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黄树东:土地私有化会把中国推向大动荡

  .什么是攻坚战?

  三十年韶华易逝。改革三十年了。

  三十年的今天,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体制在西方走到了劲头。一场巨大的经济金融危机正在以自身的逻辑来演绎新自由主义的内在矛盾。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来源于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和体制,始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里根革命”。现在,美国政府的反危机进入了攻坚的阶段。环视今天的世界,许多国家开始放弃新自由主义,历史的时钟在历史的逻辑的摆弄下,开始向左摆。许多国家开始考虑对某些产业实施国有化。私有化,市场,减少政府干预这些曾经非常时髦的术语,这些曾经几乎垄断了经济学的术语开始为政府干预,政府管制,国有化取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听到了一句流行话改革进入了攻坚战阶段

  什么是攻坚战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谈论土地改革的文章。该文作者明白宣布,【改到深处是产权】。原来如此!

  对这些人来说所谓的攻坚战,就是要彻底的私有化,就是要通过私有制把农民投入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里

  原来,有些人还在用自己的逻辑取代活生生的历史的逻辑,把历史的钟摆往另一个方向推。

  为什么要搞私有制?

  理由很多了。除了以前不断重复的提高效率这个老理由外,现在又冒出一个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的新理由。这种说法认为目前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是现存的土地所有制。破解的办法就是私有制。所谓二元经济结构说到底是分配不公的问题。私有化居然是解决分配不公的关键!这倒是经济学的一大发明。尤其是这一发明产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衰退时期。中国在1949年前施行了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没想到它还能用来解决收入不公的问题!

  其实,今天这场经济危机,已经告诉人们,这些理论上的逻辑是多么的苍白!经济危机表明,新自由主义从历史的角度看既没有效益,也没有公平。美国政府为了对付经济危机注入了8.8万亿美元,美国银行业直接已经损失7000亿美元,而且至少还要损失7000亿美元;美国股市和债务的贬值已经达到6-7万亿,而且还在增加。不知道效益在那里?美国三十年的新自由主义导致社会严重不公,基尼系数达到0.47。其二元经济结构为发达国家之首。不知道公平在那里?

  那么改革有没有攻坚战呢?有!!改革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扩大收入差距?不是!是为了建立一个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新自由主义者也许说是。但是,我看也不是。改革发展的中心还是人。以人文本,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才是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改革发展的根本标准。今天中国社会福祉提高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收入不公,贫富差别太大。大到危害社会稳定,危害经济的持续发展的程度。

  收入分配的格局是一种利益格局,有一种刚性。而解决这种刚性结构的要求又主要来自于在利益结构中处于弱小地位的一方。从这个角度讲,政府必须通过公权力强制性介入,通过对现存利益格局的改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公平才是中国进一步改革的核心和攻坚,才是难中之难。

  .拉美的土地制度和社会经济危机

  让我们回到土地私有权上。土地制度不公平会严重约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拉丁美洲的分配不公是世界上最高的,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拉丁美洲收入不公的关键根源是土地制度-是土地高度集中的私有制。拉美诸国在独立后没有果断的实施土地改革,改变土地大量集中的现象;没有解决好如何保护农民不失去土地的问题。拉丁美洲的土地分配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地区之一。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时期,处于经济社会和政治底层的那一部分人口,大多集中在农村。土地对这一部分人的的生存非常重要。在社会保障机制缺乏和不健全的时期,让农民拥有土地就相当于为农民提供一种基本的社会保障。拥有土地为农民提供了吃住等基本生存条件。在缺乏其他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失去土地的农民将不可避免的沦为赤贫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拉美国家从事了长达几十年的土地改革,力图解决农民拥有土地的问题。然而,这种改革断断续续,反反复复一致没完成。土地集中和农民失去土地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一大批没有地或失去土地的农民大批涌进城市。这些教育程度低,技能缺乏的新的城市居民,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城市也无力为如此大量的无地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就沦为社会的底层。形成了更加严重的二元经济。

  这种二元经济结构成了拉美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使拉美诸国在长时间内内战频乃,动荡不已。为了解决这种由于土地制度导致的不平等和社会动荡问题,拉美政府在60年代开始大力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先后建立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医疗,保健,教育等,实行了带有义务性质的社会保险体系,提供大量的经济住房。这些社会支出极大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60年代是拉丁美洲政府的支出的分水岭。60年代以前,拉美政府的支出主要集中于大规模的经济投资,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了60年代,这种支出就让位于社会福利支出。政府希望依靠大规模的社会福利支出来改变这这社会不公正现象,从而极大的减少了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导致经济投入的严重不足,经济增长逐渐放慢。

  这种大规模的社会支出,还导致了赤字大幅度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导致了社会进一步的动荡。

  进入70年代中期以后,拉丁各国先后进行了市场导向的改革。在这种改革中,政府大幅度削减福利支出,导致二元结构进一步激化。拉美许多国家,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经济改革。但是,贫富差距越改越大,二元经济结构越改越严重。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拉美教训值得吸取。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制度。

  .三十年改革和稳定的基础是现存土地制度

  人们几乎完全忽视中国现存土地制度的在中国长达三十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巨大作用和贡献。有些人大谈什么人口红利。其实,这三十年的发展和改革的基础是现存的土地制度。用时髦的话讲,是土地制度红利。为什么?

