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中华优秀文化现代化的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之二

中华优秀文化现代化的推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之二

王立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难题,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论述,常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结合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当下社会治理、国家治理指引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在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上,我们曾经有过深刻的教训。曾几何时,人们认为中华文化是造成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积贫积弱的根源。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人们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开始变得冷静而理性。但是,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化,如何传承好中华优秀文化,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发展好中华优秀文化等,仍是亟待解答的重大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明确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不断倡导重塑中华优秀文化新风貌、新风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一、承传民族的“根”和“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也是五四以来最为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系列评价,他曾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在其他一些场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多有论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系统的认识。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有助于我们立足现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倡导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他特别强调要解决好认同文化与认同伟大祖国的关系。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根,文化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团结各民族群众,认同伟大祖国,而认同伟大祖国首先需要认同祖国的文化传统。如何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关系到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问题。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说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一直是民族意识当中的关键问题,能否解决这三个问题,关系到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命运的走向。

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呢?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关心文化自信的问题呢?我们可以说,这恰是由于近代以来,我们长久以来对自己的文化十分不自信。日常生活当中,“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样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相当一部分人的心态。鸦片战争以来,一方面中国人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西方一些人也同样对中国文明的历史抱着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进而解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在此情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可以说是“正本清源”,是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名”。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四个讲清楚”的思想,实际上告诉我们,坚持文化自信,要理性地对待传统,认识中华文化的本有内容以及在世界文化当中的地位,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有些人文化不自信,其实就是本身没有弄清楚什么是传统文化,根源在于无知,无论对于西方还是中国古代,他们都活在某种想象当中。只有实事求是认识中国现实,认识中西文化各自的内容与特色,才能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而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

(二)克服虚无主义,提倡爱国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历史虚无主义问题,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恣意打扮历史,将中国文化说得一无是处,同时用各种手法,重新建构对中国历史的所谓叙事,或抽离某些历史片段以偏概全,或编造某些历史回忆混淆视听,或观念先行,用某种特定的价值立场评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丑化中华传统文化,进而丑化中华民族;另一种是新的“革命叙事”,贬损中国革命。可以说这两种路径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是要否定我们民族的历史进程以及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所发挥出的力量。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必须加强对自己文化、自己历史的了解。魏源讲“国可灭,史不可亡”,龚自珍也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我们今天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就是对自身历史的正视,正视历史才能正视现实,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自己文化、自己历史的了解,有助于促进我们事业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心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历史也是割断不了的,我们思考中华民族的今天与未来,必须面对我们的传统。传统时时刻刻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当代影响表现在语言、地域、经济生活等各方面,而最重要的是,它构成我们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核心,构成当代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心理与身份认同。

基于传统文化,传统中国人有着共同的或大致相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时,首先提出的即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人特别强调“天人合一”,不把自然和社会看成截然对立的两个世界。中国人把天地人看成是统一的整体,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与天地存在着普遍关联。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中国人更发展出“万物一体”的观念,认为人与世界上的所有存在物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就仿佛我们是一个更大的生命的共同身体的一部分。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万物一体”,都强调和谐面对、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万事万物。

基于传统文化,中国人有着共同的思维特质。有些思维模式根深蒂固,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习惯。中医理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财富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中国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作用。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正是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9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揭示了中国革命历程背后的传统文化因素,阐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革命、建设历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正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使我们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今天,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要如此。

二、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以民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上最为核心的思想,中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特别强调“以民为本”。《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多处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表述,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等,都是我们党自觉继承与发扬古代民本思想的体现。

中国历史文化中有关民本的这些丰富思想,都被习近平总书记自觉吸收到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阅历丰富,早年作为知识青年下乡,长时间接触基层群众,之后又有很长时间的地方工作经验,即使到中央工作后,他也不忘与基层群众密切接触。亲民思想是习近平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并创新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党的历届领导人民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党的实践以及他个人实践经历形成的现代人本思想。

