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 揭露暴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反细菌战
积极应对 揭露暴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反细菌战
刘云华 薛闫兴
疫区内的我志愿军防疫部队人员 |
1952年1月,美军在实施“绞杀战”一再受挫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和人道主义原则,在朝鲜战场和中国东北地区实施细菌战,给中朝军民造成巨大伤害,也激起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无比愤怒。为挫败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阴谋,中朝军民奋起与敌展开斗争。
细致筹划,健全组织。当志愿军首次在朝鲜战场发现异常昆虫时,各级极为重视,边采集标本进行调查取证,边组织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当确认系美军对我实施细菌战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开展反细菌战斗争。根据毛泽东指示,迅速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委员,郭沫若、聂荣臻等为副主任委员的中央防疫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反细菌战斗争,确定以疫情防控和制止美军细菌战恶行为主要任务的6项举措。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统一部署,志愿军成立以邓华为主任的防疫委员会,统一领导防疫工作,对领导体制、疫情报告、防疫对策作出具体规定。军、师、团、营、连各组织两套班子,一套负责指挥作战,一套负责指挥防疫工作。在防疫委员会领导下,志愿军各级均建立防疫组织和防疫力量,全军共有大型防疫队两个,中型防疫队22个,小型防疫队74个,侦察扑灭组和监视哨各约3000余个,组成一支强有力的防疫队伍。
统一思想,强化责任。由于缺乏足够认识,美军实施的细菌战一度在志愿军和朝鲜军民中造成恐慌。为此,志愿军各级迅速展开反细菌战动员教育和疫情防控知识普及,介绍反细菌战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引导大家树立必胜信心。
在防控疫情之初,由于对细菌武器致病机理把握不准,部分单位和同志存在轻敌麻痹思想。在发现敌布撒的细菌昆虫后,个别分队指挥员思想麻痹,发现疫情不及时处理,也不上报,导致发生死亡事件。为此,志愿军开展以反麻痹为主题,以基层干部为重点对象的反细菌战思想教育,指出美军发动细菌战是其军事上连遭惨败后的疯狂挣扎,也指出细菌武器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要求全体人员提高警惕,积极防范。
预防为主,联防联控。在反细菌战的具体措施方面,志愿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军民一体联防联控。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和定期消毒、检验、隔离制度,及时通报最新疫情,使各单位能够迅速采取防控措施。建强防疫队伍,每个军改建一个传染病医院,各师指定专门床位,收容传染病员,各团、营、连设立隔离室。在各个交通要道设立检验站,对过往人员进行检测和宣传教育,严防疫情扩散。组织东北地区的制药厂开展反细菌战药物研制和生产,对指战员普遍实行预防接种,接种率达92%以上。
二是军民联防联控。成立军民联合防疫委员会,统一制定防疫制度,实现在组织上、制度上和行动上的协调一致。为防疫人员和一线部队配发防毒服和防毒面具。组织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打击敌机,阻止其空投细菌武器。积极组织动员支前,如上海市科技界、医务界成立细菌战防御委员会,建立医疗队赴朝鲜战场为志愿军伤病员服务。
三是严格源头控制。设立观察监视哨,明确“紧急防菌”警报信号,部队一闻信号立即出动。广泛展开消杀灭运动,及时彻底消灭美军空投的细菌媒介,切断传染源。开展防疫卫生运动,控制饮用水源,加强食品卫生安全,严防病从口入。
搜集罪证,揭批暴行。为揭露美军违反国际公约和人道主义的丑陋行为,首先发动群众搜集美军布撒的各种细菌媒介,举办实物、图片展览。在中国东北地区,当地群众搜集到美军投掷细菌武器的“四格弹”,为在国际上揭露美军暴行提供确凿证据。新华社陆续公布25名美军被俘飞行员关于美军进行细菌战的供词,有力揭露美军发动细菌战的事实,赢得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其次,接受国际细菌专家入朝调查鉴定。先后有“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罪行调查团”“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调查团”“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到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现地调查鉴定。其中,“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由来自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巴西和苏联的科学家组成,他们发布的调查报告,从事实和学理上揭露了美帝国主义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最后,利用政治和外交手段控诉美军暴行。1952年2月24日和3月8日,周恩来总理两次发表声明,向全世界人民控诉美国政府违反人道、破坏国际公约,在朝鲜和中国使用细菌武器的罪行。中国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对于美帝国主义进行细菌战的抗议》,呼吁全世界人民声讨美帝国主义的罪行。从2月24日至4月25日,先后有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公开发表声明,反对美国进行细菌战。
经中朝军民斗争,美军的细菌战阴谋逐步被瓦解,以疫情防控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反细菌战斗争取得最终胜利,我国的卫生防疫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0-12-11/6654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