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重视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发展,还必须重视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建设,这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重要内在动力。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撑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融合过程中逐渐自发形成的文化层面的内在力量,以一种观念形态(感情、愿望、理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是团结、维系和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力量。
中华民族凝聚力自形成之日起,便内在地发挥着形成中华民族、巩固中华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壮大中华民族的历史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大坚实的呈现,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凝炼提升的现实出发点。
一般来说,民族凝聚力会在两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显著呈现。一是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威胁和挑战,以致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源于民族内部的凝聚力量会极速增强,形成民族自我保护的必然反应;二是本民族处于上升发展并走向振兴道路的机遇之时,因民族整体与民族成员的根本利益实现了最大限度的一致,民族凝聚力也会急剧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为凝聚心灵与思想的黏合剂,它的增强使民族成员在心理、感情、思想等方面高度认同,在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上趋于一致,进而使民族面临机遇时的实际行动步调一致,团结合作、同心同德、集思广益,和衷共济、攻坚克难,民族精神空前强烈和高涨,此时的民族凝聚力便成为催动中华民族走向腾飞振兴的巨大发展动力和强大精神支撑。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资源
作为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凝聚而成的多民族统一体,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交往中逐渐融合,形成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深刻厚重的思想渊源和持久不竭的文化源泉。
第一,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价值支撑。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能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从夏商周到元明清,汉民族的先进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融合创新,虽然在个别朝代出现过短暂的民族分裂,但最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各个民族吸引在一起并归于天下一统,以至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更是发展到空前牢不可破的时期。同时,这种文化融合创新的包容和开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在贞观王朝,对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视为平常,既不担心外国人入境后会喧宾夺主、鸠占鹊巢,也不担心中国人出境后会忘本忘祖、一去不返。及至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汇集我国历朝历代思想文化遗产,更是促进各民族共享和认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在整合中华民族思想的同时,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强化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价值认同。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厚重磅礴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华民族成员心中,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价值理念和道德习俗。一是共同的祖先情怀,中华民族以“炎黄子孙”自称,这一同祖的感情纽带传承数千年,至今依旧激励各民族、各行业的仁人志士为振兴民族而努力;二是一体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的人生道德理想,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前途与国之命运紧紧相连,以精忠报国为人生之大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国与民都展现出浓厚的深情大爱;三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尤其是儒家所倡导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中华民族成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四是厚德载物、兼容并蓄,无论是汉唐以来印度佛教文化的传播,还是明清以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备受推崇,都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吸取融合异质新鲜文化、拓展中华文明的过程。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求同存异中包容多元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在强化了民族成员对自身的文化认同、继承和发扬中,提升了自身的民族凝聚力。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民族认同的基础。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的艰辛历程展示的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彰显。历史上,中国遭遇的最大危机莫过于鸦片战争后近百年的民族危亡。看似一盘散沙、积弱积贫的中华民族,实则拥有出人意料的团结爆发力,反对侵略、团结御侮、捍卫国家统一的尊严和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成为中华民族的一致呼声。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鲜明旗帜下,中华民族经过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存亡兴衰荣辱时的巨大凝聚力。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国国家生命力的极佳诠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保证。
三、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第一,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能够强化民族心理、增强民族情感,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民族心理是在共同血缘和共同地缘基础上形成的族类认同,包括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生活方式。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唤醒民族记忆、肯定民族文化根本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民族的性格、情感和习俗,这无疑会加深民族内部的情感认同,强化民族的向心力、弱化离散力,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第二,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能够激发民族意识、促进文化融通,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法。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的自我认知从自发走向自觉,使全体民族成员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存在具有归属感,更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把民族上升为代表全民族根本利益的有机整体,以民族振兴、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己任,这种强烈的社会整合愿望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必将成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路径。
第三,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能够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民族精神是上升到思想体系的民族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丰富、精辟、深刻的人生哲理,并从中发扬中华民族强韧、牢固、包容、和平等民族精神,将对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有益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wh/2015-05-16/3196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