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基石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基石

尹汉宁

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它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最重要的基石。

一、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未标题-1.jpg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中,虽然没有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论》那样的大部头著作,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涵和科学方法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方面面。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涉及世界的本源、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涉及科学的认识论、矛盾论和实践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揭示了“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①]。他们把揭示自然界的规律称之为“自然观”,把揭示人类社会规律称之为“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至少有以下四条理由:一是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说到的马克思的“两大发现”,首先是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规律的揭示。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②]恩格斯把第二个发现即“剩余价值的发现”,定义为“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③]这可以理解为是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运用。恩格斯还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新的历史观”“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④]。二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⑤]唯物史观既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工具,又是“改变世界”的工具。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前者是客体,后者是主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⑥]四是唯物史观的确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标志性意义。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说的那样,“黑格尔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使它成为辩证的,可是他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现在,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⑦]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八封书信,对唯物史观都有深刻的分析。他们从个体人的分析开始,人为了生存,必须生产生活资料,生产生活资料,必须使用工具,因此需要生产工具,要使生产能够延续下去,还需要人口的再生产;人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生产存在着社会联系,有社会联系就会产生分工,有了社会分工就会有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有了共同利益,就需要国家。他们由此得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并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并认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恩格斯在晚年书信中,分析了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提出了社会合力论。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既贯彻了唯物论,又充满了辩证法,是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革命性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二、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发现和运用唯物史观的过程。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也包括《资本论》出版之前的相关著作和大量经济学手稿。

1.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直接与唯物史观相关联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他研究经济问题的经过。1842~1843年,他在《莱茵报》当编辑时,第一次碰到经济利益问题需要发表意见,这是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1843年底,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⑧]由此进一步坚定了他研究经济问题的决心。马克思开始在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到布鲁塞尔继续进行研究。在这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得出了唯物史观的重要结论,并共同决定,要对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阐明他们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相对立的见解。1848年和1849年因故打断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工作。到了1850年,马克思在伦敦重新开始了这项工作。接下来,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系统地论述了唯物史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日本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河上肇,在1920年所写的《近世经济思想史论》的第三讲第二段《马克思底唯物史观》中说:“他底历史观,起初稍有系统的,便是一八四八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更有一定公式的,便是一八五九年著述的《经济学批判》(即《政治经济学批判》)一部书的序文。”“做他后来研究上的方向盘的——这便是这里要说的唯物史观。”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写作计划的调整与研究对象的确定,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之前的宏大的政治经济学写作计划。1857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设想了“五篇结构”,即:1)社会生产一般的抽象的规定;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4)生产的国际关系;5)世界市场和危机。[⑨]1858年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信》中,又将“五篇结构”调整为“六册计划”,即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⑩]之后,马克思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到了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发表,马克思在该书第一版序言中说:“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马克思还同时向读者介绍了《资本论》的四卷内容。[1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12]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13]

三、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社会领域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基本思想方法。

1.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第三章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时说:“这种对未来社会的幻想的描绘,在无产阶级还很不发展,因而对本身的地位的认识还基于幻想的时候,是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他们还总是梦想用试验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1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是恩格斯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所有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15]恩格斯还分析了1800年代,认为:“在当时刚刚作为新阶级的胚胎从这些无财产的群众中分离出来的无产阶级,还完全无力采取独立的政治行动……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16]他还指出:“这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17]

2.《共产党宣言》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

当我们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来学习的时候,不难发现《宣言》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宣言》公开发表后,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地根据新情况、新材料,通过再版序言、增加注释,以及后来发表的文章,对他们的某些观点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他们多次强调,要用科学态度对待《共产党宣言》。这两个方面也是贯彻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客观地评价了资产阶级曾经起过的历史作用。《宣言》在阐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同时,还充分列举了资产阶级曾经发挥的历史作用。比如,“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比如,“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比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8]

《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专门论述了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他说:“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19]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资产阶级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时,确实是从“经济生产”的变化说起的,他们说:“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20]他们在讲到资产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危机时说:“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21]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22]他们还接着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23]

《宣言》及序言论证了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4]在《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在“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之前打了个括号,括号内写上了“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25],实际上是加了一个前提。恩格斯还在1888年英文版上加了一个注:“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史、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没有人知道。”[26]这实际上是对“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判断,进行了完善。恩格斯还在1877年所写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资产阶级不能控制的程度,只等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去掌握它,以便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分配和管理”,“而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整个社会地位,只有完全消灭一切阶级统治、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才能解放自己。”[27]这就告诉我们,代替资产阶级社会的新的社会形态,即“自由人联合体”,不存在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由此可见,阶级对立、阶级斗争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历史阶段,而不是人类历史的全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基础最根本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从属于这一理论。

四、唯物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马克思主义对理想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一系列经典著作中,都直接间接地涉及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他们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28]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9]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说:“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30]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1]

学习上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四篇经典著作中的四段论述,可以帮助我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以及所体现的唯物史观。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活动,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第二,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条件是直接缩减社会必要劳动。“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

第三,在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上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第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认为,人既具有自然特性,又具有社会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首先是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的;其次,是相对于人自身而言的,每个人都各展其长,把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发挥出来;三是相对一切人而言的,只有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第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联合体”的制度条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都与唯物史观的确立和科学运用息息相关,都可以说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32]今天,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一步深刻领悟唯物史观的思想内涵和科学方法,进一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作者:尹汉宁,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原文载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5期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3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7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545页。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1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64页。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526页。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页。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546页。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36页。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页。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0页。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8~92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32]《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wh/2018-07-10/5134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7-11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