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鹃花开 >

文艺评论

打印

《三八线》:给年轻人讲一个真实的历史,而不是娱乐

7da0004fbd604ebe15c.jpg

  张国强在《三八线》中饰演的志愿军战士李长顺。

  “尤其孩子们,通过这部电视剧,知道祖国是多么的重要,就像我们在戏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我们不能拖后腿,我们身后是祖国”

  入夜,美军战俘头领马克在出逃的过程中被志愿军战士抓获。第二日,野战医院院长将其和其他战俘一起带到一处废弃的刑场——那里曾是美军疯狂屠杀我军战俘和无辜百姓的地方。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们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来帮助屠杀百姓?这就是你所谓的正义。你为谁而战?到底是谁被洗了脑?”院长愤慨地质问, “请你想一想,到底是谁在欺骗你!到底是谁在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欺骗全世界?!”听完这番话,马克有些哽咽,其他战俘也都低下了头。

  这是正在北京等多家卫视同步热播的电视剧《三八线》中的一幕。

  当时无数英雄的故事散落在疆场,然而只有少数得以在影视剧中被讲述。《三八线》的出现,将人们再次拉回到那段永远无法忘却的历史中去。

秉着“真实还原历史”的创作理念

  生活在鸭绿江边的李长顺原本是一个莽撞的东北渔民,父亲和弟弟在一次轰炸中去世。眼看着美军已经快打到了鸭绿江边,家破人亡的他和几个兄弟入伍上前线变成了几十万志愿军中的一员,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三八线》的故事也自此拉开帷幕。

  三年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写了三个剧本的创意,其中关于抗美援朝的题材被认为是可行性最强的,这就是后来《三八线》的雏形。

  一直以来,抗美援朝的故事多存于人们的口中和书上,用电视剧的形式正面表现这一宏伟的战争却很少见。为了真实还原历史,编剧王海平走访老兵无 数,翻阅大量史料,数易其稿,回忆起创作历程,“期间每每写到动情时,总会忍不住潸然泪下,既感动于志愿军的伟大,同时也感慨于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些真实的人物和故事,经过浓缩后被搬上了电视荧幕。主角李长顺大概是四个人的糅合——出身是美军轰炸中家破人亡的渔民,名字来自于志愿军烈士 墓,神枪手的特征则取自当时军中的狙击手们,以及在上甘岭的最后牺牲,成就了一个英雄形象。除此之外,“美国人的原型来自于西点军校的回忆录和日记,韩军 则找来了韩国将军和士兵的回忆录,朝鲜人原型是当时平安道底下一个运输队……”王海平说。

  同样秉着“真实还原历史”的原则和创作理念,导演梦继在拍摄过程中死抠每一个细节,“因为这是要载入历史的,你要给年轻人讲一个真实的历史,而不是娱乐。”他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此戏与娱乐无关”。

  在剧中,演员的服装、造型和道具等都经得起考究。为了规避“雷点”,梦继找到了不少原产原件,包括水壶、枪炮,甚至还有美国“韩战纪念牌”上美 军穿着的雨衣,上面印有部队的番号。而为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剧组还专门聘请了研究朝鲜战争历史的顾问团队全程跟组指导,并花费重金特别定制了两辆1:1 的美制M4A3“谢尔曼”坦克道具模型。

  至于演员就更不用说了,张国强为了演好李长顺这个角色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特地学习了朝鲜语。他发现当时的发音与口音与现在都有不同,于是综合运用两种口音并不断向翻译学习。

既有群像,又有鲜活个体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就曾拍摄过《上甘岭》《英雄儿女》《奇袭》《三八线上》等以朝鲜战争为主题的电影,在这些经典老电影中,尤以《上甘岭》和《英雄儿女》最具代表性。

  拍摄于1956年的《上甘岭》根据真实战斗改编,讲述志愿军一支连队奉命坚守阵地、阻击敌军前进的故事。这部电影展现了同一时期其他电影少有的 现实主义英雄气概:赤膊战,狂风暴雨般的轰炸,在缺水断粮的情况下顽强生存,甚至还要面对毒气。而让更多人记住的是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名战士用自己的身体 堵住敌军碉堡的枪眼,挡住机枪射击———这一场景是对英雄黄继光传奇事迹的再现。

