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领袖们是怎样严格教育子女和后辈的?
毛主席严教儿女,为国家率先垂范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毛岸英在香山双清别墅,父子俩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二战结束后,作为苏联红军中尉军官的毛岸英,于1946年回到廷安,毛泽东主席在与儿子阔别了19年之后,带病上机场迎接。
毛岸英回来了,毛主席非常高兴,但决不溺爱,而是立即让他脱下黄尼子军大衣,换上毛主席自己的补钉旧衣,并安排他第二天就去帮助农民种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农民识字。然后,又让他到北京机器厂工作。毛岸英所在的工厂离中南海不足十公里,但他一星期只回家一次。平时,他与工人们一起吃大锅饭,啃窝头。毛主席认为,干部子弟是革命老前辈的后代,不应特殊,而应到革命和建设的第一线摔打。干部子弟的“特权”,不是享受现成的革命成果,而是沿着老一辈的足迹,到工农兵大众中为国家做贡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毛主席首先将儿子送往前线,毛岸英成为全国第一名志愿军战士。
很不幸,由于敌机轰炸,毛岸英壮烈牺牲。战争结来后,很多人提出将毛岸英遗体运回中国,毛主席坚决拒绝。他在文件上写道:“把岸英的遗体和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烈士一样,掩埋在朝鲜土地上,也不要为他举行特殊的葬礼,哪个站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养的!他们永远留在了朝鲜,我毛泽东的儿子,也决不能搞特殊!”为此,毛主席还写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而且他把最后两句送给了永远回不来的心爱儿子。
毛主席历来反对干部子女特殊。他说:“中央和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部队的八一小学,孩子们互相比坐的什么车、爸爸是干什么的、看谁的官大,这是从小培养少爷。”他担心干部子弟会成为现代的“汉献帝”,一再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还告诫自己的侄子:“你就是喜欢人家捧你!嘴里吃的是密糖,耳朵听的是赞歌,这是很危险的。”
毛主席的女儿李讷,1940年8月生于延安。在延安时,他不让李纳吃小灶,而是让她和站士们一块排队打饭,吃小米饭、山药蛋,不搞特殊。
建国后,李纳在北京上学,毛主席要她在学校不要填写父亲的名字。一开始,司机用小轿车接送孩子上学,毛主席发觉后立刻制止。他让李讷住校,规定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而且要求十几个高干孩子只能用一辆面包车一块接送,不允许哪个孩子单独坐小车。
上世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为了带领全国人民共度难关,毛主席首先给自已定下“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量。
李讷在校读书,按北京定量吃粮,是吃不饱的。毛主席从自已定量中挤出点来,到礼拜天给孩子解解馋。提起吃不饱,李讷有时饿得掉泪,毛主席鼓励她坚持,不要提任何额外要求。他说:“我们绝对不搞特殊,因为你是毛泽东的女儿。”其实毛泽东由于很久不吃鸡蛋,不吃肉,营养不够,腿都浮肿了,一按一个坑。
而且,毛主席常教导自己孩子不要追求社会地位,不要长大后一定去做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而要首先做一名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他说:“你们只要能做到这样,我就很满意了。”
平时,毛主席对家庭开支控制很严,他每日都要检查家庭收支帐单,到外地视察,自己的伙食费,要从自己的收入中开支。外国元首送他的营养品,他总是让送到人民大会堂去接待外宾。
他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吃世界,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人,人跟其它动物就有这个区别。”
这便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用率先垂范和言传身教教育下一代的真实故事。
周总理无儿无女,却是广大父母的楷模
1956年10月,周恩来与周秉华(左起)、周秉和、周秉建、周秉宜、周秉德在西花厅院内。(中红网红色图图)
邓颖超大姐1953年9月和侄子、侄女们的合影,前排左边周秉钧,右边周秉宜;后排左边周尔辉。(中红网红色图库)
1976年1月15日,开完周恩来总理的追悼会,便将遗体送至八宝山火化。周总理没有儿女送别,但十里长街却有百万之众挥泪相送。人们的悲痛遍及全国,撼天动地,就连联合国也破例为周总理下半旗悼念。
当年两万五千里长征,由于环境艰苦,夺去了邓颖超腹中的婴儿,也摧残了邓大姐的健康,使周总理和邓颖超失去了做父母的机会。周总理虽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却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环境下,搜救烈士遣孤数十名,为革命先烈存孤续后、精心培养。
周总理对亲属管教很严,规定任何家人不许参与公事,不许乘坐公车。
他有个侄女叫周秉宜,从1949年起,断断续续跟随周总理和邓颖超生活二十年。二十年中,总理对侄女要求十分严格。有一天,苏联大使馆官员来访,天气酷热,工作人员为外宾准备的冰淇淋没吃完,外宾走后,一名接待人员把剩余的冰淇淋用小碗装好,分给了周秉宜兄妹,邓颖超知道后,立刻交待工作人员不能给自已的家属照顾。
周秉宜上学时,别人家的孩子一般用公车接送,周总理和邓频超坚决不准自己亲朋的孩子用公车,而是自掏腰包雇三轮车接送。等到几个孩子年龄稍大些,就让他们自已乘公交上学。
周总理还嘱咐周秉宜的父母要过寻常百性的生活,食品供应、福利待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不应该有的不要有。
周总理还说:“深宅大院不适合孩子成长。”周秉宜长大后,周总理夫妇鼓励侄女、侄子们下基层当工人、农民或当兵。努力培养守法奉公、不搞特殊的家风。周总理常说:“我呼吁,我们的领导干部包括我在内,都应该做出表率。”
1968年,周秉宜到内蒙锡林郭勒插队,走之前,周总理告诉她,你到牧区后,一定要和蒙古族的同志搞好团结,虚心向他们学习,做贫下中农的好女儿。
两年后,周秉宜从插队的地方参军,当了女兵。
1971年元旦,周秉宜穿着新军装兴高采烈地回京见伯伯。不料,一进门周恩来就对她说:“你能不能脱下军装,还回到内蒙古草原去?”见周秉宜思想不通,周总理告诉她:“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这么多人选上了你,还不是看我的面子。我们不能搞特殊,一点也不能搞,应骇让贫下中农、工人的子女到部队去,你在边疆继续干不是一样吗?
