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今天的“毛泽东热”
如何看待今天的“毛泽东热”
张旭东 张文靖
“热”通常是表达一种情谊深厚、受人欢迎的社会风尚。在各个领域都有独具特色的“热”,如“琼瑶热”“三毛热”“尼采热”“萨特热”“弗洛伊德热”“房地产热”“证券热”“基建投资热”,等等。在中国政治领域则出现了蔓延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毛泽东热”。所谓“毛泽东热”,就是对毛泽东本人和“毛泽东时代”的怀念和追忆,并且这种怀念和追忆很快成为一股席卷大江南北的民间情结。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
当下这股“毛泽东热”始于1990年代,其间出现过多次高潮。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高度评价毛泽东:
【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表现出一位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
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为契机,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从国内到国外,形成了经久不衰的“毛泽东热”。《华盛顿邮报》报道说,
【诞辰120周年,毛泽东在中国的存在感依旧。他的形象出现在人民币上,他的头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他仍因建立共产党国家、恢复民族骄傲而受到尊敬。】
全球的毛泽东“热潮”
国内“热”
“毛泽东热”总的来说,是对毛泽东崇拜、敬仰以至狂热的一种社会心态,指人们对毛泽东的追捧形成暂时性、不可遏制的政治气候。这种发自内心的崇拜感大多是自发的。在历史的激荡中风起云涌,一共发生过四次规模空前的“毛泽东热”。
第一次“毛泽东热”是以1937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撰述的《红星照耀中国》为标志,刮起了“毛泽东旋风”。中国革命的曲折使得人们对毛泽东充满了好奇,加上人们对成立时间不长的中国共产党并不了解,从北伐战争、四次反“围剿”再到长征和西安事变,革命事件的出神入化和传奇曲折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斯诺通过对国统区、苏区以及中国革命的观察,写下了这本让全世界人民为之震惊的作品。这部著作一经问世,就在世界范围内被译成20多种文字。1938年2月译成中文版《西行漫记》继续发行。这是世界上第一本详细介绍毛泽东和毛泽东所领导的革命的巨著,短短几周之内就发行了10万册之多,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后,许多青年志士纷纷投身革命。同时,毛泽东的个人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生活习惯、学习特点、人格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第二次“毛泽东热”是以1949年5月全国青年代表大会的口号“学习毛泽东”为标志。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关毛泽东的书籍、刊物、文章、解说铺天盖地,每天的报道、讲话均是对毛泽东的宣传。毛泽东的秘书李锐1953年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李达撰写了《〈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1951年到1953年还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一至第三卷),号召人们系统学习毛泽东思想。1953年到1956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水平和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全国大部分地区解决人民的温饱已不成问题,凯歌行进式的胜利使人民群众深有感触。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高喊“毛主席万岁”并不显得生硬和刻板,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一种心灵的告慰。
第三次“毛泽东热”是以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G命”为标志。当时,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之情无法遏抑,普通百姓的家中,随处可见毛泽东画像、毛泽东袖章、毛泽东语录、《毛泽东选集》。在毛泽东接见红W兵时,许多人因远远望见站在敞篷汽车上缓缓挥手的毛泽东而热泪盈眶;许多人因能握一下被毛泽东握过的手而彻夜难眠;许多人因跟毛泽东说过一句话而陶醉其中,成了此生最珍贵的回忆。毛泽东语录在几亿人的国度里人手一本,唱“语录歌”、跳“忠字舞”,不分男女、老幼、妇孺,人人皆学,人人皆会,毛泽东的言语都成了人们行动做事的“红宝书”。这一时期“毛泽东热”是轰动性的,达到了炽烈的程度。
第四次“毛泽东热”是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为标志。这股热始于1990年至今未消,1992年至1994年、1998年至2004年、2007年至今是其中的三次高潮。
这一阶段,出售和佩戴毛泽东像章,悬挂和供奉毛泽东像,歌唱毛泽东的历史歌曲,出版有关毛泽东的书籍,观看有关毛泽东的影视作品,评说和研究毛泽东等现象,在全国形成时尚,热潮迭起。
首先,《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等图书相继出版发行。
其次,民间毛泽东神话再度出现,将毛泽东作为神来供奉或当作驱邪退鬼的“钟馗”,“毛主席保平安,赵公元帅保发财”。汽车司机在驾驶室里挂毛泽东像,个体户和小贩也戴起了毛泽东像章或在他们做生意的地方挂起毛泽东的画像,以求好运。
再次,是毛泽东的形象开始大量出现在影视舞台中。《四渡赤水》《西安事变》《开国大典》《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大决战》《开天辟地》《毛泽东的青年时代》《毛泽东》等,都真实、可信、历史地再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使毛泽东像新闻人物一样被人们广泛地谈论,更是将这一时期的“毛泽东热”推向了高潮。
另外,许多与毛泽东相关的网站引起专家的关注,与毛泽东相关的博客也风起云涌。新华网、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等涌现许多怀念毛泽东的文章,情真意切,引发起新一轮的“毛泽东热”。
海外亦“热”
纵横四海,环顾全球,到处都可见毛泽东的印记。尤其是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毛泽东热”愈演愈烈。英国音乐家列农曾说:
【“世界上深受中国领袖毛泽东影响的人,数以几十亿计。很多国家的人民,在某种意义上把毛泽东作为他们的精神图腾。”】
日本学者野村浩一直言: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是一位率领亿万中国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从动乱中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同所有的伟大革命家一样,也是一位最善于独创的思想家。”】
美国学者施拉姆也说:
【“一百年之后,毛泽东仍是世界人民最为关注的思想家与军事家。”】
一阵阵的“毛泽东热”,使毛泽东伴随着红五星闪耀在世界各地。
