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金:此芳华非彼《芳华》
此芳华非彼《芳华》
赵安金
《芳华》未上映前,我就非常渴望能进影院一睹《芳华》尊容,看看影片是如何展现那个史诗般的年代对越抗战的年轻军人的芳华。满怀希望走进影院看了《芳华》后,失望和遗憾之情充溢在胸,感觉如鲠在喉,必欲一吐为快。
真遗憾啊,可惜了这样一个本该有个大格局的题材。
一、渴望《芳华》上演
早些时候,我从新闻媒体中看到著名的冯小刚导演在昔日“两山”的主战场——麻栗坡拍《芳华》,正逢有一群参战老兵在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听说在拍反映对越作战的片子,老兵们都希望能到拍摄现场去回忆一下当时的战争岁月,冯导得知后亲自将老兵们请进拍摄现场,并给予了老兵们以应有的礼遇。
这件事情让冯导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许多,他也当过兵,有过军人的经历,对军营也有深刻的感情,拍好《芳华》应该非他莫属。
能够下决心拍摄反映对越作战的、位列《高山下的花环》后的第二部电影,想必冯导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再后来,影片上映的档期一推再推,更加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有的人说是因为里边有一句骂城管的“XXX”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有的说是因为反映了参战英雄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容易诱发老兵集体上访等等。现在看来,档期往后排恐怕是也有炒作的成份,为了把观众的胃口吊得更高,为票房钱袋能更鼓。冠名“第一导演”的微信公众号用了这样的标题:“冯小刚个人票房最高作品诞生!《芳华》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之幸”。文中说:“2017贺岁档的最大赢家,就是冯小刚的《芳华》。”“选择低调公映的《芳华》,能以击穿各个年龄段的强大情感力,收获远超预期的影响力,可远非一个“冯小刚作品”就能做到的。”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走进影院的失望
渴望第一时间看《芳华》,成了我这个1974年12月入伍、参加过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和1984年“两山”作战、1997年10月至1999年6月的云南边境第二次大扫雷的老兵的最大心愿。
从1984年反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上映后,再没有类似的反映对越作战的电影出现。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4年我军收复老山、者阴山后,开始了数年的老山防御作战的轮战。如此重大的对越作战题材,长达30年没有导演敢触碰,当时我确信冯导这个中国一流的电影导演能给人们、尤其是给我们和《芳华》同时代的军人奉上一部震慑心灵的佳作,让我们再能重温那段青春岁月,再回味那段拟将生命奉献给祖国,为祖国母亲的安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激励我们“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作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也盼,晚也盼,总算盼到了电影上映的这一天。
2017年12月15日,老兵们盼望已久的电影《芳华》公映了!
知父莫若女。在军营长大的女儿,早早在网上为我和妻子预定了电影票,经常听我讲战斗故事的、上二年级的外孙女也非要和姥姥、姥爷一起看《芳华》。
那天,在昆明,四百多名参战老兵观看《芳华》。新昆明影城挂出了“祖国没有忘记我”的横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和妻子及外孙女三人提前进了电影院。好不容易看到了银幕上“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厂标出现,伴着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我感觉就要看到一部类似《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那样的不朽的影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我很快就失望了。激动差不多变成了愤怒。
男女主人公的时代正是我从军的那个时代,我认真寻找着我曾经的芳华军旅生涯的感觉。我没有找到多少。除了影片演员的那身65式军装,那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时代符号。冠于那个年代的军人生活和我经历的完全不同,除了文工团员那漂亮的脸蛋、健美的身材外,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完全游离于那个时代。于是,我盼着媒体传说的“七分钟战争”耗费了七百万元的战争画面出现,从中找寻一下我曾经参加过的1979、1984的血与火的历史,那是昔日的同志加兄弟反目相向后的生命绞杀,我军打出了军威国威,创造了和平安宁的国际国内环境,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平崛起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才有今天的国家繁荣与富强,才有了今天人民幸福的生活。
