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教育

打印

鹿野:最新历史课本在亲美反共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新历史课本在亲美反共道路上越走越远

鹿  

笔者在上周《比袁腾飞更可怕的是历史教科书——现行课本竟比国民党时代更亲美反共》一文中以罗斯福新政的演变为例,指出如果把现行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国民党时代的教科书比较起来,其亲美反共程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朋友纷纷询问:“今年9月开始使用的最新版本的统编中学历史课本相关内容是否修改了”因为最新的中学历史课本尚未出齐,我们还看不到其全部内容,但是就透露出的一些信息来看,这种状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在亲美反共道路上越走越远。具体情况如下: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去中国化”

如果我们要是把2003年的人教版教科书与2016年版的教育部版教科书中国古代史部分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基本框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幅度削减了经济文化史的相关内容,某种程度上使历史再度变成了“帝王将相的家谱”。

例如,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最新版的历史教科书中被删除了,兼之小学到初中的语文课本里也没有楚辞。于是,年轻一代人未必知道屈原是谁,或者只能从《芈月传》这种胡编乱造的戏说当中了解屈原了。再如,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也在最新版的历史教科书中被删除了,于是人们大概对于司马光只留下了一个“砸缸救人的聪明孩子”这一印象,不知道他是古代著名的史学大师了……

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绝不仅仅是王朝循环,更有辉煌灿烂的经济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历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主要强调古代史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古代经济文化的成就”。然而,教育部的最新历史教科书却反其道而行之,把经济文化删去十之八九,使年轻学生连屈原和司马光都不知道。这实际是一种割断文化传承的“去中国化”。

最新历史课本的“去中国化”不仅仅体现在单纯强调帝王将相,忽略经济文化成就上,在古代人类与民族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例如,在90年代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古代的原始人要介绍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新世纪初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删减为元谋人和北京人,最新的统编历史教科书中进一步删减为北京人。这样一来,中国人类存在的历史就一下被缩短了一百多万年,倒退回了民国时代对古代中国人类的认识。

在民族关系领域,90年代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既有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也有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压迫。在新世纪初的课程改革中,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压迫如元朝的四等人制等大多被删去了,出现了片面强调汉族对少数民族压迫的不对等情况。最新版的历史教科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这种不对等,但是却采取了刻意回避历史上民族冲突的做法,甚至连“民族融合”也不敢提,把以前各版本中强调的“民族融合”全部改为“民族交融”,很大程度上否认了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事实。

如果要是把这些内容与世界史的情况对照一下,问题就更严重了。比如说,介绍美国历史时强调美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美利坚民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国家的坚实基础;而在讲中国历史时却强调中国不仅历史上始终是多民族国家,而且连民族融合也不存在,只有各民族的交互影响等“交融”,因此必须要把多民族基础上的自治保持下去……这些论述是不是一种双重标准呢

二、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国粉化”

就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结构来看,统编历史教科书是有所进步的。因为在新世纪课程改革中,为了推崇西方国家的所谓普世价值和蓝色文明的优越性,课程设计者与教科书编订者不惜违背教学的最基本规律,我们可以看一下原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头几个单元的目录: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1课 鸦片战争

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3课 收复新疆

4课 甲午中日战争

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6课 洋务运动

7课 戊戌变法

8课 辛亥革命

9课 新文化运动

显然,原教科书为了突出所谓近代化史观,即西方文明的伟大和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为此不惜打乱历史教学的时间顺序,导致很多学生认为洋务运动是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这种做法导致了教师与学生广泛抗议,最终在最新的重编历史教科书中恢复了以时间为顺序的结构。

但是在内容的一些具体表述上,新的教材反而进一步倒退了。例如关于辛亥革命,以往教材的写法是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新教材中,辛亥革命被表述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问题是,如果否认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强调辛亥革命是“全民族的革命”,认为从同盟会到国民党这个领导集团代表“全民族的利益”,那么要中国共产党干什么呢

而且,就辛亥革命的结果来看,最终是帝国主义和代理人的势力占据了主导地位。推翻清政府的结果并不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大。比如外蒙独立、西藏的麦克马洪线、日本的“二十一条”等等一系列空前的丧权辱国的历史事件,都是在辛亥革命后很短的几年内发生的。这在清政府还存在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的新型革命才根本上扭转了这一局面。因此,过分拔高辛亥革命是不合适的。正如毛泽东主席指出的:

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底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三、世界史部分的“历史终结论”

对于世界史部分,笔者上周的文中已经说过了,即明明20世纪30年代,苏联较之美国显示出了明显的优越性,被时人称之为“红色的30年代”。现行的教科书却对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全盘肯定,大肆吹捧,对苏联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大肆谩骂,近乎颠倒黑白。虽然现在最新版本的九年级课本尚未出台,但是就笔者了解的信息来看,这一部分内容的基本倾向并未改动,相反,新课本在吹捧资本主义,攻击社会主义方面又进了一步。具体说来,新教材世界史部分主要修改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整体结构框架变了。原本旧教材里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虽然在具体表述上攻击社会主义吹捧资本主义,但是在整体结构上并未否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新教材却对于这一结构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动,把1900年资本主义国家统治全世界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一框架也就是否定了十月革命与新中国成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事实上把资本主义视之为“历史的终结”。

第二是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旧教材虽然在政治经济史介绍中普遍吹捧资本主义国家,攻击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思想文化史领域仍然介绍了美国的德莱塞等一些对于资本主义体制有批评的文化名人。现在新教材把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一系列批判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体制的文艺作品全部删去了,不管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对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美国的体制普遍持全盘肯定的态度。

四、教材问题的若干原因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初中历史新课本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并不是由于这几年国家统编政策和教材委员会成立的产物。很大程度上是历史遗留问题,现行课本的主要参照系是2011年出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早有规定。因此,教材不可能违背六年前课标中的相关规定,只能沿袭那个时代遗留的倾向。

更重要的是,笔者多次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能身居高位的晋升条件主要就是能否在西方受到赏识,在西方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的整个学术圈自然就成了西方亲美反共宣传的附庸。实际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修订中,某位所谓世界史专家就否定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提出了在中学课本中把1900年资本主义国家统治全世界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只不过引发了一位中央领导人的震怒,才使得90年代的教材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框架。

教科书的编者中有很多在亲美反共道路上走得更远,比如现行的高中历史课本编者之一就是袁腾飞:

所以,就当前学术界和课本编者队伍的政治倾向,最新历史课本在亲美反共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是理所当然吗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jy/2017-09-20/4630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09-21 关键字:教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