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长征,“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

1984年6月8日,一位瘦高个、须发花白的外国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当年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之地——吴起镇,站在当年毛泽东指挥“割尾巴战斗”之处,他沉思良久,自言自语说了“伟大”二字。而后,他与他的中国同伴拿起红军用过的钢刀,在毛泽东旧居前相视而笑:“我们的长征结束了。”

这位外国人是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曾任《纽约时报》副总编辑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他回国不久,此行完成的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出版并引起轰动,成为继斯诺的《西行漫记》(原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后的又一里程碑。

30多年后的今天,当92岁的老兵秦兴汉向记者回忆起这一幕,他情不自禁唱起《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仅有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感慨,同样也是对索尔兹伯里的追忆。

少有人知,索尔兹伯里为踏访长征足迹整整努力了40余年,直到1984年,时年76岁高龄的索尔兹伯里怀揣着心脏起搏器,携手也已古稀之年的妻子夏洛特和74岁的好友、“中国通”谢伟思,在时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副馆长秦兴汉和外交部资深译员张援远的陪伴下,完成了属于他的长征———历时两个多月,跨越7个省,行程约1.2万公里。这也是外国人第一次完整地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路线进行访问。

秦兴汉将陪同索尔兹伯里踏访长征路的日记和所见所闻整理成《让世界都知道红军长征》,不啻为这本巨著生动的补充和详尽的注解。

“非险不乐”的长征路

索尔兹伯里自称“天下风云一报人”,以“非险不乐,事业乐趣在险中”为人生信念的他,在76岁高龄以一颗依靠起搏器跳动的心脏,亲自完成了他笔下“红军男女战士用毅力、勇气和实力书写一部伟大的人间史诗”的旅程。

从《西行漫记》种下对长征的神往,踏访长征路的夙愿在索尔兹伯里心中深埋近半个世纪,直至斯诺去世、尼克松访华的1972年,索尔兹伯里向周恩来提出踏访长征路的请求,而“长征之门”直到1983年8月才敞开。其间,他作为中国观察者,走访中国各地,先后出版了《在中国周围》和《中国100年》两本著作。

秦兴汉的日记显示,1984年4月5日,经历了两天等待,索尔兹伯里一行人乘坐的航班于12时30分飞往江西南昌。“这代表了他访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足迹的夙愿开始实施了。”索尔兹伯里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工作,白天采访、考察,到了晚上则边苦思冥想,边用便携式打字机整理采访素材。而秦兴汉肩上的担子也不轻松:时年59岁的他患有腿部静脉曲张,而陪同外宾既要保证安全,也要注意方法。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秦兴汉回忆,两个多月中,他们一行人爬雪山、过草地,其中的艰险难以描述,“躲过的车祸自不必说”,最惊险的莫过于皎平渡之行,去时在15公里多的山路上徒步行军,索尔兹伯里摔了好几个跟头。返回的时候就更难了,开始用担架抬,因山路难走,不行,后来改为骑马,“临时找来的马没有马镫,以简易竹圈替代,马鞍则用医用胶带绑着凑合用。”索尔兹伯里认为此行是踏访长征遗迹中最令人难忘的一页:“不亲自到长征路上看看就不能深刻理解红军,也不能深刻领会长征的意义。”

“苦”的事情还在后头,第二天,索尔兹伯里便因过度疲劳和兴奋导致心脏病发,困在了长征路上。危难之际,经西昌和成都两地医生的救治和呵护,仅一周便康复出院,执着地继续上路。

带着问题走过万水千山

令秦兴汉印象深刻的是,索尔兹伯里的访问全程都带着问题。与毛泽东当年“担架上的谋划”相比,索尔兹伯里热衷于和中国同伴们进行“车上座谈会”:过四道封锁线的情况如何? 红军长征时气候如何?直问得戒烟多年的秦兴汉不得不时常燃上一支烟边思考边回答。

索尔兹伯里的采访态度亦十分严谨,“一件事情一定要有三个以上的资料来源他才采用。”秦兴汉回忆。这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直接体现为每一个章节后都有不少于两页的注释。除了每到一处与当地干部、学者座谈,他还访问了当时为红军配过伤药、缝制过衣帽,为红军运送过伤员、做过饭的诸多老人,他们不经意的话语常常令索尔兹伯里如获至宝。正由于严谨的态度,访问期间索尔兹伯里因当地未安排参观茅台酒厂而发了一次“不小的脾气”。原来他曾了解到红军与茅台酒厂的一些故事,比如李德曾饮酒过量七天七夜未醒,被担架抬着行军,红军以酒洗脚解乏,还将洗过脚的酒喝光了等等,希望实地验证。后经数位老红军证实,事实并非如此。

