加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需求,所以才会用“刺激消费”这样的词语。再比如说美国,美国人的消费以贷款消费和超前消费为主,美国至今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种超前消费的危害,因此,美国所说的“刺激消费”,某种程度上只是借更多的钱、更加超前消费而已,却不知道怎么还,谁来还。这符合他们的一贯思路。事实上,大量被刺激产生的超前消费,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刺激超前消费的方式,不应成为中国的首选。
“刺激消费”以扩大内需的提法,运用到中国,实际上只能针对少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有用,对于广大的低收入人群,“刺激消费”的提法,不光没有什么作用,反而显示出不道德的内涵:人家根本就没钱,还要刺激他消费,居然还要说“积极消费就是爱国”,没钱消费难道就有愧于国家,有愧于社会?这种“刺激消费”的提法,会给人们造成严重的错觉,似乎经济发展遭遇困难,是因为某些人不愿消费,从而忽略了一个更严峻的事实:人们不愿消费,是因为他们没有钱。
刺激消费、拉动消费,包括“五一长假”等等主张,与前几年“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买房子”的故事,从本质上说,如出一辙,仿佛都对人们不花钱有仇。老百姓口袋里但凡有点钱,不愿拿出来轻易花掉,有些人浑身就不舒服,非要让老百姓花个精光才高兴。虽说名义上都是扩大内需,但是,单方面提倡刺激消费,无疑只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收到更多的钱。甚至还有人为了“刺激消费”,提出要大力发展赌马业。包括给老百姓发钱,均分国家财产等主张,也是把广大老百姓当成达到“刺激消费”目的的工具,只注重眼前渡过困难的临时手段,而没有从国家和百姓的长远利益上考虑。
中国现在有大量低收入人群,其基本需求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是对的,也应该是有效的。但是,“刺激消费”以扩大内需,很明显看出是出于企业利益的短期要求。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说,要真正做到扩大内需,应该从长远着手,以提高老百姓收入为第一目标,而不应该本末倒置地以一味提倡“刺激消费”。换句话说,只要老百姓收入提高了,并有了长期稳定的保障,政府和企业根本不用“刺激”,老百姓自然就会消费。
“刺激消费”与“提高收入”这两个不同的提法,虽然最终的目标都是“扩大内需”,但是,两个提法的切入点和立场不同。“刺激消费”侧重于企业,着眼于短期目标,把老百姓当成是改善经济数据的工具;“提高收入”着重于最广泛的社会基础,致力于社会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成最根本的目的。虽然在面对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两者有实现沟通的可能,但是,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稳定繁荣来说,两者的结果是不同的。
经济学家出于各自信奉的理论,愿意提出“刺激消费”的主张,那是他们的学术理论和立场决定的,我们无权干涉,最多只是百家争鸣一下。我认为,至少政府部门应该换一个提法,不应再提“刺激消费”这样的主张,而应改换为“提高收入”。虽然最终目的都是扩大内需,但是,政府换一种提法,其实就是换一个角度,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政府的首要着眼点和基本立场,也可以使某些荒唐的“刺激消费”手段收敛一些。如果说“扩大内需”是目的,那么“刺激消费”和“提高收入”就是不同的手段。手段不同,会导致同一目的下结果的不同。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13-05-02/17218.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