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对国军战略战术的形象命名:“饭馆子战术”“死猪不怕开水烫”……
20世纪20年代初,刘伯承与母亲的合影
对蒋介石不同时期的战略、战术,刘伯承常给以形象的命名,令人忍俊不禁。
“饭馆子战术”“葡萄战术”
刘伯承曾对二野战史的编写人员说:“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我们比较松口气了。国民党是吃了一口他再来,再来我再吃,后来吃不了了。国民党是葡萄战术、饭馆子战术,硬塞到我们嘴里,吃不了。后来还可以吃了后放放碗,换换筷子,比较好一些了。”由于国民党军是一串一串地来,因此刘伯承称之为“葡萄战术”。
刘伯承此处所说的,是1946年6月到11月的形势。当时,国民党依仗优势兵力,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声称要在3个月到6个月内首先消灭关内的共军,然后再解决东北问题。他们以为自己的兵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拨一拨地向解放区进攻。
1946年8月中旬,晋冀鲁豫野战军出击陇海路郑州至徐州段,打乱了国民党军进攻野战军的南线部署。下旬,国民党军统帅部从陕南、豫西追堵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兵力中抽调3个整编师,从徐州、淮南抽调1个军和2个整编师,连同原在郑州、新乡、商丘等地的8个整编师,共14个整编师32个旅约30万人,企图以优势兵力夹击晋冀鲁豫野战军,占领鲁西南,打通平汉路。
28日,东面的国民党军第五军、整编第十一师和第八十八师从砀山、虞城一带向鲁西南的成武、鱼台、单县进攻;西面的国民党军整编第三师和第四十一、第四十七师全部,第五十五、第六十八师各一部从封丘、开封、考城一线向鲁西南的东明、定陶、曹县进攻。
此时,晋冀鲁豫野战军经过出击陇海路,正在休整。刘伯承把蒋介石这一部署形容为“饭馆子战术”,亦即前一桌饭还没有消化完,他又送来一桌。
这一仗打不打?如果不打,晋冀鲁豫野战军就势必要退到黄河以北,对此后机动作战十分不利。刘、邓决心排除万难,连续作战,争取歼敌一路。
打哪一支部队?刘、邓考虑,东面的敌人虽然少,但第五军、整编第十一师是国民党军中“王牌”,战斗力较强。西面之敌虽多,但战斗力较弱。其中整编第三师是唯一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师长是中将赵锡田。在西面敌人中,虽然整编第三师战斗力较强,但由于刚从追击中原解放军的前线调来,比较疲惫;它和周围的杂牌部队矛盾很深,如果对其展开攻击,周围的杂牌部队不会增援。整编第三师和第四十七师虽然并进,但中间有7.5~10公里间隙,有将其隔歼的可能。刘、邓决心攻击西面之整编第三师。
整编第三师在追击由李先念率领的中原解放军时,解放军为尽快摆脱被动,并未与其纠缠。
当赵锡田路过郑州时,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接见了他。刘峙为取悦何应钦、顾祝同,决定给整编第三师增配一个野炮营和一个战车连,补充大量弹药和粮秣,希望其在进攻解放区时立头功,还打算用赵锡田代替孙震任第五绥靖区主任。
刘、邓决定将歼灭赵锡田的战场设在定陶以西韩集地区。为集中兵力,刘伯承将第三、第六、第七纵队主力集结于定陶西南地区,休整待机;同时从豫北急调二纵前来参战。
刘伯承按照“猫捉老鼠,把老鼠盘软了再吃”的思路,命令六纵两个团和冀鲁豫军区一个团将整编第三师诱入预定战场。在诱敌时要节节阻击,以消耗敌人,然后撤退,沿途抛撒衣物、枪支,造成匆忙撤退的假象。赵锡田果然上当。9月2日,赵锡田进占秦砦、桃园地区后高兴地说:“刘伯承已溃不成军了。我不用两个礼拜就可以占领整个冀鲁豫,把他赶上太行山去。”
刘峙看到赵锡田信心满满,又把整编第三、第四十七师会攻定陶的计划改变为整编第三师攻菏泽,整编四十七师攻定陶。这样,两个师的距离就由7.5~10公里扩大到10~12.5公里。
9月3日晨,刘伯承命令部队撤出大黄集,赵锡田随即进入大黄集。为让赵锡田钻得更深一些,刘伯承又把大、小杨湖送给赵。于是,整编第三师三旅进入大黄集,师部进入天爷庙,第二十旅进至大杨湖。这个师完全钻进刘伯承设置的口袋里。
3日23时30分,晋冀鲁豫野战军向整编第三师发起攻击。
4日,整编第三师在飞机、坦克配合下进行顽抗,晋冀鲁豫野战军仅歼灭其三个营。此刻,赵锡田发现已陷入重围,紧急求援。刘峙命令各师增援。但整编四十七师被三纵隔于桃园,其他部队距离尚远。
5日傍晚,刘伯承和李达来到六纵指挥部,召集各纵领导开会,部署总攻。午夜,对整编第三师发起总攻,战至6日晨,在大、小杨湖全歼第二十旅,重创第三旅,进逼师部。中午,赵锡田率师部与第三旅残部向南突围,野战军于秦砦附近将其全歼,俘虏赵锡田。晋冀鲁豫野战军不顾疲劳,终于把蒋介石送来的这一桌酒席吃了下去。
刘伯承把蒋介石不断增兵称为“饭馆子战术”。尽管后来蒋介石的兵力越来越少,但刘伯承仍然把歼灭国民党军比作“下馆子”。
