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1984年英国矿工运动: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时代的开始

   【原编者按】 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上台后开始在英国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全面开放市场,将煤矿、钢铁等国有能源产业私有化,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引发16万煤矿工人历时12个月的大罢工。这场声势浩大的罢工以失败告终,至此之后撒切尔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再无阻碍。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英国底层的处境更加恶化,劳动市场愈来愈弹性化,社会福利逐渐被削减……英国工人还会任人鱼肉吗?

  

  1984年5月,警察向奥桂芙炼焦厂外的工人冲锋  John Sturrock摄 图片来源:惟工新闻

  2015年3月的一个晚上,我坐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DLT演讲厅,在纪录片“Still The Enemy Within(仍是内部的敌人)”放映结束后,默默起身,伴随着前排的一个女学生激动不能自已的抽泣,和在场者一起,由衷地鼓起掌。当年矿工罢工的主要活动人Norman Strike,年近七十,在和观众的交流环节,谈起运动还是一腔热血。“我们要持续斗争下去!”所有在场者都被这般激昂的话鼓舞,这是一份难以释怀的感情,带有对已故去的同盟战友的深深怀念与祭奠。片子里,当年在运动最前线的矿工群体和支持者,以亲历者的视角,叙述1984年到1985年英国矿工大罢工的往事,启发当今时代的人,尤其是年轻思想者去反思历史。可是人们大概不能感受到在这股精神力量背后,他们曾在罢工的一次次斗争中坚守的困境,见证冲突流血的凝重,同伴转身的悲切,以及对胜利的希望 。

  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社会,铁娘子撒切尔上台后,大力推行市场开放和权力集中制。市场制度盛行的大环境下,政府把目光投向了经济效益低迷的国有煤矿行业。近年公开的一份1978年的RIDLEY报告记录了政府内部当年为实施私有化钢铁、煤矿等国有能源产业而采取强制关闭矿区措施的计划。1970年代,全国矿工工会(NUM)酝酿发起罢工并持续升温。1980年上任首相一年的撒切尔回应经济不景气下是否采取反通货膨胀的对策时十分干脆:“你们想转弯就去转好了,我是决不会转变的。”随后的一次电视访谈里,撒切尔提起集合示威的矿工,面色冷峻,直称他们意图破坏民主,是“内部的敌人”。此番言论释放了实行政策性的打压煤矿产业和总工会NUM的信号,牵连 着170个矿区雇佣的超过18万名矿工的命运。工人阶级弥漫着对撒切尔政治上的强硬作派和不惜牺牲他们切身利益的愠怒。受到胁迫的矿工和身后的大众群体誓要对抗高压性政策,16万矿工投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里。

  

  1983年9月15日英国内阁会议文件,讨论大规模关闭煤矿,文件标明不得影印或外传,2014年被解密。这份文件表明麦格果提议在1983至1985年内关闭75个煤矿,裁减64,000名工人,包括三分之一苏格兰矿工,三分之二威尔斯矿工,以及半数南约克郡矿工等。相关文件显示撒切尔有份出席会议,清楚知道麦格果的计划。图片来源:英国国家档案馆

  1972年和1974推动的全国性罢工,使NUM建立了最有力量的组织性群体的社会形象,被看作是劳工运动的先驱者。1984年,全国煤矿委员会( National Coal Board ) 宣布关闭Cortonwood矿区,成为长达一年的矿工大罢工运动的导火索。随着NCB在同年的3月6号关闭了19个矿区,波及到2万人失业。在NUM领袖Arthur Scagill的号召下,约克郡和苏格兰的矿工宣布罢工,达勒姆和肯特地区的矿工紧接着加入其中,情绪高涨的矿工们在矿区设立纠察线,劝说货车司机支持罢工,停止向厂内运货。1984年5月,Orgreave的示威活动升级成了警察与工人间最大的一次暴力冲突。以BBC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大量展示矿工向警方扔石头和流弹的画面信息,电视镜头里的撒切尔夫人在此时机宣称示威矿工为无视法治的“暴徒”,强调必须摧毁整个行动:“这些人使用暴力和恐吓向并不情愿的他人强加自己的意愿。法治必须站在暴徒规则之上。”舆论导向使得矿工活动群体在公众前渐渐被污名化。多年后的调查揭露警方对抗议工人动用警棍在先,有些示威者被棍打伤头部,尽管证据显示警员存在过激行为,直至今日,官方未再对约克郡警署就当年示威事件真相进行追究 [1]。

  

  1985年10月,最后一批下班的工人离开Cortonwood煤矿,煤矿此后不再重开。Peter Tuffrey摄 图片来源:惟工新闻

  1984年底后的日子,对矿工来说是难捱的寒冬,失去经济收入使得人们缺乏必需品,工人们饥寒交迫。事态进展到了让所有参与者不愿看到的局面。第二年的2月,第一批矿工在警方全程护送下返工,失望不已的坚守派斥责他们为“工贼”,而这些“工贼”在夹道的骂声唾弃下低头返回矿区。随着在诺丁汉郡的矿区的重新开工,这场矿工大罢工宣告结束。整个示威就此偃旗息鼓。英国工会组织和劳工运动,遭受了二战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工会力量此后不再如往昔,难以恢复20年代初作为社会运动先驱者的政治势力。

