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是原子弹经济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是原子弹经济

数  学

d7ca627d27befc0c64c4e8f80e48c341.jpg

  本文给出一个新的观点,就是认为,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是原子弹经济。

  那么还是先要定义,什么叫原子弹经济。

  那就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完全围绕着怎样获得原子弹,导弹,火箭,卫星,核潜艇等战略武器的制造技术,并能够制造出这些东西,装备军队,保卫国家,这样一个目标来进行的经济。

  这里面核心中的核心,目标中的目标,是把原子弹制造出来。

  而且,还要以最低的代价,把原子弹制造出来。

  就是说,我下面将要论证,在毛泽东时代的这种制造出原子弹的代价,已经到达最低,基本上不可能更低。

  我们知道,每一个家庭的经济,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件,如住房,汽车,彩电,冰箱,等等。

  那么,家庭的经济根据各家主人的不同,策略通常不同。

  有的家庭,是过一天算一天,有了钱就逛商场,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大件不大件的,并不感兴趣。

  但是我来深圳,当时房改不久,因此当时先来的人就买房子,两万元多元人民币一套,这对于当时的深圳人来讲,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因此自己拼命挣,加银行分期付款,加上从亲戚借,为了买这么一套房子,全家人可是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苦日子,包括每天喝稀饭吃咸菜。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想要买大件,那就得自己节衣缩食。

  有的打工的,一来深圳,一开始就计划好了,因此钱不乱花不乱用,节衣缩食,目标就是要买住房买大件,为了这个目标艰苦奋斗多年。

  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原子弹就是一个很大的大件。

  因此,我以为,毛泽东的心中在考虑经济的时候,一定在想着“我们一定要有原子弹!一定要有一定要有,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有!”

  而毛泽东的这个考虑,实际上代表了绝大多数活着的中国人民和死去的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的想法,并不是说,中国人民统统都不这么想,就毛泽东一人这么想。

  直到现在,如果你搞一个民意测验,对于我国拥有核武器持正面评价的中国人,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因此,对于一些右派,持有少数人的不同意见,以为原子弹没有什么用处,那你哼哼你的,但是要想让大多数中国人这么认为,那是痴心妄想,这我也是实是求事地说话。

  原子弹是在二战中发明的,由美国先发明出来,并在日本投下两颗。杀伤力也是巨大的,举世震惊。

  那么,作为美国自己,肯定不喜欢别的国家也能够制造原子弹,更不希望自己的国家的某个城市落下原子弹。

  因此,从那个时候起,美国就一定处于担惊受怕之中。

  美国人每天都在想:“别国什么时候也能制造核弹?什么时候?那太可怕了,会不会是我的敌国?”我们一定要做这种换位思考,才能够理解美国人的想法。

  但是后来苏联有了,这对于美国来讲是极度失望的。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而且,全世界都注意到,经济开始恢复和迅速发展。

  因此,美国人一定在日思夜想这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会有核弹?什么时候能够制造出来?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那太可怕了!”

  为什么美国人会感到特别可怕?

  苏联有核弹,美国都不一定特别觉得可怕。

  因为,美英苏是二战中的三巨头,是合作的盟友,美国和苏联好歹有一定的友好关系。

  如果我是一个美国人,当时对一个二战中协手合作的苏联,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会的理事国,并不会感到特别地害怕。

  但是中国则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被美国视为非法国家,是一群土匪占领着的地盘。

  美国人当时一想着毛泽东,那就和近年美国人想塔利班想拉登那样。那么,一群土匪如果拥有了核弹,这件事情害怕不害怕?