  与较为“写实”的《上甘岭》相比,八年后出现的《英雄儿女》则在叙事和影片效果方面多了一些浪漫主义色彩。该片根据作家巴金1961年创作的小 说《团圆》改编而来,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战场,王成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以哥哥的精 神为榜样,为战士服务,最终她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

  这部黑白电影将王成的战斗表现以激烈的歌剧效果和戏剧方式呈现出来。每每提及这部老电影,人们都会记起难忘的一幕:王成毫不畏惧,用报话机向我军指挥部高喊:“为了胜利,像我开炮!”随即拉响爆破筒,俯身冲向敌群与之同归于尽。

  《三八线》则不同,除了借助题材自带的光环以唤起观众的认同感外,它既有志愿军群像,又有像李长顺、张金旺这样的鲜活个体。

  “过去我们看到抗美援朝的影像作品,大部分都写我军英勇作战,把美军打得稀里哗啦,《三八线》非常可贵地加了人道主义的视角。”清华大学新闻与 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比如剧中有一个情节:李长顺在雪地里见到整个班冻死的志愿军战友,精神大恸。战斗结束后,他作为战斗英雄被上 级指定接受采访,他拒绝了,大声说道:“你让我有什么体会?体会我那三分之二的战友怎么没的吗?”而在和美军肉搏之前,兄弟们说的是,还想回家看看隔壁村 相好的,还想吃白面馒头。

  很显然,《三八线》再度讲述的这段战争史诗,不再仅仅停留在骁勇善战、势如破竹的场景,而是进一步透视出战争历史的复杂肌理。

“我们身后是祖国”

  事实上,有关朝鲜战争的影视作品一直都不多。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就逐渐从银幕和荧屏上淡出了。除了1999年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较量》外,再就是冯小刚在《集结号》有少许片段涉及。

  从这一点上来说,时隔十多年后《三八线》的出现本身就被认为是一种进步。一位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的表现。

  联想到《三八线》的最后,战士们用生命代价换取的“新时代”,很容易令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概念有更丰富的认知。

  “除了让我们对新中国的历史有一个认同外,更多的是告诉处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应当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尹鸿说。

  作为导演的梦继则将希望寄托于观众,“尤其孩子们,通过这部电视剧,知道祖国是多么的重要,就像我们在戏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我们不能拖后腿,我们身后是祖国。”

  而对于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人来说,这部电视剧显得更加珍贵。就在该剧杀青前,主演张国强和剧组人员来到沈阳的志愿军烈士陵园祭奠。当日,众人在抗美援朝战争纪念碑前深深地鞠躬默哀,敬献鲜花。张国强拿酒跪拜,向烈士英灵诉说、祷告、敬礼,“这是对英烈的告慰。”

【对话主演】张国强:拍《三八线》的每一天都在感动着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陈娟 发自北京

  《国际先驱导报》:当初为什么会接《三八线》这部戏?

  张国强:说实话,并不是因为我是演员,接戏演戏是我的工作,而是作为一个对抗美援朝战争有着深刻敬意的人来接下这部戏。在这样的和平年代,爱国 或许只是沦为人们的随口说说,但是我不想这样,作为一个传播文艺精神的演员,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要以我力所能及的方式,告诉世人中国人是怎样 的,民族精神是怎样的,真正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怎样的!

  Q:你怎么看李长顺这个角色?

  A:我觉得他是那个年代东北人的一个缩影,尤其辽宁丹东那一带,在他的身上集合了很多志愿军的形象。他起初为报仇而当兵,但后来战争逐渐改变了 他的想法:他觉得自己身后是祖国,是为国家而战,是为祖国而战。其实,不管是李长顺还是张金旺(王挺饰),他们都饱含一腔热血。他们服从命令,不只是说服 从上级首长的命令,而是服从整个国家,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Q:从《士兵突击》到《三八线》,两次饰演中国军人感悟有何不同?

  A:从《士兵突击》到《三八线》,从现在的中国军人到那个时候的志愿军,是完全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人形象。志愿军给我更多的震撼和感动,然后我从心底里对逝去的志愿军将士以及还健在的志愿军将士致以深深的敬意。

  Q:能举个例子讲讲志愿军带给你的感动和震撼吗?