  

  1985年3月,经历一年罢工后,工人进入Cynheidre煤矿复工。图片来源:Press Association 图片来源:惟工新闻

  这场一触即发的罢工运动和英国二战后的劳资关系的背景脱不开干系。为重建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战后初期,在欧洲推崇福利型社会的大环境下,英国推出保障全民免费就医的国家医疗服务(NHS)等一系列政府援助措施,与此同时通过国有化掌控了重要产业和服务机构。到20世纪后期,这些行业越来越在国家垄断的机制内呈现效率下滑趋势,劳动力市场上,制造业工人比例开始明显下降,劳动关系愈加走向临时雇佣。从前的全日制、常规性、永久的工作合同关系被兼职以及更多的包括暂时上岗和劳动力外包的形式所取代。工人劳动关系的非正式化渐渐不易凝聚集体力量。1982年出台的《就业法》进一步限制了劳工方的活动权。例如,旨在扩大会员数量的工会活动被严格限制,由于法规只针对现有雇员禁止对工会成员歧视,当工人寻求新雇主时,就失去了在加入工会时给予的政策保护。合同公司得以合法地在私有化进程中削弱了工会力量[2]。卸任后的撒切尔在自传中重申了矿工运动结局带来的正面影响:“它有效地巩固了新秩序。新秩序下,要靠顾客满意而不是使用集体力量去强求补贴。1990年,即我任职首相的最后一年,产业停工天数是自1935年以来最低的。”[3]从她的政治立场看,采取有效手段抑制当时工会活动和打击国有产业发展,对日后改善生产低效,市场实现全面自由化最终恢复经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默许工人集体谈判破坏了市场竞争的机制,是于服务全民的目标上制造困境。

  然而,经受转型之痛的这些矿工,是否像政府承诺的那般,从资本至上的社会和经济增长中获得实利?背后庞大的工人群体,是否仍保持了相当的政治力量和话语权吗?罢工结束的头两年,大量矿区连续停产,在私有化能源产业的进程里,英国煤矿业的雇佣人员从18万降到了1万人[4]。1992年后的矿区仅开有二十余个。大批的矿工开始朝其他行业转型。保守党强调经济发展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大众关注解决收入分配与社会平等议题,这其中包括工人阶级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变革者的切身利益及它抗衡大环境的能力。拥有福利社会传统的英国逐渐因党派、资本家与银行的联合奉行财政紧缩政策。1%的社会财富最多者为金融家、经理、会计师和律师。保守党政府推出的减税政策,加上社会福利削减,使贫困人群的生活更步履艰难。在现行的减免收入税的财政计划下,这1%者将会因进一步减免收入税更加获利。工会以往的集体谈判也转向了个人和公司层面组织的谈判,其组织制度20世纪后叶被政府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论断为不利于创造就业 。近年来英国兴起重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风潮,探究资本论、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社会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是民众感受到劳动及生活环境的压迫性去反思现今社会的问题。

  2014年在Kellingley矿区,450名矿工最后一次开工。地下作业的结束,标志着曾经为之骄傲和强大的煤矿业的一个时代的逝去。产业崩塌,由于倒闭失业的工人等待着明天去找寻新的方向。“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其中的一名矿工说,“过去的32年里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想自己的技能不会再被需要了。”政治家站出来声明矿工们会得到合理的解雇补偿,且确保提供其他相应的工作,称辉煌过的煤矿产业未来仍是影响全国上下几代人的力量。但是只有曾深入矿井黑暗中前行的矿工,是真正在那天沉浸伤感的人,值得因工作的专业和技能感到骄傲。纪录片最后,罢工发起者之一的 Norman,回忆运动最后的平息,沉吟片刻,坚定地说:“在道德上我们从来不认为输给了撒切尔政府。我们输掉了一场战斗,但我们不会输掉整个战争。”

  今天的工人和大众仍持续着这样的斗争精神,为社会阶层分化下的不平等对待和他人遭受的不公而努力发声。尽管这大概将是一场持久战,暂且看不到曙光,这其中仍应当有你我的身影。任何期待拥有被平等对待权力的人,都应站在身处艰难时期里的绝望挣扎者的身旁。

  注释:

  [1].David Conn (2015), The Guardian

  [2].Deanie, S. (1986), ‘The Labour Law and Developing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in the UK’,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0, pp. 225-246

  [3].撒切尔 (2005), ‘通往权力之路:撒切尔夫人’

  [4].Andrew Glyn and Stephen Machin (1997), ‘Colliery Closure and the Decline of UK Coal Industry’,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35, pp.197-214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6-05-22/3789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乔峰 更新时间:2016-05-22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