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这是在某平台上的应邀作答。
决定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因素有很多,编制、装备、协同、作风、组织、官兵关系、军民关系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是看有没有一个先进的强有力的思想武装。
我是特别不赞同网上经常争吵的哪个省的兵能打哪个省的兵不能打的说法的。固然各地区民风是有很大不同,有的彪悍好斗,有的温柔婉约,但和坚强有力的思想武装相比,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1947年,毛主席转战陕北时,行军的路上,与卫士们聊天,要他的警卫排长阎长林说一说,为什么新四旅总能打胜仗,原因是什么。阎回答,是新四旅河北人多。毛主席否定道:“河北人也不一定都能打仗吧?三国时候,河北的名将颜良和文丑,不就让山西人关云长砍掉了脑袋吗?”接着又说:“打仗勇不勇敢,与地域扯不上太大关系,不能看他是哪个省的人。”
粟裕在抗战时曾说过(原话记不住了,只记得大意),由于江南地区较为富庶,民风比较并不强悍。但其麾下的新四军一师,其兵员主要就是来自小桥流水的江南,有谁敢说粟裕带出来的兵不能打?
红军时期,每次找弱敌打时,总要选东北军。东北军的装备一流,东北民风强悍,但东北军在很多时候战斗力就是不行。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除了部队的作风、组织等因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一个先进的思想做武装,不然,就没法解释也主要由东北兵组成的四野为什么能所向披靡从长白山打到镇南关海南岛了。
任何一支军队,都有思想武装。北洋军阀混战时,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曾对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的士兵们鼓动说:冲上去!冲上去就是上天堂;不许后退!后退当斩,斩了只能下地狱。这便是思想武装。
新军阀混战和堵截红军西路军时的马家军马步芳等,也有类似的思想武装。
思想武装,有的先进,有的落后,有的坚强,有的软弱,而用毛泽东思想做武装,无疑是最先进的,是国内外敌人最惧怕的。
同样是对阎长林,毛主席还说过:“国民党的兵,一个个怯弱如鸡,最不经打了。但是,被我们解放了,经过我们的教育,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又一个个都成为了能打硬仗的好战士了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像是一座熔炉,能把废铁炼成精钢。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武装,原本懦弱的,也会变得强悍,原本一听到枪响就尿裤子的,也会变得奋不顾身。
我军历史上,曾大量接收国民党军的俘虏入伍,谓之解放战士,特别是西北野战军,解放战士曾高达80%以上。被誉为通信兵之父的王铮、上甘岭战役的45师师长崔建功、智取华山的侦察参谋刘吉尧、奇袭白虎团的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一级杀敌英雄王克勤、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前二十多年被发现的松骨峰战斗英雄柴云振、前几年被发现的埋名几十年的战斗英雄张富清等,都曾是国民党兵。如果他们没有被解放而是继续在国民党军队当兵,绝不可能使生命有如此的闪光,但他们被解放了,经过了毛泽东思想的武装,就脱胎换骨,不一样了。60熊变50凶,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老电影《董存瑞》中,军人大会竞争爆破队长那场戏,很好地诠释了这支军队中的每一名战士在面对生死之时的荣辱观。经过了毛泽东思想的武装,他们懂得,为了新中国而牺牲是多么光荣,不仅自己光荣,所在连队也将享受同样的光荣,家乡父老也将享受同样的光荣。而一旦退缩不前被执行了战场纪律,其所在连队、父母亲人又将蒙受怎样的耻辱。这是这支军队战斗力强悍的最主要根源,是任何敌人都不能学到的致胜的法宝。这一法宝,一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仍然被完整地继承着。反击作战以及后来的轮战中,像电影中王海山那样因没能入选突击队而哭鼻子的,比比皆是。这大概是许多人没法理解的。
经过了美帝和国内美粉几十年的做功,如今的画风有点变了。从对一句电影台词的反应,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哪句台词呢?就是那部被好评了几十年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影片中雷军长摔帽子时的那句台词:“我要让她的儿子第一个扛着炸药包去炸碉堡!”
不知网友们有谁当时正在部队服役,我当时是正在部队的。就是这句台词,几乎在全军引起轩然大波。笔者当年也曾发文投稿,给予强烈批判。参加突击队,当爆破手,在旧中国军队中,也许是一种惩罚,在我军中,不是,一百八十度的不是。电影中虽然只是一句话,但那样的表现,不妥,不行,这也是我不欣赏它的最主要的原因。
时至今日,这句曾几乎引起全军共愤的台词,包括在部队干部战士中,也没有了当年那种剧烈的反应,很多干部战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在很多网民的意识中,则不仅不妥,反而成为最欣赏的佳句经典。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对在自卫反击战中带领全连投降越军的指导员冯增敏的评价。四十年前说到冯增敏,几乎是人人皆曰可杀,而今天说到冯增敏,很多网民已经开始用美军的标准,说他那样做是明智之举,说他为二百多个父母保住了儿子,应该给赞。
由此看来,美帝花了那么多钱,没白花。
细思极恐,不寒而栗!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3-02-02/8000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