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志青年去农村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经常说要把农村搞好,讲的头头是道的,但是一直没有落实的具体办法,我认为这个症结在哪里,就在两个字:“流动”,以前我们知道,有一个“上山下乡”运动,那个并非是自愿的,而是响应国家号召的,虽然知青为广大的农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人还留在了农村,成为乡村教师、村干部、以及农业科技的带头人,但是由于并非自愿,那些伤痕派文化人一再抹黑这个事,导致大量的正面的、有积极意义的榜样人物都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我在身边做了广泛的调查,很多人想去农村而不可得,想去农村的有三种人,一种是富家子弟,城市创业又没什么项目,大多是饱和的,这种并不是纨绔子弟,属于有理想有信仰的这种人,想在农村试试毛主席当年提倡的农村建设模式;第二种是一些中产阶层,在城市里日夜奔波,生活的挺疲倦,也想去农村,换一种温饱之余,有闲暇时间追求闲云野鹤的生活,第三种是打零工或准失业人员,在城市待不下去的,也想回农村。
有人就疑惑了,想回农村你就回去老家吧,嘴上一直在说,为啥不行动呢?回不去的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很多人为了孩子读书,家里都变成城市户口了,虽然土地政策没变,但只不过是暂时挂在他们名下,他们没办法有长远的计划;第二个是人一直在城里,仍然保留了老家农村户口,但是单枪匹马回去,不知道干啥;第三个是你是从哪个农村出来的,必须回到哪个农村,是不能流动的。
每年到年底,家乡的车站上都挂个横幅,都号召有志青年留下来,扎根农村搞建设,结果根本就没人响应,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根本就不是“共同梦想人”,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这怎么可能做的好呢?农村要做好,必须要有共同梦想人,当年搞单干的时候,中国还留下了十几个集体村,目前全部都是中国百强村,无一例外。这个并不是村干部强制的,而是村民们集体要求的,说我们不想散伙过日子,我们希望还在一起过吧,有了这种共同的信念,工作才好开展。
现在的情况和以前的“上山下乡”不同,是有一群城里人主动想去农村,甚至他们还创建了纲领和计划,如何自我组织,建立新的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但问题还是卡在“流动”上,因为他们是天南海北的人,不是一个省份的,更不是一个城市的,但是他们的理念相同的,就是要去农村证明一下,社会主义农村的优越性。
这群人并不缺钱,他们的口号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还规划了美好的蓝图,有时候问我有啥意见,我说,想法是好的,但是哪有地方给你们尝试梦想呢?现在农村干部的工作还处于哪个阶段呢,就是一个村子里偶尔在外面闯荡的人,出现了一两个老板,然后他们就巴结这个老板,希望老板回来投资家乡,看人家爱答不理的,还神情猥琐地送给人家一个名誉称号,说你是乡贤啊,结果迎来送往,一番操作,人家根本就不回家乡了,这条路其实是走不通的。
上面的人一定要广泛地了解底下人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抱团出去”建设农村的想法,这种抱团组织和资本家的想法完全是两个概念,他们不仅仅是只考虑经济效益方面的,他们更想证明自己的成就,如果按照我们的想法,用社会主义方法搞农村,是一定能做起来的!
但是这种下面人的想法,上面知不知道,我觉得知道很难,好多舆论的审核权是交给了平台,一面倒地揣摩上意,你爱听啥我就推啥,正儿八经的好主意,很难看的见。再加上地方政府怕惹麻烦,有很多好的建议,他认为你影射现在不好,去怀念过去的好,一律封杀,躲在下面混日子等退休,结果导致他管辖的地方农村,50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因此我们一定要解决“流动”这个问题,当年流动问题解决很简单,靠的是老一辈的威望,上海人去甘肃、去内蒙古、去安徽,上海人愿意去,当地的农民也愿意接受,这才属于“双向奔赴”,但是现在比以前复杂多了,城市人主动愿意下乡,但农村人不愿意接受,现在不可能靠威望来解决事情的。
那么我们换一种思路呢,现在全国的无人村是很多的,有些虽然不是无人村,但是整个村庄也就两三户人家,也算是准无人村吧,完全可以拿这样的农村做试点,有人说,无人村肯定是条件极差的,是没有任何资源的,完全不是的,现在就连山清水秀的皖南,农村人都跑光了,跑光了原因很简单,并不是农村挣不到钱,而是家庭单干挣不到钱!
即使你感觉到资源极差的农村,也能做好的,我查看了中国百强村名单,70%都处于中西部和东北,目前都是集体经济的模式,但是是创新和完善后的集体经济,这也符合毛主席的理念,任何理念都必须升华,要活学活用,毛主席活学活用了马列主义,他说,“我的想法只能一时有参考价值,甚至未必有参考价值,后来人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因势利导去做一件事情,而不是拿着教条主义去做事情,只要立场对,错了就及时改,总能找到正确的路来!”
探索总是有代价的,错了及时改,这种观念是非常难,有时候不太对劲,但为了尊者讳,非要请大儒来辩经,说这是好的,这种做法就不是实事求是,而是帮派主义,否定别人,成就自己,这是逃避问题。只要我们直面问题和困难,然后发动群众的智慧,什么事情都好解决,如果一定要以父母包办的心态去振兴农村,往往适得其反。
现在全国各地青年想去农村,就应该满足他们要求,让他们去,安排无人村让他们从零开始,我看他们的想法和计划都蛮好,至少出发点是善良的,一群人做试点,比如集体建设新农村,个人不占剩余,做到人人平等,通过组织的力量,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这或许就是群众的自组织力量,以前我们总是期望带头人,带头人的作用确实很大,但是这个带头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比如毛主席这样的,几千年出一个,一个非常厉害的村干部,至少也得几十年才出一个,有时候想求助乡贤,这玩意高高在上,瞧不起农村,指望不上。那我们也不能等,让一群愿意去农村的“共同梦想人”试一试,即使试不成功,也不要紧,你不去试的话,很多农村会一直荒芜下去的,如果试成功了,走出了第一步,会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奔赴农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sn/2024-12-03/9134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