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渐成美军方“宣传部”
好莱坞渐成美军方“宣传部”
《壮志凌云2》计划开拍!汤姆•克鲁斯将再度披挂上阵。更令全球影迷和军事爱好者兴奋的是,阿汤哥在新片中的座机已经内定为美军未来主力、有“世界战斗机”之称的F-35“闪电II”。25年前的《壮志凌云》因为宣传了F-14“雄猫”战机得到了美国军方鼎力支持,被誉为战机“活广告”,鉴于其强大的公关效应,五角大楼与美国军工企业对重装上阵的续集满怀期待。有评论尖锐的指出:如今好莱坞已成了美军的“宣传部”。
军方用电影“拯救”F-35
事实上,美国媒体在形容《壮志凌云2》对F-35项目的意义时,直接使用了“拯救”这个字眼。作为美军有史以来最烧钱的武器计划,近10个参与国对F-35的总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加上严重的成本超支问题,很多人对F-35的未来持谨慎态度,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甚至警告说,该机很可能陷入“死亡漩涡”。
去年年底,五角大楼关于F-35的一份内部报告经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披露后,这款“世界战斗机”的形象再受重创。报告指出了F-35的“13宗罪”-13处危险的设计缺陷,其中就包括对安全着舰至关重要的尾钩:知情人士称.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作战中心进行的模拟着舰试验中,F-35尝试了8次都未成功。由此观之,《壮志凌云2》为突出主角麦德林的高超技巧,刻意安排着舰钩故障的情节,也算是承认了该机还有诸多不足。
另有分析认为,在无人机越来越显现出优势的今天,花这么多钱去打造一款总是被人挑出毛病的传统战机完全没必要。正如香港某网站评论:“F-35本质上是一种返祖产物……空战的未来属于无人机,它们更便宜,续航时间更长。”若此话当真,《壮志凌云2》让X-47无人机扮演“反派”并被F-35指挥击落.就有些针锋相对的味道了。
今年初,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走访多名资深专家,询问“在如今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哪个国防项目应被削减”,得票最多的就是F-35。如今,《壮志凌云》续集开拍“恰逢”F-35遭舆论围攻.五角大楼及军火商必然试图借助电影帮该机说好话,哪怕挣回一点同情分也值得。难怪有人怀疑,F-35此次“飞”上银幕.二者恐怕暗中出力不小。
傍上军方才能赢
想让美国军方为你的一部电影服务,出动大量的坦克和最先进的战斗机。对不起,这是你花钱也买不到的。
但对好菜坞的导演们来说,却可以“花小钱办大事”。
当初,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为拍摄电影《世界大战》请了400名士兵做群众演员,在每名士兵身上只需花点儿伙食费。此外,一辆“悍马”军车的租金是67美元,而租用一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使用一天,五角大楼仅收取1400美元。
一直以来,好菜坞为电影达到最逼真的效果不惜血本地花钱,但很多时候花钱并不能买到美国军方的服务。因为五角大楼将形象效益置于经济效益之上,军队的武器库并非向任何人敞开。
但是,与军方合作所带来的实惠又是显而易见的--从“悍马”吉普到隐形战机各式“道具”任其选用,而且,制作成本极其低廉。
在影片《黑影坠落》中,8架直升机、几名技术最精湛的飞行员和100名士兵的租金共计300万美元,不要忘了,美国国防部把它们送到摩洛哥参与《黑鹰坠落》的拍摄。
因为有军方的鼎力相助,反映美军突击队员在索马里“浴血奋战”的《黑鹰坠落》一片,在装备方面耗资也就这300万美元。与该片高达16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更夸张的还在后面,美国军方对《变形金刚2》投入了史无前例的热情:
五角大楼不但让剧组使用美军的白沙导弹试验场,而且还让他们跟随呼啸而过的战斗机从空中拍摄;
有一部分场景是在海军的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上拍摄,拍的是海军陆战队也加入攻击部队对抗来犯的变形金刚一幕;
此外,接动用的资源大致有:2架A-10战机,6架F-16战机,10辆装甲悍马,“金骑士”军方跳伞队,2辆MIA2坦克,2辆M3A3坦克,2辆自行导弹发射车.2辆装甲车,军用炸药和炸弹,休假的军人。
有人开玩笑说:《变形金刚2》动用的美军资源,足以应付一场小型战争。
