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贾平凹是缺乏自知之明的农民文学企业家

贾平凹是缺乏自知之明的农民文学企业家

民工老陈

640.webp (60).jpg

很长时间不再关心文坛,若不是贾浅浅的名诗引起的轰动,真不知文学圈这片林子还有这种新鸟,更不知这个世界上居然已有五家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西北大学还将投入巨资建第六家贾馆。第一个贾馆是丹凤县棣花古镇上的贾平凹故居,2005年建成时贾平凹年仅54岁。当年该县财政收入3000万,旅游收入980万,但对贾平凹故居及景区的投入是7000多万元。最不可思议的是,因贾平凹应约为宣传贵州铜仁市写了500多字的散文,该市也投资1000万创建了贾平凹文学馆。这些贾馆的资金来自财政拨款,拍板者肯定是有关领导不是贾平凹。但根据常理,贾平凹本人如极力劝阻、坚决反对,这种“生祠”是建不起来的。显然,贾平凹认为自己的成就配得上这种“生祠”。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都守持“生不入志、活不入祠”的底线,贾平凹以什么底气超越这一底线?而且一个还不够,要有六个!

(一)贾平凹如果是文学奇才、鬼才,那是中国文坛见了鬼

今生虽没有好好读书,但对伟大作家和作品的基本特征还是略知一二。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家,都以超凡的洞察力,在其不朽的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人性、社会、时代里最深层次的现象和问题,成功地刻划了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不朽的人物形象。这种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文化高度,往往可以穿越时空打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读者。贾平凹是当代最高产的作家,其长篇小说数量之多古今罕见,但哪一部作品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在这个天翻地覆的变革年代,真实生活中有无数传奇故事、风云人物。而贾平凹的作品主要是对远离时代潮流的角落和人物絮絮叨叨的描述,根本体现不了时代风貌和特征。仅此一点,他就到达不了当代中国文学应有的高度。作为西部文学,人们记住了《白鹿原》里的白嘉轩、《人生》里的高加林,有几人记得贾平凹小说里的主人公?慕名参观贾平凹文学馆的人们,有谁从头到尾读过他两部以上的长篇小说?我专门问过一些中文系毕业生,没有一个人认真读过他《废都》之外第二部小说。

有评论认为:贾平凹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鬼才,是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大家。他是奇才吗?只要耐心细读他任何一部小说的某个章节,就可以得出结论,相信很多行家也心中有数。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丹凤农村,上中学赶上文革运动,1972年作为工农兵学员上了大学,他在30岁之前读过多少书,具有多么深厚的文化功底,是可以推算的。他那种琐碎的絮叨、拖沓的白描,被抬轿子的评论家称为拙朴,其实与文化功底不深有直接关系。他在成为大家之后,在字数有限的书画作品中,都多次被发现有错别字。从他的作品中,我判断他读过一些中外文学作品,但政治、历史、宗教、经济等人文知识十分欠缺,总之读书很少。他的散文中有一些犬儒式的人生感悟,但知识含量很低,很少见到引经据典,可见传统文化知识也有限。文化功底和知识面显然影响其作品的思想深度和高度。贾平凹如果算是奇才鬼才,那是中国文坛见了鬼。

贾平凹哪部作品可以载入世界文学史册?《秦腔》和《废都》分别获得了中国茅盾文学奖和法国的费米娜文学奖。1990年代轰动一时的《废都》,应该是贾平凹今生影响最大、读者最多的一部小说。它描述了远离时代潮流的西北废都里,一个土里土气的无聊文人和几个土里土气的小城女人之间的情色故事。这是一部现代版的《金瓶梅》,只是模仿者品味太差。在性开放的时代潮流中,真实生活中充满了无数传奇的情色故事,多少男女被色欲情欲折磨得痛不欲生、妻离子散。而《废都》无非展现了一个颓废的中年文人的性幻想,其中充满乡下汉子的大男子主义性观念,故事情节毫无时代特征和典型意义。人物塑造也是失败的,我读了几十页以后,都搞不清女主角唐婉儿这种性格特征到底是哪个朝代的女人。小说最吸引人的是“此处删去若干字”,无非是挑逗读者在阅读中不断产生性幻想。相信许多年轻光棍读了这部名著,唯一的收获是打了若干次飞机。大家可以把这部小说与明代的《金瓶梅》、清代的《红楼梦》、民国的《围城》这些同类题材小说做比较,把庄之蝶、唐婉儿与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与贾宝玉、王熙凤、林黛玉,与方鸿渐、苏文纨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相比,就可以看出贾平凹这位当代文豪与前辈有多大的差距。与当今网络上许多付费阅读的情色小说相比,《废都》从文字水平到故事构造都不见得更高明。这种小说得了法国文学奖,显然因为老外不懂中国文化,以为被政府查禁就是好书。