然而等到战争场面出现时,8岁的外孙女被血淋淋的镜头吓得尖叫着用衣服蒙住了头,我在猜测着这是发生在哪里的战斗?没有1979年的背景呈现,没有云南的河口,金平;没有我非常熟悉的老山、者阴山、天保农场、八里河东山的任何印记,不知道刘峰副连长在和谁在作战。我一时糊涂了,编剧和导演设计的战争不会是我军和外星人在打吧?刘峰这个从文工团因犯错被贬到基层连队任副连长的,在战场上连防化兵专业人员操作的火焰喷射器都用上了。越往后面看,越觉得整个剧情游离于真实之外,和自己走进影院的期望值有天壤之别。问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女儿有什么感想?她说:“我们不了解那个年代,冯导演怎么导,我们就会认为就是真实的反映。只不过,看后觉得整个社会充斥在黑暗当中,一句话,影片反映的就是‘好人没有好报’。”
三、此芳华非彼《芳华》
作为一个和影片反映的事件同时代的军人,我想用自己的芳华经历和这个《芳华》作一对比。我们的芳华,决非影片《芳华》。
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留下的那张要家属归还的620元的欠帐单,就来自于现实生活中,那个在1979年牺牲在战场上的贵州籍副连长的遗物中。那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是我们参战老兵认为的真实。
我入伍后的1975、1976年,文革已近尾声。毛泽东时代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号召,仍是那个时代最强的主旋律。学雷锋做好事,做雷锋那样的战士,是我们军营、军人生活的常态。官兵之间,同志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铸就了军人之间亲如兄弟的深情厚谊。战友情,一生情,纵使不相见,永远铭记在心中。
记得在大理三塔寺当新兵时,我的床铺离门口近,元月份的夜晚寒风从门缝吹进,感觉有点冷。我的新兵班长、来自山东桓台的1973年入伍的胡庆明怕冻着我,每天晚上等我睡着后,就把自己的棉衣轻轻地给我盖在脚头。脚一暖,身上也就不冷了。后来我发现班长的关心后,便每天晚上等他再睡着后,我便起身把他给我盖的棉衣再给他送过去盖好。一件棉衣,传递的是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每天早上起床打扫卫生,大家都是抢着打扫;会缝被子的战友,主动替不会缝被子的缝被子,补衣服。如果有一个人今天晚上给全班的战友倒好漱口水、洗脚水,明天就会有其他战友抢着去给大家倒好洗脸水,挤好牙膏。那是一种别样的单纯,是真正的永远铭记在心的芳华。在新兵连集训时,我们还没有配发领章和帽徽之前,每个新兵都想早点照张身着领章、帽徽的照片寄回家给父母亲人看。班长胡庆明就把自己的领章和帽徽摘下来,教我们如何按照着装规定缝、别好,让我们到街上的照像馆去照像。也有的个头和班长差不多的,班长就把自己的衣服借给新兵穿去照像。这就是那个年代军营的真实情况。
(我新兵集训结束后,班长送给我的日记本上的留言。是哪个年代的真实芳华。)
而在《芳华》中,女主角私自将别人挂在墙上的军装穿去照相,后来被战友侮辱,这是对我们那个年代军人之间友好关系的亵渎。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她若提出来借团友的衣服穿去照张像片,相信不会有战友不借给她的。还有因嫌弃女主角身上有臭味而不和其伴舞的细节,更是抹杀了那个年代战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在那个年代里,不管是野战部队,还是地方部队,农村兵总是军人中的大多数。我们战友中的城镇兵大多低调,农村兵多数勇于吃苦。在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后,大家都亲如兄弟,根本不会有影片中描写的一群人看不起女主角的情况发生。
那个年代,战友之间有矛盾、有摩擦时,班长会找双方谈谈心就把问题解决了。每周的班务会,就是战友之间自我总结优缺点,战友之间畅开心扉畅所欲言,是增进友谊和团结的最好方式,也不会有影片中的矛盾累积到不可收拾,且没有人出面解决的情况发生。
历史的车轮前进到了1975年、1976年,那种红旗招展、迎风飘扬、部队敲锣打鼓上街游行的场景,是根本就没有的事。在那两年中,我所在的陆军第十一军就没有一次出现过影片中反映的游行,我也没有听说过;也没有看到过部队所在的县城有游行的情景。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是中国军人为了捍卫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84年的收复老山、者阴山的战争,以及后来数年的老山防御作战中“轮战”,也是中国军人的保家卫国之战。成千上万的中国年轻军人勇敢地走上战场,部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青春芳华,用血肉之躯守卫着祖国的西南边疆的安宁。
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和幸存者,我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走上战场,记得1979年参战前我写的遗书中曾有这样的话:“爹、妈:如果我牺牲在战场,你们应为我骄傲,为国尽忠是你们的教导。你们不要过度悲伤,家里还有弟弟们可以照顾你们。”
剃光头,写遗书,将名字和血型标记在衣服里层上,每个年轻军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1984年,当一列列军车载着年轻的军人,那些年轻的军人高唱着“再见吧,妈妈”,义无反顾奔向前线的时候,正值青春芳华的军人无不是一腔热血沸腾、青春之火燃烧,国难当头,义不容辞,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中国军人誓死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的尊严。
而在《芳华》里,因摸了一个女兵而受了处分的刘峰到了一个基层连队任副连长,这本身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参战之前,部队政治机关要对所有参战人员进行政审,对那些思想消极、受过处分的军人会进行严格审查,看适不适合上一线,上一线会不会出问题。刘峰即使是学雷锋积极分子,只要受了处分,再在真正的战场上任副连长也是不大可能的事。在文工团表演在行的刘峰,受过专门军事训练吗?能直接上战场就到一线吗?