(一)乐民忧民

早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就指出,“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为民办实事重在办事”“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他引用孟子的话讲“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把人民当成自己的根基所在,强调人民与党的血脉联系,强调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都是强调党员干部要“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要能够倾心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有高度自觉,他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篇1500余字的讲话,19次提到“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的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就是对党的责任。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笔者认为,这里的人民不是抽象的,而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一个个真实个体,正是这些真实个体组成了我们的民族、人民,也正是这些真实个体构成了我们党的基本力量和力量源泉。每一个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人民是载舟之水、是树木之本,是活水之源,对于任何执政者来说,人民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在接受外国记者专访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刻刻牢记作为党的总书记与人民群众要保持密切联系,作为总书记身上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他指出:“必须重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的需求,做到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做主、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

正是出于这份使命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在十八大后部署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重拾党的优良传统,重建党群血肉联系。可以看到,强调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以民为本”精神的当代表现。

(二)利民富民

“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中握有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不是要作威作福,对群众颐指气使,而是要做人民的公仆,做人民的贴心人。人民也不是抽象的概念,人民是由有实实在在需要的人群组成的,民生无小事,要努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这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手段和途径,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的和归宿。实现人民幸福的思想基础,在于确立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理念,把造福于民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实现中国梦,是人民群众的心愿,也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理想。

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好县委书记,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大家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自觉打掉心里的小算盘。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这就明确提出了党员干部的私利与群众公利的关系。在这篇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了很多当代县委书记的典范,包括焦裕禄、谷文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百姓之心为心”,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些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总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把群众利益写到文件当中,更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为人民兴利除弊。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补短板将作为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这也将成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点。在习近平总书记那里,民生的短板是其密切关注的问题,如何促就业、保脱贫、强教育、长收入、重健康、助养老,这些问题都是他心中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他治国理政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百姓的疾苦始终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三)破除“官本位”,整治“形象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很不容易,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改善民生就要做到“谋事要实”,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民生工作当中做表面文章,仅仅把年节当中的“例行公事”般的“慰问”当成民生工程,仅仅在乎数据的漂亮,而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就是表里不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开展的反腐工作中,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背后依旧是“官本位”思想作祟,是“当官做老爷”的习气作祟。这种只为了自己的政绩,去做一些对群众有益乃至无益,甚至劳民伤财的活动的行为,恰恰是没有坚持以民为本,最终会导致官民关系不和谐,甚至造成人民群众和官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是“厉民之事”,就是有损于人民群众、浪费国家资源的行为。

(四)提倡亲民作风,树立亲民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他还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间是无限的。”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等高层领导干部不断出访,出访时沿途不封路,不清场,轻车简从,习近平总书记带头严格执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12月18日,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习近平来到北京月坛北街路口西北角的庆丰包子铺吃包子。点餐时,他坚持排队,亲自拿钱在点餐台和其他人一样点餐取餐。排队时,他还跟其他顾客亲切地说话,聊家常。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南锣鼓巷雨儿胡同。他先前往街道办,后探访了两户人家,走进两个四合院,与居民握手并询问生活、居住情况。临别时,习近平还主动询问是不是需要合个影。

什么是真正的利民之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几年时间,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这些蕴含鲜明时代特征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这些思想背后则是一件件为民谋利的具体实践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真正知行合一、以民为本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领导者,他在用自己的实践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以民为本”和马克思主义“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理念和政治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城市、乡村,工厂、田地,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状况、基本要求,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以自身的实践贯彻着他爱民、富民、亲民的思想。

三、忧患意识的保持与增强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生命不息,事业未成,赶考之路就没有终结,这种永不停息的赶考意识,就是一种忧患意识与危机意识。我们不因进步而骄傲,不因已取得的成绩而自满,要时刻看到自身的不足,看到未来的挑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忧患”与“危机”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的民族。我们民族之所以能够“亘古亘今”,历史绵延不断,是与我们民族骨子里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分不开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的《周易》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忧患意识,所含卦爻命理及人生哲理涵盖中国人情世事之各领域。孔子曾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历来的圣贤也大多提醒人们勿忘忧患,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忧患意识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都是具有忧患意识的人,而他们所忧、所乐并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国家和民族事业的成败。正因为有了这种忧患意识,有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忧患与担当意识的仁人志士和广大民众,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够历尽劫波山河在,铲除崎岖大道平,才能够仍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作风问题抓和不抓大不一样,小抓大抓也大不一样,只有动真格打硬仗,才能扫除顽瘴痼疾,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他着重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我们要全面领会这些指示中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