  假想你是美国人,听到拉登有了核武器,已经试爆成功一枚,你害怕不害怕?一定会觉得事态极为严重的。

  而且,中国如果拥有核武器,将是第三世界国家中,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

  这第一个的拥有,本身是美国最不能够容忍的事情,是一定要管,一定要阻止的。

  而在中国拥有核武器之后,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三世界国家拥有核武器,阻力虽然也很大,但已经不是那么大了。

  或者说,如果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核武器,是印度成为第一个拥有核武的国家,则美国和苏联都一定会向印度发动战争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核武器,完全是在托中国的福。

  当年印度试爆成功第一颗核弹时,美国已经注意到了中印之间已经发生过一场边境战争,因此,也就是希望印度也能够起到制衡中国的作用。

  但是,美国没有想到巴基斯坦更加不能够容忍,结果两国都试爆核武。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国家,都是对美国示好的国家。

  而象伊朗或者北朝鲜要拥有核武,美国人就要害怕得多了。

  即便如此,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获得核武的代价上,比中国的成本要低么?

  这两个国家立国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早,且一直实行市场经济。

  到现在,有谁认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人民生活水平要比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好的?

  如果中印巴三国都是发展到今天都没有核武器,从今天开始发展,则美国一定会进行军事力量的打击的。

  而且,今天的美国,和五六十年代的不同在于,那个时候的美国,卫星技术,数字成像技术,等等,还远不如今天这么先进,不能够通过卫星的实时监测来及时反应,来保证消灭对方的核武时,自己国家不受到核弹袭击。

  因此,这件事情的确是越早进行越好,越晚越被动。

  因此,美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全面的目标,就是尽一切努力,阻止中国拥有核武器。

  美国的情报也将全面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

  美国人的行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尽最大的努力破坏中国经济发展,或者破坏不了也要阻止中国的经济发展。

  因为,只要经济发展不上去,国家是很穷的,则科学技术也会受到阻碍,就能够延缓中国获得核武器的时间。

  但是,美国人当时的情报来源还是不大行。因为当时美国人还没有卫星,建国之后毛泽东的许多情报美国人搞不到。因此就派侦察机进入大陆侦察。

  但是,侦察机有被击落的危险,事实上也击落了不少。当时美国也没有多少测量什么地方核弹爆炸的技术。

  美国人也在迅速发展这种侦测技术。美国人也在全面阻止任何的核材料进入中国。

  实际上后来在美国有了间谍卫星之后,也还是在分辨率问题上要不断提高。在

  数字摄影出现之前,拍照就只能够用胶卷,卫星只有回收并进行胶卷冲选才能够看得到照片,这对于准确定位和打击核设施是不够的。

  美国人的行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极力说服苏联人,让苏联人来压制中国人不要获得核武器。

  要说服苏联人,中国拥有核武器不仅美国害怕,苏联也是应当害怕的。

  美国人说服不了斯大林,但是斯大林死了以后,却成功地说服了赫鲁晓夫。

  因此,赫鲁晓夫感到中国拥有核武器是特别可怕的事情,尤其是经过试探,发现毛泽东不是一个听话的人,中苏有可能有大的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就更害怕中国拥有核武器了。

  只要作一作对位思考就行。

  比如说,现在北朝鲜就不大听中国的话,那么,国内就有一些人,对北朝鲜拥有核武器,感到害怕,对不对?

  如果越南拥有了核武,我们会不会感到害怕?会不会害怕他们哪一天发神经扔到我们头上?

  但是,现在看来越南似乎暂时没有研制核武的能力,是因为越南要比北朝鲜穷,科技实力要弱很多。

  所以,当时我们在国内,对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深切的了解,而在我们之外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拥有核武,那是一件特别特别可怕的事情。

  我想,现在的北朝鲜的一个普通人民,想法可能和我当年一样,觉得自己国家拥有核武是理所当然的嘛。

  因为他是在内部思考,正如我当年是在内部思考一样。

  好了,现在美国人和苏联人,就是赫鲁晓夫,要联手压制中国不能够获得核武了,因此双方联手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两家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我们就是不要让你有就是不要就是不要,要困死你饿死你困死你饿死你!”加上中国的三年自然灾难,导致了极为困难的时期。

  而中国的最关键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大跃进中发现了大庆油田,能源问题一解决,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到1962年石油滚滚而出,中国就告别了饥荒了。

  因此在1964年,美国和苏联,加上日本军国主义,最害怕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而且在那个时候美英苏刚达成一个核不扩展的条约,中国完全无视!

