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革命地标

打印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北邯郸涉县,由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将军岭和一二九师陈列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三百亩,2013年顶峰国际旅游景区规划项目。
抗日战争时期,涉县是边区根据地的腹心地、首府县,地处华北抗战前哨,为华北抗战战略要地,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师首长率领下,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运筹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山,打响了抗日战争中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争中上党、平汉等著名战斗、战役,曾有一百一十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单位在涉县驻扎长达五年之久。[1]

旧址分布

司令部旧址由3座相邻的农家四合院组成,依势而建,错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2]

落有致。下院是司令部办公的地方,北屋正房为会议室,西屋为刘伯承的办公室,东屋为警卫室,南屋为办公室。院内刘伯承邓小平亲手栽植的丁香紫荆树。[2-3]
出下院门往西上五个坡就到中院,门上有刘华清题写的"刘邓旧居"匾额,是首长住处兼办公室。南屋是刘伯承邓小平的旧居。东屋为二层楼房,是李雪峰的宿舍和办公室。院东南角有一防空洞。[3]
上院是司令部作战室,为机关办公地,院东南角有一防空洞。该院设置有一二九师军政办公室,太行区党委书记、太行军区政委李雪峰的宿办室和房东宿舍。后院和上院相通,南房五间原为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刘伯承邓小平就在这里指挥了大小战役三万一千多次,收复了一百九十八个县城。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已改设为太行木刻版画展室,里面陈列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太行部队文艺工作者在当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它再现了当年太行军民在艰苦岁月中抗击敌顽的斗争生活。北房五间为刘师长宿舍,东房三间为邓政委宿舍,西房三间为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宿办室。穿过后院南小门,有司令部的防空洞,洞深九米,里面潮湿阴暗,是当年师首长预防敌机轰炸的窑洞。[1]

周边建筑

在县城西边16公里的石门村山凹里,有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旧址,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后安葬在这里,又称左权墓以及西达兵工厂旧址等。[1]
将军岭上安放着刘伯承、徐向前李达黄镇等将帅的灵骨,在灵骨安放处镌刻了将帅雕像和纪念碑,并建造了刘伯承元帅纪念亭。1990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刘伯承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3]

历史沿革

1940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
刘伯承、邓小平亲手栽植丁香和紫荆树

刘伯承、邓小平亲手栽植丁香和紫荆树[2]

山区,开辟、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一二九师司令部12月底迁驻赤岸村,其司令部便设在村中央的小山坡上。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广大军民,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残酷扫荡,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上党、平汉等战役,为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2]
1945年12月,司令部迁至武安。一二九师在这里生活了五年的时间。司令部大院北屋、东屋和南屋均陈列着反映当时军民斗争史的革命文物和有关资料。[4]
新中国成立后,从这里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两位元帅、三位大将、十八名上将、四十八名中将、二百九十五名少将,先后有近百名一二九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1]

旧址保护

保护史

1982年7月,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专程回到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参观,并挥笔书写了“勿忘一二九师,激发爱国精神”,赠给涉县人民。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已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十八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5]
1996年11月,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司令部旧址被中宣部列入中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列。[1]
1999年5月至7日,河北省政府拨款15万元,省文物局拨款10万元,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承建,对司令部旧址进行了旧址旧貌复原。[1]

陈列馆

并在司令部旧址北面将军岭北侧,建成了占地方1.3万平方米的陈列馆。馆内陈列的多是一二九师将士浴血太行的实物和文字图片资料,再现了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抗战的辉煌历史,展览内容丰富、展示形式独特、展示手段先进、参观路线为一条龙回环式结构。馆内以时间为顺序,采取图、表、沙盘、雕塑、及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期间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一二九师将士浴血太行的革命事迹,[2]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向广大观众形象地再现了一二九师将士当年在太行山战斗和生活的精神风貌。[1-3]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gmdb/2014-03-23/2539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hswhadmin 更新时间:2014-03-23 关键字:革命地标  涉县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