中国古人这种忧患与危机意识,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变化与人生变动的独特理解。在中国古人看来,变化、变易是正常的,是永不止息的一种状态,这点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对世界变化运动的理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既然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就不能静止地看问题,就需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世界。

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应建立在对国情与国际局势的客观把握的基础上,其基础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科学判断。我们具有忧患与危机意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民族发展的前途不乐观,恰恰表明我们有着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我们才多了这种危机感、忧患感,我们对前途有信心,但我们更要脚踏实地,看到现实工作中的诸多不足,我们党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改善自身机制,才能最终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有忧患与危机意识,并不是盲目的乐观派,也不是无奈的悲观派,我们正视自己,我们对自己的道路充满自信,我们也正视自身,我们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二)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要保持忧患与危机意识

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对党的事业、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在新时期和新的形势下,更应具有忧患与危机意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挑战与危险,毫不讳言,积极面对、积极调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从不避讳,从不掩盖,直接把问题揭示出来,并积极解决问题。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说警示官员,强调“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的警示可以说直截了当,没有丝毫的掩饰和忌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敲响的警钟。“前车之鉴”,习近平总书记常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他对全党特别是党的高层干部的警示、鞭策,正是源于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苏东巨变”,苏共之所以亡党亡国,可以说与腐败问题密切相关,与党的干部脱离群众密切相关,也与苏共领导人缺乏必要的忧患与危机意识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历史教训,正是希望我们党能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改革进取,带领全国人民建成小康社会,并最终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这就是党的十八大强调全党要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的目的所在。

(三)在变化中增强忧患与危机意识才能保持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保持定力或战略定力的重要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的改革是一场有条不紊推进的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改革中,在各种危机与机遇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哲学,体现与保持了巨大的定力与张力。

所谓“变”,就是发展的变革性、阶段性,社会生活随着生产力及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所谓“常”,是指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二者关系是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所要坚持的内容。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就在于我们很早就认识到变与常的辩证关系。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夏商周三代不是完全没有变化的,相反,每个朝代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变化,但是,在调整变化中要坚持道理。中国五千年之文明史,制度器物语言习俗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就在于我们有不变的道理和价值。正是处理好了变与常的关系,中国才能屡次走出历史危局,在变革中获得生机。

“新常态”的“新”我们很好理解,它强调的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式的变化。那么什么是新常态中不变的东西即变中之“常”呢?实际上,变中之常是相对于显著变化而言,而不是完全的静止,常是变动中相对不变的一种状态,但它也包含着自己演变的因素,因而也是要在整体的变动和发展中认识。这种在新的变化中形成的某种常规态势,可谓之“新常态”,亦即新的变动中的常态。在新常态下,人们同样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锐意改革、创新。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实际已揭示了新常态中“变”与“常”的关系。“常”应是指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这是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新时代的确认,同时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然而,坚持这些方面并不意味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更不意味着做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坚持“常”是为了更好地应“变”,“变”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常”的实现。变与常的辩证关系也是辩证法的重要观点,只是人们以前很少论及。

新常态面临新矛盾,新常态首先面对的是新挑战,但是新挑战也是转型升级的机遇,如何在新常态下抓住机遇,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面对新常态,我们即使不能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在发展中调结构,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将优化升级,发展前景将更加稳定,同时政府也将大力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可以说,面对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有如此定力,又有如此活力和张力,就在于他能够正确认识与把握辩证哲学有关发展问题的变与常的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地认识世界发展形势,看到新与旧、变与常、危与机等辩证关系,他也看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存处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这样承继与发扬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四、德廉思想的借鉴与发展

为政者的德行对于制度和治理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语》云:“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和法治一样,道德在治理国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在思想意识上以德来要求自己,才能在行动上做到“廉”,德是廉的内在基础,礼是廉的外在制约,实现廉政,需要德礼并用。