在英国,研究毛泽东的专家学者达3500多人,随处可见毛泽东的画像。人们渴望了解毛泽东的诗词歌赋,渴望了解毛泽东的领袖气概,渴望了解毛泽东的辩证思维,渴望了解毛泽东的日常生活,有关毛泽东的话题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内容。毛泽东的“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精美语言也激励着英国人不断向前。
在美国,白宫内甚至可以看见数张毛泽东画像。奥巴马就职演讲中也不忘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可见其语言力量的强大以及毛泽东对美国的影响。从《画报》第一次融入毛泽东的形象开始,人们就开始对他产生兴趣,并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拳王”泰森右臂刻有毛泽东的头像,在其入狱改过期间不断从《毛泽东选集》中汲取力量,走出困境。在大大小小的报刊头条,也随处可见有关毛泽东的介绍。
在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的进步报刊开始,就宣传有关毛泽东的思想,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深入开展反美斗争。21世纪以后,适应国内发展的需要,日本成为出版毛泽东著作较多的国家。在委内瑞拉,主张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国民,自立自强地进行反美斗争。在尼泊尔,其首任总理普拉昌达是典型的毛泽东的崇拜者,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追随者。在朝鲜,人人对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充满感激之情。当年,毛泽东说:
【“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
最终,在中朝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逝世时,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哽咽哭泣,怀念毛泽东对朝鲜国家的帮助。在泰国,在缅甸,在巴基斯坦,在以色列,在伊朗,处处可见毛泽东带给这些国家人民的影响和震撼。
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众多海外媒体包括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环球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韩国的《每日经济》,朝鲜的《朝鲜日报》,法国的《回声报》,英国的《经济学家》,俄罗斯的《地球回声》,奥地利的《新闻报》等都对毛泽东进行了纪念和评价。《华盛顿邮报》报道说,诞辰120周年,毛泽东在中国的存在感依旧。他的形象出现在人民币上,他的头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他仍因建立共产党国家、恢复民族骄傲而受到尊敬。
为什么会“热”
毛泽东诞生至今,已有120多年了,漫漫历史长河中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数不胜数,120多年也只不过是漫长历史进程中短短一瞬,可是为什么偏偏毛泽东能跨越历史门槛,让人们如此悼念他、怀念他、想念他,不由自主引发阵阵的“毛泽东热”?归根结底,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和导师,是有其独特魅力的。中国的“毛泽东热”,既反映了中国民众对毛泽东的诚挚情感和衷心爱戴,又是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折射。因为,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他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
领袖魅力的历史影响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泽东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他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给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就他的一生来说,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毛泽东拥有坚毅的志向和追求目标的勇气。毛泽东拥有坚毅的品格,敢于追求真理,为此不惜与父亲甚至整个旧体制对抗,这是他成功的基础和内在潜质。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相对富有的小商人,他期望儿子将来成为像他一样生财有道的精明人,能够多买进点田地,多丰收些稻谷,好多做一些稻谷和猪牛的生意,多积累些资本,做个大财东。但毛泽东的志向从来就不在此。他受母亲影响,从小就同情弱者,乐于助人,责任心强,不满不公。当韶山的难民因为饥荒劫走父亲粜往县城的米时,毛泽东并不同情父亲。此时,毛泽东还未满十八岁。在这样一个年纪,不以一己之私为重,不惧于父亲权威,令人称赞。当父亲送他去湘潭县城的一家米店当学徒时,毛泽东充满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对外出求学的迫切渴望,促使他请来八舅、堂叔、表哥百般劝说父亲,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并励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样一来,父亲只好同意他去离韶山25公里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去接受新式教育。
毛泽东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与农民领袖情怀。毛泽东的领导之所以会上升到艺术的层面,这与他从小酷爱读书,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另外,他勤于调查,喜欢实践,善于把知识转化为实践,不仅读有字之书,还读无字之书。他的读书范围十分广泛,有社会科学,还有自然科学;有马列主义著作,还有西方资产阶级著作;有古代的,还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更有外国的,等等,“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地震,死亡人数达24万多人,其他损失难以估量。当秘书向毛泽东报告地震造成惨重损失时,他放声大哭。此后在半昏迷的状态下,他依然通过各种方式看书、看报、圈阅有关的文件。毛泽东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
毛泽东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同敌人做斗争,这是毛泽东的过人之处。不计前嫌、不排斥异己、择善而从,这种豁达的气度和宽广的胸怀给一些国民党的元老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革命活动有胜利也有失败,有欢欣鼓舞,也有踌躇不前,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接二连三的胜利,与领袖毛泽东坚韧不拔的毅力分不开。这种毅力也是从小就养成的。毛泽东从小就干一些农活和家务,包括拔草、放牛、拾粪、砍柴,有空还要帮父亲记账,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扮演了跟家里的长工一样的角色,这对他性格的磨炼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接受五四大潮的洗礼到领导农民运动,从建立革命根据地到打破敌人的三次“围剿”,从长征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以及建立新中国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革命和建设过程当中的艰难险阻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百折不挠的革命毅力是制胜的一大重要法宝,更是毛泽东赢得民心的重要魅力之所在。