  因此,当时的美国人和苏联人的想法一定是:不惜发动战争干掉中国的核弹!

  但是这件事情是需要策划的。如果要干掉中国的核弹,必须一举完成目标,不能够有一个拖泥带水的过程,一定是这样,要干掉中国的核弹,却让中国的核弹没有机会扔到他们头上。这才是非常难的事情。

  而且,美国和苏联,由谁先来干?是美国还是苏联?两家在这个时候相互推,都希望对方先干。

  因为,谁先干,谁就可能尝到一颗中国的核弹。

  但是,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火箭,没有洲际导弹。如果要扔核弹,只能够派飞机投弹。中国的飞机续航能力究竟如何?也不清楚。

  但是,战争是一定要发动的,中国的核武器是一定要干掉的。因此,两家就在积极筹备之中。

  美国率先在越南发动了进攻,但是,克制住自己没有使用核弹,是因为自己战争不升级,就希望中国的战争也不会升级。

  苏联在赫鲁晓夫倒台之后仍然继续就核弹问题向中国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尤其是中国居然安然地又爆炸了第二颗,第三颗核弹,而且第三颗象是一颗失败的氢弹,因此当时被称作为有热核材料的原子弹。

  因此,帝国主义是一定要动手了。

  但是这个时候毛泽东发动了文革。

  则一方面,中国国内的动乱让美国和苏联都看呆了。

  通常而言,当一个国家处于动乱之中的时候,美国和苏联都不想发动进攻。因为,动乱对他们而言是好事。

  他们希望这个国家在动乱中经济崩溃。

  而这个时候发动进攻,反而使国内人民团结一致抵御外来侵略,等于帮助对方消除动乱了。

  既然处于动乱状态,当然就希望中国共产党在动乱中完蛋,谁能够最后上台还不一定,无论是亲苏派上台还是亲美派上台,苏联和美国都能够继续施加政治压力使其消除核武器。

  我想苏联是希望林彪上台的,就从林彪政变失败后逃往苏联这一点看,也应当如此。

  此外,三年动乱并不仅仅是大陆内乱,这个乱还向日本向美国蔓延,导致日本红卫兵的造反美国红卫兵的造反,激起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反战运动。

  而当三年动乱结束时,美国和苏联失望地看到,原来还是即不亲苏,也不亲美的毛泽东在掌权,因此又赶紧策划和推进战争进程。

  因此这个时候中国的处境是最危险的,战争一触即发,而且,最大的危险来自苏联。

  因为美国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被越南战争和美国国内的红卫兵运动拖住了,苏联却向全苏联封锁住了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消息。

  因此,九大召开完后立即的动作就是迅速地备战,而且是准备核战争,这才有了将二千万知识青年从城市转移到乡村的大行动,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因此中国就深挖洞,广积粮。有人问为什么准备战争就要将二千万知识青年转移到农村?为什么苏联当年准备战争就不是这样?要知道中国要准备的可是核战争呀!

  对于核战争,防守城市是没有意义的,而先行转移到农村,就能够保存大量的力量。

  当然,城市的生产也要维持,但大量的工业设施也向三线转移。

  因此,在1969年,战争的危险的确是太大太大了。

  可是到了1970年,中国利用了动乱的这段时间,即让美国苏联看得目瞪口呆的时候,赢得了制造火箭的技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了。

  这对于苏联和美国又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消息。

  因为,原来的一切战争筹备,所有的计划又要改变了。

  原来只以为中国也许会用飞机扔核弹,因此用先进的雷达系统严密监视,不使中国的飞机突破防线,还是有把握干掉中国却不让核弹落到自己头上的。

  但现在中国的卫星上天,就说明中国具备了用火箭把核弹扔到美苏大城市的能力,而当时的美国和苏联都没有特别可靠的反洲际弹道导弹的技术,美国直到今天也没有,也正在筹备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这样一来,想要在干掉中国的同时自己的国家大城市不挨核弹,已经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种绝望之下,美国和苏联渐渐都放弃了干掉中国核弹的想法,美国的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策划却始于1970年。

  而毛泽东很清楚美国为什么急于甚至不惜抛弃台湾这个忠实的盟友要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努力是什么,因此见尼克松的第一句话就是开门见山:美国的核弹这么大(树起大姆指),中国的核弹只有这么大(竖起小姆指),你美国为什么要害怕中国的核弹?