周秉宜最终听从了伯伯的意见,经部队领导同意后脱下军装再一次成为一名插队知青。
平时,周总理廉洁奉公,勤俭节约,对侄儿、侄女及所有亲属言传身教。他住的西花厅平房,阴凉潮湿,办公人员几次提出要进行修缮,他都拒绝。开会喝茶,他带头交茶钱。到机场送外宾回来路过北京饭店,顺便去刮胡子,他要掏从北京饭店到中南海这一段路费。就连他看的报纸,也是自已花钱定。他穿的衬衣,袖口和领子换了几次,不舍得买新的。他的白底兰格睡衣,磨损得象一件纱衣。
周总理身为十亿人泱泱大国的总管,却不沾集体一分钱的便宜,不浪费国家一个铜板,高度的廉洁俭朴,成为全国党政干部和所有父母们做人的榜样。
儿孙师表 社会典范,朱德元帅用廉洁奉公带动全家和全党
1942年朱德和康克清在延安(红色图库)
朱德与子女在一起(红爸图库)
朱德,人称朱老总。1927年,他与周恩来、贺龙、彭德怀等老前辈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接着又和毛泽东、陈毅等创建了井岗山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他担任八路军总司令。建国后,他任国家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委员长。一生,功勋卓著。但从不居功自傲,而以廉洁奉公、严谨持家受到全党全国广泛称赞。
他是带头降薪的模范。建国后第一次定薪金,给他按元帅定工资,每月700多元,他不要,而降成和毛主席一样的600多元,之后又和毛主席一起连续主动三次降薪,到1960年,两人的工资都是404元。
他是多交党费的典型。交党费按规定是交工资的百分之一,他应交4元钱,可每次他交十元钱。他说:“领导干部就应该带头做贡献。”到他去世时,他的存折上总共有两万多元,他嘱咐去世后全部交党费,
全家照他的遗嘱照办了。
他是节俭的典型。平时,十年八年不买新衣,布衣穿了二三十年,而且袖口、领口、膝盖多处是补钉。床单、被褥也是补钉很多。甚至到他去世时,竟找不出一件可更换的新衣,还是把接待外宾的中山装换上送走。就是这身中山装,接待外宾穿了十多年,回到家中立刻脱下换上旧衣。
他的卧室家具陈旧,不让更换。房子二三十年没有装修。
他的饮食总是家常便饭,在家或外出,从来不大吃大喝。回四川老家,吃家乡粗粮、传统饭菜,美味佳肴一概拒绝。外出考察,一律不吃特殊饭。1962年,看望旧地井岗山,他让做红米南爪粥,没吃完,让留给他下顿吃。有一年他到峨嵋山视察,那时他已80多岁,当地给他准备了“滑杆”要抬他上山,他决不接受这种特殊照顾,而是柱着木棍一步步攀登上山。
他对全家从来都是要求节俭、艰苦度日。他家人口多,子孙加一起十来口。他让工作人员立两本账,每项花费都要仔细考量、笔笔登记,不许浪费分文。衣服,能穿旧的决不买新的。所以,孩子们总是年小的穿年大的旧衣服。小孙子朱和平连着穿了十多年的兄长旧衣。
并且,朱德还经常用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全家。一次,他让厨师专门做了一桌野菜玉米粥,请全家坐在一起吃。他问众人:“这种菜好吃不好吃?”
儿孙们如实地说:“不好吃。”
他说:“长征时连这个也吃不上呢!”
紧接着,他向全家讲艰苦奋斗故事,讲勤俭建国,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朱老总一生没为子女留下一分钱的物质财富,自已从来不搞特殊、不多吃多占,却给子孙们留下了如何严以自律、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宝贵精神遗产,把“个人名利淡如水,国家人民重如山”作为全家的行动指南。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3-06-04/8210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