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王希苏:个体主义:认识西方世界的钥匙

  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是个体主义文化。这看似是学术问题,其实它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本质,为我们在比较中认识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处理中西方文化冲突提供了思路。

  中西方,特别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矛盾重重,冲突不断。表面上看是政治的和利益的原因,双方互相视为“假想敌”,以“阴谋论”猜度对方,提防对方的“威胁”,反对对方的“霸权”。其实,在这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原因。

  让我们厘清它的来龙去脉,看清它的本质。

  要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分析“美国梦”和“中国梦”所代表的不同的追求。

  美国梦,说的是在一个机会均等的大地上经过努力就能成功的个人的梦;中国梦是共同富裕,国家富强的集体的梦。

  文化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的“我”是大写的,美国人常常说“我的国家”、“我的医生”、“我的律师”、“我的学校”;中国人说“我们家”、“我们学校”、“我们国家”,说“我的”觉得怪怪的。  

1.jpg

  中西方的就餐方式也体现这两种文化的分野。西方人吃饭,各点各的,各吃各的,各付各的账,冷漠但有礼貌,熟识却有距离,你我的关系干干净净,谁也不欠谁,不拉拉扯扯,分得清楚,就不会互相传染疾病。中国人点众人喜欢吃的,大家在一个锅里、一个碗里吃,有谦让也有争抢,讲礼节也会打闹,享受食物,更享受过程,付账时不分彼此,关系搞得不清不楚,心里不高兴,嘴上也不说,情绪和细菌均互相感染。  

2.jpg

  西方的个体主义的形成和近代的殖民历史有关。最初欧洲人去北美殖民,并不是为了淘金和寻宝,而是为逃避宗教和政治的迫害。

  移民们缺乏基本的生存手段,甚至需要向土著印第安人学习种玉米为生。后来美国人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还专门法定了一个感恩节。他们没有工业基础,没有先进工具,没有特殊技术,只能靠劳动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3.jpg

  他们没有前人可借鉴,没有先例可依循,没有国家撑腰,没有伟人带头,名副其实地自力更生。

  好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历史,没有传统,没有束缚,没有负担,凭借着独立自由的精神,创造开拓的勇气,在短短200年里,尤其是过去的一百年里,殖民者在那片处女地上,建造了一个超级大国。

  在这个人类历史的奇迹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团结奋斗的民族,也不是几个史诗般翻天覆地的英雄,而是不断进取,蓬勃向上的每一个殖民者个体,各自创造着自己的未来,书写自己的历史。

  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历史,这样的成功,形成的美国独特的价值观和个体主义文化。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英、法、西、葡、荷在南北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上,特别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巴西。

  个体主义不是我们通常批判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它是集体主义的对应词。它们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在以下问题上:

  1.对人的看法

  个体主义将人视为独立的个体,反对一切束缚个人发展的机制,至于集体,由个人根据需要而组合、加入、或离弃。

  集体主义认为集体是第一位的,人是集体的一员。人一出生便处于关系之中,是家庭、社区、单位、国家的一份子,并据此承担角色义务。为了集体的和谐,个人必须约束、克制自己,不能恣意妄为。

  在集体主义社会里,比如中国,关系无处不在,人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关系”。而在个体主义的社会里,关系带有实用主义性质,无须持久。

  西方没有“闺蜜”,也不看重同乡,同学,同事,战友,室友,工友,难友的经历。他们拿事说事,不拿关系说事儿。中国人在西方交不到推心置腹的朋友,就是这个道理。

  2.对权利的看法

  个体主义认为社会是由平等的个人组成的。西方对平等的理解与我们不一样,需要特别注意。他们的所谓平等,是人格、权利和机会的平等,而不是财富和分配的平等。大片的荒地,人人可开垦,权利平等。而后来,别人发达了,你依旧贫穷,怨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  

4.jpg

  《独立宣言》特别提到人人皆有“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些权利与生俱来,不可剥夺。

  在集体主义的中国,父母、丈夫、上级、官员、老师的权利同子女、妻妾、下属、老百姓、学生的权利是不一样的,当然责任也不一样。我们恪守的君贤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等原则,让中国社会平安了几千年。历史上,我们不追求权利平等,我们希冀经济平等,所谓“不患寡,患不均”。

  个体主义认为天赋人权,哪怕集体、国家也不可以侵犯个人的权利。前几年因为支持中国的分裂势力,居然公开提出人权高于主权。中国人觉得荒唐,认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理应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西方人总是支持反政府行为,他们认为公民诉求的对错是相对的,而他们表达诉求的权利是绝对的,错也不能镇压。

  3. 对等级的看法

  最早的殖民者因为反抗压迫来到美洲大陆。他们对权势、贵族、压迫有着天然的厌恶和抗拒。个体主义认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等级之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中国没有彻底实行,美国做到了。

  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大大提高了人们反对歧视的意识,并形成法律。他们不仅反对肤色,也反对性别、民族、年龄和背景的歧视。

  个体主义之所以与个人主义不同,因为他不以自己为中心,他把其他人看成与自己一样的具有相同权利的人。既然人的权利应该得到尊重,那么,自己的和他人的权利应该同样得到尊重,这是个体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相处的原则。

  4. 对权力的看法

  个体主义认为,为了保护公民的利益,就得限制政府和官员的权力。个体主义的国家反对极权,反对独裁。哪怕是民选政府,也三权分立,互相牵制和监督。

  他们早已实行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政府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规定得清清楚楚。  

5.jpg

  在工作单位,职位的不同体现责任的大小,而非人格的高低。即便职位高,责任大,使用权力也必须合法。格力在巴西有个子公司。前些年有一次停电,为避免怠工,让员工打扫卫生,结果遭到起诉。工会认为上级不恰当地使用了权力。让员工做私事,哪怕是私营老板,绝无可能。

  我国的“父母官”、“官大一级压死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西方人听起来有如天方夜谭。个体主义承认权威,但鼓励挑战权威,因为权威不是册封的,超越权威体现了科学的进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wh/2022-06-25/7610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06-25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