  再以后,国际社会渐渐把中国拥有核弹拥有战略核武器当作一件平常事,因此以后就渐渐正常了。

  好,现在我把这个故事这么说了一遍。

  现在回想,有没有什么更便宜的造出核弹的办法,我将要经过分析认为,可能没有。

  也就是说,也许市场经济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是正确的。

  但是,就建国开始的这个制造核弹为核心目标的经济来说,市场经济帮不了太大的忙。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制造出核弹的成本,并不仅仅是钱和技术的问题,而是人家不能够容忍,人家要来打你的问题,这一点成本一定要计算清楚。

  这个成本,是无论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还是别的什么经济,都是这样的。

  比方说吧。开个饭店的成本,似乎是租或者借一间临街的房子,装修一下,买来桌椅板凳,锅碗瓢勺,买来油盐酱醋,各种蔬菜,鸡鸭鱼肉,聘些厨师服务员,收银员,所有的这些成本,就是饭店的成本吗?

  不。如果你的街对面已经有了一帮黑社会先开了一家饭店,你的成本还包括他们没完没了的破坏捣乱,甚至要派团伙进到你的饭店到处乱砸,所有的这些成本,即击退或者成功防御黑社会的成本,统统计算在内。这个成本就要比没有黑社会时的成本,大得太多了。

  老野叟说的对,其实制造核弹的技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台湾制造的时候,美军派飞机用水泥给封了。那么,台湾真的想制造核弹,就必须包括进和美国彻底翻脸的成本在内,这个成本对台湾来讲,就太大了,大到付不起的地步。

  那么有人可能以为,在毛泽东时代就实行市场经济,就可以做到即有核弹,人民生活又能够改善。下面说明,这也是不大可能的。

  我不是说市场经济不好,在这里我要和诸位左派划清界限。我认为市场经济是好的。

  我只是认为,如果以制造核弹为最终目标,市场经济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可能会阻碍核弹的制造。

  而核弹已经制造出,各国已经承认了中国拥有核弹的合法性之后,市场经济很可能是正确的。

  为什么?国家统计局显示,改革开放前中国的GDP平均年增百分之七,而改革开放后,则年均增长百分之九,这说明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威力。

  但是,如果你去仔细观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各个年份的增长速度,会发现,有那么两年,增长率是百分之四左右的,因为那两年受到了帝国主义经济制裁。

  因此,也就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帝国主义的经济制裁,能够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压缩到年增百分之四,即还不如毛泽东时代的经济表现。

  因此,如果中国在建国以后一直搞市场经济,则如果还要想搞核弹,人家一看你要搞核弹,就必然要经济制裁,那么,如果你要硬顶,不服软,年增也就只有百分之四,不如毛泽东时代已经达到的平均年增百分之七的程度。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的反驳就是,在1989年中国受到经济制裁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足够发达的时候,所以增长速度才会慢。

  如果是在中国更穷一些的时候,增长就不会那么慢的。

  这里面暗藏了一种说法,一种理论,就是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还远不够发展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理当很快的,随便弄弄就是年增百分之七以上的。因此下面我就要反驳这样一种说法,就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理应增长速度快。

  就说这几年,中国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左右。但是深圳可是中国的发达城市,深圳这几年一直保持着年增百分之十四的增长率,就是说,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那么,换言之,既然深圳远高于国家增长的平均速度,也就意味着国家有不少地区的增长速度不够平均值,比如说,国家年均增长百分之八到九左右,可是那些地区则增长速度只有百分之五到六左右,这样和深圳的百分之十四的增长率一起平均,才能够平均到国家的年均增长百分之八到九左右。是什么地区呢?是贫穷地区。

