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毛主席视察安庆,得知陈独秀之子在砖厂做工,批示:给予照顾
前言
1953年2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同志乘坐着“长江舰”来到了安徽的安庆市进行实地考察,主席看着微风吹拂的长江心中不断地思索着什么。
突然,毛主席好像想起了什么,缓缓地走到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的面前,沉重地说道:“大章啊,陈独秀的家中还有谁啊?”
傅大章没想到毛主席会突然问这个问题,心中不自觉地难受了起来,他颤抖着双唇说道:“他还有一个儿子陈松年,生活得很苦,为了供孩子读书连房子都卖了,如今只能在砖窑厂工作。”
伟大领袖毛主席
主席思量了片刻,缓缓地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了一支烟,随后说道:“他是烈士的后代,可以给予照顾。”
傅大章点了点头,如释重负地说道:“放心吧!主席,我们一定会尽快落实,不让烈士家属寒了心。”
此时,距离陈独秀先生已经整整12年了,作为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子女,陈松年究竟经历了什么?毛主席为何要特殊照顾?政府又是如何对他进行照顾的?
满门忠烈,甘愿平凡
1910年,陈松年出生于安徽安庆的老家,他的父亲便是著名“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先生,而他的母亲叫做高大众,是陈独秀的发妻。
作为妻子的他却比陈独秀大了三岁,两人一直十分地恩爱,可惜的是丈夫陈独秀经常外出革命,两人聚少离多,情感逐渐破裂。
陈独秀
高大众一共给陈独秀生育了三子两女,但还有四个人长大成人,他们分别是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三子陈松年、长女陈玉莹。
作为年龄最小的陈松年,比自己的大哥陈延年小了12岁、与二哥陈乔年相比也小了8岁,他们兄弟三人也只相处了短短五年时间,两位兄长便追随着父亲的步伐,进行革命。
由于父母的感情破裂,年幼的陈松年只能跟着母亲和祖母生活的这一起,而“父亲”这个角色却很少地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当中,迫不得已的他只能将坚硬的外面,以此掩盖脆弱的内心,可就算是这样,他都差点死在军阀的手中。
1913年,陈松年的祖父陈昔凡突然去世,家里人正在准备丧葬事宜时,一伙带着枪支的“军人”冲了进来,随手就将祖父的贡品吃了起来,大声嚷嚷道:
“奉袁大总统(袁世凯)之命,抓捕陈独秀,你们要是识相了就把他交出来,不然的话有你们好受的。”
袁世凯
可他们这些人搜查了半天却看不见陈独秀的踪影,为了交差,搜捕人员便想抓捕陈独秀的儿子,三个孩子见状也急忙逃跑,陈延年和陈乔年仗着自己的个子高,便顺利地从墙边爬了上去,顺利出逃。
“扑通——”正当两兄弟开心之际,他们发现自己小弟却因为年龄低下,在翻墙的时候跌入了邻居家的盆中。
声响很快就引来了搜捕人员的注意,在当他们要抱走陈松年的时候,邻居家的大姐跑了出来,急忙帮他掩护,说这是自己家的孩子,在盆子里玩水,这才保下了陈松年的性命。
虽然没有人因此受伤,但搜捕人员还是将陈家的各种古董字画强行拿走,临走时还不忘威胁他们。
年幼的陈松年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抓他,他究竟做错了什么?年仅3岁的他不过是读书识字,田间玩耍,为什么这群大人要恶狠狠地瞪着自己?
后来,陈松年的两个哥哥从安庆跑到了上海、北平勤工俭学,并且得到了父亲陈独秀的帮助来到法国留学,学习知识。但陈松年也没有两个哥哥那般幸运,因为自己的父亲的原因,他在大学读了几天的书,便只能辍学回家,依靠家中的书本弥补自己的缺失。
民国安庆(明信片)
可他万万没想到,刚刚回家的陈松年就要处理家里的头等大事——两位兄长的葬礼。
1927年7月,陈松年的大哥陈延年在上海遭到反对派的逮捕,面对敌人的威胁,陈延年挺直腰板,看向苍天,高声呼喊道:
“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
敌人见此一拥而上,对着陈延年的双腿狠狠地踢打,将他摁在了地下。可就在敌人要挥下大刀之时,他又咬紧牙关,再度站立,敌人见此直接拿出锋利的长刀,将陈延年乱刀杀害。
得知噩耗的母亲高大众痛哭流涕,要求陈松年将自己的大儿子接回家中,不能让他的遗体被外面的恶狼啃食。
陈延年烈士
此时的陈松年也不好受,但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便和姐姐陈玉莹来到了上海,请求为自己的哥哥收尸,但国民党当局却残忍地拒绝了这个请求。
无奈之下,姐弟二人只能冒着烈日灼烧,跪在哥哥英勇就义的地点,将几根香插入土中,以此祭奠。看着香灰脱落,陈松年的泪水也一滴一滴地落入地下。
可就在大哥牺牲的一年之后,噩耗再次传来,这次是自己的二哥在上海的枫林桥畔被害,一并传来了还有他的临终遗言:
“对家庭毫无牵挂,对党的尽力营救,表示衷心感谢。”随后从容赴死,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
陈松年再次与姐姐前往上海,索要自己的兄长的尸骸,但依旧遭到拒绝。姐姐陈玉莹在严重的刺激下,倒在床头,在28岁的时候吐血而亡,临终前还拉着陈松年的双手,请求他照顾好母亲。
仅仅两年的时间,陈松年变成了家中的唯一的子嗣,可命运依旧没有放过他,1930年9月9日,陈松年的母亲离他而去,此时的他还不满二十岁!
