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哲学

打印

导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什么是阶级?什么是阶级社会?阶级社会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怎么演变?人们是否有可能过渡到无阶级社会?

  

  在左翼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全新的历史问题,所以我们要了解未来中国社会可能发生的变化,理解今天中国社会的经济条件、阶级关系、阶级 矛盾。关于中国的阶级斗争如何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发展,或如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已有很多讨论。比如中国社会性质的辩论:中国到底是什么社会 主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怎么发展?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探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概念。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

  什么是阶级?什么是阶级社会?阶级社会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怎么演变?人们是否有可能过渡到无阶级社会?

  “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出现以来,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常常作为未来的理想隐隐约约地浮现在个别人物和整个整个派别的头脑中。但 是,这种占有只有在实现它的实际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正如其他一切社会进步一样,这种占有之所以能够实现,并不是由 于人们认识到阶级的存在同正义、平等等等相矛盾,也不是仅仅由于人们希望废除阶级,而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新的经济条件。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以前生产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就是说,只要 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在这被 迫专门从事劳动的大多数人之旁,形成了一个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掌管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国家事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因此,分工的规律 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但是,这并不妨碍阶级的这种划分曾经通过暴力和掠夺、欺诈和蒙骗来实现,这也不妨碍统治阶级一旦掌握政权就牺牲劳动阶级来巩固自己的 统治,并把对社会的领导变成对群众的加紧剥削。”

  怎么理解这段论述?对现实工作有什么参考意义?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思考:万事万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产生、发展、灭亡)的,要了解事物存在的条件。阶级社会的历史为一万年左右,是什么社会条件产生的,会不会,以及什么时候消亡?

  画一个长方形,分三块。这整一个长方形是社会总产品。

  

  1、替换被消耗掉的生产资料;2、满足人口基本的物质消费;3、社会剩余产品

  社会剩余产品归谁所有,如何使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社会制度的基本特点。在物质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没有剩余产品。大概 一万年前,大量剩余产品出现,那时地球发生显著变暖,出现了少有的气候和温度适宜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出现了比较大的剩余产品,这时社会才分裂为统治 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为什么剩余产品出现以后,社会就开始分裂为阶级?为什么剩余产品出现,不是全社会共同占有?

  按恩格斯的话理解,当剩余产品出现后,但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特别高的程度,只有少数人从生产劳动中摆脱出来。白吃白喝在一万年以前 是不可能的,因为物质生产力低下,需要人人劳动。当剩余产品出现,就能让一少部分人从劳动生产中摆脱出来,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用几乎全部时间来从事生产必 需品的劳动,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但是,这并不妨碍阶级的这种划分曾经通过暴力和掠夺、欺诈和蒙骗来实现,这 也不妨碍统治阶级一旦掌握政权就牺牲劳动阶级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并把对社会的领导变成对群众的加紧剥削。”为了保证自己对剩余产品的独占,要用各种办法来 维护自己对剩余产品的占有,也出现了为统治者服务的意识形态。从事生产劳动,不占有剩余产品的阶级vs不从事生产劳动,但占有剩余产品的阶级,统治阶级和 被压迫阶级。

  如果把整个社会的劳动时间分成两部分,那就是生产社会必需品&剩余产品的劳动时间。对后者的占有,剥削了对社会生产劳动力的剩余劳动。 只要剩余产品被少数人占有,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历史上有过反抗剥削阶级的斗争,尽管这些斗争有可能暂时改变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形势,但不能根本改变脑力劳 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如果不能消灭这两种分工,那阶级对立不可能根本上改变。到目前为止,阶级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为脑体分工。那这种条件,有无可能随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期起什么作用?资本主义是一种阶级社会,但与之前阶级社会根本不同的是,相当数量的社会剩余产品用于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以前剩余产品或用于统治者的奢侈消费,或战争等浪费,但资本主义条件下并非如此。为什么呢?这和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货币占统治地位,市场关系在 各个领域占统治地位有关。在这种条件下,资本家之间,个人之间,国家之间,都会有激烈的竞争,于是资本便用于改进生产、引进技术等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 累。这种局面是怎么形成的?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世界体系,但在扩张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不同的地理区域,存在明确差别和等级关系。比如 西欧、中东欧、全球。核心,外围,半外围。到了19世纪后期时,包括亚洲的广大地区,都变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外围以后,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瓦解受到冲 击,另外中国在这个历史时期,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里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开始资本积累。这个问题从晚清到军阀到民国,一直没有解决,只有在发动广大群众, 消灭旧的国家机构,形成新的国家机构之后,才开始有利于现在的新式民族国家资本积累。

  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史,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后来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在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76年后中国的社会形势发生很大变 化,经济制度出现了从计划主义向市场主义的过渡。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在1946到1976年之间,社会性质是什么?1956年到1976年之间,社会性质 是什么?1949到1976,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后来为什么会发生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些问题对我们思考当下阶级问题的重要性。

  回到恩格斯的讨论。先是阶级社会产生的条件。“但是,如果说阶级的划分根据上面所说具有某种历史的理由,那也只是对一定的时期、一定的社会条件 才是这样。这种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的确,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这样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 不仅某个特定的统治阶级而且任何统治阶级的存在,从而阶级差别本身的存在,都将成为时代的错误,成为过时的现象。所以,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 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 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 发展和运用,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但它确实是出现了。”那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是什么意思?前面说存在脑体劳动的分工,社会划分成阶级是不可避免 的。资本主义造成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在一定范围内,用于生产社会必需品的劳动时间就会不断缩小,那就有可能造成不仅少数人从直接生产劳动中摆脱出 来,而且造成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工作时间不断缩短。随着劳动时间不断缩短,生产必需品以外的自由时间不断延长,但这种延长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可以从事越 来越多的创造性活动,获得自由发展,参与社会的公共管理,成为绝大多数人都能获得的权利,这时,社会分裂为对立阶级的基础才会消解。这就是恩格斯对阶级社 会倒无阶级社会的理解。

