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屡次否认战争罪行的五个原因
自2012年安倍晋三再度执政以来,日本政坛右翼保守色彩浓厚,与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关系失睦。抛除领土争端和地缘政治因素,安倍政府否认法西斯侵略战争历史罪行的言行与举措,不断刺激着东北亚周边邻国的敏感神经,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
一方面,安倍政府上台执政后,其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在靖国神社春季大祭、秋季大祭及日本二战投降日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大规模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创 下“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国会议员参拜人数的新纪录,而安倍作为首相也公然于2013年12月26日前往参拜。另一方面,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中通过淡化或删除 发动侵华、侵朝和侵略东南亚国家的战争等内容,力图抹去本国青少年对历史的客观认识。此外,安倍还多次否认日本的战争罪行,提出“日本战犯不是罪犯”,并 公然质疑东京审判的公正性,意图以“安倍谈话”取代“村山谈话”。1995年的“村山谈话”被认为是日本对侵略战争进行反省的官方表态,但安倍政府却一直 试图修改这一谈话,而将于今年发表的“安倍谈话”对于如何认识和表述日本的侵略历史仍不明确。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0周年之际,安倍 政府为什么不顾国际社会舆论批评,屡次否认侵略战争罪行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在近代东亚地缘政治环境变迁中,日本是一个以变革求强、以战争求盛的国家。特别是周边邻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落伍铸就了日本武力称霸亚太的 雄心,二战的失败毁灭了其主宰亚太地区的梦想。战后,虽然美国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但由于美国没有遭受殖民侵略,在战争追责等问题上难以反映被侵略国 家的真实意愿和诉求。随着冷战对峙和新中国的成立,日本的地缘战略价值凸显,使得美国对日政策从整肃转为利用。日本自身则越来越局限在败于美国而非周边国 家的认知,这进一步导致其对侵略战争罪行的反省内缺动力、外乏压力。与此同时,作为受日本侵略战争之害最重的亚洲国家,中韩朝三国仍然无力改变美国独控日 本的局面,难以把握整肃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罪责的主动权,以及建构监控日本右翼势力反弹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中韩崛起后的声讨已经失去了历史整肃的最佳机遇, 对于迷恋昔日辉煌的安倍政府来说,此时在日本宣传造势具有肥沃的政治土壤。
第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迄今已历时70年之久,日本的人口结构已发生重大变更。战后出生的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大多数,那些负有战争责任的人 数已经不多,而新生代的战争责任意识也在日渐淡化。这些新生代不愿继承历史的负面遗产,厌恶“道歉外交”和“讨伐外交”,要求以“普通国家”的身份与各国 平等交往。这种国民主体与国民意识的新特点,决定了安倍政府否认和淡化战争罪行会获得日本国内多数民众的支持。
第三,日本政局近年来持续动荡,执政者往往将获取和维持自身的政治权力作为优先考虑对象,这也导致日本政府往往在历史问题上拒不认错,以刻意迎 合选民。为此,他们经常刻意激化中日矛盾,激发民众的对抗情绪,进而调动选民的支持热情。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民众对安倍政 权的支持率达到71%,这一数字几乎不受性别、年龄、学历、收入以及地域影响。正是有了这样坚实的民意基础,日本自民党才能在2012年底的众议院选举和 2013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连续获胜。
第四,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与中韩迅速崛起形成了强烈反差,催生了日本民众的忧虑感。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增长、增强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安倍政府 将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罪行作为重振日本国民“大国信心”的强心剂。日本民众普遍希望出现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人、希望压制周边国家的崛起,以重新找回日本的自尊 与自信。这种心态进一步加强了安倍政府同中韩等国对抗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底气,而安倍的保守思想及其极端右倾的言行也正好迎合了日本民众的心理需要。正是在 这种民众期许下,安倍能够维持着较高的支持率,更加大胆地推行右倾政策。
第五,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为安倍政府走向正常国家化道路提供了“顺风车”,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罪行则是其夹藏和贩卖的“私货”。奥巴马政府推 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意图,就是通过强化美日同盟以防范和遏制中国。美国对华推行“隐伏型”的遏制战略和美日同盟的重新定位,再次将日本带入了美国 隐性遏制中国的战略轨道。美国“联日抑中”的战略需求使得安倍政府敢于借机大胆否认其战争罪行,特别是在美日同盟的保障下无须顾虑国际舆论的压力。此外, 日本在南海争端问题中,极力讨好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菲律宾、越南等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来自东南亚国家对其否认战争罪行的批评压力。
(作者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5-03-30/3102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