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说名道姓 意趣无穷——毛泽东与姓名撷趣

毛泽东生前不仅对自己的姓名经常进行自喻和解释,还特别喜欢为他人起名、改名、定名、论名……因此,说名道姓便成为毛泽东一生中的爱好之一。所以说,学习欣赏毛泽东的说名道姓,对于研究探讨伟人光辉的一生是大有裨益的。

由平时阅读中颇生兴味的若干毛泽东说名道姓的精彩片段,梳理归纳为五个方面以便回味品赏。

自喻自信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坚定自信是毛泽东成材、成功、成就辉煌大业的基点之一。他对自己的名字也一直颇感自信,并用毕生的精力和成功的实践诠释了他的名字:“光泽大海,普照东方”。

毛泽东是毛氏家族第二十代属“泽”字辈。长辈人依照“东来紫气,泽润苍生”而为他取名“泽东”。毛泽东一生除了正名外,还有过许多名、字、号。譬如:石三伢子、二十八画生、润之、赵东、子任、马任、李德胜等。

1944年的某一天,时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受党中央和毛泽东之托,在将要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谭政深感任务重大,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他决定求教毛泽东。这天他和毛泽东谈了很久、很多。吃完饭后,毛泽东送出谭政,走到院子里,毛泽东突然问谭政,“你注意过你现在的名字是多少笔画吗?”谭政用手指画着数着说:  “二十八画”。“那你数一数我我的名字‘毛泽东’是多少画?”“也是二十八画呀!”(指繁体字)谭政数了数笑着说。“咱们从井冈山开始,共事15年了,大概你还没想过这个十分简单的数字,可这二十八画不平常呀!你看,共产党、共产主义的‘共’字,不就是‘廿八’吗?我们都要姓‘共’嘛。”毛泽东幽默地笑着说。谭政听了,也会心地笑了起来。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时,曾与时任《新民报》副刊编辑的作家张恨水谈起“润之”的由来。毛泽东说:“我以前常用‘润之’一名,便是在湖南一师时,杨怀中先生建议我取的。有一次,我在给杨先生的信中署名‘毛学任’,杨先生问我何故?我说学一学梁任公(即梁启超)。杨先生便给了我一部《胡文忠公遗集》要我读。我反复阅读后,觉得胡林翼确实值得学习,胡字‘润芝’,我就改为‘学润’,杨先生对我说:‘司马长卿崇拜蔺相如改名相如,你既然尊敬胡润芝,就干脆改成润芝吧。’以后,师长和好友们多叫我‘润芝’。”

还是在重庆国共谈判期间,毛泽东曾多次拜访重庆民主人士和文艺界名流,民主人士和文艺界名流也邀请毛泽东做客和演讲。一次演讲结束时,有人问毛泽东:“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回答说:“国共两党的矛盾,是代表着两党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个草头将军而已。“那毛……?”有人不怀好意地问。毛泽东诙谐地说:“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字,而是一个‘反手’,意思是说,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

1947年3月,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在敌众我寡、形势暂不利我方的情况下,党中央决定撤出延安。为了牵住敌人的鼻子,鼓舞将士的斗志,也为了安抚陕北人民,毛泽东决定留在陕北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从保密的需要着想,留下的中央领导都使用了化名,毛泽东为自己取了一个意蕴深远的化名:“李德胜”,他说:“‘李德胜’,‘离得胜’,离开延安就意味着胜利。”

1951年11月,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巡视了古都安阳。当得知陪同人员中有安阳地区行政公署专员的名字叫程耀吾时,他高兴地开玩笑说:“你这个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程耀吾,就是只耀自己,不耀别人。”“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你是安阳人民的专员,为什么只耀自己,不照耀别人啊!”

情深意远

从说名道姓中也折射出毛泽东既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旷世英雄,更是一位感情非常丰富的一代伟人。

毛岸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后第二年,即1922年10月24日在湖南长沙湘雅医院所生的儿子。就在毛岸英降生的当天,毛泽东领导的长沙泥木工人经过20多天的罢工运动,终于胜利了,真可谓“双喜临门”。10月26日,即毛岸英出生的第三天,毛泽东安排好工人罢工胜利后的各项事宜,急匆匆地赶到湘雅医院。他身着长衫,脸上挂满喜悦之情,罢工胜利了,儿子出生了,怎能不高兴呢!当毛泽东从杨开慧手中接过白白胖胖的儿子,仔细地看了又看,然后对杨开慧哈哈大笑,说:“我毛润之后继有人啰!”毛泽东接母子回到清水塘后,为长子取名毛岸英,意为彼岸的英雄。后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真正成为了彼岸的英雄。