  第一。在过去三十年中,现有土地制度为中国各级政府节约了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只要把我们与拉美各国比较一下就明白了。假如我们没有继承这样一个保障农民土地的土地制度,大批的农民在三十年的改革中,早已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涌入城市。我们的城市显然没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培训,足够的就业和足够的社会保障。这些流离失所的农民将沦为赤贫阶层,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然要大幅度增加相关的社会支出。从纯经济学上看,假如我们没有继承现有土地制度,没有为农民提供的这种间接的社会保障,政府就必须提供直接的社会保障。否则,将要付出巨大的社会代价。只要你看看拉美,看看印度,你就明白了。

  第二。在过去三十年中,现有土地制度为中国各级政府一心一意抓经济提供了条件。在这三十年中,各级政府为什么能一心一意抓经济?也是因为为这种土地制度,为农民提供了必要的社会保障,稳定了农民,稳定了农村,稳定了大局。假如不是这样,假如流离失所的农民大量涌入,社会问题严重,你能一心一意抓经济吗?

  第三。现存的土地制度还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提供了一个缓冲垫。经济景气时大部分人进城工作,经济不景气工作减少时,这些人可以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休养生息。现存土地制度为减少和缓冲中国经济周期带来的社会动荡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将会在这场世界范围的金融经济危机中显现出来。这是我们的体制优势。

  .产权私有化真能解决二元经济结构?

  美国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三十年,然而,二元经济机构更加严重,贫富不公更加严重,从而,导致了今天这场金融危机。这个教训的一点启示就是,经济中的二元经济结构无法依靠市场来解决。美国近三十年的新自由主义实验表明,放弃政府干预,市场自身不仅不能解决经济二元化的问题,反而加剧了这一问题。

  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在解决贫富悬殊的二元经济结构时是无能为力的。不仅如此市场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它只会加深而不是缓解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在解决二元经济结构时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举措。当然,也有一些可圈点的地方。

  中国当前致力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如果成功,则功在千秋。但是,有人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思路则可能与愿望背道而驰。寄希望于进一步的市场化,甚至土地,土地产权的市场化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把广大的分散的没有组织起来的农放到市场经济的暴风骤雨中,会是什么后果呢?这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必然导致大批的农民流离失所,导致更严重的二元结构,导致整个社会更严重的二元分裂,甚至对立。到了那时候,社会矛盾将进一步激化。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在农村。中国有十多亿农民,假如大部分农村人口在市场浪潮的冲击下流离失所,那中国将进入一个非常动荡的年代。

  提倡土地私有化的人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现在土地征用上有许多伤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所以,土地私有是保护农民利益的必然选择。这种有趣的理论,把土地私有制变成了农民利益的捍卫者。其实,上诉问题,是一个权力和资本制约不够的问题,一个腐败和权钱交易的问题,一个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问题。有人不愿通过改革去触动这种利益结构,却让农民来单独承受这种社会成本,通过土地私有化,把农民推向市场。

  市场化就能解决以上三大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私有化将会导致这些问题更加严重。在私有化以前,至少还有法律保障土地不能随便征用。私有化以后,农民土地所有权的最后一点保障都被取消了。在信奉丛林原则的市场竞争里,分散没组织的农民,资源和资讯都缺乏的农民,怎样与资金雄厚,资源和资讯都充足的资本竞争?土地私有化为资本攫取土地提供了制度前提。

  有人喜好美国。其实,美国土地也不是完全私有。美国政府是土地的主要所有者之一。虽然里根时期实施了一系列的私有化,卖掉了一部分政府的土地。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依然占有美国大约40%的土地。在阿拉斯加政府拥有几乎96%的土地。在历史上,美国充分运用土地的所有权来推倒经济的发展。例如,在19世纪为了修建跨大陆铁路,政府通过向铁路公司是赠于土地的方式,来吸引私人投资。从而,迅速推动了铁路建设。

  .结尾

  土地私有化将抽掉中国经济社会稳定的一块坚实的基石!土地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本身并不是一定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中国历史上那个历史王朝的末期不是土地大量集中,生产规模在低水平上的极大提高?我们千万要记取历史的教训,防止社会的大动荡!千万不要把中国推向大动荡!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jj/2013-08-12/2240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8-12 关键字:土地私有化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