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影像

打印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新版《白毛女》:四代传承 感动70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70年前民族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诞生,70年后,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第四代《白毛女》成功复排并开启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全国巡演。

  晚上7点,演出在延安宝塔山下的解放剧场内举行,76岁的老延安人吉坛住院期间特地向医生请了假,来看演出,6岁时,他就在延安看过歌剧《白毛女》的首演。

  此次复排,原作者之一,已是90岁高龄的贺敬之,亲自为剧本把关。

  歌剧《白毛女》故事取材于晋察冀边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由贺敬之、丁毅共同执笔,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们集体创作完成的。当时鲁艺没有正规的排练场,经常就在院子里排戏,四周围满了人,凡遇到不符合农村生活细节的地方,老乡们就会提出建议。

  歌剧《白毛女》问世后被搬上荧幕,后又被改编为民族芭蕾舞剧,成为广为流传的舞台剧。70年来,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们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使这部民族艺术的高峰之作历久弥新。

  此次复排,以青年歌唱家雷佳为代表的第四代白毛女担纲主演,本着守本创新的原则,文化部请来了郭兰英、柳石明、王起飞等老艺术家现场辅导青年演员。

  在说“喜儿哭爹”一场戏时,85岁的郭兰英,不顾高龄,为雷佳示范。

  成功塑造杨白劳、穆仁智等多个角色的柳石明,身患癌症,化疗期间仍坚持每天来到排练现场。

  为了让青年演员能深刻地体会“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创作人员深入河北平山县河坊村故事原型发生地体验生活。

  为了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此次复排,更加突出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将一些对白台词戏改成唱段,“喜儿和大春在山洞相逢”这场戏恢复了二重唱。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hsyx/2015-12-20/3550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只等闲 更新时间:2015-12-21 关键字:红色影像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