市场失灵的中国表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经济转型的航程,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漫长的经验选择,终于在中共十四大上,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经历了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地位转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路线,使市场作用的转变有了法律依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市场失灵带来的社会问题。市场失灵最主要的表现有:在经济上,最大的损失是经济资源闲置;在社会上,就是处于市场竞争弱势的部分群众,对自己的弱势群体地位越来越不满,并把这股不满转化为对党和政府的批评,进而演化为上访等社会事件。处于弱势群体的群众包括对这部分群众抱有同情心的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寄托,外加大部分人小时候生活在“毛泽东时代”,对“毛泽东时代”的政治秩序等耳濡目染,在遇到市场失灵等问题时,接受不了现实与预期造成的差距,心理自然会出现巨大的反差。虽然商品经济的大潮在一定程度上会冲淡人们的政治意识,然而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政治的,更不能脱离政治而单独存在。当现实出现变化时,政治必然也会以新的方式渗入到人们的头脑之中,并且无可替代。已经过去的历史,随着人们的召唤重新明晰地出现在当今的社会舞台上。于是,人们开始怀念毛泽东、怀念毛泽东思想、怀念“毛泽东时代”。
反腐倡廉的群众呼声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探索的历程中,反腐败斗争一直贯穿党的奋斗始终,以确保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毛泽东领导的反腐败斗争主要有四次:
第一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苏区开展的惩腐肃反运动。毛泽东发出号召:
【“苏维埃工作人员中如果发现了贪污腐化、消极怠工及官僚主义分子,民众可以立即揭发这些人员的错误,而苏维埃则立即惩办他们,绝不姑息。”】
通过这次活动,纯洁了幼年的党和新生的红色政权,优良传统在苏区蔚然成风。
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反腐倡廉运动。毛泽东坚定地说:
【“我们必须克服存在着的有些还是严重的官僚主义,例如贪污现象,摆官架子,无益‘正规化’,文牍主义等。”】
此后,为配合此运动又开展了以“整顿三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
第三次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夺取政权以后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毛泽东主张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入。苏共二十大,以及波匈事件之后,毛泽东认为克服官僚主义刻不容缓。为此,全党开展了大规模的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三反”运动。
第四次是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开展了“四清”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及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的斗争。“毛泽东时代”针对不同历史时期腐败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有些措施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效性。
“毛泽东时代”的反腐做法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反腐提供了宝贵经验。包括对反腐败要重视,提高警惕;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的教育;要注意灵活运用反腐败的方式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自律;要对腐败现象依法惩治,严肃纪律;等等。邓小平曾说:
【“反腐败不是一次战役,要常抓不懈。”】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寻租设租的机会大量涌现,权力变现的能力空前加大。少数领导干部更借机敛财,寻租腐败。由此,人们怀念“毛泽东时代”人心的纯粹、生活的淳朴、环境的净化;怀念“毛泽东时代”治理的政治清明、人心凝聚、团结向上,更想实现一种政治清明、稳定和谐的大和目标,由此而引发了阵阵“毛泽东热”。中共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加大了对腐败的查处力度,打击了形形色色的老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充分发挥威慑力”,以期不断净化中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净化的同时也会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把当下的做法和“毛泽东时代”的做法进行比较。此时此景之下,寻找毛泽东、发现毛泽东就成为热潮。
当然,毛泽东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不仅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而且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的人们的敬佩。毛泽东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中华民族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进。正因如此,一些长期沉湎于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学者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投向了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世纪伟人——毛泽东。人们在“人格上承认毛泽东,历史地位上承认毛泽东,思想体系上承认毛泽东”。所以,“毛泽东热”不仅出现在中国,同时也在海外出现了。
总之,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在民众中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中国“毛泽东热”产生的前提条件。中国民众热爱、崇敬和拥戴领袖毛泽东的朴素感情,是中国“毛泽东热”深厚的民众基础。撇开其中的盲目、迷信和狂热的成分不论,“毛泽东热”对于歌颂毛泽东的伟大业绩、宣传毛泽东思想和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热”向何方