(一)关于“为政以德”的思想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提到“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与传统文化强调修身成己是为政的根本一以贯之,我们党加强对干部、党员的德性教育也是保障政治良好运行的题中之义。《之江新语》中就引用孔子所讲的“政”与“正”的关系: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但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强。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人民群众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关系并不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党员干部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如何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发挥好自己工作的作用呢?领导干部个人的“正”与“不正”可以说影响巨大。“在日常工作中,群众服从领导,主要表现为力服、才服、德服等,其中以权力服人只能使人慑服,以才能服人可使人折服,而以德服人则使人心服”。孟子讲“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群众如果仅仅是因为权力不如你、力量不如你而服从你,是不会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的,只有群众对领导做到“心悦诚服”,政令才能有效、畅通。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这是对党的一个新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期新形势出发,对党的治国理政有着系统的思考,同时在治国理政的实践当中积极贯彻这些思想。人心向背看作风。作风是党的生命,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前途命运。老百姓认识和评判一个政党,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就是其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正,则人心齐、事业兴;作风不正,则人心散、事业衰。”中央八项规定直指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这八个方面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领导干部的日常行为。

(二)关于“明德”的观念

“明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才能的统帅。“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个人仅有才能没有德行是完全不够的,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德行作“主脑”,才能正确地发挥才干,才有益于国家和社会。今天,在新形势下我们强调以德治党,就蕴含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修养,蕴含着对我国优秀文化及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做事先要做人,做官尤其需要先做人,为人不正,为官必邪。“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只有做到心有敬畏,才能做到“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如何做到有敬畏心呢?这就需要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做到“明德”,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

《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总书记于1992年出版的,篇幅不长,有11万字,收录了他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但内涵却很丰富,尤其是其中《从政杂谈》一文,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早年对政治的一些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今天治国理政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从基层干起,一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他又不放松学习,古今中外的智慧营养都浓缩在他对党和国家事业与命运的思考中,随着从政经验的丰富,他也不断形成更为丰富、深刻的治国理政思想。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贯彻着中国古人所讲的“知行合一”“为政以德”的理念。

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思想斗争的锐利武器,也是领导干部管好自己的有效方法。现在,党内批评总是要在一定的场合内进行,而“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批评则与我们个人如影随形,是最及时、最管用的思想武器。我们常讲,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四自”要求,就是对自我批评的要求。

(三)关于“齐家”“交友”的规范

修身与齐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自己做到“明德”还不够,同时还要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还要谨慎交友,也要做到“齐家”“慎友”。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出任各种董事、顾问、会长,有的挂名吃空饷,有的借家属亲友大搞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人民群众反响强烈,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形象。周永康、苏荣、白恩培、刘铁男等贪腐官员,其配偶子女无一不是插手办企业,大搞权钱交易。家族式腐败现象极大抹黑了党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族式腐败”问题,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清正廉洁,要严守各种规范。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风连着干部作风,只有清廉的家风才有助于营造清廉的党风,只有从严治家才能进一步让从严治党成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齐家”问题,也十分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交友”问题,这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过的“慎友”。“友以辅仁”,朋友之间并不是为了互相利用而在一起,朋友之间相互结交,是为了互相砥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奋斗。朋友多了并不是为了路好走,而是为了更为远大的理想。

《忆大山》是习近平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写的一篇叙事性散文,最先发表在《当代人》杂志1998年第7期上,是为怀念前一年去世的老友贾大山而作。这篇文章在一定角度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交友观。与什么样的人为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乎与有忧国忧民的情愫的人为友,在乎与清正廉洁、勤政敬业作风的人为友,在乎与襟怀坦荡、真挚善良的品格的人为友,在乎与有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精神的人为友。所有这些交友条件,都不是从个人私利出发的“结交”,而是“同志”感情的升华。《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一文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交友的几项重要原则: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交贵相知、朋友之交贵平等、“肝胆相照,辉映你我”、“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可以说,这些交友原则都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升华而来。

