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合观念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低碳经济时代,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逐渐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绿色朝阳产业”。党中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我国大力扶持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模式,文化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一、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
1.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是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旅产业发展能够达到的高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交通设施、商业网点、配套服务、管理措施等方面都相对完善,有利于两大产业加快发展、融合运作。因而在我国,东部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速度远超中西部。
2. 文化旅游资源是根本。文旅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如果旅游资源充足、但文化内涵不够,或者文化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缺乏,则可通过产业融合来创新资源,让文化产业的创意通过旅游得以展现,或让旅游产业的魅力借助文化得以传播。
3. 人才和技术是优势。文旅产业属于知识和资源双密集型的产业。首先,其发展需要既掌握旅游知识、又懂创意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两大产业发展较好的区域都应具备丰富的人才培育资源。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声、光、电”表现旅游资源成为可能,旅游地景观可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立体呈现,以更鲜活的姿态展现给游客。
4. 客源市场。理论上,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消费者在追求基本需求之外,会更关注精神需求的满足。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近6800美元,消费者对于精神需求的注重势必日益增强。同时外来客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近年来,国外游客接待数快速上升,为国内文旅业发展提供了另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
5. 政府产业政策是保障。政府放松经济性管制是产业融合的条件之一。我国文旅管理体制正不断深入改革发展,总体趋势是加大扶持。另外,基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动态性,政府需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动态精简和整合现有政策,适时调整和创新政策。
二、以文化旅游观念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武进地处江苏省南部,自然旅游资源与苏南其它县域相比有所欠缺,文化旅游业原先接近空白。经过近年创新文化旅游观念,促进了产业融合强势发展,已成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的国内外知名旅游地,被评为江苏省旅游先进集体和中国最佳文化旅游休闲区。
1. 特色文旅品牌的有效建设。抢抓文化旅游业发展机遇,建设生态环境优越、文化个性鲜明、旅游产品丰富、设施服务一流的强区,培育了三大品牌。一是太湖旅游以山水自然风光、民俗特色风情、历史人文古迹为重点,挖掘江南山水文化、孝道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等文化内涵,较为鲜明地凸显了武进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人文气息与生态环境相交融的特色;二是春秋旅游以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春秋淹城遗址为核心,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春秋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三是举办花卉特色旅游节。
2. 文旅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全面优化城乡环境、积极配置各类要素、加快完善多项功能。在交通方面,完善内外大交通,进一步改善旅游景区的通达条件;在餐饮方面,建设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渔家乐”和“林家乐”;在住宿方面,一批高档特色酒店正加快进驻;在购物方面,购物中心、不夜城等商圈进一步满足了游客的消费需求。
3. 文旅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一是“不是第一、就是唯一”的高点定位。近几年,武进文化旅游项目以高起点规划为龙头,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用国际视野、先进理念、一流标准开发建设。聘请国际一流的团队做规划、运用世界最新科技项目、引进行业高端人才搞运营。二是“无中生有、借题发挥”的创新思维。坚持把“敢于创新、敢为人先”作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第一推动力,深入挖掘地方优质资源,充分把握市场最新需求,积极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选取富有创意的主题进行资源整合、内容策划和项目包装,将本地厚重的历史、时空的轮回、生态的回归、现代的浪漫等诸多文化元素和谐相融,形成旅游产品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实现了文旅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三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建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各重点板块建设,逐步推进完善工作管理体系,形成了先由政府启动投融资平台、后有社会多元资本广泛参与的发展投入机制,建立了景区公司化运作、现代化管理、市场化竞争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践证明,政府的主导发展、积极投入确保了文旅项目的快速启动,吸引了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市场机制的充分灵活应用,则激发和保证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景
1. 整合资源,完善综合配套设施。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纵向——从文化渊源上找定位,重点整合武进的文化资源。以保护、开发、利用、宣传淹城为龙头,加强对众多历史遗存的保护,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寺墩、乌墩等一些古城邑遗址,南朝画像砖墓等一批古墓葬群,大林寺、白龙观、福寿庵、如来寺等一些寺庙道观,高山书院、舜山书院等一些古书院群落。若将它们统筹起来,与淹城一起,整合出系列古迹群,那么对吴越文明的开发利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横向——从文化特点上找定位,极力塑造武进的文化名片。根据阖闾城的前期考古发掘,初步确定其为吴国都城。一旦得到正式确认,武进就是吴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为武进最大限度地利用吴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届时可极力打造吴文化品牌。
2. 借助品牌,开发特色文化项目。武进地区已形成较大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留青竹刻工艺群体,其市场前景也颇为乐观。基于此,可将留青竹刻打造成特色文化品牌,并借助于已有的旅游品牌来推广宣传,并将该项目长期入驻春秋淹城,形成品牌集聚效应。武进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锡剧,林茂、水清、景美的淹城若也能结合传说,定时上演锡剧大戏,不仅能将锡剧发扬光大,更能提升武进文化的知名度。
3. 多方投入,壮大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培育骨干企业。可以通过加大土地、财税、金融扶持,加快培植壮大文化旅游骨干企业。通过探索设立相关的风险投资基金来鼓励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融合,并推进科技创新在文旅产业中的运用。着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并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另外,对于具备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可以鼓励和引导其面向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来加速扩展。二是加大政策扶持。仍需不断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在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企业和集聚区建设。还可以通过申报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向上争取扶持。另外,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三是加强人才建设。可以引进领军型的高端人才和实用型的专业人才,也可以依托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培养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产业管理者、中介者和创作者等多类人才,形成系统合理的人才结构层次和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做强县域文化旅游业的实现路径与典型经验研究”[12XZB005]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商学院;中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委)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wh/2014-11-05/2871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