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决战:袁腾飞和《逻辑思维》的漏洞在哪里?

袁腾飞和《逻辑思维》的漏洞在哪里?

 

前段时间《逻辑思维》因合作papi酱炒的很火。在此之前papi酱已经火过了。

papi酱火的时候,我儿子给我看的几分钟。他原本以为我会开心地笑的,但结果我只象征性地呵呵了两声。心里想“什么玩意儿啊”,不就“廉价媚俗的吐槽”吗?没法子,这一代孩子看似独立,实则已经被校园污染了,盲目从众的很,不好直接批,慢慢调控吧。papi酱火的时候,与之无关的《逻辑思维》在喜马拉雅上也比较火。常常列为推荐听的前几名。看样子有文化人的水准。于是睡觉前听了几集。开始听着新鲜,后来越听越恶心,最后不听了。

类似的经历很多年前有过一次。那次是听袁腾飞(那时候袁腾飞还没臭大街)

当时我混强国论坛,平日里与各方论战。忽然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冒出了一个人。大意说“你们算球啊”,“比得上袁腾飞吗?”,“袁腾飞讲历史,老火了,快去听听吧”。袁腾飞什么东西?没听说过。但既然有人(如今看来这就一个托儿,与当年一批人炒韩寒类似。哪里是水平高呢?分明是合伙炒作)如此高看,想必有两下子。心里也就记住了,大约过了一年后搜到有他讲两宋的讲座。就拿来听。开始听着新鲜,几集后就恶心了。恶心在哪里呢?

1,史学不扎实,同一场战争,一会儿说几万人,一会儿说十几万人,一会儿说几十万人。这是打仗啊,几万与几十万完的结果天壤之别。2,观点出奇,标新立异,为制造噱头而故意惊悚。新奇异本不坏,也许是独到呢。但你要有本事新奇异,如果史实支撑不住你的观点,你的新奇异就是个屁。就像昨天有左派说“毛泽东不行”,某某某左派才是牛人。你的牛人大家不知道,而毛泽东则带领中国人民翻天覆地的。牛皮比天大了。3,立场偏颇。观点现行,以细枝末节代替整体。

没错儿,细节有时很重要。当各方产品功能接近时,细节优良者胜,尤其是关键细节,但前提是功能接近。并且,细节归根到底是来补充整体功能的,而不是推翻整体的。细节,一大堆细节,一大堆细枝末节的细节,讲啊讲,数宝一样,有时的确引人入胜。细节能决定历史吗?历史上的细节千千万万。假设历史上的细节总计一百亿个吧,你挑出一千个就能讲三年,这细节是历史了?如果说细节是历史,也必须是全部细节构成历史,你那几个细节只是毫毛而已。

细节常常是可疑的。你那么牛,你说说你读这篇文章时我在做什么?事实上,即使你老爸在具体做什么事你也不知道!你连你昨天的全部细节都记不全。无论信息是否爆炸,世界上的海量信息尤其是细节信息已经永远消失了。

细节往往是编造的。小说擅长细节,但小说不是历史。大家还记得柯云路吗?改革初期《新星》的那位作家,当初火得很。后来写气功骗人去了。气功写不下去了,又回来写历史。记得前几年他写了一本关于文革的小说,名字忘记了。隐约记得其中有芙蓉国的字样。那部小说讲到了文革,文中讲到江青。讲江青当时心里如何如何想。大意是江青阴险龌龊吧。在网上看到片段文字时我相当奇怪,江青怎么想怎么说你丫知道这么细?一看,作者是柯云路。

袁腾飞的手法与柯云路类似。罗振宇又如何呢?路数也差不多。《逻辑思维》我大约听过四五集吧,有讲日本二战的,有讲融资的,有讲鄙视链的。

刚好我这半年来一直在研究佛学,懂得些基础。佛教要人抛弃分别心,即一旦有了分别心,你就产生比较,就因此争执,因此烦恼痛苦了。《逻辑思维》有一集讲到鄙视链。他怎么说呢?人就是有分别心的,a瞧不起bb瞧不起cc小不起d。喝红酒的瞧不起喝白酒的,喝白酒的瞧不起和啤酒的。大致就这意思吧。换言之,《逻辑思维》认为分别心客观存在,鄙视链应该存在。鄙视链中藏有商机,满足这需求你就能发财。发财并不可耻,不发财反倒可耻。等等。应当说《逻辑思维》的观点的确符合商人的逻辑。

如果总这么资本般赤裸裸不要脸倒也罢了。不过文人的问题在虚伪,在其毕竟有文化人假惺惺的另一方面,《逻辑思维》的讲座另一面又代表着市场、自由主义、非政府的立场和力量。演说中时不时讽刺一下某权力。

于是问题来了:既然自由主义,给社会的感觉应当是人人自由,人人发达,人人无拘无束,人人幸福。可一旦如此,你的商机就没了啊。所谓发财,一定不是人人都发展。全中国人民都加薪1000%,你发财了吗?没有。机会稀缺,他抓住了,你就失去了。哪里可能人人自由呢?既然存在鄙视链,鄙视的合理。必然地被鄙视的群体在资本社会里处于资本、知识、阶层、权力的底层,底层被压着,哪来的自由主义?鄙视不也是一种压迫吗?要资本就没有情怀,当婊子就立不起牌坊。

后来,《逻辑思维》与papi酱合作,据说要网红上市,这种无底线的恶俗钱也要赚?小赚一个亿试试?

喜马拉雅上的《逻辑思维》还在热播,我却一集也没听了。其实《逻辑思维》就是柯云路、袁腾飞、韩寒。只不过因时间推移换个壳而已。但心还是那个心,本质不变,技俩也不变。编故事,编细节,贩卖理论,贩卖情怀,目的最终为了赚钱。赚钱也许有情可原,要害是他们理论自相矛盾,他们的情怀极端虚伪。只要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其情怀与云南助学NGO类似,而其理论总是导出与他们鼓吹相反的结果。开始鼓吹自由主义,待赚钱之后就开始鼓吹资本主义了,谁与你共富,凭什么?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的“时髦的文、艺、理、论家”倒下去了。既有后浪推前浪的原因,又有自己的情怀贩卖为资本的原因。钱有了,人臭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wh/2016-11-28/4129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11-28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