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孙锡良:我对“公车改革”的不同意见

 据新闻媒体透露,中央机关各部门的公车改革开始启动,主要办法是“车补”代“公车”。从改革的角度讲,这种搞法也算得上一种探索,但是,仍然构不成实质性改革,支持改革并表明对所有的版本都表示赞成,下面谈几点简单看法:

  一、现行改革方案的不足在哪里?

  1,改革仍然没有向“等级”开刀。“车补”是按行政级别发放,这就是认定级别越高的干部坐车的时间越多,事实上呢?级别越高的官,外地出差可能多些,市内外出的次数未就更多,实际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公车的级别观念再次过渡到“车补”的等级制度,变成了等级福利,不可取。

  2,废除公车的全员补贴办法未必省钱。现在,能够享受公车的人员相对较少,虽然单台车的费用较大,但车数有限,如果改成全员补贴,人的数量就巨大了,搞车补,不可能在同一单位划定出其中一部分人不享受车补,若区别对待,工作会推行不下去。现在,有关部门测算说可以减少1500亿开支,是否准确尚且不知,即算准确,也无法对后面的工作起到很重要的参照作用。这里面取决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预算问题。如果中国各级政府的预算不能全透明公开,货币化的车补政策一定会演变成福利政策,不出五年,财政在这一块的开销只会更大,决不会节省。

  3,缺少配套政策的补充完善。“车补”的钱是直接打到个人帐户,相当于固定收入,拿了这一块钱之后,财务上还是否允许市内交通报销呢?如果把这个窗口关死了,有些科员级的人员可能车补会不够用,因为有些人天天要外出办事,越是基层越是明显,让人家贴钱办事行不通,肯定会涉及到一定范围的报销问题。然而,如果这个窗口继续开放,最后报销交通补贴较多的又很可能是权力大的官员。

  二、公车改革到底如何改比较好?

  公车开支很大,公车私用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改革肯定是要改的,相比“车补方案”,下面几个方案可能更适合一点:

  1,参照欧美经验。我们经常讲要与国际接轨,公车改革接轨发达国家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的公车管理都非常科学合理,有现成的制度可搬,不妨学学。

  2,公车按需要、定规制部分保留。改革公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消特权,减少开支,不是为了简单的扔包袱,因而,公车改革的核心诉求应放在官员配车的问题上,只要官员不享受专车,老百姓并不是对所有公车都持否定态度。所以,拍卖掉现有各级官员的专用配车(部级以下),保留部分事务性公车是合理可接受的。但是,保留的方式应该发生变化,社会上已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公车统一标注“公车”字样,并喷涂特殊颜色,标明公车所属单位。

  现在,中国已经是私车入户率很高的国家,绝大部分公务人员都不会因贪小便宜去坐那种“特殊标记”的车,官越大越不愿意坐记号显眼的车,因为不但不好看,而且很容易被举报。保留必要的公车,不支出“车补”,财政上会负担更小。

  3,官员平民化必须体现到公车改革上面。如果国家硬要推行“车补”改革,我建议实行均等制,因为市内用车无法确认谁的用车次数更多,也不代表高官坐的士、坐公汽收费更贵,去掉等级制,事实上可以把“车补”当成提高部分公职人员生活水平的一种途径,也可以算作公车改革的成果间接用于民生,等级制补贴不得民心。

  三、公车改革能成功吗?

  这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按以往经验,很多改革都会走回头路,都会变成一种折腾,经常是越改越乱,公车改革会不会又重走老路呢?我个人是有这种担心的,最最担心的是我前面提到的政府预算不透明的问题。预算不透明,一切问题都无解,尤其是中国地方政府还保留有预算外资金这一块,表面的帐看起来是省钱了,实际上,很可能花了更多的钱。

  公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必须依赖于财政预算的透明、财务制度的配套和公务员制度的约束,如果预算制度能保证群众可懂、财务制度能保证群众可监督、公务员制度能保证违规者须下岗,公车改革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否则,过不了五年,老百姓会继续骂娘的。

  有人说:改革,改了总比不改好。不见得,明显的缺陷摆着,可能的病症摆着,改了可能更坏,错误的改革比不改革更坏。公车改革如果真要全国铺开,建议更多地征寻公众意见,“公车改革”绝不能改成“公车补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jj/2014-07-19/2691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4-07-19 关键字:经济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