第七届矛盾文学奖对《秦腔》的授奖辞是:“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可见其获奖理由,在内容上是反映了几十年来农村社会的变迁和矛盾,在形式上是成功仿写了日常生活。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农村是两千年来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农民们的生存方式、道德观念变化之大,各种社会和家庭矛盾、各种利益冲突之复杂和激烈前所未有。任何出身于农村的中国人,都耳闻目睹了家乡几十年来各种令人惊奇、感叹、悲哀的故事和生活细节。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自身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与家乡、亲人之间各种悲欢离合的情感纠葛,农村生活中无数真实而又离奇的故事,为作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贾平凹显然要通过《秦腔》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深刻变化。但他熟悉的家乡“清风街”是地处西部贫困地区,在经历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国农村中,是“非典”式乡村,这决定了这部小说难以成为展现新时代农村风貌的鸿篇巨制。当然,贾平凹如果具有伟大作家对于时代和社会的超凡洞察力,有驾驭重大题材、融汇丰富素材的能力,完全可以把家乡之外一些更动人心弦、更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和故事移植到“清风街”,这部小说就会更有血有肉,更有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也更有可读性。但贾平凹毕竟是贾平凹,只能用掺杂土话的白描,就家乡那些几十年如一日的家长里短进行“精微的叙事”,然后不断加入秦腔戏曲作为佐料。为了让琐碎、平淡的描述显得生动一点,编造一个疯疯癫癫、满嘴脏话的“我”——引生,其结果是弄巧成拙。他确实是仿写了家乡的日常生活,小说的人物达150多个,读者要搞清人物关系就很困难。如果好的文学作品就是对平淡生活的仿写,那全中国至少有十万写手能写出这种档次的作品。如果不是因为贾平凹的名气,我不相信有人会出版这样的小说。我要向那些能耐心从头到尾细读这部名著的读者们二鞠躬。中国作协如果能搞一次“仿写家乡日常生活”的全国征文,选出其中的佳作汇编成书,内容一定更生动、更精彩,更能展现新时代中国农村的沧桑巨变,更有传之后世的价值。

(二)贾平凹是优秀的农民文学企业家,但缺乏自知之明和知女之明

贾平凹这一代的某些文化名流,是与农民企业家一起成长起来的。经过几十年从精神到物质的极度贫困,80年代为各种暴发户创造了空前绝后的大好时机。如同我老家许多农民一窝蜂创办起鞋厂制衣厂一样,许多中小学时代写过好作文的各路文学青年都拥入文坛,渴望通过写诗写小说一举成名、出人头地。一些农民企业后来因为经营不善破产倒闭了,而制造精神产品的人们只要一炮走红,从此就形成市场品牌,立于不败之地。而且有些人还被作协等单位养了起来,同时享受计划经济的好处。有人还占据了具有垄断地位的文学平台,他们之后的产品再粗制滥造,照样有销路(有地方刊载出版),有人帮做广告(一大批评论家是文化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中国文学虽然在1990年代以后逐渐回归边缘,但已经成为全国和各地社会名流的作家们并不边缘,而时代潮流又使得后面的竞争者越来越少。而功成名就的作家们有了品牌,做什么都能来钱。贾平凹既然是著名作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著名书法家和画家,贾平凹品牌的农民文化企业越滚越大。

