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钟情武汉?
1953年2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时任公安部长罗瑞卿、时任中共中南局第三书记邓子恢、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等同志的陪同下,游历了著名的东湖风景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第一次莅临武汉。
武汉,是新中国成立后,除北京之外,毛主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早在青年时期,毛主席就先后8次到过武汉。
毛泽东主席为何如此钟情武汉呢?
武汉对于毛泽东而言,既是生命中最柔软的情感之所系,也是革命思想逐渐成熟之所在。
在武汉都府堤路上,依次坐落着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旧居等红色遗址。
1926年11月,毛泽东到武汉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不久,杨开慧和母亲,还有儿子岸英、岸青也来了。此前,毛泽东为革命东奔西走,与家人聚少离多。没想到,他们一家在这里得以团聚了八个月之久。
武汉不仅是中国近代化的先行者之一,更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都。武汉在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遇失败。
8月7日,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刻,中共中央在汉口鄱阳街139号召开八七会议。这次会议中,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毛泽东的家乡湖南毗邻湖北,两地同属楚文化。
毛泽东尤其喜爱楚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曾为其赋诗《七绝·屈原》。
在东湖风景区磨山北麓的楚文化游览区,有一座“离骚碑",碑文《离骚》是毛泽东1913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用楷书手抄的。
毛泽东将对楚文化的喜爱推而广之,把湖南、湖北当做一家。
一次,毛泽东视察官厅水库,和劳动者们促膝谈心时听到一个熟悉的湖北口音,就快步走过去,深情地询问那名工人是哪里人。
得知是湖北人后,毛泽东握着那名工人的手说:湖北湖南人,那是一家子亲。
毛泽东一生中有许多爱好,游泳就是其中之一。少年时,他曾到湘江游泳,写下“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诗句。
1956年5月31日,63岁的毛泽东首次在武汉横渡长江。此后四天,他又连着游了三次。
从此,毛泽东每到武汉,只要天气允许,都要到长江游泳。据记载,从1956年到1966年,毛泽东在武汉先后17次畅游长江。
无论是在寻求革命真理的道路上,还是个人情感方面,武汉这座城市,都深深地融入到了毛泽东的生命之中。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5-02-19/9261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