  那么,也就是说,一个贫穷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经济增长率,将远低于象深圳这样的发达地区,而只能达到年增百分之五到六左右。

  因此可以推断,毛泽东时代,是整个大陆,都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的贫穷地区,因此,也就只能达到年增百分之五到六左右,而不是毛泽东时代已经达到的百分之七的成绩。因为你现在的市场经济的实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嘛。

  再重复一遍我的推理:即使在市场经济下要搞核弹,也会受到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因此,经济增长率也就不会高,人民照样要度过一段节衣缩食的日子。

  而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还会有其它的副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副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会急剧抬高知识分子的劳动成本。

  在建国初期,大陆人民有相当多的文盲,因此,缺少知识分子,可以认为知识分子奇缺。

  而搞核弹是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的,特别地大量,少了不行。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都是有价格的,这个价格是随供需关系而变化的。

  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劳动力需要的多,什么劳动力就贵,价格上扬。

  比如说,如果厨师奇缺,那么厨师的工资就必然上涨,或者说厨师这种劳动力价格迅速上涨。

  因此,在经济发展之初,在知识分子奇缺的情况下搞市场经济,势必导致知识分子的劳动力价格急剧上升,因为供不应求嘛。

  那么,有人就会说就会有更多的人想当知识分子,会把自己训练成知识分子。这是对的。

  但是,这种训练仍然要有知识分子当老师,而老师则又供不应求,老师的价钱又会急剧上胀,这样穷人就上不起学,当不了知识分子。这是一个死结。

  而且,无论如何,知识分子培训出来总得花时间,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总要十几年吧?这对于搞出核弹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这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搞核弹,势必要用市场价来购买知识分子的劳动力,这就使得制造原子弹的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上升到国家无法承担的地步。

  因此,在建国初期要想搞出核弹,别无选择,只有强力打击知识分子,压制他们的劳动力价格,让他们吃的是草吐的是奶,最大限度地压榨出知识分子的价值。

  否则的话,国家根本就无法承担这种财力,而且优秀一些的知识分子都会迅速被其它的企业甚至国外聘走。

  作为经济人的知识分子,必然在自己的劳动力价格被强行压低的情况下进行反抗,一定要镇压这种反抗,否则根本不可能养得起这么贵的劳动力。

  当然,会有知识分子爱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的。

  但是从整个市场的统计平均而言,作为知识分子的整体而言,是一定不满意自己的劳动力价格被强行压低的。

  综上所述,一个后发国家想要搞出核弹,好象必然要经历过我上面分析的路线,也就是说,别无选择地经历毛泽东时代的整个节衣缩食的过程,真的别无选择。

  那么,现在就要问,为什么我国就非要弄出核弹不可,不弄出来就不行吗?

  这要从毛泽东的矛盾论中去找答案。就是说,在任何的一对矛盾中,总有一方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次要方面。

  那么,拥有核弹,就是希望中国今后能够在国际大家庭中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要处于次要方面。

  比如说,资本家拖欠工人工资,则资本家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工人处于次要方面。

  而如果工人阶级专政,你资本家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就是工人阶级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的百年屈辱,就是因为中国总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被动挨打,求爷爷告奶奶,在强权之间委屈求全。

  毛泽东是不喜欢这样的,他是希望中国能够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本身就是强权,那在国际事务上才是扬眉吐气的。

  美国有一部电影,是讲的设想有一颗小行星要撞上地球了,地球上的人类都要死亡,因此美国建造了一个结实的掩体,然后确定人类中最优秀的一些人的名单,让这些人进掩体,其它的人就都死去算了,没有办法。

  那么,在这部故事片中,美国有确定保护哪些优秀人物的权力,美国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但是,中国的目标就是,将来真有这种事情发生,比如说全人类因为某种灾难,不一定是因为小行星的撞,完全可以是其它的理由,比如说能源危机,必须要有大部分人死,要挑选一些优秀人物活下来,则决定哪些人是优秀的,要由中国决定,这才是中国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拥有核弹,则是中国要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必然一步。

  而且,说到生活水平,除了吃好穿好之外,有大件是一个重要的生活水平。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深圳的一些同事,虽然在买房子期间节衣缩食喝稀饭吃咸菜,但是因为有了房子,从有房子这一点看,就是一个生活水平。

  同样,中国的有核弹,就是一个生活水平,安全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都是属于广义的生活水平的。

  再回想及检讨美国方面,当年阻止中国的核弹产生的过程中,有没有更有效的路线?