百团大战后,一二九师召开总结大会。刘伯承、邓小平(右坐者)在会上总结了作战的经验教训
比如,在鲁西南战役中,对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六师据守的羊山集久攻不下。7月23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刘、邓:“刘邓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接到这一封电报,刘伯承说:“到嘴的肥肉,我们不能放下筷子。”于是,接着打。28日,攻克羊山集,歼灭整编第六十六师1.4万余人,俘虏师长宋瑞珂,晋冀鲁豫野战军终于把这一块肥肉吞了下去。
淮海战役,晋冀鲁豫野战军将黄维集团包围在双堆集以后,刘伯承仍然把蒋介石形容为开饭馆的。他对作战室的人说:“蒋介石是开饭馆的,对我们采取‘撑死’政策,一碗一碗地不断送来,企图胀破我们的肚皮,置我们于死地。杜聿明是蒋介石的小伙计,催他快送,建议蒋介石在一个月内调几个兵团来增援,不知蒋介石作何感想?如果真的把西北、江南仅有的残茶剩饭都搬来,也不过起到一点胀肚的作用。我们是正在发展(育)的青年,绝不怕撑死!”
刘伯承说:“现在是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吃一个”指的是中原野战军在双堆集地区围歼黄维集团;“夹一个”是指华东野战军将徐州的杜聿明集团围困;“看一个”是指中原野战军监视在蚌埠地区可能北上企图解救黄维集团的李延年集团和刘汝明集团。
“黄河战略”与“哑铃战略”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国民党发动内战8个月,被歼66个旅,连同非正规军约70万人。为继续向解放区进攻,国民党军把能调到前线的战略预备队都调到前线,进攻解放区的兵力达到219个旅。由于占领了不少城市,战线延长,用于守备的兵力不断增加,真正能拿到前线冲杀的兵力锐减。
从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被迫将全面进攻改变为向山东和陕北重点进攻。在山东和陕北之间的河南则依托黄河天险和稀疏的兵力,防止野战军的进攻。对此,刘伯承5月在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政府机关干部会上分析说:
“现在的战略形势是,敌人被消灭七十至八十个旅后,这一套(指全面进攻)也不行了,就来了一个战略的钳形攻势,四条干线好似四个手指样的并进。他是外强中干,上强下干,前强后干,主要进攻放在山东、陕甘宁,两头粗、中间细,哑铃式的。在山东企图把我赶到黄河以北,在陕北企图把我赶到黄河以东。打通铁路的战略失败了,现在是黄河战略,乙字形(指黄河从内蒙古经陕西、山西、河南,到山东入海的形状呈乙字形)的战略。胡宗南占领延安后,蒋介石说是大时代的开始,我说这是他大背时的开始。黄河堵口也是这个战略的一部分,说能抵‘四十万大军’,想切断我们,结果失败了。”
刘邓大军进行鲁西南战役后,刘伯承便评论说,蒋介石的“哑铃把子断了,不像个哑铃了。南方人把钳子中心叫‘铰’,现在这个铰破了,不稳了”。
晚年时期的刘伯承元帅
“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战术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提前挺进大别山。22日,陈赓、谢富治兵团从晋南强渡黄河,进入豫西地区,逼近潼关,威胁西安。9月上旬,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第六、第十三纵队和特种兵纵队主力南渡黄河,与原在鲁西南的5个纵队共18万人,发起沙土集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五十七师后,越过陇海路,于9月下旬进入豫皖苏地区。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呈品字形逐鹿中原,到11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陈粟野战军和陈谢兵团在豫皖苏地区和豫西地区完成了战略展开,从而把战线由黄河北岸推进到长江北岸,使安徽、河南和湖北广大地区由国民党军的后方一变而为三路大军纵横驰骋的广阔战场。
与此同时,在东北、西北、华东、华北,解放军都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则由重点进攻转入防御并不得不把他们所占领的许多城镇吐了出来,迅速收缩为点线防御。
对于蒋介石死守点线,刘伯承将其命名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战术。蒋介石这一战术在鲁西南战役中已见端倪。