陈乔年烈士
就在此时,他久违的父亲,给了他最后一丝温暖。
背负重任,艰难求生
连续三个孩子被国民党杀害,受到打击的陈独秀每天以泪洗面,只要有时间便会提起手中的纸笔,控诉自己遭遇、表达对国民党的厌恶,甚至对蒋介石本人多加批评。
1932年10月,身患重病的陈独秀被国民党当局抓到南京监狱,被判处了13年的监禁。听到父亲被抓,陈松年害怕哥哥们的惨剧再一次上演,于是他决定只身前往南京,见自己的父亲“最后一面”。
临走之前,他还专门拿上了老家的蔬果给父亲充饥,而这也是他长大成人后第一次见到父亲。
陈松年在狱卒的带领下,从阳光充沛的广场走入了阴暗潮湿的监狱当中,甚至还听到了水滴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就在这时,他看见了自己的父亲——陈独秀。
陈独秀照片
此时的父亲穿着一身破衣躺在草席上,脚上也满是污垢,双鬓的胡子也长了出来,显得很是落魄,和他印象中父亲优雅的样貌全然不同。
看着父亲遭此重罪,陈松年的泪水噼里啪啦地往下掉,此时的他仿佛看见了自己的两位兄长,想到他们也遭受了这般待遇,心里更是难受。
“哭什么哭!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没有出息,你流什么泪!”躺在草席上的陈独秀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儿子陈松年,可他见到自己的儿子在痛哭流泪后,急促地呵斥道。
陈松年听到父亲的呵斥后急忙收起了眼泪,还用自己的余光看了一眼看热闹的狱卒。此后陈松年只要有时间便会给父亲带一些饭菜。
陈独秀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孝顺很是开心,而他本人也因为日本人入侵而释放出狱,但让他疑惑的是,从1938年之后陈松年便再也没有来过。
原来在1938年在日军猛烈进攻下安徽逐渐失守,并在几个月后占领了陈独秀的老家安庆。陈松年为了保护家中的祖产,只能用高价找来了几条船,将家中所有值钱的财物都搬到了乡下祠堂。
左二为陈松年
但如此明目张胆的行径很快就引来了日军的注意,抢夺成性的日本人很快就发现了陈家财产,将其全部搬空,望着空空荡荡的陈家祠堂,陈松年的泪水再次喷涌而出。
绝望的陈松年突然得知父亲被释放的消息,于是他决定带着自己妻子和女儿与祖母来到武汉,投奔父亲。
听到儿子要来陈独秀大喜过望,他亲自拿起毛笔,充满慈爱地在信中写下:
“在宜昌换船时,我必登岸寻你们。你们有船便行,千万不必在宜昌候我……到重庆下船登岸到客寓,你们都必须坐轿,万万不可省此小费……”
陈独秀书法
这种慈爱的画面是少见的,多年前,陈延年兄弟在上海赚学费时每天只能睡在地板之上,作为继母的高君曼很是心疼,她难受地说道:“你让孩子们到家中住宿吧,他们还小,经不起折腾。”
可严厉的陈独秀却严厉地说道:“少年人生,叫他们自创前途!”
随着时间的流逝,陈独秀失去了妻子、孩子、战友、家人,多年的创伤让他无法压抑自己的情感,只希望用自己的余生,来安抚对家人的愧疚。
一家人在武汉碰面后来到了四川江津,并在这里度过了四年时间。
陈松年夫妇凭借着自己有文化,便去学校教书为生,两人依靠着微薄的工资却要养活一家人的生命,而他父亲陈独秀则在家中奋笔疾书,依靠卖书籍补贴家用。
此时的陈家缺钱、缺粮……但唯独不缺少的便是读书人的骨气!
1939年冬天,国民党的蒋介石屡次请他出山,到国军任职。此时连大衣后被当掉的陈独秀却指着送信官员骂道:“蒋介石杀了我两个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
远在美国的胡适在得知陈独秀的状况后,也给他抛来了“橄榄枝”,他专门写信邀请陈独秀来到美国书写自传,以此换取钱财。
陈独秀与妻子潘兰珍
看到胡适的书信后陈独秀勃然大怒,但是顾及到胡适是当初的战友,他并没有将怒火写在信上,而是以挖苦的心态写下了一封回信:
“美国我是不去的!现在国难当头,我应尽自己微薄之力,与大家同甘共苦。再说,我一个中国人,若是真写自传,在中国也能写,何必跑到美国去!”