毛岸青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第二个儿子。1923年11月23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杨开慧的老家。岸青出生时,毛泽东正在长沙贯彻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帮助改组国民党。当得知岸青出生的消息,即刻抽空回板仓看望儿子和妻子。回到家中,杨开慧企盼着丈夫为儿子起名字。毛泽东看着熟睡的儿子,走到窗前,举目远眺,山峦绵绵,万木萧萧,落叶飘飘,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毛泽东思绪万千,家事、国事、革命事,犹如这苍苍远山,凝重而又阔远,萧疏而又充其法则,冬天的后面是春天,待到明年春光降临,万物复苏,树枝又会冒出无数青枝嫩叶,整个山峦又将变得青翠嫩绿、生机盎然……想到这些,毛泽东欣然为次子起了一个春天般的名字——岸青。

毛泽东为何长工改名。1927年5月湖南“马日事变”后,全省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仅长沙及附近各县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就达1万多人。鉴于当时湖南的形势恶化,6月下旬,毛泽东在武昌农讲所召集了湖南来的同志们开会。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说:“大家应回到原来的岗位,恢复工作,拿起武器,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坚决与敌人做斗争,武装保卫革命。”毛泽东考虑到当时湖南的形势异常严峻,这些党员干部回去工作会有很大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于是,他决定请示中央,亲自回湖南指导工作,和大家并肩战斗。毛泽东建议蔡协民、何坤说:“你们俩已经成了反动派通缉的‘共匪头子’,为了安全起见,改改名字。”蔡协民说:“我的名字就不改了,就是要以协民二字纪念农民协会的斗争,表示与人民同生息,协助农民谋生存权利。”毛泽东听后便说:“何坤1918年在长辛店做过工,干脆改名长工。做一个革命的长工。”何坤当即表示:“长工,协民,我们一起为人民打长工,做长工吧!”于是何坤正式改名何长工。何长工生前常说:“干革命就要有打长工的精神,战争时期不怕掉脑袋,和平时期不计较个人得失。”真可谓生命不息,“打长工”不止。

1927年11月,由于“左”倾盲动主义占据了中央领导地位,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不仅制定了全国城市暴动的“左”倾盲动主义计划,还通过了由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提出的《政治纪律决议案》,这个决议案在政治上严厉谴责毛泽东“完全违背中央策略”,在组织上撤销毛泽东“湖南省委委员”和“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毛泽东受到党内错误势力的排挤,情绪欠佳,身体消瘦。在去福建西部农村养病期间,十分牵挂远方的妻子杨开慧,于是,给自己起了一个化名“杨引之”,以表达对分别已久的爱妻杨开慧的思念。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后的沙窝会议期间,毛泽东会见了许世友,并为他改名。毛泽东亲切地间许世友:“原来我经常听到你的名字,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呀?”许世友介绍父母起名和他改名的情况,并问毛泽东:“你看我这个名字改得好不好?”毛泽东笑着说:“好是好,不过,咱们再商量一下,再改个字,把‘士’字改为世界的‘世,好不好?叫世友,世界之友哇。我们这次北上抗日,眼光要往远看,放眼世界嘛!所以,要做世界之友。”许世友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许世友就按照毛泽东说的把“士”改为“世”,改名这一天,正好是他被任命为军长之日,这为许世友的传奇人生又增添了一抹色彩!

