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价值规律是市场的主导一一“把市场原教旨主义赶下神坛”之三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道路,其间不乏智慧的闪光点。

  纪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重温毛泽东“价值规律是伟大的学校”的精辟论点,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党的18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理解和贯彻。

  因为毛泽东同志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犯过错误,从而否定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贡献,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至今阴魂不散。

  毛泽东同志关于价值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用,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算帐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后改译为规律一引者注。)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毛泽东文集》第8集。)

  毛泽东同志上述论断,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所具有的商品经济特性,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商品经济是互相兼容的,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也是作为基本规律发挥作用的。这一论断对我们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市场化大潮,经济学界对于是否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学是否应当研究经济规律,什么是支配和调节市场运行的规律,等等,经济学界存在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观点。毛泽东首先着重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端正人们对价值规律应持有的科学态度。与西方流行的市场经济观不同,他不是把“供求论”、“效用论”视为调节交换的内在规律。他强调价值规律的客观性,但他又把它称之为“伟大学校”,一所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继续长期探索的伟大学校。这就是说,价值规律依然是人们尚未完全认识的的必然王国。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共i生物。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它就作为调节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登上了历史舞台,维持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然而,人们对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被动地受它支配,而无法驾驭它。即使到近代资本主义发达的市场经济,古典经济学派把它视为“看不见的手”,推上了神坛,人们依然走不出这个必然王国。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从理论上透彻地解开了这个千年之迷,但资产者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仍然摆脱不了被动地“受物支配”的命运。西方经济学众多学派,乱轰轰,你唱罢了我登场,表面上看是学术繁荣,实际上是表明他们身陷“囚徒困境”,不能自拨。在本轮世界大危机中,面对英国女王责问“经济学家为什么没有预测到”的责难,那些大师们无彦以对。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对价值规律的探索之路,更是艰难、曲折。在社会主义经济学史上,有主张消灭的,有主张限制的,有认为量要发展,质要消亡,有主张趋利避害,有所谓主辅之分,调节与影响之别,有主张全面专政,有誉称之为伟大学校,现在又从“基础性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等等。总的趋势是,跟随建设的实践,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步前进,向真理性认识接近。但实际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在历史长河的每个时点上,人们的认识都只有相对真理性,只能逐步接近真理,而不可能穷尽真理。这个认识的规律性同样适用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从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文件提出的关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论断,这是对以往实践经验的初步总结。但这一步只是迈出了认识全过程的第一步,即从实践一一认识。接着,还必须把这个认识付诸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由实践证明这个认识是否真理,这是认识一一再实践的过程。回顾近代经济发展史,资本主义实行市场经济己有五、六百年之久,多少代经济学者为认识这个机体倾注了心血,但至今众说纷纭。这不仅是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而且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恩格斯在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产生的社会根源时,曾经深刻地指出,不成熟的经济不可能产生成熟的经济理论。这一论点也完全适用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出自人们头脑中的空想,也不是抄自市场教派本本上的教条,而是根据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断和构想。经过30多年实践,现在它的基本框架己经初步建立。距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在激活生产力诸要素所潜藏的活力方面发挥了很大能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因而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矛盾:非农产业严重过剩,呈现几乎无限扩张的趋势,而人民群众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相对萎缩。这个矛盾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市场教派把引发这个矛盾的原因归结为“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但事实恰好相反。正是泛市场化垒成了压在底层民众肩上的“新三座大山”。他们承担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本和代价,却不能公平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在价值规律这所“伟大学校”里入学30多年遇到的新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出路,既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上。

  重温毛泽东关于价值规律是伟大学校的论点,其现实意义就在于,我们应当以敬畏心态对待那个隐藏在市场背后、主宰市场的客观存在的价值规律,认真地研究它,学会在实践中发挥它搞活经济的激励功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虽是客观存在,但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它只能通过市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市场和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籍以发挥作用的通行形式和方式。二者关系是内在本质和表象形式之间的关系。有主从之别。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派只看现象,不看本质,认定供求关系、物品效用才是市场交易的决定因素。中国的教徒鼓吹“资源稀缺性决定资源配置”,实际上不过是“供求决定论”的:翻版。毛泽东说的“伟大学校”,指的是价值规律,而不是市场、市场机机;而且是学校,而不是教义。其意义在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们要认识它,学会利用它谋福祉,既不要把它视为异端邪说加以排斥,也不应把它视为教义盲目顶礼膜拜;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客观存在的价值规律,学会按它的要求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特别是我们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究竞有何作用、如何调节生产、交换、消费,我们的认识在总体上还是仃留在文献上,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5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先是不认识或者不完全认识,经过反复的实践,在实践里面得到成绩,有了胜利,又翻过斤斗,碰了钉子,有了成功和失败的比较,然后才有可能逐步地发展成为完全的认识或者比较完全的认识。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比较主动了,比较自由了,就变成比较聪明一些的人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现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毛泽东这个精辟论断,是汲取了五八年那场不成功的大跃进实验的教训得出的。任何一个真理性认识,都要经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认识论来说,正视和汲取失误与不成功的经历,比汲取成功经验,要更难,因而更需要、更重要。我们讲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在改革的实践中摸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客观规律,少一点盲目性,多一点自觉性。通过比较条条和实际,优点和缺点,正确和失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外国,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有可能逐步认识真理。而任何真理性认识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拒绝反思,不承认失误,不重视反面经验和教训,是极其有害于改革大业的。习近平同志号召广大干部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这一看家本领。这是非常正确的,非常适时的。

  毛泽东指出,认识和按照价值规律要办事,必须学会算帐。怎样才能算好帐?算哪些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算帐不能只算所谓政治帐,不算经济帐,算帐不能只打企业小算盘。算帐首先必须算好国家的大帐,算好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大帐。中国是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临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抓住机遇力争在较短时间赶上并超越发达国家,决不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决不能长期充当列强的打工仔。因此,必须算好全局和局部、长期和短期的帐。算帐还要讲究精细,比较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收益,更要算自然资源帐、生态环境帐。

  《决定》提出了一些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比如关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问题。《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究竟“决定”什么?是竞争性企业日常经营,还是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还有谁来决定,是企业还是政府,或政府与企业联手?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临实现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紧迫任务。面对西方强国的遏制和挑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用较短时间赶上和超过经济发达国家。苏联实现了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完全有可能而且必须比它做得更好。但是,前提是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指导理论优势,有效地把政府、人民群众、企业和市场诸方面力量调动起来、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如果把工业化、现代化事业战略大目标的实现,完全让位给市场自发调节,那将是一个艰难、痛苦、曲折、危机重重、代价巨大的过程,而且是最终目标无法实现的过程。因为在当今世界,超级大国主宰全球经济一体化、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的背景下,期望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会宽容身旁卧龙腾飞,那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苏联解体己经20年。这20年可以称之为“俄罗斯失去的20年”。俄罗斯状况是否可以看作是“市场化万能论”的样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jj/2014-03-17/2530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4-03-17 关键字:市场原教旨主义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