这部电影是有史以来美国海、陆、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最大的一次联合拍摄行动,如果单纯的计算花费.恐怕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这样的效果。但在美国军方的支持下,一切都实现了。
在军方的帮助下,导演也有了专业的技术顾问。隔行如隔山,将文字转为影像,说外行话,做外行事,势必影响票房。倘若得到美军的支持,情形就大有不同。《壮志凌云》中,飞行员在机舱中地道的对白,就是由军方技术顾问亲自改写的。
此外,有了美军的支持,也有了倍增的宣传力度。《黑鹰坠落》上映首周,国防部长亲赴影院观看,一时成为热门话题,为影片拉动了不少人气。美军全力支持的大制作《珍珠港》获准在阵亡将士纪念日登上海军“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举行首映礼,迪士尼公司甚至透过美军公关邀请来了小布什亲自主持。
日趋紧密的“良性互动”
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在美国陆军中以电影实验法验证了传播的劝服效果,这一研究让美国军方有了醍醐灌顶之感。此后,美国军方公共关系部门开始关注电影形象传播,试图通过影响好莱坞达到美化自己的效果。
二战结束后,战争片的娱乐价值不可估量,战场外的人们渴望了解战史,战争亲历者们沉浸于追忆往昔,美军毫不犹豫地为《中途岛战役》、《虎!虎!虎!》等影片提供了支持,形象宣传立竿见影。
此后,从《巴顿将军》到《壮志凌云》再到《拯救大兵瑞恩》,双方的相互支持曾成就一批传世的名作。
在美国军方的引导下,好菜坞军事电影不外乎三大共性--光荣、英雄气概和技术为依托。类似影片有:帮助招募士兵的《金牌天兵》;让少数民族融入军队的《风语者》;改写越南战争的《越战忠魂》;重建人们对美军不可战胜信念的《壮志凌云》;为反恐战争提供依据的《真实的谎言》;让观众对“世界警察”美国的军事行动习以为常的《美国战队:世界警察》;让世界对使用微型核弹做好准备的《世界末日》等。
相关链接:美国军方对电影也挑剔
一直以来.美国军方对资助电影拍摄有一个不太明确的方针,即电影必须有助于民众“理解军队”或者有利于“国家利益”。
为拍摄《珍珠港》,美国海军为好莱坞提供了20艘退役战舰:为了电影的首映式.还将“斯坦尼斯”号航母从加利福尼亚派往了夏威夷。但军方断然拒绝为《现代启示录》的拍摄提供合作。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一名军官接到了杀害另一名军官的命令。
《火星人玩转地球》也被拒绝,因为拯救地球的不是士兵.而是一首民歌。在《独立日》中,电影中的军官束手无策也妨碍了和军方的合作。尽管《阿甘正传》对越南战争的描写没有过失,但它也没有获得军方的合作,因为它让人想起招募低智商士兵的“十万”计划。
对一些禁忌主题,美国国防部也是拒不理睬,比如生物武器实验室(反映在电影《极度恐慌》中),批评领导层(描写古巴危机的电影《惊恐13天》中的勒梅将军),以及哗变、种族主义、错误行动、性骚扰、滥用毒品和美军士兵的战争罪行等。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赋予了好莱坞导演们新的灵感,也让一度沉迷于“炒冷饭”的战争片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主管协调工作的美国军人们也比以往忙碌了许多。
为尽量搞好关系.军方早在2003年曾邀请一批“影坛大牌”亲赴前线观摩。然而,由于这场战争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不得人心,连审查人员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今为止收到的伊战主题剧本几乎没有一个合乎五角大楼的胃口。
相比之下,《我们曾是士兵》、《黑鹰坠落》等“一路合作愉快”的电影,就成为官方推荐的入伍军人必看片,并且作为“主旋律”作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环球视野》综合新华社、《都市文化报》)
链接:五角大楼如何“强奸”好莱坞(般若)
近日,曾以《拆弹部队》摘取2010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最新投拍的反恐题材电影《刺杀本•拉登》确定了上映日期——2012年12月19日的圣诞档。
《刺杀本•拉登》是凯瑟琳•毕格罗与《拆弹部队》的编剧马克•鲍尔再度合作,该片讲述了美国军队对拉登的一次不成功的暗杀行动。不过,随着本•拉登被击毙,影片的故事结局将进行重新设计:美军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用一场40分钟的突击战杀死了拉登。
《刺杀本•拉登》一波三折
爱恨交加,没有第二个词更能准确地描述美军与好莱坞多年来的孽缘。例如这部《刺杀本•拉登》,它几乎就是美国国防部与导演毕格罗争吵出来的产物。
