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忆50年前那场阅兵训练:实在太苦了!
作者胡仲光年轻时的照片。
1969年,我到部队当兵已经是第二个年头了。
这年,刚过完“八一”节我们就听说了,为纪念建国20周年,上海市准备“国庆节”那天,在市人民广场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集会检阅活动,我们团承担受阅部队方队的任务。
消息传来,整个部队都沸腾了,战士们纷纷写了请战书,要求参加这次活动。果然,没过几天,我们连集中在饭厅里进行了动员,会上指导员讲了这次大型检阅活动的政治意义和任务,我们的任务是,组成60×60的陆军方队,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最后,指导员要求我们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军令如山倒!会议一结束,大家就开始行动起来了,有的忙着整理行装,有的忙着写决心书和日记,有的则偷偷给父母写起了家信。
可是几天过去了,我们连火热的气氛却渐渐淡了下来。外面已经传来一、二、三营相继出发的消息,后来亲眼看到炮营的车队开走了。没多久,机炮连的老乡也背着背包在我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出发了,还学着《南征北战》小胖子的腔调,说我们再不走,“仗”早打光啦。
可我们仍按兵不动,没有一点动静,偌大的营房只剩下稀稀拉拉没几个兵了。真急煞人!正当大家快按捺不住时,连队又在饭厅里集中了,连长向大家宣布了团司令部的命令:防化连原地待命,执行机动任务。
当年的防化连战士
什么叫机动呀,战士们的情绪一下子跌进了低谷,郁闷的气氛笼罩着整个连队。不知什么时候,我脱口而出说了一句:“机动,机动,到时候是机而不动。”很快传到了指导员的耳朵里,成了他进行思想教育的典型材料。指导员在后来的大会上说到,有的同志思想不稳定,对上级的命令理解不深,执行不坚决。说得我恨不得挖个坑钻下去,但指导员最后一句“这种求战心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总算让我松了口气。
就在“方队”即将合练的前一个晚上,连部突然接到团部命令,让我们连立即抽调身高在一米七以上,正步走得好的50名战士,到上海人民广场参加集训。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我与战友们背着背包登上了早在路口等候的军用车队,朝着上海市人民广场进发了。此时,抑郁很深的心情如开闸的潮水,一下子得到了释放,战友们相互拥抱在一起,我还发现有人流下了热泪。
我们心里都明白,担负的任务是光荣的,更明白要完成的任务是艰巨的。出发前曾看过影像资料片,北京天安门广场那威风凛凛,英姿飒爽,走出了军威,走出了国威的军人风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说,我们在上海,但要求是一样的。
我们连驻扎在西藏路上“一品香”招待所,离广场很近。每天的训练十分辛苦,一天10多个小时,有人说“眼睛一睁,练到熄灯”。开始大家还有点新鲜,一二一,正步走,天天这样机械、单调地重复,几天下来,个个腰酸背痛,两腿红肿,站立不稳,直打哆嗦,到后来连睡觉骨头也像散了架似的。满怀的信心大打折扣,实在太苦了!
资料图
“训练场就是战场”,“给上海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的大幅标语高高悬挂在广场上空,“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参军当兵为了谁!”的口号此起彼伏。
关键时刻,阅兵部队指挥部号召各连利用训练空隙,组织开展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摆正30天与3分钟”的辩证关系,即训练一个月(9月初到9月底)与从人民广场东侧入场经过主席台3分钟时间的关系。战士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有的战士双腿肿得像馒头没掉一滴泪,有的战士晕倒在训练场上没叫过一声苦,一位安徽籍战士咬破手指,写了血书……
指导员叫了几个有文化的战士,把这些好人好事编成了文艺节目,在训练间隙给大家演出。经过近一月的艰苦训练,连队的正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每次全团合练时都会得到团首长的表扬。
接受考验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国庆节那天,我们凌晨两点半起了床,拿出了最新的军装、军帽,佩上鲜红的领章、帽徽,穿戴一新早早来到了集结地。
这天,广场上红旗如林,人如潮,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上午10时,在简短的会议仪式之后,检阅活动就开始了,在红旗方队的引导下,工、农、商、学、兵的方队依次进入会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音乐伴随下,我们挺着胸迈着正步,高呼“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口号,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主席台接受了检阅,整个方队动作规范划一,干脆利落,一气呵成,赢得了主席台首长和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我们无疑是成功了。
当天,我们回到了营房,一切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晚上,我背着冲锋枪,站在哨所里,遥望着空中绽放的一串串礼花,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虽说,已经50年过去了,但这段经历仿佛还在眼前。
胡仲光与战友合影。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9-03-03/5533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