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毛主席给小学生的题词“又学习,又玩耍”
有感于毛主席给小学生的题词“又学习,又玩耍”
王德蓉
毛主席和延安保育院的孩子们在一起
1941年元旦,毛主席给保育院金德崇小朋友的题词
曾经看到金德崇同志珍藏多年的他在延安保育院小学时的一个笔记本,上有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在上世纪40年代初给他的亲笔题词,其中毛主席所题为“又学习,又玩耍”六个字。乍看之下生动有趣,细细思量却感慨万千,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学习。
历来介绍名人事迹,大都宣传他们如何勤奋、自律,却很少介绍他们小时候是怎么玩耍的。那么,是不是要学得好就不可以玩,玩了就学不好?学习和玩耍到底是什么关系?首先来看看毛泽东本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据回忆,儿时的毛泽东在上学期间,早晚要放牛拾粪。放牛时,几个小伙伴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就会误了放牛。为了既放好牛又玩得好,毛泽东把同伴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一班割草,一班去玩,每天轮班。这样小伙伴们都很开心,他们都愿意跟毛泽东一起放牛,还戏称他为“牛司令”。
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毛主席一样,在小时候并非众人想象里“中规中矩”、只会学习不会玩耍的“好孩子”。他们与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也经历过爱玩耍的童年时光。朱德小时候在故乡的琳琅山下,曾带领小伙伴使出“调虎离山”之计,让一两个小孩缠住地主,其他人趁机溜到地主家的花园赏花看鱼。少年周恩来常常到古城淮阴的禹王台登高放鸽,还曾费心思改良鸽哨。他还喜欢与小伙伴们一起玩审问“洋鬼子”和“坏地主”的游戏。
政治家的童年如此,古今中外那些著名科学家又如何呢?被誉为近代科学奠基人的牛顿,在少年时期并不引人注目。如果说他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动手能力很强。他十分喜欢绘画、雕刻,喜欢做风车、水钟等机械玩具。他曾把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放入空中流动闪烁,做过能测出准确时间的水钟。
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游戏,他最喜欢藏到一块大石头背后。有一次他突然想到在平整的草坪上凸起一块大石头显得很不相称,就到处问这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别人的解释让他感到不满足,他就下决心要自己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多年以后,他写了一篇《扬子江流域第四纪冰期》的论文,特别提到了他儿时藏过的这块大石头。这个“使他迷惑不解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这是基于“好奇心驱动”走上研究之路的一个生动事例。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小学低年级时,常常和男孩子们一起玩掷飞镖的游戏,他总能投得远、掷得准。同学们不服气之余捡起他的飞镖仔细研究,发现他折的飞镖有棱有角、十分规整,投起来空气阻力很小,投扔时又会利用风向风力,所以总是赢。
从这些名人的童年经历中可以发现,只要安排得当,玩耍与学习其实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孩子的创造力、交际表达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身心健康快乐等等,往往可以在生动活泼的玩耍过程中获取。我国古代先贤早就提出过“寓教于乐”,也就是在游戏和玩耍中学习的育人原则。而“教育”一词的希腊文(paideia)词根就是“孩子”(pais),与“游戏”(paidia)一词也有关联。所以西方有句谚语说:“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爱玩耍、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儿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过程。
近些年来,有人提出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为此强行让孩子过早开始学习,学业负担过重,只能少玩耍甚至不玩耍,导致不少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这就偏离了教育的正常轨道,效果自然适得其反。
毛主席一向认为,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没有严加禁止的必要,不要使小学生变成小老头。他早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就积极提倡德智体“三育并重”、“身心并完”。1953年6月30日,毛主席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曾谈到青少年要“学”、“玩”兼顾。他说:“青年人就是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跳跳蹦蹦。”“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娱乐、休息、睡眠,这两方面要充分兼顾。”“两头都要抓紧,学习工作要抓紧,睡眠休息娱乐也要抓紧。”1964年3月10日,毛主席在一个中学校长呼吁减轻中学生负担的文件中写了这样的批语:“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
要让青年“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更加有益于人民和民族,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让他们有机会从童年时期起,就适当释放游戏玩耍的天性,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七十多年前,毛主席给12岁的小学生金德崇的题词“又学习,又玩耍”,当时也许是随性之笔,但它饱含了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殷切期望,值得今天的人们思索和感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gsyz/lxff/2017-06-07/4451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