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生死观及其现代启示
毛泽东的生死观及其现代启示
徐淑贞
〔摘要〕毛泽东的生死观是乐观奋斗的生死观,人民利益是他判断生死价值的最高标准。毛泽东的生死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死问题的积极内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展现出他极具人格魅力的个性特征。对毛泽东生死观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毛泽东的生死观集中体现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展现出他极具人格魅力的个性特征。当今社会,许多人对人生的价值及死的意义等终极关怀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不知人为何生,更不知人为何死,而是任由情绪支配跟着感觉走,造成一些人心理失衡和行为失当。通过对毛泽东生死观的理解和分析,可以使我们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毛泽东的生死观
毛泽东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生死观的著作,但对生死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理解。在湖南一师求学时所作的《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生死问题,表达了自然主义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者,自然物之一也,受自然法则之支配,有生必有死,即自然物有成必有毁之法则”〔1〕。在青年毛泽东的观念中,对死亡的理解还体现出一种浪漫主义情怀。他认为,人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事总有好奇心,死亡是人们不可能经历过的事情,强烈的好奇心可以战胜对它的恐惧,“死也者,亦吾有生以来一未尝经验之奇事也,何独不之好乎”?〔2〕并以诗人的笔调把死亡描绘成一幅壮美的景象:“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登舟者引以为壮,况生死之大波澜何独不知引以为壮乎!”〔3〕
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毛泽东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生死问题,表现出更加理性科学、超脱旷达的态度。“壮年毛泽东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对于生死问题无暇多想,但是他出生入死、浴血奋斗的革命经历本身就体现着一种独特的生死观,红军战士以及他自己亲人家属的死亡也强烈地冲撞着毛泽东的心灵世界,但终极关怀支撑着他近于平静地对待死亡。”〔4〕晚年毛泽东经常在轻松幽默的谈话中讲到死亡,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生死问题。他说:我相信辩证法,辩证法告诉我们,有生就有死。“人哪有长生不死的?古代帝王都想尽办法找长生不老、长生不死的药,最后还是死了。在自然规律的生与死方面,皇帝与平民是平等的。”〔5〕祈求长生不死是不科学的,这种追求不但不能延长寿命,反而可能会缩短生命。“不少人就是想不开这个道理,人无百年寿,常有千年忧。一天到晚想那些办不到的事,连办得到的事也耽误了。秦皇、汉武都想长生不老,到头来,落得个‘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6〕谈到死亡问题,毛泽东喜欢拿自己举例子:“‘人都是要死的’,‘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7〕他认为应该像庄子那样,在人死后鼓盆而歌,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中国人把丧事叫白喜事是很有道理的。晚年毛泽东,对永远健康、万寿无疆之类的话颇不以为然,说自己随时准备去见马克思。他主张实行火葬,1956年4月第一个在火葬倡议书上签字。毛泽东的生死观体现了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给刘胡兰烈士的题词,也集中表达了他本人的生死价值观。年少时的毛泽东就表现出博大的胸怀。17岁时他给父母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句,离开家乡去求学。在长沙求学时,和同学订下“三不谈”的协定: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间的事,不谈家务琐事,否则就不能做朋友。他和朋友们只乐于谈论大事———“人的性质,人类社会的性质,中国的性质,世界,宇宙!”充分展示出胸怀天下的人格特色。
毛泽东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寿命之长短,而在成功之多寡”〔8〕。他特别赞赏鲁迅,认为在鲁迅身上有一种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所需要的精神,他称之为“鲁迅精神”,这种精神包括三个特点: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是中国革命的先锋分子所应该具有的精神。在毛泽东看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而奋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努力。
关于死亡的意义,毛泽东明确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9〕这就是说,死亡,也应该有它的意义所在。毛泽东赞赏为了人民利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但也反对无谓的牺牲。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他强调共产党人要敢于斗争敢于牺牲,又要善于斗争避免无谓的牺牲,把勇于斗争的精神和科学的斗争方法统一起来。对于自杀毛泽东也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即使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也不应该选择自杀。1919年在《非自杀》一文中他提出,人在处于逆境、遭受压迫的时候,有四种不同的价值选择:“有人格的得生第一。奋斗被杀第二。自杀第三。屈服第四。”
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社会价值,即对社会的贡献。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评价人的价值,评判的价值标准是,是否有益于人民利益。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赏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认为乐于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在《为人民服务》中对死亡的价值给予评价:“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重于泰山,永垂不朽。
二、毛泽东生死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毛泽东积极乐观的生死观,集中体现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展现出他极具人格魅力的个性特征。分析毛泽东生死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毛泽东熟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毛泽东生死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关于生死问题的基本主张。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勤苦奋斗,克己修身,努力实现“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毛泽东赞赏这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认为人应该努力奋斗,只争朝夕,有所创造,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他很欣赏孟子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并把它送给女儿李讷为座右铭。在个体生命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儒家给出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价值选择。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谈到他对儒家价值观的理解:“毒蛇螫手,壮士断腕,非不爱腕,非去腕不足以全一身也。彼仁人者,以天下万事为身,而以一身一家为腕。惟其爱天下万世之诚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表明他肯定儒家以国家、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这是他进一步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文化心理基础。