毛泽东为渡江英雄起名——“马毛姐”。马毛姐,原本无正式名字。因她排行老四,家人叫她四姐。在渡江战役中,刚刚16岁的马四姐奋勇上前线,参加了第一支渡江突击船队,她不顾滚滚江水,冒着枪林弹雨,载着渡江勇士,奋力地将船划到了彼岸,与解放军一起杀敌,占领南京。她的突出表现受到了部队奖励,并授予她“渡江英雄”的光荣称号。1951年9月20日,马四姐接到了毛泽东主席发来的邀请函,请她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9月26日,这个还没有名字的被称为四姐的女英雄随安徽代表团进京,国庆观礼后的10月3日,代表团被安排跟中央领导一起看京剧,进入剧场后,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的座位竟是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中间。坐定后,周恩来低声对毛泽东说:“主席,这就是您两次邀请的小英雄。”毛泽东侧身对周恩来和陈毅说:“这么伟大的小英雄,没有名字怎么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也随即应道:“是呀,应该有个名字。”散戏后,毛泽东一直惦记着小英雄应该有个名字的事情。第二天,为了给小英雄起名,毛泽东特地派小车到北京大学招待所把她接到中南海,“四姐”听说毛泽东接她到中南海做客,激动得心都要从嘴里蹦出来。来到中南海,毛泽东见这位“小英雄”穿的衣服很旧,马上派警卫员给她买了一套新衣服。随后,毛泽东对在场的李敏、李讷说道:“这就是渡江战役中那个年龄最小的女英雄,你们应好好向她学习。”停顿后毛泽东又说:“她还没有名字,今天,我请她到家中来,就是要给她起个名字,昨天看戏回来,我想了一下,嗯……”毛泽东看了看“小英雄”,笑着说:“就叫马毛姐吧。马是你家的姓,名字的第一个字就跟我姓了,你看怎么样?”小英雄高兴得直点头,激动的热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随后,毛泽东问马毛姐识不识字,想不想在北京读书。马毛姐告诉主席说:“我已在安徽的炳辉子弟学校上学了。”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呦、好呦。”知道马毛姐已读书,毛泽东转身从书橱中取出一本笔记本,翻开扉页写道:“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1951年10月4日。”写完,便把这本笔记本送给了马毛姐留作纪念。小英雄有了名字,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马毛姐。这个名字,是经过毛泽东精心推敲出来的,毛泽东将自己的“毛”姓与“马”姓连在一起,成了“马毛”,并保留了“英雄”四姐的“姐”字,毛泽东只从“马四姐”中将“四”字换成“毛”字,这一字之改,蕴涵了毛泽东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小英雄的爱意、敬仰和情意。

毛泽东在庐山为山保改名——“宝山”。1959年6月28日,毛泽东初登庐山,时年虽已66岁,但毛泽东壮志犹存,激情满怀,思绪万千,彻夜难眠。次日,他迎着朝霞,遍看群峦江湖,锦绣山河尽收眼底。于是,挥笔而就,一气呵成《七律·登庐山》。庐山“神仙会”预备会前的7月1日,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毛泽东到美庐院子里散步,看见管理员余山保时,余山保赶紧跑上前向毛主席问好。毛泽东笑着点头,说:“好!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余山保激动地说:“我叫余山保,20岁。”毛泽东用慈爱的目光看看余山保后说:“庐山是个宝山,你在宝山工作,应该叫宝山。叫山保没有什么意义。余,我矣。庐山是宝山嘛。”至此以后,余山保将名字正式改为余宝山,在庐山传为了佳话。

1962年10月27日,李敏生下一个男孩。当天下午,孔令华急到中南海报告岳父,毛泽东一夜未睡,正在书房等待消息,一听说此事高兴地扬起脸,大声用韶山话说:“我七十岁官升一级哒!”七十岁当了外公,老人家心情如春风拂柳般愉悦,说话更加开心和幽默。孔令华情不自禁地说:“孩子额头高,很像你老人家呢。” “那是儿子一般像母亲,女儿多像父亲的缘故。”毛泽东笑脒眯地点着头。孔令华见毛泽东高兴不已,就请岳父为婴儿起个名字。毛泽东的目光慢慢凝聚起来,透过秋景红色,毛泽东浮想联翩,他似乎听到了彼得堡巡洋舰隆隆的炮声,看到了莫斯科红场的旗帜飘扬……老人家侧过身来,抑扬顿挫地对孔令华说:“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按俄历是10月25日,孩子昨天27日出生,就叫继宁吧,继承列宁的遗愿,长大后为人民服务,为解放全人类服务!”

1970年,邵华在某医院生下毛新宇。77岁的毛泽东喜得贵孙,备感欣慰,传世有人,弥补了毛岸英牺牲时未留下孩子的遗憾。高兴之余,毛泽东亲自为小孙孙取名为“新宇”。新宇,新的宇宙、新的天地也!毛泽东对孙子寄予无限厚望。

幽默风趣

毛泽东使用“二十八画生”这一笔名,很奇特、奇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和兴趣。当时长沙周南女校校长朱剑凡的小女儿,也就是后来成为王稼祥夫人的朱仲丽曾回忆她童年时就“二十八画生”一事曾与毛泽东对过一次话,她说:“毛叔叔,你为什么要取一个怪名字,叫‘二十八画生’呢,真不好听。”毛泽东笑着说:“我是喜欢新花样,用数目字代替名字,节约啊,省事呀……”

