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方彬:以英烈精神激励中国前行
核心提示:在今天的中国,迫切需要探索有效张扬高尚精神的方式方法和载体。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建设,至少需要循两条路径,一个是弄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精神基础奠基于何处,另一个是我们将走向哪里,需要开拓何种新的精神力量之源。
8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草案明确,每年9月30日为国家烈士纪念日,并在该日举行纪念烈士活动。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各方关注。作为一个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者,我很早就呼吁国家要善待为国牺牲者并大力弘扬其精神,看到这条新闻,真是难掩激动的心情。
我们国家这次设立烈士纪念日,是从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来纪念为国牺牲者,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和激励生者。因为烈士身上蕴含的精神,对于弘扬主流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
这样的意义和价值很容易理解。比如,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作《草案》说明时说:“立法的目的是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传承中华民族气节血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而社会大众也作了相一致的解读,并且愿意接受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有位网友就发帖子说:这是对先烈的尊崇,回望来路,莫忘初衷。唯有勇毅前行,用一个更好的中国来告慰先人。
其实,借助为国牺牲者教育国民,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惯常做法。以美国为例,他们历来重视褒奖牺牲者,同时不遗余力宣扬其精神,这一点充分反映在好莱坞大片中,比如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每当一个阵亡将士的遗体运回国内,哪怕是半个世纪前牺牲者的遗骸,都要举行隆重的下葬仪式。美国国会还把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阵亡将士纪念日”。每到这一天,总统要出席在五角大楼旁边的安葬了20多万名阵亡军人的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的纪念仪式,期间要向无名士兵墓敬献花圈,同时发表演讲。他们还将这一天的15时定为“全国追思时刻”。
英国也与此类似,他们是将每年距离11月11日最近的那个周日作为“烈士纪念日”。在这一天,英国女王会出席并主持纪念仪式,王室成员、政府高官、军队将领和各界人士共同参加仪式。在英国,这一天的11时被定为民众集体默哀时间。
各国都重视并采取这样一种教育方式,是由精神与价值观建设的规律决定的。首先,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不同于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后者可以自然传播,而前者则是需要理性支持,需要主流社会作出有效的主动行为。其次,节日和仪式更能聚焦大众的目光,更能引起广泛关注,且便于营造氛围,强化其效能。最后,上升到法的高度便具有了强制性,也就是将柔性引导转变成刚性引导和约束,更能产生教化和强化作用。
在今天的中国,迫切需要探索有效张扬高尚精神的方式方法和载体。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建设,至少需要循两条路径,一个是弄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精神基础奠基于何处,另一个是我们将走向哪里,需要开拓何种新的精神力量之源。就前者来讲,从革命先烈那里寻找精神力量,这是最便捷的路径。就后者来说,中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科学的价值坐标系和精神大厦建设,必须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创造中,寻找精神因子和标定物。我们从中挖掘出越深刻的思想,就越能找到前进的路径和力量支撑。让历史告诉未来,这是一个民族成长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有了纪念日,还需要一个富于质感的纪念场所,那就是牺牲军人国家公墓,它同样是一种褒奖为国捐躯者、激励后来者的重要方式。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jy/2014-08-31/2783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