事实上,美国海豹突击队和中情局特工队2011年5月在巴基斯坦发动那场致命突袭前,毕格罗这部关于“追捕本•拉登”的电影就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并预定在2012年10月由索尼公司发行。该影片将试图描绘出对这个恐怖分子头目长达十年的追踪之途。
从表面上看,这对国防部来说似乎不用多加考虑——毕竟这次行动是美军的一番壮举。但直到两个月前,制片人还尚未确定剧本,也没有宣布外景搭建和拍摄计划,来自国防部的阻力就是其中一大原因。
有消息指出,美国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给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分别发了一封信,要求对“白宫是否同意该片制片人接触机密资料和使用对美国的敌人有用的情报”进行调查。金还表示,影片在2012年总统大选前近一个月时上映,可能会影响竞选——毕格罗和鲍尔曾于2011年夏天与国防部情报局的副部长迈克尔•维克见过面。
对此,毕格罗和鲍尔通过索尼公司发出的声明,他们否认任何政治动机。“我们即将推出的电影项目,融入了三届政府的共同努力,包括克林顿总统、布什总统和奥巴马总统,以及国防部和中情局的合作战略及装备。
事实上,寻找世界上最被希望找到的人(指本•拉登)这种危险的工作,是由军方人士和情报界——为了更远大的利益不顾政治派别,冒着生命危险的人们共同完成的。这是一场美国式胜利,英勇而无党派之别。没有依据表明我们的电影就能够代表这个巨大的胜利”。
最后的结果证明,毕格罗的电影做出了让步:她修改了剧本,将原本长达十年的追索之戏大刀阔斧缩减到击毙本•拉登的那40分钟,原因极有可能在于“这是能够表现美国军队作战能力而不是本•拉登的抗打击能力的40分钟”。此外,电影的排片放在了圣诞节前,这意味着它将错过美国大选,极为避免该片在大选期间会造成的任何政治影响。
谁来决定美国大兵形象
显然,五角大楼正在加大力度,他们要对一向无组织无纪律的好莱坞来个“统一思想”,毕竟,美国大兵应该长什么样,不应该是好莱坞说了算,而应该是国防部的权利。
而鉴于《刺杀本•拉登》所受到的种种“阻挠”,基本可以断定五角大楼担心的绝不仅仅是涉密问题,惹麻烦的其实是毕格罗的上一步作品《拆弹专家》。在这部小成本电影中,主角詹姆斯虽意气用事但比他一味强调纪律的上司更令人喜欢,片中近乎叛逆的个人英雄主义毫无例外地再次得到强调,这引起了来自五角大楼的不满。
国防部娱乐媒体主管斯楚布就认为:“好莱坞影片中总是出现的一种情况——作为一个英雄,你要无视组织的规则,因为组织纪律是不好的。同时必须是一个孤独的人,独自行动和硬拼硬闯似乎是非常流行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但事实上这当然和军事精神完全相反。团队合作的整体观念基本上是我们所做的一切的根本原则。”
由于目前只有不到1%的美国人在军队服役,因此公众关于“什么是军人”的概念,很有可能是由电影、电视节目和视频游戏来塑造的。
但不幸的是,相对于国防部希望看到的军人形象,好莱坞一直在“犯错误”——好莱坞影片中,从乔治•C•斯科特在《巴顿将军》中饰演的神气活现的二战铁将,到同时期《陆军野战医院》中反主流文化的朝鲜战争军医,再到电影《现代启示录》中罗伯特•特瓦尔饰演的精神错乱的空中侦察队指挥官,电影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战争英雄,都是傲慢的特立独行者。
五角大楼早就介入影视产业
很显然,美国军方有充足的理由对好莱坞所犯下的错误进行纠正,因此,五角大楼主动出击敲开好莱坞的大门寻找正面的合作,恰是近些年美国军方“入侵”好莱坞的强硬进攻。
知名记者戴维•L•罗布在《好莱坞行动》一书中就曾指出,好莱坞和五角大楼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五角大楼甚至常常为那些向公众展现军方美好形象的影片提供合作。
这是动辄数以百万计美元的合作,相当于租用军用直升机、让喷气式飞机起飞和在实验室仿造核动力航母等方面的费用。
因此,五角大楼不止一次地利用其军事化的手腕决定一部代价高昂的影片是否应该投入拍摄。
甚至美国军队每一个分支都有自己与影视行业联系的中间人,他们在离好莱坞不远的地方租有办公室,而国防部则直接监管比较大规模的合作。前一段时间比较出名的好莱坞大片《洛杉矶之战》就获得了军方的大力协助。
事实上这种密切关系可追溯到60多年以前。今年大约62岁的菲尔•施特鲁布便是20年来许多好莱坞军队大制作影片得以完成的中心人物。
从1989年起,菲尔•施特鲁布就是五角大楼负责与所谓娱乐业之间关系的部门负责人。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制片人送来的剧本和合作申请,没有他的首肯,《世界末日》和《变形金刚》等展示美国军事科技实力的影片也许根本就不可能拍摄完成。
