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10个肚量大如海
最后一个,你一定不知道。
1、对王明
这个人尽然不让我党的报纸刊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要知道一个清末举人从地主那里看到《论持久战》后,借阅看了好几天,他不顾年事已高,在旁人的搀扶下想和借书的人交流一番,老举人说:
“后生们呀,咱们中国又出圣人了,咱们不会亡国了。”
可谓是形成了极鲜明的对比。
像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十二月会议会,王明前排居中坐、俨然一副中心的样子,而毛主席则是站在右侧最边缘,可见其是极其打压毛主席了。但就是这样,毛主席仍然说服大家在七大的时候选举王明为代表。
2、毛主席和许世友将军
延安时期,许世友不但大骂毛主席,还扬言要“毙了他(毛主席)!”许世友此举立即引起公愤,被闻骂的指战员群起拿下,缴了许世友的枪,把许世友关押起来,请示毛主席,要求立即枪毙许世友。
毛主席得知消息后,非但没有治许世友的罪,还下令放了许世友,并命令把枪还给许世友,给他子弹,让许世友提枪来见自己。
询问情况后,毛主席予以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了许世友的误会,解开了许世友的思想疙瘩,拓展了许世友的思想境界。此事之后,许世友对毛主席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生忠于毛主席,至死不渝。许世友也不再是只会少林武功的“许和尚”,成了共和国大名鼎鼎的开国上将。
3、特务也要给饭吃
毛主席:特务也要给饭吃。
这些特务分子,可以说是给党和人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只要不继续作恶,那么仍然要给饭吃。
4、策略错,不是人错
对于犯错的人,怎么办?一般是给予惩罚、觉得对方能力不行。但毛主席不是这样,毛主席认为不是人的错,而是执行的策略错。对于不执行命令的人,怎么办?一般是给予惩罚、调离岗位,但毛主席不是这样,毛主席仍然给他机会、指明他当前的任务。
比如,
杨李过去违背军委多次清楚明确的命令,擅自放弃隔断张、宣联系的任务放任三十五军东逃是极端错误的。今后杨李任务是包围张垣之敌,务必不使该敌向西向东或绕道跑掉(主要注意不使敌西逃),如敌逃跑则坚决全歼之。
这是这种容人雅量、允许犯错,即使在落后、缺乏教育的农村,仍然拖出一支有大量杰出之才的队伍,并用这个队伍创建了新中国。
5、对张国焘
1960年,斯诺就问了毛主席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在主席的一生中,哪个时候算是最为黑暗的时刻呢?毛主席很肯定地回答道:那就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是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的斗争,而且这次的斗争甚至很可能会引发党内的分裂。
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另立“中央”,并自任“临时中央主席”,扬言要开除四大领袖的党籍,甚至下令通缉。但是对于这个带给毛主席最黑暗时刻的人,毛主席仍然是极力团结他、容纳他。
当解放后,张国焘经济拮据,跟中央索要钱物的时候,毛主席只要他写封检讨信,就可以答应他。
6、对俘虏
毛主席:须从尊重士兵、尊重人民和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这种根本态度出发。
对于俘虏,因为杀伤了自己的战友,一般人是要报仇的。但是毛主席却给予他们尊重。
毛主席:对伪军俘虏不分官兵与社会出身,原则上一概不杀。对我成见深放了又来打我的分子也可以不杀,即再捉再放的办法比杀的办法要好,效果要大。释放俘虏一律不要取保,也不要他们发誓说以后不当伪军,但可要他们发誓以后不真正帮助日本人来反对新四。即使他们违背誓言助日本打我,则我们应耐烦地采取七擒孟获政策。
这是毛主席对俘虏的极大容人之量,也是毛主席对俘虏的极大耐心,没有极大的胸怀、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7、功德林战犯释放
功德林有些战犯顽固死不悔改,这个提议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比如华国锋就不理解这个做法。在功德林里,有一些罪犯还不符合特赦的条件,就这么把他们也给放了,不符合规矩。
为此,他专门找到了毛主席,把研究列出的十三位不符合要求的战犯名单,交到了毛主席的手里。只是他没有想到,毛主席看了这份名单之后,不仅没有答应,反而还让他把这些人一起特赦。
在特赦之后,公安部一开始并没打算给这些人什么好脸色,主席知道了此事,还特意告诉他们,应该大气一些:
“放战争犯的时候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顿饭,每个人发一百元的零用钱。”
因此,即便是一些罪大恶极的战犯,也没有被处决。哪怕是像溥仪这种,当过伪满洲国皇帝的人,他不仅得到了特赦,还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8、宽恕诅咒者
在延安时期,延川县代理县长李彩云不幸发生意外,在会议期间,天空突然阴暗起来,不一会儿,竟然有雷电击中小礼堂,导致李彩云不幸身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李县长被击中的同一天,在固临县也有一位农民遭遇了意外,不过很幸运被雷击中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牵着帮他拉货的一头毛驴。
接连两桩意外,让他当街便脱口大骂:“这瞎了眼的老天爷,为甚不让雷公劈死毛泽东,偏要打死李县长,打死我的毛驴!”
很快,这位农民被抓了起来,被警卫押解着说要交给毛主席,交给中央干部处置。但是毛主席听闻事件的经过后,却放了他:“骂人又不犯法,你们谁没骂过人,骂人不也是提意见的一种方式嘛,这老乡既然这么说我,那定是我们哪里做的不够到位,伤着百姓的心了,或者是我们的工作是不是存在什么纰漏,正好可以纠正过来。”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延安军农大生产运动,战士们走到百姓当中,和他们一起劳动,丰衣足食。
9、对蒋介石
解放战争最后,老蒋败走台湾,解放军攻进其老家,皆欲挖其祖坟以泄恨,最后却被毛主席发令化解,从中,不仅能看出毛主席个人之胸襟,亦能窥见党之磊落风范。
要知道蒋介石曾经屡次三番派人挖毛氏祖坟,但是他却无比看重自己家祖坟的安好。在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的老家也曾经沦陷,日军便想要在后方给他一击,于是便交给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傅式说一个任务——去挖蒋氏祖坟。
不过傅式说是一个具有传统观念的中国文人,他认为挖人祖坟是丧尽天良、极损德行的坏事,所以阳奉阴违,并没有真的去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报答傅式说,给了他一个“护坟有功”的名衔。蒋介石对祖坟之重视,可见一斑。
蒋介石败走台湾之后,一直放不下自己家乡的故居和祖坟,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也没有类似于蒋氏祖坟被挖的消息传来,于是派曹聚仁去大陆看看自己老家,着重看看祖坟是否安好。
但是,蒋家的祖坟和家居产业不仅没有遭到破坏,而且还每天都有人打扫,非常干净,一看就被保护得非常好。蒋介石知道后,不禁让他感叹毛主席胸襟之宽大。
10、死刑缓刑
死刑缓刑是毛主席的发明,也是我国首创、据说外国没有这样做的。毛主席当时的原话是这样的:
凡应杀分子,只杀有血债者,有引起群众愤恨的其他重大罪行例如强奸许多妇女、掠夺许多财产者,以及最严重地损害国家利益者;其余,一律采取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缓刑期内强制劳动、以观后效的政策。这个政策是一个慎重的政策,可以避免犯错误。
这给了一些非本意犯了错误的人,第二次生命,挽救了那些良善尚未完全泯灭的人——只要能救、一定救。
毛主席说,
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gsyz/lxff/2023-02-14/8020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