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科学仪器突围之路
据报道,中国高端科学仪器的进口依赖度与芯片和石油并列前三,进口依赖度达到90%,比芯片和石油还高。这成为人们的新焦虑点。
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高端科学仪器是前沿科研的必要条件。中国进口的高端科学仪器有很多来自美国,或者采用关键美国技术。在中国科研向高端全面挺进,而美国对中国的封锁越来越无底线的现在,中国高端科学仪器遭到禁运是很现实的危险,对中国前沿科研的影响不言而喻。
但这其实反应了中国科研的现实:追赶为主,突破还是特例,但追赶已经非常接近最前沿了。
最前沿的突破性科研需要科学家自己发明新仪器,包括对现有仪器改装,或者采用新的方法。这些都是从厂家买不来的,厂家自己也没有。厂家能提供的最高端的仪器也永远只能从最前沿后退一步,也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成熟度,可以作为商业产品提供市场。
中国在中低端科学仪器方面是能够自给自足的,在品种、质量上也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不仅因为门槛较低,也因为使用数量较大。只要有足够市场,入门门槛足够低,中国制造都能白菜化。
在高端仪器方面,情况就比较尴尬。市场较小,碎片化严重,更加要命的是,“蓝筹股”心态严重。这好比医用核磁共振,如果用进口设备照出来有误诊,人们的反应常常是“这东西总是有一定的误诊的”,但要是国产设备做出同样的诊断,就不一定那么宽容了。这未必是崇洋媚外,而是对已经打出牌子的厂家的信任。这种信任来之不易,是先发者优势。
先发者其实也有成长中的阵痛的。但在心理上,那是行业的成长期,有阵痛难免。到先发者已经过了成长期,不再阵痛了,后来者要过自己的成长期的时候。但这是产品的成长期,就行业而言,已经时候成熟期了,用户对阵痛的忍受度就较低:能不阵痛,谁喜欢阵痛啊,耽搁不起,不就是加几个钱吗?
高端科学仪器不同于一般产品,与科学前沿的联系很紧密。没有大量的手工实践,自动化就无从谈起;没有大量的反复实践,质量和可靠性就无从谈起;没有大量的应用实践,应用拓展就无从谈起。
有说法用进口仪器的好处之一是“有地方问问题”,在实验中卡壳了,可以到国内外相关论坛上问问题,常会有热心人分享经验之谈,这正是中国在实践上落后西方的最好写照。
落后不丢人,但先进是学不来的,是干出来的。中国科学家们正在学中干、干中学,他们积累起的足够深厚和广泛的知识和经验,才是中国高端科学仪器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从这里,打破依赖进口的困局从两个方向入手。
首先,中国科研正在向最前沿全线挺进,在此过程中,中国科学家会发明自己的新仪器,建立自己的新方法,中国的科学仪器厂家必须把持住机会,积极与学术界合作,放眼长远。这是拉平起跑线的最好机会。在此期间,只要各方真诚合作,同舟共济,成长与阵痛都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中国的中端科学仪器也会稳步向高端渗透,这已经在大量中国制造百试不爽了。日拱一卒,愚公移山,慢一点,但是扎实。
比较焦虑的是万一美国全面禁运,怎么办?
这和先进芯片制造一样,反而打破了依赖进口高端科学仪器的“蓝筹股”心理了。成长期也好,阵痛也好,该承受的,都会承受,反而是对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促进。
在帝修反封锁的年代,中国曾今有相对完整的科学仪器研制行业,但那是低水平的完整,一开放就被冲的稀里哗啦。坚持保留科学仪器行业、坚持自主发展会避免现在的尴尬吗?这和芯片、软件、计算机一样,简单说,不能,只能死守落后。开放是必要的,但开放不等于放弃自主,扎根自主的开放才是可持续的开放,否则永远有追赶中被先发者下绊子的问题。
中国科学仪器也要打破“杀价才能竞争”的迷思。谷贱伤农,仪贱也伤厂商。听说有国产科学仪器竟然有按钮按下去弹不起来的事情,者肯定不是中国造不出好用的按钮的缘故。
在必须极端杀价才能有人购买的时候,在非关键零部件上偷工减料就是必然的,其结果是厂商和用户双输。对国产仪器的低价有合理期望,这在长远是双赢的。中国中端仪器产业的壮大也提供了有利条件,按钮、机箱、电路插板、高精度电源都是相通甚至相同的,高精度温度、压力、液位、流量控制、消磁室、强磁体、消音室、超低振动平台等也是一样。
中国崛起是全方位的。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在大部分领域冲破马太效应的临界点,剩余的也在加速冲破。就科学仪器而言,最前沿和中端都没有多大问题,中端偏高也在被中国日拱一卒地啃下来,现在缺门的是在西方已经成熟但中国还在追赶的高端。但这个缺门是暂态的,在逐渐消失。西方不禁运,中国继续进口,缺口消失得慢一些,西方厂商得利的时间也长一点;西方禁运,中国会有短痛,但国产反而有机会冲破阵痛,加速成熟。禁运只有在远远低于马太效应临界点的时候才有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jj/2022-07-13/7642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