我不否认1980年代以来也产生了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但5060后作家靠的主要是特殊时期的人生经历及观察生活的能力,而不是深厚的文化功底。我不否认这批文化名流都有过人之处,他们能成名成家与某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关,更重要的是经历困苦年代以后喷发的个人奋斗精神和执着、勤奋的优良品性。北上广和沿海地区许多比贾平凹更有才华的文学青年,如能持之以恒地潜心写作,会写出变革时代主流社会里更精彩、更有典型意义的文学作品,但大多数人耐不住一时的清苦和寂寞,转而投身官场与商界。

贾平凹能够在今日文坛达到如此地位,当然有令人钦佩的非凡内功。我认为,他是位伟大的劳模、坐家,是优秀的农民文学企业家,但不是伟大的作家。他能几十年如一日平心静气地码字,创作许多大部头作品,其坐功是当代一流的,应该荣获五一劳动奖章;而且其经营事业和人生的能力也是一流的,尽管从未有过当代一流的作品,却有一流作家的响亮名气,而且官居中国作协副主席。通过这等名气,其业余水平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也成了价格高昂的名牌产品。

贾平凹如果清楚自己在文学史上、在14亿人口中到底算几斤几两,我没有理由表示反感。我反感的是他缺乏自知之明,缺乏对文学精神及中华文化的敬畏。从他就职的西北大学将建第六个贾平凹文学馆来看,他显然以为自己真的是盖世文豪,配得上建立文化生祠让今人与后辈瞻仰。贾平凹把自己看得太高,也把中华民族的前辈、今人与后世看得太低,以为自己可以与历朝历代的文学大家齐肩并立于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以为今人和后代只配读他那些絮絮叨叨、缺乏营养的文字。

贾平凹缺乏自知之明,还表现在对宝贝女儿贾浅浅的职业安排及无原则地吹捧。对贾浅浅的屎尿体名诗,网上已有许多评论,我不必再费口舌。我专门拜读了为她辩护的写手挑出的她那些最好的诗,依然看不出这是一个有文学天赋的人。其中有个名句:“不要对佛说你的风暴有多大,而要对风暴说你的佛有多大”。呵呵,中国像贾浅浅这么著名的诗人兼文学副教授不多,但有鉴赏能力的读者很多很多,她的真实水平是很容易判断的。好的诗歌,一定有美的意境、美的文字、美的韵律,贾浅浅的名诗都不具备。

爱儿女之心,人皆有之。贾平凹的资产,足于让三代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明智的父爱,首先要让儿女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选择误人子弟的职业,更不能为了虚名而丢人现眼。贾平凹如果以自己的名望和关系,为天资平庸的女儿谋取一个西北大学图书管理员的位置,无可厚非。但他没有自知之明,也没有知女之明。他这样评论如今成为笑话的女儿:“她的诗在各种杂志上不断地发表,偶尔我读到了,也让我惊讶,她怎么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那些句子是她这个年龄人的句子,是这个时代的句子,我是远远撵不上了,倒生出几多感叹和羡慕。”呵呵,这就是一代文豪的诗歌鉴赏水平!他这样吹捧女儿,是把千千万万读者当傻瓜。

我不反对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文学,但作为文化传播者,也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应该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贾平凹在一篇散文里感叹:“我老不明白:我招谁惹谁了,为什么骂我?”。他说:“声名既大,谤亦随焉,骂者越多,名更大哉”。他可能以为很多批评是出于妒贤忌能的阴暗心理,并为越挨骂名气越大而自得。但是,公众人物挨骂,更多是名不符实、德不配位引起的。至少我今天的骂,绝不是因为贾氐父女名气太大。我上中学的闺女也是文学爱好者,我担心她误以为贾平凹真是当代文学奇才,像贾浅浅这样写点屎尿体就能成为诗人和文学教授。我希望基础教育更扎实的晚辈,能有更好的鉴赏力,能创造真正有价值、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化精品。

对于六个贾馆,我建议改名为“平凹浅浅艺术馆”。贾氏父女名如其人。通过展示他们的大作及获得的荣誉,让今人和后辈看清:这个时代的文人到底怎么回事?当代中国文坛直至中国文化是否有病?

640.webp (61).jpg

640.webp (62).jpg

640.webp (63).jpg

640.webp (64).jpg

640.webp (66).jpg

640.webp (67).jpg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wh/2021-02-23/6783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1-02-24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