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离世近半个世纪,人们才知道他是周总理批准的共产党员

1975年国庆节后,重病在身的周恩来嘱咐秘书去完成一件未了的心事——托王冶秋转告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修订编辑委员会:“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的杨度,晚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写“杨度”这一人物条目时,须将此史实写入,以免湮没无闻。

杨度是谁?

杨度(1875-1931),字皙子,中过举人,当过满清四品官,是康有为、梁启超的好友,曾参与了晚清变法,失败后又支持袁世凯称帝。杨度前半生一直在探索救国之道,但无一成功。这样一个历经挫折的人,为何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杨度曾为中国共产党刊物《红旗》题字,说明他已经和共产党有了密切的交往。思想转变后的杨度,逐渐倾向革命,他结识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

图片

正是通过李大钊,杨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他的内心重新燃起救国图强的火光。

1927年,李大钊被捕入狱。为了营救李大钊,杨度四处活动,极力周旋,但最终没能成功。

李大钊的牺牲,令杨度万分悲痛,也让他认清了北洋军阀的反动本性,同时为共产党人坚持真理、视死如归、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所感动。杨度以能与李大钊结为挚友为幸事,遂与妻子徐粲楞商量,卖掉北京家里的值钱首饰,变卖了在青岛的房产,将所得金钱全部用来救济死难者家属。

1929年秋,杨度完成了人生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次转变,经周恩来批准,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革命形势复杂,杨度的党员身份一直没有公开。

作为极少数的知情者之一,夏衍在文章中对杨度的情况做了较多的回顾。在周恩来离开上海后,组织上出于工作安排和保密考虑,决定让夏衍与杨度单线联系。由于杨度和各方人士多有接触,所以知道北方军阀和国民党内部许多派系矛盾。他不止一次撰写报告,装在用火漆封印的大信封内,让夏衍转交给上级组织。

当时时局复杂,党内保密工作十分严格,夏衍与杨度联系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杨皙子”。

经过多方求证,1978年7月30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难忘的记忆》一文,明确指出了杨度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实,尘封了半个世纪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今天,翻开修订后的《辞海》,“杨度”辞目中写道:“杨度于192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党的工作。”这短短两行字,是对这位特殊的共产党员最好的告慰。

本文综合来源:《周恩来年谱》、央视新闻、中国共产党员新闻网、共产党员公众号、河北共产党员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5-02-18/9258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5-02-18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