(四)强化“廉耻”意识,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管子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意思是说,“礼仪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支柱,如果这四个支柱不能维持下去,则国家就要灭亡。在管仲看来,“礼仪廉耻”是立人之大节,立国之根基,管子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如果这四个准则不能贯彻、维护,国家就要灭亡。“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我国儒家及各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是传统文化中政治哲学的根本观念,也是我国历代统治阶层所十分重视与推行的治国理政的准绳或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礼义廉耻”的作用和意义,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特别重视这一传统道德原则并从中吸取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资源与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用传统文化阐明干部保持廉洁的方法。他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做到“慎独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他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指出“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领导干部不能因为贪“小便宜”,从小利开始,最终酿成大祸,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引用“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腐败”“小享受”往往是大的错误的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话说明这一点。古人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只有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内在修身,勤俭廉洁,才能真正做到自律从而把握住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党员领导干部要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欲望。“禁微则易,救末则难”,只有从根源上遏制腐败的动机,才能有效抑制腐败。

在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在落实“三严三实”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慎独”和“慎用权”。毛泽东同志赠叶剑英同志的诗中讲“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谨言慎行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是重要要求,尤其是在没有外人监督时,更要靠自己内心的道德定力和修养去努力恪守党纪国法。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要切实做到这些,就要在意识上和行为上,切实加强修养,要意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最终要用来为人民办事,绝不能以权谋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就全面从严治党作了部署,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五)关于“选贤与任能”的思想

古人讲“治国先治吏”,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举贤才”,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匮乏,则国家治理无力。《贞观政要》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资治通鉴》说:“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

2009年3月3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指出要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结构,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习近平对“用人”的高度重视几十年未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重新修订了《党章》,更加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习近平总书记培养、选拔、任用干部的核心原则可以说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他指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方针”,“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海峰会后,在上海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他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要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尚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先秦思想当中还是在后世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论述当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大量相关内容。新时期,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尚贤的优良传统,以开放的心态培养和引进人才,为人才施展拳脚营造好的环境。

我国目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如何培养人才?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应该首先能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些人才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技能、本领,在根源上还要有为人民、为党服务的“心”。这一方面需要我们营造用好人才的环境,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在培养人才上着力,以正确的方向引领人才培养。

要治好官员,就要从选拔培养官员上入手,选拔好人才还要能合理地使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等问题做了集中的阐述。这三个问题涉及干部选拔和任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在其他一些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谈到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等问题,其中同样引用了大量传统文化观点来诠释自己的观点,这其中就包括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德”是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行,“才”是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当前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革,人才的竞争成了国与国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新科技革命、产业升级,使各国都迫切需要各类科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豪的。但是,我们在科技队伍问题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新变革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他把对世界级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自己关注的重要问题。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急速变革,很容易使人滋长重利益不讲道义,重能力不重品行的现象。如果我们培养或引进的人才仅仅有技术,而不重道义就会损伤或危害国家利益。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德”的分量,为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树立一面鲜明的旗帜。关于识别、选拔人才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德为先,“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要有服务国家、服务民族、服务人民的心,才会在合适的领域发挥才能,否则才能越多危害可能越大。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必须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来把握、来贯彻,将德放在首位,既要把好政治关,坚决把“无德”“缺德”“寡德”者挡在门外,又要把好才能关,真正把那些品德好、同时又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上来。

(六)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德、礼、政、刑”是四个相关的概念,是统治阶层自古治国治天下努力推行而不能偏废的四项要素,四者不可偏废,但尤以德、礼为重。孔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治国只依靠刑政是不够的,刑法能够惩治犯罪,也可以威慑使人不敢去破坏社会秩序,但是这并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感。而且法律条文是由人制定的,人可以遵从刑法而免于祸害,但也可以钻刑法的空子。于是,人们不得不使刑法制定得更精密,由此人民受到的束缚也就越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里,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仅用刑法来治理人民,就会忽视人的价值,也容易导致对人权的侵犯,人民会成为只是刑法施加的对象而丧失主体性。