道家在生死观上体现出一种自然超脱的态度。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不过是自然变化的过程。庄子认为: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人的生命是气的自然变化而已。这种自然达观的人生态度对青年毛泽东自然主义生死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二是乐观自信的人格特质。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构成毛泽东个性人格的突出特征。少年毛泽东曾抄过一首《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表明他推崇自信。青年时期毛泽东自己写过一首诗,可惜弄丢了,但他始终记得其中的一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后来他多次谈起,可见他对自己的自信豪迈的性格是很欣赏的。毛泽东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他激情地呼吁:“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毛泽东的自信和乐观不是盲目的,而是源于他对世界的辩证理解。他承认事物的存在复杂多样,社会的发展充满矛盾,“道路是曲折的”。但他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前途是光明的”。面对困难和挫折,毛泽东从不悲观失望,在革命力量还比较弱小,前进途中遇到重大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他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到了全国胜利即将实现的转折关头,他又郑重地提醒大家: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及时给全党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一代伟人激情乐观又理性睿智的卓越品格尽显其中。毛泽东一生渴望挑战,“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在顽强奋斗中,享受人生的乐趣,实现人生的价值。乐观自信的品质是毛泽东生死观形成的人格因素。
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毛泽东生死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青年毛泽东是热衷于追求“主义”的,他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通过对各种“主义”的理解和考察,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此作为自己终生不渝的信仰。毛泽东之所以在众多“主义”中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契合了他内心的价值情感。出身普通农家的毛泽东,对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有深厚的感情,他认为这个世界出现了严重的价值颠倒,创造财富的人受苦受穷,创造文化的人不能够享受文化。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第一次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确立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价值立场。《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领导的无产阶级运动根本不同于以往的运动,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欣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进一步阐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主张。明确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10〕贯彻这个宗旨,就要在经济上关心群众生活,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让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享受民主政治权利;在文化上要创作反映群众生活的作品,让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1〕他说,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利益,才是好东西。
纵观毛泽东一生的理论和实践,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准和最高标准,即使在他晚年犯有严重错误的时候,在主观上仍然是以人民利益为选择取舍的唯一标准的。
三、毛泽东生死观的几点启示
毛泽东理性睿智的生死观念、旷达幽默的生死态度以及乐观奋斗的人生实践,都显示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是树立唯物辩证的世界观。缺乏科学世界观的指导,是人们在生死问题上走入歧途的根本原因。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对于生和死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对于新生命的诞生,人们充满了期盼、希望和喜悦;对生命的归宿———死亡,却表现出恐惧、忌讳和厌恶。对死亡的恐惧激发出人们对永生的渴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的人们,或占卜炼丹,或求仙拜佛,以各种方式祈求长生不老,追求永生成为人类一个美好的梦。然而,这一梦想从未能实现,也不可能实现。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有生必有死。承认和尊重客观规律,才可能正确地看待生死问题。毛泽东喜欢一句名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毛泽东,能够笑对生死,显示出旷达幽默的理性智慧。悲悲戚戚、惶惶恐恐都不能改变客观规律,最好的办法还是用理智对死亡进行审视,让每一个人面临它时,有一个坦然而又科学的态度,更好地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确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是形成正确生死观的前提条件。一个悲观厌世、不思进取的人不可能正确地面对生死。心中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为着这个理想去努力去拼搏,这个过程会使人对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充分肯定,活得更加自信和充实,即使为了这个理想而献身,也会觉得非常有意义,死得其所。毛泽东的一生是为理想而奋斗、斗争的一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的态度是:在命运的迎头痛击下头破血流但永不回头。他在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斗争中体会人生的“其乐无穷”。
三是追求积极奉献的价值观。有的人虽然已经死去,但却仍然活着;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却已经死去。这句话充满了对生死价值的辩证理解。人的生命应该是有价值的。毛泽东说,一个人有了像白求恩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提出的共产党人的价值准则,也是他自己一生恪守的价值信条。为了这一信条,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可以几年不做一件新衣服,几个月不吃一次肉,从来不用自己的权力为家人和亲戚谋一点点私利。他把人民称作“上帝”,对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的官僚主义,他深恶痛绝,对侵害人民利益的贪污腐败行为,他不能容忍。他的一家为革命牺牲了多位亲人,虽有悲伤但他以此为荣。一生过着农民般简朴的生活,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乐于奉献的价值观是正确生死观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个人肉体生命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超越死亡而达到不朽和永恒。“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仅属于他自己,还属于他的家人、朋友、社会、国家。只有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人生的意义才能凸显。每个人都不应该是只为自己活着,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对人的社会性的真实概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都要在这一基础上来理解、来体现。当今社会一些人草率地处置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是因为心中缺失了爱和责任。乐于奉献的爱心和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够正确把握人生方向的立足点,也是一个人能够参透生死智慧的通行线。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75期,摘自2012年第1期《毛泽东思想研究》)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x/2013-09-09/2284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