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回忆录〉阅读》的弥天大谎
早在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警惕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的告诫。1959年,他又提出要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邓小平于1989年提出,我们要警惕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打一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这些论断都是非常及时、非常实事求是的。现在,美国对我国除了加紧实施亚太地区再平衡战略的军事包围之外,同时把搞“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步步紧逼,使用各种手段,包括金钱收买和荣誉奖励等,利用各种所谓民间团体,包括某些基金会和教育与学术机构,运用各种媒体资源,特别是通过网络系统,无孔不入地从政治理论和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文化殖民主义渗透,培植一股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势力。我们国内的反动势力,包括一些反动的知识精英、网络大V、职业写手、理论专家,则心甘情愿充当国外敌对势力的汉奸、走狗、奴才,遥相呼应,里通外国,里应外合,兴风作浪,气焰嚣张。他们深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于是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用造谣、诬蔑、抹黑的方法,把罪恶的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抹杀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一个时期来,谎言四起,通过媒体网络系统,以微信的形式进行大量传播,影响十分恶劣。其中《〈姚文元回忆录〉阅读》(注:以下简称《阅读》)一文就是应运而生的典型代表作。《阅读》的作者因狂妄与心虚而不署名,以下就尊称作者罢了。
为了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阅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有必要将《阅读》一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完整地引述出来。《阅读》一文说:“亲身经历了文革的一代人,从文革开始以来四十五年,许多人一直在思索:毛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凤凰网上一则姚文元回忆录揭开了谜底,回忆录说:毛曾亲自拟定他隐退后中央领导人的名单……第一位任命的就是党中央主席江青。据姚文元说这个名单曾两次交给政治局讨论,毛要江青当党主席,或者说是要江青接班,这就是谜底,这既是文革的终极目标,也是发动文革的真正原因。顺着这个线索和思路来回顾文革历程,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就是江青先把班接下来,然后交给正式接班人毛远新。姚文元96年出牢后说过,主席要把党中央主席位子传给江青!”“有一次,江青在审判席上说:“你们不知道吧,‘你办事,我放心’后面还有两句话,就是‘有问题,找江青。’”
剖析《阅读》的内容,可以清楚看出,作者居心叵测,阴险狡猾,绞尽脑汁,不择手段,造谣惑众,抹黑毛主席,抹黑共产党,其目的就是妄图砍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阻挠我们党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事业和反腐败斗争,推翻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简言之,《阅读》的要害是以反思和批判文革之名,行反毛反党反社会主义之实。
第一,这里,作者不讲毛泽东亲自拟定“名单”的具体时间,也不讲“名单曾两次交给政治局讨论”的具体时间,他是绝对提不出真凭实据的。如果“这个名单曾两次交给政治局讨论”一事是真实的,那么为什么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非但没有提及此事,反而明确肯定了毛主席“对江青、张春桥等人也进行过重要的批评和揭露,不让他们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呢?显而易见,党中央这一论断充分证明了所谓“毛曾亲自拟定他隐退后中央领导人的名单”及拟定任命江青为“党中央主席”一事纯属子虚乌有,是颠倒黑白的臆造。我们还可深入思考,如果“这个名单曾两次交给政治局讨论”一事是真实的,那么毛主席之后的几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难道不敢公开正视政治局曾经两次讨论“名单”一事,而加以掩饰吗?
