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毛泽东渡黄河
1948年3月21日毛泽东从杨家沟出发,经绥德县吉镇、佳县螅蜊峪,23日中午到达吴堡县川口。面对黄河,毛泽东伫立良久。他仿佛在与黄河交谈。我从背包里拿出相机,对准了他。镜头里,一个伟岸的身影与苍茫的黄土高原、宽阔的黄河融为一体。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这种感觉至今令我激动。我想到了12年前第一次渡黄河的那一天,毛泽东也是这样地伫立着。突然我的视线变得模糊,以致无法看清镜头中的景物。
这时,毛泽东一摆手:“莫照了!过河吧。这次过去,争取不再回来,事不过三嘛!”
渡船早已备好。毛泽东上船后,老船工一声号子,船解缆离岸。这时,毛泽东忽然对我说:“子龙,还是照张相,留个纪念嘛!”
1948年春,毛泽东东渡黄河。我端起相机,以黄河西岸为背景为他拍了一张照片。不一会儿,船即到达了河对岸,我又连续为毛泽东拍了好几张照片。然而照片冲洗出来,怎么也找不到他让我拍的那一张,这真是一个难解之谜。
从1947年3月18日离开延安至1948年3月23 日整整一年时间。毛泽东在陕北的千沟万壑转战期间,途经延川、子长、清涧、安塞、靖边、横山、子洲、绥德、佳县、米脂、吴堡等11个县,先后在四十多个村镇驻留,最长的在杨家沟住了四个月,最短的只有几个小时,行程达数千公里。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不但粉碎了蒋介石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而且使人民的力量空前强大了,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陕北一年,不虚此行!”
陕、晋二省历来以黄河为界,黄河以西为陕西省,黄河以东属山西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于1948年3月23日从陕西省吴堡县川口乘船渡过黄河,在山西省临县碛口镇高家塔村登岸。站在黄河东岸广阔的卵石滩上,毛泽东用手里的木棍指着东边,说:这一次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我们前进了。渡过黄河以后,毛泽东一行来到名叫寨则山的小村子,在此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继续东进。到中央后委驻地临县三交镇双塔村。毛泽东与叶剑英、杨尚昆等一起吃饭。经短暂休息后,毛泽东等换乘吉普车沿公路向北前进。
毛泽东很长时间没有乘坐汽车了,他坐在车上,显然很高兴,一改平时不爱说话的习惯,他转头对我说:“嗯,这车比那个‘红十字’好!这车你会不会开呀?”我知道,他说的“红十字”是指抗战初期宋庆龄送给他的那辆涂着“红十字”标志的三轮摩托车。
我回答:还不会!我学会开“红十字”时是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只是觉得好奇才学的。现在年纪大了,没有这种兴趣了。
毛泽东说:“你刚刚30多岁,新的东西还是要学么!”
进城以后,我仍与毛泽东同坐一部车,而且车里经常是只有毛泽东、司机和我三个人。解放初期,北京的治安条件还不是很好。我心想,万一路上遇到紧急情况,我要能立即开车把毛泽东带出险境才好。于是我就向司机请教,并学会了开车。毕竟是新手,一次,我单独驾车上街办事,回中南海南门时,由于驾驶技术不熟练,车碰在门柱上。为此,我与当时负责中央警卫工作的汪东兴发生了不大不小的争吵。
毛泽东转了个话题:“刚才见到小蒋没有?”
我说:见到了,她还给我看了您给她的题词呢。
我爱人蒋英1947年春随中央从延安撤离后,直接过黄河到临县从事土改工作,这年秋天到中央机关所在地杨家沟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于1948年年初回到临县三交镇。不久,从杨家沟来三交镇办事的一位同志给蒋英带来一封信,信封上用毛笔写了“蒋英”两个字。蒋英早在延安时就多次为毛泽东抄写文稿,对泽东的字很熟悉。她一看信封上的字迹就知道是毛泽东写的。她抽出信纸,上面写着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光明在前 努力奋斗”。她知道,这题词既是对自己的鼓励,更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的期盼和必胜的信念。这题词我们一直珍藏至今。
毛泽东目视前方,好像自言自语地说:“是啊,前途是光明的,我们的胜利是不可阻挡的。但是要取得完全的胜利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作者:叶子龙)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gmdb/2014-07-02/2657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