1947年7月10日,蒋介石在其军官训练团第四期毕业典礼上说:“郓城、费县两次作战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教训:凡是部队被围如果不奉统帅部的命令,没有空军周密的掩护,绝对不可随便突围,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兵力,选择地形,构筑阵地,抵抗到底;统帅部一定要用种种方法来救援你们,绝不会让你们白白牺牲在阵地上。”
对于死守据点,蒋介石认为守的时间越长越好。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宋瑞珂在羊山集守了18天,虽然被俘,仍受到蒋介石的赞扬。1947年10月19日,他在青岛对其部属说:“六十六师在羊山集一共支持了十八天,最后终于失败,宋师长瑞珂也被俘了。但我今天要声明,过去所有失败被俘的将领,都有罪恶,将来都应该受处分;唯有第六十六师师长宋瑞珂虽然被俘,但我一定要救他出来,而且将来还要特别奖励他。”
所谓把宋救出来,还要给予奖励,完全是开空头支票。
国民党军的各据点被解放军围攻后,守据点的将领纷纷向蒋介石告急、求救。对此,蒋介石很不耐烦。他告诫部属,被围攻后,不要求救。他的理由是:
第一,被围部属的处境他都知道,部属不求,他也会去救。他在上述青岛的讲话中还说:“事实上任何一个部队被匪军包围,你们有多少兵员,有多少粮弹,我是没有不知道的,经过几天激战之后,伤亡多少,损失多少,也可以估计出来;你们尽可以不必诉苦,我一定尽力来救援你们,我是你们的统帅,和你们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你们的胜利就是我的胜利,你们的失败就是我的失败。我能坐视你们失败而不来救援吗?”当时,蒋介石这样讲还有些许底气。
同年6月14日,东北民主联军围攻四平,国民党军从长春和沈阳调集10个师从北、南两个方向增援四平。24日,从长春出发的两个师被阻于陶家屯。26日,林彪决定改攻城为打援,集中9个师迎击从沈阳北上的国民党援军。因援军过于密集,7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出战斗。但是,随着国民党军机动兵力的减少,这样的战例也越来越少。1948年3月的阜阳战斗也可以算一个。1948年3月底,刚退出大别山的中原野战军集中第一、二、三、六纵和十一纵队以及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对国民党军第十四绥靖区公署所在地阜阳发起攻击。4月3日,刘伯承看到国民党军有19个旅前来援救,便撤出了战斗。但是,从关外到关内,随着蒋介石的机动兵力的减少,这样的战例就越来越少了。
第二,当守军被围困,粮弹两缺时,不能发电报求援。因为一求援,解放军就知道,攻得就越厉害。应当故作镇静。蒋介石说:“上次罗军长广文的部队在山西运城被围,用密电报告我,说死伤重大,粮尽弹绝,请求救援,我当即用空军通信袋写了一封信给他,告诉他,凡是部队被围,情况愈危急,我们将领愈要表现泰然镇定的态度;和外面通信联络,一定要表示自己的兵力如何雄厚,粮弹如何充足,足以歼灭来攻的匪军。匪军是一定要偷听我们无线电的,他得了我们这些电报,觉得没有战胜的把握,自然会退走了。”
第三,部队被围,更不能要求空投粮弹。他说:“部队如果被围,非到万不得已,切不可要求空投粮弹。因为我们如果要求空军空投粮弹,就无异表示我们内部空虚,而加强匪军消灭我们的决心。所以我们如果遭遇匪军的包围,部队长一定告诫所属官兵,节用弹药。只要我们每一颗子弹都能打死一个敌人,则绝对不必仰赖空投就可以达到我们歼灭匪军的目的了。”
按照蒋介石的要求,部队被围,只能是死守到底。对此,刘伯承说:“蒋介石现在由于被消灭了二百多万人,像一件衣服,东一啃,西一啃,四面绷,四面垮,现在要来就一下,打阜阳时守军只有一个旅,他就来了十九个旅。可是打他的边边死也不来,例如我们打临汾,像打死猪一样,打了那样多的日子,但没有一个敢来。”
刘伯承所说“打临汾”指的是由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指挥的临汾战役。此战役从1948年3月7日开始,至5月17日攻克临汾,全歼守军,历时72天。其间,蒋介石和阎锡山都坐视临汾被围攻而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的援军。
此后,解放军进攻襄樊、长春、济南、天津、太原,国民党或没有派出援军,或派出的援军不敢增援。
刘伯承用“饭馆子战术”“哑铃战略”和“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战术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国民党军在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和点线防御阶段不同的特点。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3-04-13/8119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