多年来,好莱坞与美国军队之间形成不少成文或者不成文的默契,如果好莱坞的某位制片人想要得到五角大楼的合作,就必须将计划拍摄的电影剧本提交给五角大楼,他们得到的回报是,负责评估剧本的五角大楼工作人员会注明一些“建议”,以使剧本更符合要求。这些建议包括“应该删掉”的对话或者人物,甚至整个场景,还有需要重写的整个结局等。中国导演吴宇森的电影《风语者》就曾遭到野蛮删减。
也有很多情况下,制片人和军方的谈判没有结果,影片不得不在没有五角大楼合作的情况下拍摄。
国防部关于《阿甘正传》的剧本评估备忘录是这样写的:“剧本给人的印象是,上世纪60年代的军队是有一些单纯而没有脑子的人组成的”,这种印象是“没有根据,是对其形象的损害”。事实是,《阿甘正传》是在没有官方合作的情况下拍摄的。
(《环球视野》摘自2012年1月1-15日《读天下》)
链接:好莱坞渐成美军方“宣传部”
《壮志凌云2》计划开拍!汤姆•克鲁斯将再度披挂上阵。更令全球影迷和军事爱好者兴奋的是,阿汤哥在新片中的座机已经内定为美军未来主力、有“世界战斗机”之称的F-35“闪电II”。25年前的《壮志凌云》因为宣传了F-14“雄猫”战机得到了美国军方鼎力支持,被誉为战机“活广告”,鉴于其强大的公关效应,五角大楼与美国军工企业对重装上阵的续集满怀期待。有评论尖锐的指出:如今好莱坞已成了美军的“宣传部”。
军方用电影“拯救”F-35
事实上,美国媒体在形容《壮志凌云2》对F-35项目的意义时,直接使用了“拯救”这个字眼。作为美军有史以来最烧钱的武器计划,近10个参与国对F-35的总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加上严重的成本超支问题,很多人对F-35的未来持谨慎态度,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甚至警告说,该机很可能陷入“死亡漩涡”。
去年年底,五角大楼关于F-35的一份内部报告经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披露后,这款“世界战斗机”的形象再受重创。报告指出了F-35的“13宗罪”-13处危险的设计缺陷,其中就包括对安全着舰至关重要的尾钩:知情人士称.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作战中心进行的模拟着舰试验中,F-35尝试了8次都未成功。由此观之,《壮志凌云2》为突出主角麦德林的高超技巧,刻意安排着舰钩故障的情节,也算是承认了该机还有诸多不足。
另有分析认为,在无人机越来越显现出优势的今天,花这么多钱去打造一款总是被人挑出毛病的传统战机完全没必要。正如香港某网站评论:“F-35本质上是一种返祖产物……空战的未来属于无人机,它们更便宜,续航时间更长。”若此话当真,《壮志凌云2》让X-47无人机扮演“反派”并被F-35指挥击落.就有些针锋相对的味道了。
今年初,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走访多名资深专家,询问“在如今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哪个国防项目应被削减”,得票最多的就是F-35。如今,《壮志凌云》续集开拍“恰逢”F-35遭舆论围攻.五角大楼及军火商必然试图借助电影帮该机说好话,哪怕挣回一点同情分也值得。难怪有人怀疑,F-35此次“飞”上银幕.二者恐怕暗中出力不小。
傍上军方才能赢
想让美国军方为你的一部电影服务,出动大量的坦克和最先进的战斗机。对不起,这是你花钱也买不到的。
但对好菜坞的导演们来说,却可以“花小钱办大事”。
当初,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为拍摄电影《世界大战》请了400名士兵做群众演员,在每名士兵身上只需花点儿伙食费。此外,一辆“悍马”军车的租金是67美元,而租用一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使用一天,五角大楼仅收取1400美元。
一直以来,好菜坞为电影达到最逼真的效果不惜血本地花钱,但很多时候花钱并不能买到美国军方的服务。因为五角大楼将形象效益置于经济效益之上,军队的武器库并非向任何人敞开。
但是,与军方合作所带来的实惠又是显而易见的--从“悍马”吉普到隐形战机各式“道具”任其选用,而且,制作成本极其低廉。
在影片《黑影坠落》中,8架直升机、几名技术最精湛的飞行员和100名士兵的租金共计300万美元,不要忘了,美国国防部把它们送到摩洛哥参与《黑鹰坠落》的拍摄。
因为有军方的鼎力相助,反映美军突击队员在索马里“浴血奋战”的《黑鹰坠落》一片,在装备方面耗资也就这300万美元。与该片高达16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更夸张的还在后面,美国军方对《变形金刚2》投入了史无前例的热情:
五角大楼不但让剧组使用美军的白沙导弹试验场,而且还让他们跟随呼啸而过的战斗机从空中拍摄;