毛泽东曾为东山学堂同学毛生炳改名——“森品”。毛生炳生于1889年,大毛泽东四岁,毛泽东尊称他为“兄长”。课余时间,毛泽东常跟毛生炳到学堂门前的后桥上散步、交谈,有时还到学堂后斋的藏书楼看书或交谈学习心得。久而久之,两人不仅成了朋友,而且都有爱好文学的共同兴趣,且毛泽东也喜欢读毛生炳写的作文。由此,也就发生了因一个玩笑引起毛泽东为毛生炳改名的趣事。一次,国文教员谭咏春发下班上的作文卷后,毛泽东抢先拿着毛生炳的作文来看,见老师将“毛生炳”的“炳”字写成了“柄”,毛泽东便在旁边写了“毛内生出柄来”几个字。湘乡方言称“柄”为“把”,一时间“毛生把”的绰号就在班上传开了。对此绰号,毛生炳极为不满。他的哥哥毛钦明也在学堂的丁班读书,并且与毛泽东的堂兄文运昌同在一个班,得知弟弟有此绰号后,责备毛泽东不该给同学开这种玩笑。毛泽东即刻向他做了道歉,并诚恳地解释说,当初本来是嘲笑老师随意将学生的名字写错了,没料到会成为同学们嘲笑毛生炳的笑柄,于是毛泽东主动向老师建议将毛生炳的名字改为毛森品,以避免方言上的谐音而产生的误笑。毛氏兄弟非常佩服毛泽东这种诚恳和谦虚的态度,老师也赞成毛泽东的改名,从此,“毛森品”这个名字便在学校流传开来,而“毛生把”的绰号也随之消失。

三湾改编以后,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的军官郭天民由于不了解不准打骂和体罚士兵的规定,经常出现打骂士兵的情况。毛泽东得知他的毛病后,及时教育和批评了这位大队长。毛泽东诙谐地批评说:“天民哪,你应该叫‘铁匠’,你姓郭,就叫‘郭铁匠’吧!”从此以后,郭天民虚心接受毛泽东的批评,很快改掉了打骂士兵的习气。毛泽东批评叫他郭铁匠也因此而成为了他的绰号,一时在红四军中传开了、叫响了。以至于有的士兵只知道郭铁匠,而不知道郭天民了。

1951年2月,彭德怀将军从抗美援朝前线回国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毛泽东打趣地说:“你的名字叫石穿,我的乳名叫石三,我们两个都是石头。”彭德怀谦虚地说:“主席是块宝石,我彭德怀不过是块顽石罢了。”毛泽东笑了笑,接着又说:“我也是一块石头嘛,我们两块石头,一块扔向杜鲁门,一块扔向麦克阿瑟。”

1971年8月31日晚9时,毛泽东乘坐专列从湖南来到南昌,再次下榻“八二八”一号楼。当女服务员围绕毛泽东身边后,他亲切地一一问女孩子们的名字,这是毛泽东为了打消对方拘束而经常采用的一种沟通艺术。服务员周水莲见过毛泽东,胆子稍大一些,毫不犹豫地第一个说话,“毛主席,我想改一个名字。”毛泽东面带微笑,好奇而关心地问:“你改什么名字啊?”“改一个单字——荣,光荣的荣。”毛泽东不假思索地说:“荣字上有草,下面有木,容易烧掉。”“毛主席,那您说我改一个什么名字好呢?”毛泽东眼睛笑成了月牙形,说:“那你就叫周天王。”“周天王”,毛泽东笑出了声,女孩子们更是咯咯咯笑得合不拢嘴。有人问:“周天王是谁呀?”毛泽东笑后告诉年轻人:“周天王是周文王的父亲,西周开国皇帝周武王的爷爷,也是一个英雄。”“可我是个女孩子,怎么能喊天王地王,不好听。”周水莲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毛泽东看见女娃娃们可爱的样子,大笑道:“周天王不好听,那就叫周天吧。”周水莲得以改名后,又指着身旁一号楼服务员张爱珍,请毛泽东为她改一个名字。毛泽东笑着打趣说:“哦,那就叫张思德好了。”“那怎么行,张思德是英雄人物。”张爱珍红着脸说。“你也可以像他那样,我也可以为你写篇文章啊。”毛泽东的玩笑充满着幽默和激励。张爱珍脸更红了,头直摇:“人家是英雄,我怎么能叫这个名字。”“那就叫张飞,张飞也是一个英雄。”“张飞?”张爱珍的目光既兴奋又疑惑,总觉得不是滋味,不尽满意。“你可以做一个现代的张飞嘛。”听主席这么一说,张爱珍也就不好婉拒。第二天,听说毛泽东为服务员改名,王千娣等人也来见毛泽东,并纷纷向毛泽东介绍自己的名字,求毛泽东赐名。王千娣介绍后,毛泽东风趣地说:“你有一千个弟弟,那就真是一个风云人物了。”李风婆介绍后,毛泽东随口而出:“风婆,风波也。”毛泽东一次为这么多女孩子改名,还是第一次,也难得借此机会放松放松。对几个服务员而言,能得到毛泽东改名,真乃三生有幸,终身难忘。为了纪念这段难以忘怀的谈话,不久后周水莲改名为周天,张爱珍改名张飞,王千娣改名王风云,李风婆改名李风波。