习近平向来重视依法治国,早在《之江新语》中就有《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一文。文中指出:“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古人所说‘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使法必行之法就是法治精神。从客观上说,法治也并不体现于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这包括培养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等。正如卢梭所说,‘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法律当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这种风尚,它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重视“法治精神”,即重视法律之“本”,而不是仅仅重视作为技术和细节的“末”,他对“法治”的态度是“本末兼顾”。如果仅仅有法律条文,而人们没有自觉遵纪守法的内在精神,法律是无法对社会治理起作用的。“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语出《管子》。《孟子》也讲“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的道理。一个社会只有人们一起养成遵纪守法的风俗,尊重法律、敬畏法律,法律才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作用。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开宗明义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依法治国的“法”主要是指国家制定的各项法规即“国法”,而对党员来说,除了要模范遵守国法之外,还要严格遵守党所制定的各项制度、条例即“党纪”。对于党员,一般来说,“党纪”要严于“国法”,必须在严守国法的同时严守党纪。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员领导干部要把遵守党纪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懂法,“为官之义在于明法”。首先,要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明”也是让自己懂法,在内心拉一条底线。其次,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才能让法令顺利推行。最后,领导干部执法时要公平正直,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五、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九十五年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红色文化的内在精神,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的基因中。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在红色文化中都有体现,可以说红色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极为宝贵的品格,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坚定信仰等。

红色代表着希望、胜利、吉祥、喜庆、勤劳、勇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等,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一)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由红色基因发展而成的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期间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5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率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到南湖瞻仰红船,四个月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第一次提出并详细阐述了“红船精神”,系统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红船是精神丰碑。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红船正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象征,“红船精神”充分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之源。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使四海翻腾,五岳震荡。我们党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红船精神”有着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文章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并从三个方面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时代意义。

“红船精神”是激励我们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大胆探索、创新创业的强大思想武器。“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刻舟求剑,必须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红船精神”昭示我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没有坚定的理想和必胜的信念,没有不畏艰辛、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就难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

“红船精神”是鞭策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就好比舟和水的关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在“红船精神”引领下,我们党从民族大义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动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夺取了政权,从此成为在全国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受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党的先进性能否始终保持,党的执政地位能否不断巩固,根本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和拥护,而这又取决于我们党能否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1928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经过连续艰苦的战斗,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围剿”,形成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是红色摇篮。2007年6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上海会见江西省吉安市党政代表团时指出,井冈山是红色摇篮,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第一个县级工农兵苏维埃政权。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他强调指出,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井冈山精神是跨越时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2006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到井冈山实地学习时指出,到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深切地感受到当年革命的艰难,当年胜利的不易;也深切地感受到,井冈山发展进程中的艰苦奋斗和来之不易的巨大成就;还深切地感受到,井冈山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辉煌的历史,而且革命人文景观与绮丽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风光旅游与传统教育交相辉映,这块红土地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令人神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宝贵的精神财富。2016年2月1日至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都要保持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逢事想在前面、干在实处,关键时刻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都要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努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用井冈山精神等革命传统铸魂育人。2008年10月13日至15日,习近平同志在江西调研考察时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要把继承优良传统和坚持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解放思想和尊重执政党建设规律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党的建设中的新问题,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2016年2月1日至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指出,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坚持用井冈山精神等革命传统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的七大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集中概括了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要求全党同志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继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1942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延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长期奋斗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党,也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善于与时俱进的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结合时代条件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始终,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到阜平、西柏坡、临沂、古田、延安、遵义等革命老区考察,他把革命老区的发展时刻记在心上。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

“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产生的,是一种体现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的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其基本内涵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坚持团结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以及“两个务必”的继续创业精神。

深刻领会“两个务必”思想,继续经受住各种历史性考试的考验。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考察西柏坡时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因此,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就是要求全党同志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结尾强调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指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弘扬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希望通过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要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雷锋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3年全国两会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这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民族的核心价值,打牢民族的精神支柱,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雷锋精神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具有永恒的价值。这种精神是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失去价值的,人类永远都需要这种优秀的精神。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亲切接见部分基层代表,他对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说,“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时表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作出榜样,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从生活点滴入手,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学雷锋才能落到实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半个多世纪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学雷锋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这彰显了我国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志愿者与志愿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

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高扬雷锋精神。201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他发出号召:“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革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2011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出席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时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长征精神”、沂蒙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前行,红色精神也引领着一代代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

