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是如何异化成消费关系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公立医院一直坚持公益性的性质。尽管那时的医疗条件不如现在,但看病住院动手术收费都很低,城市农村还有公费医疗;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教导,对患者的服务态度也比较好。因此,在那个时候,医患关系比现在好得多,医务人员被民众称为“白衣天使”,医患暴力冲突事件更是极为罕见。
今日(12月27日)7时07分,人民日报微博以《民航总医院伤医事件后:忙碌依然,安保明显增强》为题转发了现代快报微博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
【“12月24日早晨6点左右,位于北京的民航总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一名高龄患者的儿子疑似是对诊疗效果不满,在急诊抢救室内挥刀残忍刺向女医师杨文,致其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据悉,事发时,嫌疑人95岁的母亲,已经在医院住了二三十天了,疑似发烧一直不退。行凶者孙某为此已经找杨文吵过多次。讲述此事的患者认为,持刀伤人,说明行凶者是有预谋的。目前,老太太仍然在民航总医院急诊室接受治疗。由于抢救室安保严密,记者无法进入。”
“记者找到了一位目击者。据这位护工讲述,24日早晨6点,她去抢救室拿东西,进去发现四五个保安正围着一个人。那名男子有一米七出头,瘦瘦的,手里还拿着一把有二十多厘米长的刀,就站在那位95岁老人的病床边。而在一旁,好几个医生正围在一张床位前进行抢救。低头看地上时,一大摊的鲜血。”】
对于发生在民航总医院的这起伤医事件,有一些细节特别是行凶者伤害女医师杨文的具体动机是什么,目前警方还没有公布。但仅从人民日报微博转发的这篇报道披露的情况看,这起伤医事件显然是一起由医患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犯罪案件。
对于发生在民航总医院的这起恶性伤医事件,我想说两句话:
第一句话,对于行凶者孙某残忍伤害女医师杨文的行为表示坚决的谴责,对于女医师杨文因抢救无效不幸逝去表示深切的哀悼!
第二句话,我们大家都要好好想一想,我国的医患关系究竟是如何异化成消费关系的?
2013年5月17日《人民日报》19 版刊登了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健康版主编白剑峰写的一篇题为《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的文章。该文认为,“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而对于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的原因,该文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医患关系的异化。该文认为,
【“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第二个原因是对医学的误读。该文认为,
【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增加,还与人们对医学的误读有关。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于是,很多人对医学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医学无所不能,人类已经具备了跟自然规律抗争的能力。只要拥有了最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于是,科学技术被推上了神坛,医学朝着错误的方向高歌猛进。一方面,医生陷入了技术崇拜,盲目追求高端医疗,导致医疗费用不断飙升;另一方面,患者过度相信医学神话,不惜代价地寻找新特贵药,误以为只要肯花钱就能治好病。结果,很多人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忘记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医患之间立刻就会由“同路人”变成“陌路人”。病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病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可见,基于技术崇拜的医患关系,是脆弱不堪的。】
该文认为,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
我觉得,白剑峰写的这篇文章,对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原因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把医患关系异化的责任过多归于患者及其亲属并用很大篇幅论述则是不对的。
首先,对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医院和医务人员也有很大的责任。
这些年来,许多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把医疗当作是“创收”的渠道,采取小病大检测和做高技术检测,多开药和开贵药,指名挂号诊疗手术和收取高额诊疗手术费,以及开设VIP病房等措施,“明正言顺”地“创收”。至于医务人员收取患者的红包,医院有关人员收受医药公司及其代表的贿络等事情,就更是不计其数。难道这就不是把医患关系变成商业交易关系吗?这不是在做买卖又是什么?
一般来说,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求助的地位,因而也是弱势的一方。所以,对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医院和医务人员不仅有责任,而且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责任还要远远大于患者。
其次,医患关系异化的根本原因是公立医院基本属性的改变。
对于医患关系的异化,从表面上看是由医院及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亲属造成的,其实,公立医院基本属性的改变,才是医患关系异化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国家的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从事的是公益性的卫生事业,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基本属性。
什么是公益性?公益性的基本特征是非营利性和社会效益性。也就是说,公立医院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不赚患者的钱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公立医院一直坚持公益性的性质。尽管那时的医疗条件不如现在,但看病住院动手术收费都很低,城市农村还有公费医疗;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教导,对患者的服务态度也比较好。因此,在那个时候,医患关系比现在好得多,医务人员被民众称为“白衣天使”,医患暴力冲突事件更是极为罕见。
但自从医疗卫生实行市场化改革后,“创收”成了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主要任务,在不少单位甚至是中心任务。结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逐渐丧失,看病成了买卖,钱多质优、钱少质劣甚至无钱等死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老百姓也就把看病看作是“花钱买健康”。如果一个患者花了几万、几十万的钱甚至倾家荡产,还没有买来健康,那么,他就自然会去找“卖健康”的医院和医务人员算账。这就是这些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
近几年,由于实行新的医疗改革,普遍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有了明显的恢复,因此,医患暴力冲突事件也有所减少。但是,一些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仍然把“创收”当作是主要任务,只不过是把赚患者的钱变成赚医保的钱,也就是患者和国家的钱一起赚。所以,许多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并没有完全回归。这也就是我国医患暴力冲突事件仍然时有发生的根本原因。
新华网客户端12月25日9时41分发布了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刘晶瑶写的题为《北京民航总医院女医生被患者家属持刀扎伤身亡,暴力伤医为何成顽疾》的文章,该文指出,
【“事实上,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明白严密防范暴力伤医事件,单靠增设安检,给医生普及防身术,加大安保力量,都无法彻底避免突如其来的戾气和伤害。”
“说到底,缓解医患关系才是治本之道,重构医患互信才是根治顽疾的良药。让患者得到医生的聆听和尊重,感受到医者仁心的亲切和温暖。让医生得到必要的职业安全保障。多方合力,共同为医生编织一道医患互信的安全网,让暴力伤医悲剧不再上演。”】
我希望,这篇文章作者所说的缓解医患关系,重构医患互信”的愿望能够早日实现。但我认为,其中的关键,是要把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从“白衣商人”完全变回成“白衣天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jj/2019-12-27/6048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