  一种设想就是,在毛泽东刚解放大陆还立足未稳时,向中国发动全面军事进攻,占领整个中国,消灭共产党,让蒋介石政府继续执政。

  这种设想是在实施之中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核战争和常规战中都取胜,对美国而言,成本才是重要的。

  1945年,美国刚有核弹,那么,到了1949年,美国并没有几千枚核弹,当时制造核弹的成本还是相当贵的。我认为当时的美国不过几十颗核弹。当时的核弹还是非常昂贵的。

  如果全部用在进攻中国上,按在日本一颗核弹杀死二十万人计算,就算一百枚核弹,杀死两千万人,对于一个五亿五千万人口的中国来讲,杀死的还是少数。

  而且,你不能够光投弹不进行常规战的陆军进攻。

  如果说,我就是没完没了地投弹,滥杀无辜,这就是我的战略目标,没有其它的目标。

  那么美国和希特勒政权无异,则势必导致全世界在苏联的团结下形成新的联盟,美国将失去整个欧洲的支持。

  因此,必须是在一百枚核弹的轰炸下,完成占领中国的目标,而不能够是为杀人而杀人,因此,陆军是一定要进入的。

  而蒋介石的陆军是一定不能够用的,已经被共军打得稀里划啦。

  而共军的作战能力根本不受大城市挨炸的影响,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打出来的军队。

  因此,美国的陆军还是要进攻中国。还是要用常规武器。

  要知道美国当时的常规武器,是远没有什么GPS定位,也没有卫星支持,没有什么精确制导,基本上也就是轰炸机水平投弹和俯冲投弹,大炮也就是老一套的定位办法,精度都是差的,想要对付运动战都是没有多少办法的。

  另外,你那一百枚核弹投在中国什么地方?中国当时是很烂的,没有什么地方值得炸。

  稍微值得一点的地方就是上海和广州。但是,用核弹炸不如用陆军占领。

  我认为如果美国陆军占领,共军是会让出这两个地方的。

  甚至,会更加多地诱敌深入,导致美国的核弹用起来更不方便。

  因此,美国是要测试中共军队的作战能力的。

  如果测试的结果,是解放军一触即溃,如果美军只需花极低的代价就象当年的八国联军那样占领北京,美军是一定会这么做的。

  这个测试工作,就是在朝鲜战争中完成。

  在完成之后,美国就认为立即打中共并不现实。

  因此就要继续发展更多的核弹,待到核弹多到能够把整个中国大陆覆盖的时候,美国就会进攻。

  因此,后来最危险的时候的确应当是在1966年至1969年,那个时候美国已经有了几千枚核弹,确实能够把整个中国大陆炸平的。

  但那个时候的美国的犹豫在于,不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挨上几枚核弹,而在1970年,中国的卫星上天,中国果然具有这种能力,美国就打消了立即消灭中国的计划。

  从美国人的观点看,中国人只不过是一群烂人,而自己则是高贵人士,为了消灭一群烂人而使自己吃很大的亏,这是不值的。

  正如一个人和蚂蜂窝对抗,蚂蜂窝原本不是对手,但这个人一定是要保护好自己不受一个蚂蜂的叮且把蚂蜂窝消灭。

  只要被一个蚂蜂叮了一口,整个行动就会被这个人看作不值。

  也就是说,中国发展核武的历史机会也就是毛泽东时代的初期那些年,过了就没有了。

  如果在1970年中国开始发展核武,美国一定会用几千枚核弹把中国炸平。而在1950年,美国还没有这个能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jj/2020-12-26/6682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0-12-26 关键字:经济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