第二,《阅读》一文说:“毛要江青当党主席,或者说是要江青接班,这就是谜底,这既是文革的终极目标,也是发动文革的真正原因。”“就是江青先把班接下来,然后交给正式接班人毛远新。”这一说法同样是无中生有,虚构事实,歪曲历史,不过这里包藏祸心更险恶,企图以此把毛主席进一步妖魔化,诬蔑和暗示毛主席发动“文革的终极目标”是要搞封建帝王的家天下,让不明真相的人们误解毛主席的封建帝王思想是多么根深蒂固!毛主席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呢?其目的是为了反对和防止中国共产党内产生修正主义,反对和防止中国和平演变与资本主义复辟,把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王光中同志的爱人、王光美的妹夫王静同志生前就说过:“谁把主席搞文化大革命说成是为了权力,谁是小人之见。”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中有过无政府主义泛滥,一些野心家乘机作祟,颠倒敌我,制造帮派争斗,伤害许多群众和革命领导干部,造成重大损失,尽管毛主席也纠正过很多错误,但文革的错误是严重的。毛主席曾说过: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但是,毛主席始终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动机和目的的正确性是不可否认的,也是无可质疑的。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关于文化大革命,也应该科学地历史地来看。毛泽东同志发动这样一次大革命,主要是从反修防修的要求出发的。至于实际过程中发生的缺点、错误,适当的时候作为经验教训总结一下,这对统一全党的认识,是需要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9页)他还曾多次强调指出:“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8-149,298,172页)由此可见,“文革谜底”的弥天大谎一经彻底揭穿,不仅证明了“毛要江青当党主席”“是文革的终极目标”的观点荒谬绝伦,纯属造谣诽谤,也暴露了作者是恬不知耻的跳梁小丑,而且更加彰显了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为了反修防修的真实目的,也证明了毛主席是我们党和人民的英明领袖,他有无限忠于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有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远大志向,有人民至上、鞠躬尽瘁的伟大情怀,有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格,有远见卓识、革命到底的非凡气魄。
第三,《阅读》一文说:“有一次,江青在审判席上说:你们不知道吧,‘你办事,我放心’后面还有两句话,就是‘有问题,找江青。’”大家知道,法庭对江青公开审判,向全中国现场直播,有谁听到江青说这句话呢?作者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撒谎,真是无耻之尤。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事实是,在中共中央档案局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毛主席临终前用大红铅笔,分别在三张纸上写着三句话,其中在一张纸上写的“你办事,我放心”一句话的后面,没有“有问题,找江青”这两句话。我和中央党校(2006年)进修一班的41位同志曾亲睹这一档案材料。这一档案材料的真实性,是任何精巧的谎言都推不倒的,反而使造谣者丧尽天良的行为暴露无遗,给了造谣者一记最为响亮的耳光!
第四,作者为什么要在当前形势下抛出《阅读》,大肆炒作“文革的终极目标”、“发动文革的真正原因”呢?为什么要利令智昏,颠倒是非,歪曲和掩盖文化革命的真实目的呢?这有其不可告人的图谋。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反修防修,反对和平演变,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与我们党正在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根本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持久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将不断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强化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也必将使帝国主义和我国剥削阶级残余势力妄图在我国搞和平演变的阴谋遭到严重挫折,甚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彻底破产,他们瞻望前景,怎能不忧心忡忡、不寒而栗、气急败坏呢?但他们由于反动本性使然,“亡我之心不死”,还将继续负隅顽抗,作垂死挣扎,与共产党和广大人民作长期的殊死斗争,这是毫无疑义的。文革失败了,没有真正解决产生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问题,所以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要当作无产阶级专政的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历史任务。历史前进要走曲折的路。然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当前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正是在科学吸取文化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新的形势下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是无产阶级专政下进行的长期而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是为继续防止和平演变、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所必须进行的伟大斗争,是与党和国家生死攸关、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伟大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力挽狂澜,运筹帷幄,正确领导,科学布局,依纪依法,坚定而审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初战告捷,挖出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包括一些位高权重的高层腐败分子。他们是隐藏在各级党政机关和军队及其他部门的掌握一定权力的腐败分子,可谓是彻头彻尾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或者说是货真价实的修正主义分子,其中一些罪恶昭彰的腐败分子受到刑事法律的严厉惩处,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决支持。这场反腐败斗争因此能够以不可阻挡之势,顺利进行,正在给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我们党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必定乘风破浪,战胜艰险,奋勇前进,胜利必将属于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伟大的人民!让《〈姚文元回忆录〉阅读》的作者之流在这场深入持久的反腐败斗争和反对和平演变斗争面前发抖吧!
(作者: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委员,曾任中纪委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侨办纪检组组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6-05-03/3756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