引经据典

1937年初,中央机关迁都保安后,贺子珍生了女儿李敏。因为当时条件艰苦,没有什么营养食品,所以李敏生下来就十分娇小瘦弱。当年,邓颖超兴奋地抱起刚刚出生的小婴儿,疼爱不已,连声说:“真是个小娇娃,小娇娇。”站在旁边的毛泽东一听,“娇娇”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名字,这让他想起《西京杂记》中“文君姣姣,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净如芙蓉”这句话,于是便给女儿取名“姣姣”,后来大家又习惯叫“娇娇”、“毛娇娇”。1949年9月,娇娇随爸爸住进中南海后,转眼间到了上中学的年龄。一天晚饭后,毛泽东把娇娇叫到身边说:“娇娇,爸爸再给你取个名字。”“爸爸,我有名字,叫娇娇。”毛泽东笑着说:“娇娇这个名字是你在陕西保安刚刚出生时取的小名,现在要进中学读书了,爸爸再给你取个名字,而且这个名字要有深刻的含义。”说着,毛泽东打开孔子的《论语》,翻到《里仁》篇,给娇娇读起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就是指语言迟钝的意思;敏,则有很多解释。”说着,毛泽东又打开《辞源》,指着“敏”字的注释说:“敏,有敏捷、聪慧、勤励的意思。《论语·公冶长》中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还有灵敏迅捷、聪敏通达、聪明多智的意思。唐朝的大诗人杜甫的诗歌《不见》中说:‘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娇娇听着父亲的解释,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和祝福。父亲又接着说:“你的名字就叫敏,但不一定叫毛敏,也可以叫李敏。”李讷虽然比李敏小四岁,但在起名上,李讷的名字却比李敏的名字早了几年,小女儿起李讷,大女儿起李敏,正好与孔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前后字义连贯和对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经常乘专机出巡,视察祖国的大江南北。一次,毛泽东问专机乘务员郭桂卿:“你叫什么名字?”郭桂卿答道:“叫郭桂卿。”毛泽东微笑着说:“郭桂卿,男娃的名字嘛。我看叫郭子仪吧,知道郭子仪吗?看过《打金枝》没有?郭子仪可是位英雄哪!”毛泽东说郭桂卿是男娃的名字,主要是指名字中的“卿”字,据《辞源》载:卿有三层意思,一、官名。周制,宗周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级。秦汉有九卿,为太常、光禄勳、卫尉、廷尉、太仆、太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北魏在正卿之下还置有少卿。历代沿用,至清末始废。二、古代对人的敬称。如荀子称荀卿。三、夫妻互称。由此而知,卿字多为男人使用。

亲切随和

罗瑞卿1929年与毛泽东相识,毛泽东称他为“长子”。当年,毛泽东就说过:“罗长子敢说真话,是个好人。你们应该向罗长子学习。” “罗长子”的绰号便不胫而走。1955年军队第一次授衔时,十位大将中罗瑞卿资历最浅,也无显赫的战功,被授大将军衔有人反对,认为授他上将军衔足矣。毛泽东听说后笑了笑:“罗长子我知道,大将军衔当之无愧。”正如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所说:“爸爸确实是这个时候开始脱颖而出,毫无疑问,这是因为他日益受到毛泽东的重视和任用。”毛泽东平时常说:“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我就感到十分放心。”可见毛泽东对罗瑞卿的信任。

