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什么时候接触“实事求是”四个字的?
众所周知,“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现在流行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各种版本,都认为毛泽东最早获知“实事求是”是从中国古代典籍中读到的。而且不少学者引经据典,查到“实事求是”这句成语,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指出班固颂扬了河间献王刘德养成了良好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博览群书的毛泽东究竟何时从《汉书·河间献王传》看到“实事求是”这句话,由于没有留下直接依据,已无从考证。
有据可考的是: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从岳麓书院悬挂的匾额上看到了“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这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说法。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是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于1917年书写的。湖南工专当年的主要学科是矿科和路科,即今天湖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中南大学的矿业工程、铁路工程。在1926年正式挂牌成立湖南大学之前,湖南工专在岳麓书院办学。
◆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牌匾。
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于1880年1月12日出生在湖南省东安县山口铺乡,20岁以后官费派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留学8年,学习机械工程。期间,他赴欧美20余国考察与实习。归国以后,他历任粤汉铁路局工程师、南京机器制造局局长兼火药局局长、湖南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校长、湖南造币厂厂长、水口山矿务局局长等职。1943年12月27日,他在长沙病逝。
宾步程从1914年起担任湖南工专的校长,将学校从长沙市河东城区迁至河西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端正校风,他于1917年亲手题写“实事求是”匾额和“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对联,至今仍悬挂在岳麓书院。当年,湖南大学的前身湖南高等学堂,办在长沙市落星田老街求实书院,中南大学的前身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办在长沙市小东街贡院。由于设在岳麓书院的湖南高等师范学堂停办,于是这两个工科学堂(民国以后改工业学校)合并迁入河西岳麓山下。据有关史料记载,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为古代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几代变迁,在晚清(1902年)由书院改制为学堂,湖南大学在此办学至今。
◆杨昌济
1915年秋,蔡和森遵循老师杨昌济(即杨怀中,杨开慧之父)的建议,从长沙市河东城外妙高峰下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设城南书院)转学,跳级考进了河西岳麓山下的湖南高等师范学堂(民国以后改师范学校)文史专科。1917年秋,蔡和森全家迁到岳麓山下的溁湾镇周家巷,租刘家台子一户属于宁乡人的民房居住。这所民房雅称“沩痴寄庐”,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于此。1920年底蔡和森全家赴法国勤工俭学,民房就退租了,有人指证“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在这里成立是不确切的。湖南建党也没有发生在新民学会成员最多的第一师范,因为这些学生都毕业离校了,以后皆聚集在潮宗街文化书社,这里才是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和建团建党之地。
蔡和森在河西读书时,经常去岳麓书院半学斋杨昌济的寓所“板仓杨寓”。杨昌济此时也离开湖南第一师范,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湖南高师停办便受聘于北京大学,并联络湖南教育界名人促成了湖南大学成立。毛泽东与杨昌济、蔡和森往来密切,经常从河东到河西。当年湘江无桥,从一师出门,从灵官渡码头过渡经橘子洲就到了岳麓书院,距离不到5公里。因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兼城南书院和岳麓书院两处的山长即校长)和朱熹(时任潭州太守相当于今天的长沙市市长)循这条线路往来讲学,后来被长沙人称作朱张渡。青年毛泽东常登岳麓山爱晚亭,也一度借宿岳麓书院半学斋。杨昌济不仅是他与蔡和森的老师,后来还是毛泽东的岳父。就在这时,即1917年秋,他们在岳麓书院看到了宾步程书写的这块匾,并熟记了“实事求是”这四个字。
◆毛泽东与蔡和森。
那么,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是否1917年或稍后在岳麓书院看到“实事求是”的牌匾,最初知道“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呢?其实,他们获知“实事求是”的时间更早。有据可查,蔡和森应该在1913年秋,毛泽东也不晚于1914年秋。因为蔡和森是1913年秋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而毛泽东1913年秋考入设在长沙荷花池的湖南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秋,湖南四师停办,师生均合并到一师。其中,蔡和森在第六班、李中(上海早期党员、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工会”的创始人)在第七班,毛泽东、罗学瓒、周世钊等在第八班(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上是转学过来的)。至于萧子升、陈昌等人是高年级的学生,而何叔衡则是进修生,并不是《恰同学少年》电视剧将他们安排在一起,一张考卷同时考入湖南一师。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入学之前,在浏阳籍大儒孔昭绶校长的主持下,于1913年学校就制定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章程》,其中就明确要求“凡我一师学生,皆要做到实事求是”。