红色岁月永不褪色,并在新时代下焕发新的光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而艰苦创业的伟大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业绩,就是要结合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一代一代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弘扬革命传统、继承好红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发扬革命传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团结带领各族群众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将革命传统资源融入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之中。2011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调研期间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把这些革命传统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军区视察时指出,西北地区红色资源丰富,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馆,叮嘱部队领导,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上杭古田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期间强调,要把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恢复和发扬起来,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永远保持老红军本色。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南京军区机关视察时,叮嘱军区领导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教育官兵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始终保持老红军本色。

要处理好红色根据地和发展红色旅游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时指出,关于发展革命根据地旅游项目,要把握好两个概念。红色根据地,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概念。发展红色旅游,是另一个概念。两方面要统筹。建红色纪念设施要恰当,不要贪大求洋,不要搞一堆同红色纪念毫不相干的东西、甚至是影响红色纪念发挥作用的东西。红色纪念设施不要搞得太形式化,太形式化反而把原来的意义给破坏了。本来是一个革命的、艰苦的地方,结果搞得富丽堂皇、规模宏大,反而把内在精神弄没了。

(三)警惕红色文化建设中的一些乱象

当前,红色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现象值得警惕。一是虚无化。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一些人以“重新评价”为名,诋毁、嘲弄中国革命历史,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及其伟大成就,认为红色文化已经过时甚至否定红色文化。二是娱乐化。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把红色文化作为商业促销的噱头,以娱乐化心态戏说红色文化,以消费主义对待红色文化,消解权威、颠覆传统、解构英雄,造成红色文化传播的庸俗化,损害了红色文化的崇高感和神圣性。三是形式化。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和作用认识不足,把建设红色文化当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只重形式、不重内涵,实际上是抽空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纠正红色文化建设中的这些偏颇,需要深刻认识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真正发挥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四)不断发展繁荣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让红色文化在“不忘初心”中绽放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初心就是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们做某件事的初心也渐渐逝去。晋代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中有言:“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初心”是什么?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但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不能丢,那是我们的初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的文化呈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需要深入研究、大力建设。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的命脉,是推动发展的巨大动力。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的崇高理想。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目标,红色文化才能不断发展繁荣;只有不断发展繁荣红色文化,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以红色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近代历史上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导致许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自信,这种文化自卑心理影响至今。实际上,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红色文化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文化新形态,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艰难历程。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文化的本质及其普遍联系有一个清醒的科学的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胸怀。

六、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与打造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着深刻的认识,对我们民族复兴的道路有着深入的思考。他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已经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是到2020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二是到本世纪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发展。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一定能给本国人民带来更多机遇和福祉,同时也将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一)继承并发扬“包容”精神,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人们一般所说的国家,是指“民族国家”,这是在近代西方诞生的一个概念,与中国古人对“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理解有所不同。在古代中国,“中华”作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个观念,并不像西方近代民族国家概念那样,首先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域的指称,或专门指称某一种族的血缘。“中华”首先是指一个以“文化”为基础的民族共同体,“中华”的深层意义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种族的,中华文明对共同文化价值的认同意识源远流长,并远远高于那种单一的血缘种族认同意识。

2013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迎来100周年校庆,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校学生的贺信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特别强调“大一统”,认为国家统一是好的,分裂是坏的,这种“大一统”自然就包括各民族的和谐相处。中华民族实现自身的价值认同,首要的一点就是维护共同的历史记忆,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奋斗历程”。同时,我们要看到,这一奋斗历程不仅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下,更属于未来。中华民族要在不断的共同奋斗、共同理想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创美好未来。

2014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我们看到,只有实现这几个认同,才能根本上实现民族团结,而在这几点当中,文化认同是基础,道路认同则是其他认同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法律、基本制度以及体制机制,就是要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在2014年5月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如何能够争取人心,争取大家对伟大祖国的共同认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到各族人民共同的福祉所在,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实现这一福祉,也只有通过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共同的美好未来。各民族同胞在共同奋斗时,应该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精神,“求同存异”,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断前进。各个民族、不同人群都会有不同的具体的信仰,但是这些信仰都应该与中国梦的内涵相通。