  那么今天,我们怎么认识这个问题?就马恩来讲,他们当时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生产进步的空间是有信心的。但今天来看,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物质条 件的生产,过度牺牲人力和自然。所以,我们应该怎么保障生产的持续性,以及怎么保证生态环境来生产,以及怎么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今生产已走到悬崖边 缘,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思考。我们面临的过渡,比马恩面对的情况要复杂得多:1、如何在资本主义灭亡后保证生态可持续和人类文明延续;2、如何缩小人们生产 社会必需品的时间,逐步削弱脑体分工。

二、讨论(Q&A)

  Q:全球化的趋势会挑战民族国家创建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吗?那么现在中国的工厂本身是屈服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吗?在民族国家的扩张条件底下,反抗世界资本主义的任务是否只能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人身上了?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多个民族国家组成,是保障资本积累需要的政治条件。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会导致地理上不断扩张的倾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是民族国家的必然产物。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存在不平等,国家和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在现在的条件下,还能准确把握当前世界的阶级斗争状 况吗?如何理解外围、半外围、核心?阶级社会,是指社会的少数人独占剩余产品,我们还要考虑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外围和核心的一个本质性关系是,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里,世界范围的剩余产品不仅集中在资本家手里,还有特定核心国家中。在资本主义的核心国家生产的产品,包含较少劳动,外围则需要较多劳动进行交 换。这对阶级斗争的影响就是1、帝国主义获取超额利润,世界范围剩余价值集中在核心国家;2、半外围国家同时处于剥削和被剥削之中。但反抗世界资本主义的 任务,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Q:如何理解阶级斗争?

  A: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产物,阶级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才能理解未来有无可能进入无阶级社会?所以怎么理解毛时代的社会性 质?比如,马克思过去主要讲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列宁就说要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毛时代是不是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对于社会性质的理解很 重要。如果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阶级斗争,那是什么阶级和什么阶级的斗争?是否存在统治阶级?“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毛时代 是不是如此?

  Q:目前原本在中国设厂的制造业资本家正在将投资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等地,对于中国未来的阶级斗争会有什么影响?

  A:还需要观察。到目前为止,这个影响不大。虽然目前很多资本家要转移制造业资本,但目前在中国以外,不存在足够大地区和足够高素质的廉价动 力,还有其他资本积累的条件如基建政治条件等。这种转移目前对中国阶级斗争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已经出现无产阶级力量上升,资产阶级力量下降。这种力 量对比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出现中国社会形势的变化。

  Q:根据以上逻辑,今天还有50%人口从事农业生产,那么今天进入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充分了吗?

  A:今天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比马克思时代要复杂很多。资本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而它们的存在条件正在瓦解,灭亡的早晚取决于这些条件。 资本主义能否为未来无阶级适合准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同时可持续发展,这都是将来要努力的范围。中国的农业人口大概占30%,虽然不比美国的高度机械化和科 学化,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可持续的。

  Q:核心和外围的划分标准?外围的特征之一是贡献原材料,这跟以剩余价值的流向衡量核心还是外围的标准是否有矛盾?外围和核心的划分是不是也要参考政治军事因素?

  A:就是看剩余劳动的生产和占有。在每一个具体时期,交换的物质产品形式不一样,但虽然形式千变万化,本质特点还是要追溯较少的劳动交换较多的劳动的情况。政治军事因素是要参考,但它一般是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后果,用以维持阶级关系,形成强有力的国家。

  Q: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已经是帝国主义?当下的发展会酝酿出新的法西斯吗?

  A:有些同志没有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而是照搬帝国主义论,拿表面现象进行比较,可能认为中国目前是垄断官僚主义,就必然要发展成帝国主义。我认 为这些论断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要了解法西斯是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什么),能否解决中国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法西斯能不能帮忙)?不然我 们无法深入讲。纳粹自称国家社会主义,不代表它就是。

  Q:阶级对立的物质基础为什么是脑体分工,而非生产资料的占有?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脑体分工是马恩的核心思想。生产资料的占有实际上是脑体分工在生产资料分配方面带来的后果,少数人占有大量生 产资料。比如中国古代社会,都存在某种形式的土地国有制,但不妨碍这些社会是阶级社会。再比如,中国毛时期或前苏联,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形式是社会的,但 生产资料的实际控制和分配是在少数人手里。

  Q:进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也会有脑体分工吗?

  A:要显著减少绝大多数人的社会必须品劳动时间,要让所有人都有相当多的机会来进行社会公共管理和创造性活动。不然,会很容易出现社会阶级分裂 的局面。比如走资派,在当时执行什么具体的社会经济职能?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对克服脑体分工有一定作用,但还是要解决大多数人从事创造性劳动和自由发展的 问题。文革时中国有两个根本限制,一个是生产力水平决定大部人要从事社会必需品劳动(社会劳动生产率低);另外,中国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围,需要进行 贸易、竞争,对核心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相当以来(要用于资本积累)。这样就不可能缩短绝大多数人的劳动时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x/2015-09-17/3405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左翎飞 更新时间:2015-09-18 关键字:哲学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