有一部分场景是在海军的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上拍摄,拍的是海军陆战队也加入攻击部队对抗来犯的变形金刚一幕;
此外,接动用的资源大致有:2架A-10战机,6架F-16战机,10辆装甲悍马,“金骑士”军方跳伞队,2辆MIA2坦克,2辆M3A3坦克,2辆自行导弹发射车.2辆装甲车,军用炸药和炸弹,休假的军人。
有人开玩笑说:《变形金刚2》动用的美军资源,足以应付一场小型战争。
这部电影是有史以来美国海、陆、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最大的一次联合拍摄行动,如果单纯的计算花费.恐怕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这样的效果。但在美国军方的支持下,一切都实现了。
在军方的帮助下,导演也有了专业的技术顾问。隔行如隔山,将文字转为影像,说外行话,做外行事,势必影响票房。倘若得到美军的支持,情形就大有不同。《壮志凌云》中,飞行员在机舱中地道的对白,就是由军方技术顾问亲自改写的。
此外,有了美军的支持,也有了倍增的宣传力度。《黑鹰坠落》上映首周,国防部长亲赴影院观看,一时成为热门话题,为影片拉动了不少人气。美军全力支持的大制作《珍珠港》获准在阵亡将士纪念日登上海军“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举行首映礼,迪士尼公司甚至透过美军公关邀请来了小布什亲自主持。
日趋紧密的“良性互动”
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在美国陆军中以电影实验法验证了传播的劝服效果,这一研究让美国军方有了醍醐灌顶之感。此后,美国军方公共关系部门开始关注电影形象传播,试图通过影响好莱坞达到美化自己的效果。
二战结束后,战争片的娱乐价值不可估量,战场外的人们渴望了解战史,战争亲历者们沉浸于追忆往昔,美军毫不犹豫地为《中途岛战役》、《虎!虎!虎!》等影片提供了支持,形象宣传立竿见影。
此后,从《巴顿将军》到《壮志凌云》再到《拯救大兵瑞恩》,双方的相互支持曾成就一批传世的名作。
在美国军方的引导下,好菜坞军事电影不外乎三大共性--光荣、英雄气概和技术为依托。类似影片有:帮助招募士兵的《金牌天兵》;让少数民族融入军队的《风语者》;改写越南战争的《越战忠魂》;重建人们对美军不可战胜信念的《壮志凌云》;为反恐战争提供依据的《真实的谎言》;让观众对“世界警察”美国的军事行动习以为常的《美国战队:世界警察》;让世界对使用微型核弹做好准备的《世界末日》等。
相关链接:美国军方对电影也挑剔
一直以来.美国军方对资助电影拍摄有一个不太明确的方针,即电影必须有助于民众“理解军队”或者有利于“国家利益”。
为拍摄《珍珠港》,美国海军为好莱坞提供了20艘退役战舰:为了电影的首映式.还将“斯坦尼斯”号航母从加利福尼亚派往了夏威夷。但军方断然拒绝为《现代启示录》的拍摄提供合作。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一名军官接到了杀害另一名军官的命令。
《火星人玩转地球》也被拒绝,因为拯救地球的不是士兵.而是一首民歌。在《独立日》中,电影中的军官束手无策也妨碍了和军方的合作。尽管《阿甘正传》对越南战争的描写没有过失,但它也没有获得军方的合作,因为它让人想起招募低智商士兵的“十万”计划。
对一些禁忌主题,美国国防部也是拒不理睬,比如生物武器实验室(反映在电影《极度恐慌》中),批评领导层(描写古巴危机的电影《惊恐13天》中的勒梅将军),以及哗变、种族主义、错误行动、性骚扰、滥用毒品和美军士兵的战争罪行等。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赋予了好莱坞导演们新的灵感,也让一度沉迷于“炒冷饭”的战争片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主管协调工作的美国军人们也比以往忙碌了许多。
为尽量搞好关系.军方早在2003年曾邀请一批“影坛大牌”亲赴前线观摩。然而,由于这场战争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不得人心,连审查人员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今为止收到的伊战主题剧本几乎没有一个合乎五角大楼的胃口。
相比之下,《我们曾是士兵》、《黑鹰坠落》等“一路合作愉快”的电影,就成为官方推荐的入伍军人必看片,并且作为“主旋律”作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65期,综合新华社、《都市文化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aq/2013-05-01/2989.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