我们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要本着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看到中华文化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文化认同要素,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我们中华民族是基于共同的历史与文化形成的,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奋斗中共同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族人民在新的奋斗中,也一定会创造出更为璀璨的中华文化,增强整个民族的认同感。

2014年6月6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团结一心奋斗,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极大激励了所有中华儿女。

(二)继承并发扬“大同”理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古代人心中的世界秩序,可以说就是“天下大同”,而不是西方古代人政治视野中的“帝国”模式,也不是近代西方“帝国主义”的世界秩序。当今世界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建立在西方国家的利益基础之上,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这是正常现象,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是共同的人类,各国人民都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不同信仰、制度和民族的国家、人民理应和平共处、有序竞争、协同发展,让共同利益超越分歧对立,以人类理性选择、支配世界的未来。中国人也有能力,从自己的文化传统出发,谋求与推动建立真正和谐的新的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向世界表达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他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命运共同体”,对命运共同体的含义和意义不断做出阐释,揭示、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表述可以说与中国古人对世界秩序的把握高度一致,他强调多元、包容,强调人民的福祉,强调共同发展的王道,而反对依靠武力的霸道。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和”文化,向世界各国阐释和推广中国的主张和智慧,推动建立新型的国际秩序。2013年1月28日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13次提及“和平发展”四个字。他指出:“对于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一起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之中”。“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和平才有希望,发展才有希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

习近平反复向世界阐释中华“和”文化,以此表达中国的“和平”“和谐”“合作”的外交准则。他特别注重将“和”作为国际关系准则,用“和”文化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用“和”文化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用“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奉行“忠恕之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一定能够成为解决当今世界纠纷的重要原则。正因为对这一金律的奉行,中国一定不会走向国强必霸的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这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对待不发达国家,中国一定能够超越“新殖民主义”,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并最终引导世界走向一个良序的未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从中华文化中总结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已成为人们熟知的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这一箴言也将是我们建立和谐、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三)弘扬多彩的民族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也是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历史上,民族大融合多次出现。东汉末年以后不断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的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到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的大融合。通过相互学习,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融合的一次高峰,到南北朝末期,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已经和汉族基本一样了。这一时期,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是各族人民也与汉族民族融合时,也带来了他们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床、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夷汉观念淡化等。为汉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也促进了隋唐时期女权意识的觉醒和开明的民族政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医药、建筑、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等,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对于增强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民族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宗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在早期的阶级社会中,宗教对文化的影响很大,波及人们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在民族文化中的影响逐渐减弱。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

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应有之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面对新形势,为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需要秉持平等的态度,切实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需要以现代化引领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体现时代特征;需要切实加强文化交流和学习、借鉴,使各民族文化更加多彩;需要遵循民族文化发展的规律,积极培育民族文化市场;需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要使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成为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过程,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粘合剂”。

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最终取得成功,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亲和”有密切关系。这一亲和在理想上表现在“人民性”这一点上。共产主义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和“大同”的理想相似,都是对人类现实幸福的追求,只不过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人类理想的某种发展,是在发展生产力的条件与形势下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幸福的追寻,与中国当下国情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其表现形式就是“中国梦”。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释,在精神上与“大同”理想有高度的契合,二者都强调一个文化繁荣、道德高尚的美好世界,都强调每个人皆能在这个社会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

要实现中国梦,首先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也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大同社会要经历小康社会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时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求自己,他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态度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进。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造福人民的美好事业,也是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智慧和力量的艰辛事业。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要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的强大力量,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必须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他也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我们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我们的发展道路充满了坎坷。今天,我们正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正以中国梦为引领,奔向这一目标。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其他时期都更接近这一目标?这是因为我们党自觉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传统,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自觉做到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只要我们党能够从自身做起,只要我们党始终保持本色,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充分说明,只要道路正确、理论正确、制度正确、文化正确,只要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艰苦奋斗,朝着伟大目标持之以恒前进,风雨如磐不动摇,我们的目标就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也一定能够达到!”文化正确作为“四个正确”之一,是实现伟大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具有根本性和原则性。正是基于对文化正确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不断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现代化。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wh/2016-12-02/4139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12-03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