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淞沪会战改变日军战略方向?这是蒋纬国往自己家脸上贴金

日军后勤

蒋纬国的回忆录里有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淞沪会战有着战略作用——改变了日军的进攻方向。迫使日军从由北向南进攻,转为由东向西进攻。这为蒋介石把国军精锐耗在上海滩这个易攻难守的地方找了个说辞,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1945年3月27日日军攻陷了重镇襄阳。1945年是什么日子?日本都是秋后蚂蚱了,东京都被美国给烧了,结果日军还是想打哪里打哪里。日军之所以无法在中国前进一步,还真是后勤线太长,占领区被我党带领的人民武装长期袭扰所致。国民党根本无力改变日军任何战略企图。

蒋介石和蒋纬国

许多人在研究历史的时候都忽略了一个战争的本质,那就是交通线。不管是什么朝代,打仗说到底打的就是国家实力,而国家实力需要依靠交通线运输。长平之战秦国之所以能胜利,就是因为拥有巴蜀和关中两大产粮区的秦国完全耗得过赵国,即使秦国的后勤运输距离要长于赵国。因此,行军打仗很少会离开交通线。

研究三国、南北朝、南宋会发现一个特点,北方政权统一南方基本都是先拿下四川、荆襄,然后才会进军江南。如果大军直接进攻江南很少会成功。即便是双方军事实力差距如此之大,金军也没有南下成功,最后被韩世忠打了一个黄天荡大捷。

韩世忠

之所以古代打仗一定要拿下四川和荆襄,起码要拿下荆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江由西向东流。古代战舰和运粮船都需要沿江而下,这样才能长期作战。反过来南方政权就必须拼命夺取荆襄控制权,比如三国时代的东吴。而大运河修建之后,南北战争又多了一个路线,那就是沿着大运河作战。所以,山东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到了近代战争形势再度发生改变,这就是铁路的修建。铁路带来的巨大运力让军队终于可以脱离水路运输而走陆路。

日俄战争中,乃木希典拼死也要拿下旅顺的东北碉堡群就是因为这里靠近铁路线。中原大战时,反蒋联军和蒋军就是沿着陇海线和津浦线进行作战。解放战争时国军大多沿着铁路线作战,这也是他们为什么经常出现一字长蛇阵的原因。而从这个角度看,淞沪会战改变日军战略意图就变得那么不堪一击。

淞沪会战

在军事家眼里,自从津浦铁路修建之后,中国就不再有南北地缘概念而是变成东西地缘概念。长江不再是天堑而是一条黄金水道。

无论是谁一旦夺取了北京就会迅速南下夺取南京。解放战争时,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的胜利,导致整个津浦线被完全打通。蒋介石所谓的长江防线变得不堪一击,因为没有哪支部队能在如此漫长的防线上挡住敌人进攻。所以,当解放军打下南京的时候,武汉仍然在白崇禧手里。

我们再回到淞沪会战这个话题。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能够侵略中国的路线很简单,只有平汉、津浦和陇海三条铁路可以走。再有就是长江这条水路。随着花园口决堤事件,陇海路西段已经全面中断,日军在拿下山西大部后已经失去了从四川迂回的机会。日军由于在中国的倒行逆施,无法在占领区内得到有效补给。

日军机械化部队所需要的所有物资全部需要从日本本土经过朝鲜、东北、华北一路运输过来。日军无法在山地间行军,这会导致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完全丧失机动能力,变成与国军一样的轻步兵。当日军无法使用重炮的时候,他们也就丧失了火力优势。

所以,日军在中国打了八年仗,占领区就是沿着津浦路、平汉路和长江围起来的一个区域。由于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不断袭扰日军后勤,日军很难在脱离交通线的情况下前进一步。

于是就有了下一个问题,日军改变了战略方向吗?答案就是没有。无论日军是从上海方向登陆还是沿着平汉和津浦路南下,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淞沪会战

如果日军没有在上海登陆,由于陇海线的中断,日军只能沿着津浦路由北向南进攻最终到达南京,然后继续沿着长江向西进攻。或者硬着头皮从平汉路南下,然后攻克武汉。这个时候国军将退入江南丘陵地带和重庆等地。最后的结果与日军沿着长江西进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日军的后勤只能支持到这里。

后面的剧情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当日军攻下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之后,就陷入了长期的治安战中。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1940年枣宜会战结束后,日军占领了宜昌。这个时候有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日军面前,那就是武汉到宜昌的交通线。想要维持这条交通线就必须派驻大量兵力并部署足够多的汽车和轮船,这对于当时的日军相当困难。

派遣军司令官西尾寿造

为了这个问题,派遣军司令西尾寿造、板垣征四郎和参谋长天野正一吵了起来。最后还得是日本军部的荒尾兴功这个聪明人拯救了他们。当时德军已经占领了巴黎,国际形势一片大好。荒尾兴功要求日军长期占领宜昌从而威逼蒋介石投降。可见,当时的日军后勤能力已经到了极限,从武汉拱到宜昌都在为后勤苦恼。

所以,日军想要解决后勤问题就必须有足够的汽油来运输。而这个时候日军就开始琢磨如何获得更多的石油和橡胶从而获取更长的运输能力。这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日军如果想要得到石油和橡胶,要么北上攻打苏联要么南下夺取东南亚。与苏联对抗实在是太难了,毕竟刚在诺门坎被苏军揍了一次。所以,日本选择了美国这个看起来军事实力“并不强”的对手。

失去铁路的日军不再强大

结果,日本发现自己挑的对手加速了自己的灭亡。这个时候又想依靠在东南亚夺取的石油,打通大陆交通线,拯救东南亚几十万日军的后勤。这便有了“一号作战计划”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豫湘桂会战。而豫湘桂会战的结果也再次证明了只要日军运输能力足够,国军根本无法挡住日军,即便此时的国军有了制空权。

但日本毕竟是一个岛国,即便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依然没有足够的兵力、运力来保持这条线路的畅通。豫湘桂会战的结束并没有让日军缓过劲来,反倒是促成了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局部反攻。从1944年下半年开始,晋鲁豫根据地就下发了全面反攻的命令。此时由于日军后勤线的进一步拉长,日军已经无力对华北地区进行扫荡。

豫湘桂会战中的日军

晋鲁豫根据地相继发起了河间、饶阳、安平等战役,目标就是拔据点、夺县城扩大根据地。到了1945年初,八路军晋鲁豫根据地已经消灭了日、伪军4.5万人,摧毁了1600多个碉堡和据点,解放了800万人口。到了1945年夏季,八路军又相继解放了沧州以南共11座县城。所以,蒋纬国所谓的淞沪会战改变日军战略不过是失败后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3-09-17/8391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09-18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