“国难当头”、“微薄之力”、“同甘共苦”这三个词如同针尖一般扎入了远在美国的胡适。
1942年5月12日,陈独秀的高血压复发,然而家中没有钱财的他坚决不肯就医,而是选择了一副便宜的偏方,以至于在十五天后不治身亡,年仅63岁。
家境贫寒的陈松年甚至付不起父亲的丧葬费,好在江津当地朋友得知噩耗后一同出资,才让陈独秀先生得以安眠,作为陈独秀的前好友欧阳竟吾在墓碑上写了六个大字:“独秀先生之墓”。
1947年,此时的陈独秀已经去世了五年,陈松年用自己存下的钱财雇了一只小船,将祖母和父亲的灵柩安放到了安庆北门叶家冲。
陈独秀墓地
为了保护父亲的遗体不被破坏,陈松年专门在墓碑上刻下了“先考陈公乾生之墓”,其中乾生便是父亲的另外一个名字,但不放心的他依旧每年前去看望,防止墓穴遭到损坏。
值得庆幸的是,陈松年的苦日子即将结束了!
主席帮扶,苦尽甘来
1949年10月1日,居住在安庆市的陈松年静候在家门之前,望着远方的大喇叭不知道在思索什么,不一会儿,广播中突然传出声音,这是来自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声音。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开国大典
欢欣雀跃的人群走上街头相互庆贺,然而陈松年却慢慢地落下了泪水,心中暗想:如果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哥哥也能看到今天该有多好!
然而经历过伤痛的陈松年却没有因此灰心丧气,而是选择慢慢地舔舐伤口,将自己的悲痛埋在自己的内心。
陈松年和妻子一共有四个孩子,夫妻二人想方设法地要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可随着儿女的学费越来越贵,家中的财力也变得入不敷出,两个女儿不忍心父母如此操劳,便在读完高中后选择了退休,回家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陈松年看到女儿到家中当即反对道:“我们陈家世代书香,怎么能在我这一代中断?你们回去继续上学就好。”
陈松年的妻子窦珩光也听到了对话,将女儿的双手握在掌心,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只要好好读书,就算是不吃饭,我们也要供你们上学!”
陈松年妻子窦珩光与子女合影,依次为陈长玮(左上)、长玙(右上)、长 琦(左下)和长璞(右下)
为了让孩子们上得起学,陈松年和妻子跑到了窑厂抬土、修路,回到家后糊火柴盒,以此增加收入。
可如此高强度的劳动将窦珩光压垮了,她没有看到儿女学成回来便撒手人寰,将苦命的陈松年独自留在了人间。
就在这一家最困难的时候,毛主席伸出了援助之手。
1953年2月21日,毛主席乘坐着“长江舰”到南京视察海军部队,并对途径的庆市进行实地考察,时任安庆地委书记的傅大章受到了主席的接见。
主席看到此地有一个独秀山,便开玩笑地问道:“你说,这独秀山我因为陈独秀而得名,还是陈独秀因此而得名?”
傅大章微微一笑,回答道:“陈独秀因独秀山而得名”
这时,毛主席缓缓地走到傅大章的面前,沉重地说道:“大章啊,陈独秀的家中还有谁啊?”
傅大章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随后说道:“他还有一个儿子陈松年,生活得很苦,为了供孩子读书连房子都卖了,如今只能在砖窑厂工作。”
毛主席(左三)
毛主席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陈独秀是有功劳,他早期对传播马列主义和建立共产党是有很大的贡献。”
主席思考了一会后,说道:“他们家是革命烈士家庭,可以给予照顾。”
得到毛主席的指示后,安庆地委很快就将陈松年安排到了一个轻松的岗位,并且统战部每个月都会将30元的补助送到他们家中,这才让陈家的生活得以改善。
但让陈松年最为激动的并不是这30块钱,1954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专门为陈松年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庭纪念证”,追认了陈延年、陈乔年两人的烈士身份。
多年之后,陈松年依然对毛主席提供的帮助感恩戴德,他激动地说道:
“当时的我真心感谢毛主席,这不光是因为钱,更是毛主席给我和我们家应该有的地位。”
在毛主席的关怀下,陈家的孩子个个都成了才,长女陈长玮在大学毕业后在钢铁设计院工作;次女陈长玙则在一家军工厂中成为了高级工程师,小女儿陈长璞则在安庆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为人民找寻历史的真相。
而家中唯一的儿子陈长琦与陈独秀最为相似,他一直从事学术研究,在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当院长,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陈独秀的子女后人宗谱图
1990年陈松年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0岁。他没有兄长和父亲一样的志向与憧憬,但他的一生并不平庸,在兄长、妻子、兄弟、父亲面前他倾尽了所有……
陈家男儿用生命告诉我们,人生并不是索取,而是付出,为了自己的家庭付出,为了我们的事业付出,为了那些我们不曾相识的人付出。
而这也应了陈乔年烈士生前所说的:“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3-02-13/8019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