“毛泽东热”总是伴随着社会行动而产生。“毛泽东热”,从主导的方面看,是一种健康的、进步的、孕育着希望的现象,它是一种凝聚的因素、向心的因素、团结的因素、稳定的因素。正如《红太阳》歌颂的一样,毛泽东永远是人们心中的红太阳。以大联唱的形式歌颂毛泽东的磁带《红太阳》刚刚上市,便被一抢而空,产生了轰动性的效应。除此之外,关于毛泽东的像章、画像,各种介绍毛泽东的图书、广播重现历史,重新揭开了毛泽东的神秘面纱,使他以朴素的领袖形象重现人间。但在热潮中,也会存在盲目崇拜的现象。湖南某山村的一位老农民说:
【“我早就说过,毛泽东不会死,总有一天会转活临世,此乃天意。”】
毛泽东——20世纪的一位伟人,这无可否认,但是,他也不是万能的,是人而不是神。从这位老农民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普通百姓心中还是存在着对毛泽东认识的误区以及盲目崇拜,也反映了他们残存的文化心理以及扑朔迷离的文化视野。因此,必须对“毛泽东热”加以有序引导,以便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正能量。
首先,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毛泽东。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树立对毛泽东的正确认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完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任务——建党、建军、建国。这位20世纪的时代人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始人之一和主要缔造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成就是巨大的,应该被历史铭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不能将毛泽东神化,把他奉为真命天子,认为他无所不能。他在晚年也犯过错误,由于主客观因素,发动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不能因为其错误就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总的来说,毛泽东的功大于过。1981年6月,在邓小平的指导下,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给予了科学的评价,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决议》还指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其次,依法巩固执政合法性,积极有序引导群众性运动。执政合法性是指民众对现存政治统治的信任、认同和支持。任何一个政权的合法性,都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支撑,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来吸引民众,从而获得民众的支持。意识形态不能停留在过去,应该适时、适量地宣传当代的主流思想。“毛泽东热”的出现是人们复杂心理的一种深层次的折射,群众性运动如果缺乏积极有力的引导,必将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对“毛泽东热”进行积极引导便是巩固政权合法性的一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爱国教育片引导人们确立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认识。相关影视作品、论文著述以及互联网上的宣传如果有失真实,必须明令禁止,以此净化文化环境,提高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必须要界定它对维护党执政合法性信仰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维护党的执政合法性,就必须更加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增强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创新性,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共同理想、精神支柱。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毛泽东热”一直延续至今,热度不减反增。有人不禁要问,这种热潮最终会不会消失?如果不消失,它最终会走向何方?
邓力群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分析指出:
【我认为“毛泽东热”与以往的什么“弗洛伊德热”“萨特热”“现代派热”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出现上述这些“热”,不能说没有其特定的内在历史原因。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存在主义的学说、“现代派”的理论和实践,毕竟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产物,在我们中国是缺乏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的。尽管有些人将其当作一种“时髦”极力加以贩卖和鼓噪,因为它毕竟回答不了中国的现实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历史前进中的历史课题,它折腾一阵就风流云散,是不可避免的。“毛泽东热”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它是直接产生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现象,是直接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无论怎么说,毛泽东的一生、“毛泽东时代”、毛泽东思想都引起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空前地改变了中国现代的历史,而且肯定会极大地影响今后的历史。认识、总结这段历史,实际上成为我们前进的出发点之一。因此,作为一种“热”,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表现形式,但这股“毛泽东热”,是不会风流云散,丧失其历史影响和意义的,对毛泽东、“毛泽东时代”、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的永恒主题之一。】
邓力群强调:
【第一,“毛泽东热”具有现实社会基础;第二,毛泽东及“毛泽东时代”不仅改变了中国现代的历史,而且肯定会极大地影响今后的历史。综上两点,“毛泽东热”不会风流云散。】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毛泽东热”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转化为一种文化现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一起代代传承下去。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gsyz/lxff/2020-01-16/6082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