索尔兹伯里始终想搞明白一个问题: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红军为何胜利?通过踏访长征路,他逐渐有了实质性认识:访问初期,他认为红军将领太能干,而国民党将领太腐败;中期他认为红军的胜利因素很多,理想、智慧、政策、团结、纪律等皆转化为战斗力,“有信念的部队战无不胜”;访问后,他明白了中国一句古话“兵之胜败,本在于政”的道理,共产党长征的胜利源于根扎在人民之中。索尔兹伯里动情地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会使人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来,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1985年,索尔兹伯里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在美国出版,即刻成为世界畅销书。1986年,在红军三大主力在甘南胜利会师50周年前夕,该书在中国翻译出版。长征也令索尔兹伯里与中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1993年他病故后,夏洛特根据其遗愿将他生前用过的心脏起搏器等赠予军事博物馆收藏,以表示他对中国的热爱。

“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如今,80载时光倏忽而过,而长征精神远未过时,面对“新长征”,老兵秦兴汉动情地说:“我们要走好新的长征,凝聚圆梦力量,勿忘祖国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祖国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祖国明天的伟大梦想。”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第七章担架上的谋划

一过于都河,毛泽东就躺上了担架,却并非是由于他对乡间徒步行走感到不适。可能红军领袖中再没有什么人比他在中国的山间和谷中走过的小路更多了。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四处乱走。对于一个农村少年,可没有别的交通方式好选。长沙师范学院的时候,他跟自己的朋友萧瑜花六周时间在湘南的六个县中行走,一边走一边乞讨———这是萧瑜的主意。两个人不带分文,穿着破旧的衣服,背着旧雨伞和小包袱———里面装着笔记本和换洗衣服。他们在乡村乞讨维生,大部分时候靠农民给些吃的,偶尔靠镇里的人接济。这次旅行是一次冒险,一次探索。他们发现可以依赖自己的智慧和老百姓的慷慨过活。毛泽东也第一次用分析的眼光研究农村的情况。

跟萧瑜一起进行的旅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毛泽东在1927年1月到2月间进行的考察的前奏。那时候中国的革命开始起势,共产党和国民党在蒋介石并不稳固的旗帜下进行北伐。毛泽东则退回农村,在湖南的五个地区开展了五个星期的考察。在这次考察的基础上他撰写了著名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并上交给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却受到了质疑和反对。他预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和萧瑜进行的考察和五个星期的农民调查为毛泽东的长征之路提供了热身。从秋收起义开始,毛泽东一直住在农村,有时候骑马,有时候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他的肌肉变得强壮、坚硬,但现在他的身体却由于疟疾的长期肆虐而变得虚弱。傅连暲医生有最好的奎宁,能够在病症发作的时候平息症状,但却不能成功地让毛泽东重新健壮起来。傅医生曾试图让毛泽东增加进食。有一天他给自己的病人带来一整只炖鸡,但是毛泽东说这是搞特殊,最后让医生自己分着吃了半只。

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毛泽东只能躺在担架上前进。担架主体由两根坚韧的空心竹杆组成,中间是绳网,十分轻捷,像水手的吊床一样可以上下左右摇晃。毛泽东的身体非常消瘦,足有6英尺(约1.82米)长———深深地陷在担架里,决不会因为睡觉而掉到外面,因此也不用把自己绑在担架上。两个壮实的年轻战士抬着担架,把竹杆搁在肩膀上。竹杆很长,他们还可以看得清脚下———这在狭窄的山道上尤其重要。

有些担架上还盖着油布或者油纸,可以在雾雨蒙蒙的山里给担架上的人提供遮挡。毛泽东在雨里也一样睡得着,他经常如此。把担架上的人员名单列下来几乎就是一个共产党高级领导的名人录。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当时得了肺结核,有时还要咳血,长征一路主要都在担架上度过。

第九章首场血战

红军的前三场战斗胜得毫无悬念。它穿透了蒋介石为防范红军从江西“红色角落”中逃脱而建起的三道防线。但就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秦兴汉将军50年后指出的那样,长征不仅仅是枪来弹往,而是集三大战役于一身———与蒋介石和地方军阀之间的战斗,与自然环境的战斗,还有最关键的,中共内部的战斗:领导人和领导人之间,方针与方针之间的战斗。

要发现胜利与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一般都不会轻而易举。在长征的问题上尤其如此,秦兴汉将军思索以后说:“即便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事情弄不清楚。”

长征的过程中,战士们无时无刻要面对的危险除了蒋介石的子弹之外,还有高山峭壁、湍急的河流、莫测的暴风雪、冰冷的雨水、冰雪迷雾、炙人的沙漠、深不见底的沼泽、饥饿和无尽的路程。而大部分战士不知道的是,在这场狂飙突进式运动的艰难险阻之外还进行着一场他们看不见的殊死搏斗,一场在高级指挥层里进行的路线、权力和人心的争斗。

红军的指挥员久经锤炼,能力出众。他们多年来一直从事着游击战。他们一起参加了一场又一场战斗。他们熟悉这块土地,也了解土地上生活的人民。他们了解自己的敌人,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林彪的红一军团对突袭和伏击驾轻就熟。没人比彭德怀和他的红三军团更擅长正面攻击和白刃战。他们对战斗中要使用的计谋和诡诈了然于胸,可以轻易骗过强敌。他们行动迅速,能在敌人以为他们还遥不可及的时候出其不意地在战场上突然出现。他们轻装上阵,不用补给也可以在野外生存。他们年纪很轻,出身强健的农民阶层,身体结实,意志坚韧。他们像山羊一样攀山越岭,轻松地翻过了五岭。他们可以一整个白天加半个晚上连续行军,仅仅眯上几小时———或者一点都不睡———就接着进行战斗并赢得胜利。