该章程的第一章《教养学生之要旨》规定:学生要勤于体育、陶冶情性、富于美感、志趣高尚,“尊品格而重自治,爱人道而尚大公”,要做“为生利之人而勿为分利之人”。特别是“要旨”之第五条要求学生做到:“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势,察社会之情状,实事求是。”其中,“明现今之大势”就是要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关心时事政治;“察社会之情状”就是要学生深入民众做调查研究,了解现实社会状况;“实事求是”更是明确要求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认知和解决问题。毛泽东等人对“要旨”反复研读,入脑入心,不仅心领神会,而且身体力行。
◆1919年5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合影(二排左三为毛泽东)。
按照“明现今”“察社会”“重实际”“实事求是”的要求,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一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修学储能,砥砺品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了“改造国家与社会”,从改造自我或“实现自我”做起。1917年暑假,毛泽东还邀萧子升像旧时的“游学先生”一样,“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一起调查长沙周边五县,毛泽东也邀蔡和森考察过洞庭湖区。所以说,第一师范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地方。1920年7月6日至10日,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更是召集旅法的新民学会会员开了“蒙达尔纪会议”,将新民学会的宗旨更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又于1921年7月23日(与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同一天)提议将“工读世界社”更名为“少年共产党”。因此,毛泽东后来对斯诺说,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而他的妻子向警予是“唯一的女创始人”。可见,“实事求是”“改造中国与世界”表达了他们的建党初心。
毛泽东、蔡和森等人走上革命道路,离不开他们所在的湖南第一师范这个平台。一师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从这里走出了新民学会众多革命家,在五四时期这所学校甚至可以与北京大学红楼媲美。“伟人长于斯,必有其原因”。人才成长离不开文化传统的滋养和人文环境的陶冶,湖湘大地尤其是湖湘文化哺育了近现代湖南人的革命性,铸造了“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湖南精神。湖南人在近现代突然“发力”,单纯从地理位置上解读尚缺乏说服力。湖南人才迅速走向政治舞台中心,离不开教育发力,其中第一师范功不可没。
◆1920年7月,蔡和森、向警予等旅法青年在蒙塔日杜吉公园召开留法学生会议的资料照片。
作为湖南这块热土上的人才培育基地,第一师范的前身是创办于南宋被誉为湖湘文脉渊源的城南书院。城南书院为南宋张栻公元1161年创办,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于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连后来担任过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也做过它的校长。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培养了毛泽东、任弼时、蔡和森、何叔衡、李维汉、谢觉哉、张国基、萧三等大批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涌现了段德昌、刘畴西、袁国平、夏曦、郭亮、陈昌、罗学瓒、张昆弟、方维夏等280余名革命烈士。第一师范有一批师德高尚、学问扛鼎的师资,如孔昭绶、易培基、杨昌济、易白沙、黎锦熙、杨树达、方维夏、徐特立等,此后又有李达、匡互生、田汉等名师在此施教,保障了兴学育才的质量。在毛泽东、蔡和森入学以后,第一师范刚刚制定并公布了学校章程。学校要求师生们背诵熟记,身体力行,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此时就将“实事求是”铭刻于心,努力做到“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徐特立语)。他们的成长经历,可谓——学校铺路,老师引路,学友同路。
从上可知,毛泽东、蔡和森最初知道并形成“实事求是”的观点,是刚入母校求学时从一师章程中确立起来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一步作出了科学解释。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写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并把这四个字题写给中共中央党校,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座右铭。更为可贵的是,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思想武器,破除了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gsyz/lxff/2022-08-17/7703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