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论持久战》是不是“抄的”?

有人说,“《论持久战》是抄的,要不就是抄蒋百里的,要不就是抄白崇禧的,要不就是抄陈诚的”,好家伙,能说这种话的人,我不敢揣测他们的阅读量,但我可以肯定,他们对于《论持久战》,和蒋、白、陈这几位的著作,大概都只看了个标题。

首先,所谓抄袭论根本就不是什么新花样,某些人从2006年就开始疯狂暗示,说什么“蒋百里早在1920年代就判断中日必有一战”,还提出了“专业版的对日作战方略”,在他的《国防论》中确定了,中国要打持久战的的思想。

既然1936年就有持久战的说法,那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肯定不算原创了。但是不好意思,至少咱们得真看过《国防论》这本书吧?1935年,蒋委座让蒋百里去欧洲考察国防动员,1936年12月,蒋百里完成考察回国,半年后,受委座的邀请,到庐山军官训练团给国军将领讲课,和以往几次庐山训练团专门讲“剿共”的情况不同,由于日寇逼得紧,1936年版的训练团还是增加了不少抗日的内容。因此,蒋百里也对抗战做了一般性建议,为了便于长官们学习,他把以前发表的文章、结合讲课的内容,编成了一份辅导材料,提供给学员们阅读,这些文章时间跨度大,以考察欧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的感想为主,结合中外军事思想,介绍了自己在国防建设方面的主张,因此才有了《国防论》。

通读一遍,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地方找到“持久战”或者“持久”的描述:第二篇、第一章 《世界军事之新趋势》中,对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教训总结:“国防的部署,是自给自足,是在乎持久,而作战的精神,却在乎速决,但是,看似相反,实是相成:因为德国当年偏重于速决,而不顾及于如何持久,所以失败,若今日一味靠持久,而忘了速决,其过失正与当年相等”。讨论的是经济和战争的关联;二是在第五篇、第二章《军国主义之衰亡与中国》中写道:“彼利速战,我恃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有力无用处”,点出了中国对抗侵略的方法。而其他使用“持久”二字的地方,都是论述将领的品质问题,和抗日无关。

可以看出,这些论述只是对中国国防方针的一般性构想,并不是系统的论述。而且,从成文的时间出发,硬要说蒋百里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认识到日本是中国最危险的敌人,做出了超出常人的“神判断”的话,那么,多看几本书,就能发现《毛泽东早期文稿》中的“神判断”下得更早——早在1916年7月25日,就预言的中国“二十年内,非战不足以图存……止有磨励以待日本”。

实际上,所谓蒋百里的“对日持久战”理论,一直也没有系统的整理,主要也存在于旁人回忆和后世传记中,比如说,蒋百里1923年时就确定抗战应该以洛阳、襄阳和衡阳“三阳”为根据地、“一二八”事变后判断“中日战事一旦发生,中国的大本营宜设于芷江、洪江一带”的说法,最早来自于陶菊隐所著的《蒋百里传》,属于友人回忆的性质,又比如,说他1932年表示,“中日战争,一定是全面战争,而且是十年八年的长期战争,我军一定守不住沿海地区,湖南乃是中国的乌克兰,后方的根据地”,最早也见于曹聚仁的《蒋百里评传》,并不是绝对可靠、成系统的本人著作。

实际上,蒋百里将军在抗战开始一年后就去世了,因此他留下的、关于抗战的文字内容并不多。而且,从抗战一开始,他就被完全排除在了决策层之外,几乎没有可靠的战场信息来源。1937年11月上旬,蒋百里预测南京可以守6个月,而1个月后南京陷落;1938年9月10日,蒋百里又两次对报界预测,武汉可以长期坚守,其实武汉在9月初就已经确定要放弃了——没有情报,当然做不出准确判断?那种书生掐指一算就能判断输赢的场景,属于中国文人的无知幻想,大家还是别上这个当了。

要说蒋百里真正的先见之明,反而是“七七事变”到“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他写给老蒋的两封建议信函,一是建议向华北增兵,作纵深布置,二是建议迅速解决淞沪战场,“不宜多控置预备队于后方”,以免“敌人以少数兵力牵制我大部兵力”,这两点确实比绝大多数国军将领、包括蒋本人都高明得多,但国府没那个眼光、也没那个能力去落实。

第二,有人依据《白崇禧回忆录》,说白崇禧比教员先提出了“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观点,所以《论持久战》有“抄白长官的嫌疑”。然而,《白崇禧回忆录》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由逃台后的国府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根据白崇禧的口述整理而成的,考虑到白崇禧在宝岛被24小时监控,去世情形也很蹊跷,回忆录的真实性本来就值得推敲。

而且,回忆录表示,白长官在1938年的武汉军事会议上,提出了“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方针,但并没有具体指出是1938年的哪一次会议,还是靠大陆学者举证,说蒋介石在1938年2月7日发表的《抗战胜利的条件与要素》中,说过“与敌人打仗,就是争时间。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以及3月5日的日记、3月6日给阎锡山的命令,都提到了以空间换时间,因此间接可以证明白崇禧应该是在1938年1月27日的各战区参谋长和参谋处长会议上,提出了这一策略。

然而,早在1935年12月27日,毛先生就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 ”。 1936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又指出:“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不但适用于国内战争……也可以适用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 ,1937年9月 1日发表的《中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与任务》更是明确了:“结论是持久战,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1937年10月《目前抗战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提纲》中再次明确:“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如果比时间早,以上这些哪个不比白崇禧早?