1937年的某一天,毛泽东到中央党校讲课。讲完要走时,学员们出于对毛泽东的热爱,自动列队在校门口欢送。桑吉悦希带领少数民族学员班,也站在门口。毛泽东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学员,十分高兴,亲切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还问:“今天我讲的话,你们听懂没有?听懂多少?”此外,毛泽东还一个个问他们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的人?什么民族?什么时候参加的红军?打过几次仗?等等。当问到桑吉悦希时,学校领导向毛泽东介绍,他是少数民族干部班的班长。毛泽东幽默地说:“了不得嘛,当了领导,还带‘长’嘛!”说得桑吉悦希有些不好意思。看到桑吉悦希的窘态,毛泽东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桑吉悦希”。毛泽东又问“桑吉悦希是什么意思?听说藏族的名字都很有讲究”。桑吉悦希回答说:“‘桑吉’是佛祖的意思,‘悦希’是宝贝的意思。”桑吉悦希进一步解释说:“是活佛给我起的名字,有点迷信色彩。”毛泽东点了点头,笑着说:“了不得,了不得嘛!又是活佛,又是宝贝。”毛泽东抬起胳膊,向着少数民族班的全体学员招了招手说:“你们大家都是党员和红军的宝贵财富。是上苍,也就是你们说的佛祖,赐给我们红军队伍的宝贝。”毛泽东想了想,又转对桑吉悦希说:“汉族有句古话,叫物华天宝,也就是与你那个‘悦希’差不多。我给你起个名字,就叫‘天宝’吧!”在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学员一起鼓掌,连声说:“好!好!”打这天以后,“天宝”这个名字在中央党校传开了,后来在延安也传开了。久而久之,人们只知道“天宝”,自然也就很少有人知道“桑吉悦希”了,“天宝”这个名字也就被桑吉悦希终身享用。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接见了乔冠华等人。当乔冠华(当时叫乔木)和毛泽东握手时,毛泽东幽默地说:“跟我来了个乔木(按:指胡乔木),这儿又有一个乔木(按:指乔冠华),不能叫大乔小乔,就叫南乔北乔吧!……”立即引起哄堂大笑。随即,“古有大乔小乔,今有南乔北乔”之说迅疾传播开来。

程思远在《李宗仁先生晚年》(华艺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一书中,记述了毛泽东为他起别号的经过。他写道:“……后来,主席又问我:‘你的名字为什么叫程思远?’我回答道:‘因为对自己的前程应当想得远一点,所以才回来跟毛主席、共产党。’毛主席满意地笑了,他又问道:‘你有别字吗?’‘没有’。我说。‘那好’毛主席马上说,‘我来给你取个别字。中国古代有个散文家叫韩愈,字退之。现在我给你取个别字,叫近之。远近的近,之乎者也的之。之者共产党也。近之,从今而后靠近中国共产党,你看如何?’我立刻表示感谢,说:‘这是毛主席给我最大的光荣’。”

1951年至1959年,海南籍的唐开卷在中央警卫团干部大队一中队五班,担任毛泽东住地前后门警卫。当时,唐开卷年轻个头也比较小,所以毛泽东经常亲切地称他为“小海南”。唐开卷在日记里写到:“主席对海南人民也很关心,经常问我海南人民生活的情况、橡胶种植情况、水利设施情况等等”。有一次,毛泽东看见唐开卷在后院站岗,走过去说:“小海南呀,听别人说,南方的香蕉不能在北方生长,这两株香蕉不是长起来了吗”。说完就笑了起来。1959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唐开卷等三个警卫去找毛泽东的秘书借书看。秘书将他们领进毛泽东的图书室,发现毛泽东正在里头看书,转身就想走,毛泽东看见了就叫住了他们:“小海南呀,来,到这里咱们一起学习吧……”唐开卷生前不止一次对人们津津乐道说过这件事,毛泽东随和的脾气给唐开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称呼身边工作人员孟锦云为“孟夫子”。在一次舞会上,毛泽东第一次见到孟锦云便问:“你叫什么名字?”“孟锦云。”“孟锦云,跟孟夫子同姓。这个名字好听,锦上添云。你是什么地方人?”“湖北”“湖北,一湖之隔,是我的半个小同乡呢!” …… 一边跳,一边闲聊着,小孟的紧张、慌乱感全部被驱散了。后来,孟锦云到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一直称呼她“孟夫子”。

收笔于:2016年9月24日上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6-09-26/4021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9-27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