(《芳华》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女一号何晓萍被下放到野战医院,也是不可思议的失真镜头。当年的战地护士,并不是背个伤员有力气就行,那也是要有专门护理经验的。编剧和冯导想通过七分钟的残酷战争场面,让两个主角成为战斗英雄,从而为影片最后的“英雄没有好结局”埋下伏笔,用心可谓良苦。
七分钟的战争是在哪里打的?影片中说是在中国的西南。按影片中的服装来看,应是一九七九年的对越自还击作战。到云南麻栗坡去拍影片,给人的感觉又像是拍的一九八四年的“两山”作战。曾经和《芳华》同时代的我,对这七分钟战争,和我的战友有着相同的观点。
不管是一九七九年也好,一九八四年也罢,对越战争一直是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进行的,何来影片中战友陷入沼泽后的营救之说?刘峰作为副连长,竟在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后,用火焰喷射器进行喷射。七分钟战争没有见到一个敌人,刘峰和他的战友们在和谁作战?我的一个老兵朋友曾是个防化兵,他对我说:“‘火焰喷射器’是防化连喷火排编制的装备,在战争中是配属步兵主要是用于清扫那些碉堡、工事,燃烧着的油料会从工事的射击孔、通气孔等地方窜入,带给碉堡中的敌人高温和窒息。
我们一起参加过第二次大扫雷的装备处长看了《芳华》后这样说,“我管了多少年装备,第一次看到一个副连长自己抱着火焰喷射器的,那是需要专门训练的。假,太假了!”他接着说:“《芳华》不是咱们的芳华,不是咱那个年代的主旋律!”
曾参加过一九八四年老山防御作战的战友罗真伟说:“看后没有想像中的震憾。体现军人生活细节性的不多,更多的是跳舞。反映战争的几分钟一点都不真实。我也想看看曾经战斗过的麻栗坡县城、落水洞,但在影片中,想看的一样也没有看到。”
更不真实的还在后头。
刘峰参战成为了英雄;女主角成为英雄后竟疯了。按照国家有关优抚的规定,参战荣立三等功以上的干部战士,国家都是要负责安排工作的。参战致残失去工作能力的,都是由国家荣誉军人疗养院养起来的。我们参加第一次云南边境大扫雷致残的冯利戈就由“四川省伤残军人休养院”养了起来。
(第一次云南边境大扫雷致残的战友冯利戈。)
而刘峰和女主角都是英雄,英雄是需要军区以上授予荣誉称号的,军队和地方民政部门是一定要负责安排合适工作的。刘峰和女主角都是转业军官,有关军队转业军官的安置规定到目前为止,除了从2000年始行的自己选择自主择业外,都是由国家负责安置工作的。而刘峰作为副连长,作为失去一只胳膊的军队干部,一名英雄,最后竟没有被安排合适的工作,去拉三轮车运送盗版书被城管罚款,英雄还不得不给城管“行贿”送烟,说好话欲要回自己被扣的三轮车。这个细节完全是对政府优抚安抚政策的曲解。生活中可能会有城管对不知身份的参战退伍军人的刁难,但肯定不会有一个参过战的英雄、军转干部不被安置工作。
电影的结尾,同样是胡编乱造。
刘峰说,自己的媳妇跟人跑了。然后解说词中说,刘峰和女主角生活在一起,没有结婚,只有亲情。
(《芳华》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刘峰和女主角在一起,就属于非法同居。一个学雷锋积极分子,一个好人,一个军队转业干部,一个从战场上下来的英雄,竟沦落到媳妇跟别人跑,和自己的战友非法同居的地步,这是置社会法律于不顾,置社会道德于不顾。这是对我们真实的“芳华”于不顾,设计了一个好人、一个英雄落难的结局,让观众引发对为谁从军的反思,对为谁参战的反思,对英雄落难的反思,对转业军官安置的反思,这是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的否定。
总之,《芳华》反映的,不是我们年轻时的青春芳华,是对那个时代军人、那个年代军营的生机勃勃生命的倒行逆施,是对艺术本质来源于生活真实的背叛。这是一部主题晦暗、带有“伤痕”式炒作的商业片。“能以击穿各个年龄段的强大情感力,收获远超预期的影响力,”是因为我们这一代当时的军人想从中寻找我们曾经的影子,我们的下一代想从中去重温那段战争的历史,并不能说这部电影的格调有多高,艺术性有多高,有多少感染力。
我们曾经的军人,共同怀念我们那个年代的芳华,摒弃商业炒作的华而不实、既不尊重历史、又曲解党和国家的军转干部安置政策的《芳华》。
参战老兵指望冯导的《芳华》,为参战老兵、为死去的战友、为老兵的尊严发声,恐怕要落空了。
走出影院,脑海里一直呈现着两幅画面,一幅是我们成千上万的军人义无反顾的走上战场,为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随时准备献出生命的无私无畏,那是真实的芳华,是我们曾经的芳华;另一幅画面,是电影《芳华》中文工团解散前的聚餐中,所有人举着酒杯,流着眼泪唱“送战友”的声嘶力竭,仿佛只有当文工团解散时,大家才能认识到战友情的可贵。那是编剧的《芳华》,冯导的《芳华》,商业的《芳华》。
作者简介:赵安金,1974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团政治处书记、副指导员、指导员、旅政治部宣传干事、干部干事、营教导员;军事法院审判员;省级检察院检察官等职。参加过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4年“两山”作战,1997年10月至1999年6月的云南边境第二次大扫雷。荣立过个人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干部”荣誉称号。还获得过“云南省直机关最美机关干部”、“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6年10月退休。
2017年12月28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djhk/wypl/2018-01-07/4814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