以上只争论一下时间,还算好的,最恶劣的是,在2012年之前,微博和论坛大量流行的说法,还拿出1937年11月出版的《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对教员搞反讽,稍微年长一点的小伙伴大概都记得当时产生的恶劣影响。

然而,还是那句话:你得真正看过这本书,所谓《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究竟是本怎样的书呢?

首先,这书就不能算是陈诚写的,它的第1-20页是前三章,确实收录了陈诚的三篇文章:《持久抗战应有的认识》、《持久抗战的几个重要点》、《持久抗战的战局谈》;而第21 页的第四章——《持久抗战的必要条件》,就是郭沫若所作了,第32-50页的第五章,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持久性》,这位作者只留了自己的网名,叫洛甫。第51-56页,更连装都不装了,直接上了一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第57 页的第六章是《持久抗战是中国胜利的关键》,是翻译美国杂志《民族周刊》的文章,第65页的第七章《持久抗战的目的:最后胜利》是左翼作家、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长史良同志的作品。

也就是说,整本《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真正属于陈诚的内容还不到三分之一。

当然,篇幅少不能说明什么,说不定人家陈长官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呢?可惜,这还真不是他陈诚的特质,这位老兄一直就是出了名的废话大王,国军里早就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陈诚来训话”的说法。仔细看看陈诚的三篇文章,说实在的,真心是水得一塌糊涂:《持久抗战应有的认识》,主要内容是:1.“不能、不可存依赖心理而限制战斗”、2.“精神战胜一切”、3.“务存必胜之决心”、4.“不要惜任何之牺牲”四个小节。

开始,倒是指出了对日作战“择定唯一的战术,即持久战、消耗战”,但他所谓的持久战、“唯一的秘诀”,“便是不怕牺牲,不惜任何必要的牺性。决不能存丝毫顾惜之心”,和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思路根本沾不上边。第二篇《持久抗战的几个重要点》,则摇身一变,成了对官兵的训诫,说抗战关乎国脉,所以要“集中全力,去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牺牲”,声称坚持三年或五年,日本在经济上必将不堪重负而失败,第四点直接从国际战略下降到班长水平,突然变成要求士兵“即令偶尔受伤,亦应带伤服务”;第五点又成了班主任,要求官兵严守军纪,全文主打一个上蹿下跳的意识流。第三篇《持久抗战的战局谈》倒是收了一收,从同心一致对敌、作战方针、作战决心、经济布局、民众部署等几个方面谈了对日作战。

内容嘛……和前两篇其实差不多,都是声明要对日寇搞消耗战和持久战,但总结得却非常不妙,认为持久战的意思是:“拼命的奋斗牺牲,而且要长期的奋斗牺牲”。反复强调拼命牺牲、持久到底、中国自有翻身的一日。对于为什么是持久战、抗日战争分几步走、怎样从战略战术上进行持久战、怎样从各个方面转变战局,是啥也没说。谈了几句爱护民众,但对如何动员民众就是蜻蜓点水了,更没有认识到“战争的伟力存在于兵民之中”——说白了,基本上是个鸡汤文,很符合国军长官们心目中的持久战:那就是鼓励官兵去拼命、去牺牲、用国土的放弃、片面的拖延,等到列强下场,依赖别人取胜罢了。

事实上,毛先生从来没有把“提出持久战观点”的功劳归功于自己,《论持久战》从来都不是为了提出观点,而是为了解读观点。在开篇就强调:“很多人都说是持久战”,但是正因为很多人都说过,而迷雾没有消散,困惑和悲观的情绪依然存在,战局也没有发生明显改观,因而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提出、而是在于说清楚:持久战怎么打、怎么赢,指明前进的方向、给出实现胜利的手段和步骤。它讲的根本不是怎么拖,而是怎么赢!

因为,抗日不是任何别的战争,而是中日两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战争,这就决定了几个基本条件:第一,敌人是日本,是临近死亡的帝国主义,死亡之前的挣扎最残忍,它发动战争也必然极其野蛮,中国的任何阶层都无法与之妥协;第二,日本又是小国,人力、财力、物力都耗不起,经不起长期战争,而日本的统治者想要通过扩张来解决困难,又必须占领和有效控制广大的敌对领土,这就和它人口少、兵力少的基本条件相矛盾。因此,中国真正的优势不在于什么德械师、美械师,也不在于什么盟军参战,而是我们内部政治的是否进步、领土的广阔以及人口的众多。

那么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的优势后,怎么才能转化成抗日战场上的优势呢,这就要就请大家期待下一期:《论持久战》的战略,在战场上怎么实现?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3-10-02/8416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10-03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