红军战士斗志极其高昂。他们毫无保留地投入他们为之而战的事业,危难加身也从不犹豫。但是1934年春夏大征兵时才进入部队的新兵不同。他们加入红军时间太短,没受过什么军事训练和教导。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去哪里,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高级指挥层自己也不是很确定。

按照红军自己的标准,长征开始的时候他们弹药充足,步枪、卡宾枪、手枪、冲锋枪和轻重机枪共计33243支,其中轻重机枪共651挺。红军还有38门迫击炮和几门大炮(基本上是山炮)。大炮很早就被丢弃了。他们共携带子弹1801640发,迫击炮弹2523发,手榴弹76526枚。

传递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资深研究员鲍世修

鲍世修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首任所长,在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后,他们在1987年至1993年之间有着频繁的书信交流,探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中国社会问题。直至1993年索尔兹伯里去世后,他的夫人夏洛特还特地寄来一封信,感谢鲍世修“分担了她的一部分痛苦”。鲍世修至今仍珍藏着这些书信,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国际友人对中国的关切。近日,鲍世修在家中接受文汇报记者专访。

文汇报:您是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先生在中国的好朋友,但您并没有陪同他重走长征路,你们是如何结识的?

鲍世修:索尔兹伯里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通过所见所闻亲身体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深感取得胜利实属不易。他认为,起到关键和决定作用的,是毛泽东的政治和军事思想。他十分欣赏这位领导人在战场上机智灵活、常出奇招、使敌疲于奔命的作战机谋和指挥艺术,所以,他回北京后便四处寻访,试图找到熟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专家,以便能与他探讨制胜奥秘。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后来还是该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的首任所长。现在回想起来,正由于个人特定的学术研究背景,我和索尔兹伯里先生的结识才成为可能。也就是说,这完全是一桩机缘巧合、可遇而不可求的乐事。

文汇报:作为至交,索尔兹伯里给您留下怎样的印象?

鲍世修:我与索尔兹伯里相识于1987年,到他1993年辞世,虽只有5年多的交流,但他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久久难以磨灭。他是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说他“平凡”,因为他是一名生活在广大读者之中的大国报纸的主编和记者;说他“不平凡”则由于他一生为实现人生崇高目标的伟大付出,彰显了20世纪人类良知对进步和公正的不懈追求。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以下一些优秀品质:一是对倚强凌弱的强盗行径嫉恶如仇,极富同情心和正义感。他在20世纪40年代只身进入苏德两军交战最激烈的列宁格勒前线,与列宁格勒市民共患难3年,写出了他的首部传世之作——《列宁格勒被困九百天》;80年代,他又以年过七旬之躯,携心脏起搏器,重走了一趟长征路,完成了另一部极具人文关怀的不朽作品——《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二是为人坦诚、谦逊、随和,索尔兹伯里在还未深入了解中国前就曾写过几本关于中国的书,其中有一些错误观点,他赠书给我时特别表示向中国学者致歉;而他通过重走长征路和诸多研究,对毛泽东思想有相当的认知,但他与我的交谈中总是谦称自己是“门外汉”。此外,他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储备,具有超强记忆力和写作能力。

文汇报:请谈谈促使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的动因是什么?

鲍世修:一是长征本身所具有的巨大人文历史价值。索尔兹伯里写道:“在我们这个世纪中还没有什么其他事件能像长征一样让人如此神往,也没有什么事件像它一样如此深远地改变了世界的未来。”二是确有完成埃德加·斯诺遗愿的成分。他写道:“我首次了解长征也是通过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斯诺那时写道:终有一天会有人把这一精彩绝伦的远征写成完整的史诗。他曾一度希望自己完成此事,但出于很多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文汇报:《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出版有何意义?

鲍世修:1986年该书首次出版,对于红军长征的价值、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等都有明确的认知,索尔兹伯里有着外国人、名记者的身份,我曾在《国际友人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论文中有过论证,国际友人所做的报道在国外的影响力远比我们自己的报道影响大得多,源于同一语言、相同的认知和知识背景等,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更让人信服。索尔兹伯里的这本书,乃至斯诺等国际友人的相关著作出版后,曾一度有人质疑他们热心无私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是源于他们也是共产党人,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我认为,他们的行为可视为人类良知、追求进步和公正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而无关乎国籍、人种。这本巨著向世人传递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有骨气、敢抗争、不畏强暴的中国人民群体所展现出的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这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的真实面貌。

文汇报:您认为“长征精神”在今天还有哪些意义和启发?

鲍世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不要忘记长征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而长征之所以取得胜利,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坚持了正确领导,这一点在漫长的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都有着广泛实践。其次是人要有坚强的信念和追求,当年英雄们不惜牺牲自我、前赴后继走完长征之路才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如今我们的辛福生活。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6-09-20/4011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9-21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