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教育

打印

张志坤:寒门难出贵子,贫穷不值得感谢

寒门难出贵子,贫穷不值得感谢

张志坤

  高考年年热,今年亮点多,其中的两个话题尤其为人们所瞩目,一个是“寒门”,一个是“贫穷”。

  据报道,一个云南小伙接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正在工地上打工干活,这条消息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河北的一个女孩考上了北京大学,在网上撰文《感谢贫穷》,引发相当可观的舆论激动,据说都惊动了河北省委书记,委托相关领导前往慰问看望。

  于是,一时间有关“寒门出贵子”与“感谢贫穷”这两个话题就纷至沓来,成为相当一些人心灵与情感的鸡汤。

  但是,笔者以为,上述两件事情都属于偶然的个例,没有普遍性,在当下中国也没有什么典型意义,并不值得炒作宣扬。

  首先说说“寒门出贵子”

  如果有谁真的把这种说法当做历史与现实的真实,那实在是天大的误解。这句话,充其量说明了人们的渴望与企盼,但古往今来概率之低,大概同天上掉馅饼的概率差不多。

  “寒门出贵子”这句话古已有之,具体从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笔者没做相关考证,不得而知。但是,中国早期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是贵族世袭制,在这种制度下,基本上是贵族出贵子,如著名的战国四公子等,而奴隶与贫民总体上没有成为“贵子”的可能。正因为这样,所以即便到了封建社会,陈胜仍然愤懑的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足以证明身为社会底层而为人佣耕的陈胜是多么地绝望!当然,历史上也有百里奚五张羊皮的故事,但这只能算做极端的个例。

  到汉末三国之际,大家族的优势越发明显,如袁氏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他的儿子女婿都因此飞黄腾达。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垄断政坛,史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几百年间,寒门之士想爬到社会上层,难于上青天。

  当然,历史大动乱与大变动的时期,底层社会人士也能翻腾上来,如王猛,石勒等,但那只是历史上的短期现象,而长期的、规律性的,还是豪门出贵子,寒门出寒士,宋、明、清直到民国基本都是这样。

  现如今中国又是怎样呢?

  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弄不好很容易掉进猎人的陷阱里,但又不能不讲。应该说,共产党闹革命的时候也是历史的大变动,所以无数泥腿子能够登堂入室。但现如今中国已经超越革命的时代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阶层重构面貌重塑,人们目前都看到阶层固化的问题有越来越严重的迹象,寒门出贵子的案例变得越来越稀缺,所以一句老话又相当流行了,那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当然,云南小伙子与河北小姑娘考上北大还是应该表扬的,是不是“贵子”不敢说(笔者不赞成北大学生就是什么“贵子”),但毕竟出人头地了一番。他们的未来究竟会怎样,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贵子”,或者说,成为什么意义上的“贵子”,我感到没有一点把握。

  接下来说说“感谢贫穷”的问题

  河北考上北大的女孩发文说《感谢贫穷》,笔者的理解,并不是她喜欢贫穷、安心贫穷,而是因为贫穷使她经受磨炼,因为这样的磨炼而使她得以励志成长,她是在这个意义上感谢贫穷,这是对“贫穷”乐观与积极的一种诠释,而不是证明有哪个人真的喜欢穷一点。

  古往今来进行这样诠释的人很多。中国自古就由很多“苦读”的故事,其中之“苦”不仅仅是“头悬梁锥刺股”之刻苦,也包括生活的艰难困苦,在艰难困苦中学习成长。比如宋古代宰相吕蒙正,当年进京赶考,又饥又渴,但穷得买不起什么东西填肚子。正当窘迫之际,恰巧一个卖瓜的车路过,从车上滚下一个小瓜,吕蒙正忙不迭跑过去捡起来吃了,勉强充了一饥。等他当上宰相的时候,怀念这件事,特地在他当年捡瓜吃的地方盖了一个“噎瓜亭”以志纪念。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感谢吧。

  不要说这些故事了,就是笔者当年上高中的时候,也穷得叮当响,棉衣之外就一套外衣,严冬之际晚上把衣服洗了,第二天早上没干就穿出去跑步,结果冻得全身硬邦邦,形象狼狈得很。几十年过去了,现如今回想起来,仍心有戚戚焉。

  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贫穷,所以就不得不接受各种磨难与历练,这往往使他们在精神与情感上早熟,知道生活不易、稼穑艰难,所以比较能珍惜学习机会,不会斗鸡走马,也没有多少闲情逸致,把时间与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了。所以,穷人家孩子学习好的确实所在多多。

  但是,在激烈的学习与高考竞争中,贫穷真的具有优势,值得我们去感谢吗?

  笔者不相信有谁会这样理解,因为这完全是颠倒黑白。事实上,因为贫穷,许多孩子无法接受全面的、优质的教育。譬如在素质教育方面,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条件家庭的孩子们,学一节课的钢琴,就要花费100多元以上,这是贫穷的孩子所能企望的吗?实际上,因为经济条件的不同,各级各类教育里面学生的社会身份呈现明显的阶层分布,这在当今中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就以北京大学为例,可以进行抽样调查,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又能占大多的比例呢?当然,教育不是社会分层分化的原因,而是社会分层分化的结果,中国社会依据财富的再次分层,早已直接而鲜明地表现到教育上来,现在读职业高中的大都是底层工人农民的孩子,而读名牌大学的则越来越少工农子弟,至于贵族学校精英教育,早已经没了老百姓的身影。相对贫穷的老百姓在教育上总体而言居于下层,这是不争的事实。

  “贫穷”而不气馁,反而励志勇进,精神可嘉,值得表扬,河北女孩无疑是好样的。但是,俗话说得好,“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一个人如果相对贫穷一点还好办,如果真的贫穷得很,不要说什么学习考北大,还是先把自己的温饱解决了再说吧,如果贫穷的人们不解决基本生存问题,而热衷于什么考北大,结果恐怕是要越来越穷了。

  所以,“贫穷”真的不值得感谢,一个人励志奋发可以这么讲,但一个社会千万不能有这样的价值导向,对于“贫穷”,中国社会总体上应该持否定而不是肯定的态度。对于正在读书的学生而言,如果家庭贫穷,那么他们中多数将不管个人如何努力,也都无法弥补贫穷带来的种种不利,都要在包括考学在内的各种竞争中居被动难堪的境地。所以,中国当前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应该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的问题,应集体性、社会性地补足贫困所带来的各种短板,包括学习教育短板,而不应该给穷人的孩子们描绘“考北大”的美丽画饼。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寒门很少能出贵子,贫穷更是人生之大敌,请不要过度炒作,更不能对“感谢贫穷”搞不着边际的歪批。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jy/2018-08-04/5177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8-05 关键字:教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