  A:有一个剧情,我听说实际上好像接近一个连被冻死,我们戏里只是浓缩说一个班。他们奉命去截断唯一一座桥,挡住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的退路,但结果美军全跑了,一看整个连全部冻死。我看这段史实时就受不了,嚎啕大哭。

  还有一次看一个电视节目,请活着的志愿军老战士上台,“我是来自特务连战士,我今年84岁,我叫……”当他们响亮地报出他们属于哪个队伍时,我 哭得泣不成声。其实我们《三八线》的兄弟们一直在延续着这种感觉,就像魏巍老师讲的那样,他们入朝的时候说每一天都在感动着,而我们在拍的时候也每一天都 在感动着。

  Q:现在回想这部剧有什么感觉?

  A:能看到一个最真实的战况,我觉得这个是最打动我的。每当看到相关的视频和文字介绍,眼泪就哗哗地往下流。我觉得这可能是很深很深的一份感情,我们对抗美援朝那段历史,有了一个特别好的怀念。

  相关阅读:

常荻:如果有可能,我想为你们做点什么…

  伴随着抗美援朝史诗大剧《三八线》的忍泪收官,网络上掀起一片不舍之声,内地实力派演员常荻在剧集播出期间发布的几篇文章更是引发网友们内心深 处军人情怀的动荡。在文章中,常荻不仅叙述了拍摄期间天气的恶劣,前进的艰辛,更是坦言为了还原真实场景,演员们爬冰卧雪,举步维艰的辛酸事宜,激起众人 心中的柔软,催人泪下。

常荻:你好,杨家喜同志!认识你,是我的荣幸!

  电视剧《三八线》是由王海平编剧,导演梦继执导,汪裴总制片,张国强、王挺、曹曦文、常荻、张洪睿、战卫华等联袂主演,该剧自开播以来,收视口碑不断攀升,其抗美援朝的题材、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以及蕴含的家国情怀不但在国内形成追剧热潮,更在国际舆论上引发热议。

  剧中,内地实力派演员常荻饰演机枪班大老杨,杨家喜,谈及角色,演员常荻流露出一股骄傲的神色直言,能参加电视剧《三八线》的拍摄,自己感到很 骄傲,能认识杨家喜,能和他一起并肩战斗到319高地,更是自己的荣幸。我们回头看看,六班长、二排长、一排长、王大福、郑铁牛、线才臣,老算盘,这些数 以万计的英雄们!我只想对他们说:对不住了老几位,我来晚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万万岁!!

  每次听到“满江渔火,都为你点亮,亲人盼你回家乡”我都不能自己,常荻说道,因为他甚至想到了,英灵们也许白天不能赶路,只有等到夜晚才能出来找回家的路,鸭绿江边的渔火就是为了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才点亮,来吧我们的英雄!朝着渔火的方向,过了江就是家乡。

  常荻在文章中还表达了对先烈们崇高的敬意道:我不会忘记大老杨和每一位战友!我相信祖国和人民亦不会忘记您们!您们的牺牲,换来了祖国六十多年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景象、山河无恙!!

片场熟睡连夜赶拍 爬冰卧雪何等酸爽

  谈及拍摄期间的艰辛,常荻更是止不住的感叹,他在文章中写道,作为一个入行十四载有余的我来说,熟悉我的朋友和同事都知道,我几乎不会在片场睡 觉,因为那样会显得不敬业,会被同事说三道四!但《三八线》从上到下都在片场睡嗨了,因为实在是太累了!!因为剧本是边拍边出,头天晚上出新本,大哥(张 国强)就连夜带着全连“官兵”拉新本儿,因为转天就要拍,理不顺就势必出不来好玩意儿!每次拉完本儿都得到夜里十一二点,大伙回屋自己再消化一会儿、洗洗 涮涮,时间就瞬移至凌晨两点左右,四点半起床号(闹钟)响,五点大伙就迷迷瞪瞪出发了。

  因为开机已经是四月初了,中午零上七八度,夜里零下十五度,我们有大量爬冰卧雪的戏,那时清晨的雪还比较结实,也禁得起折腾,好雪不等人,好本 儿全靠拉,我们只能牺牲睡眠时间去追赶“志愿军”的脚步!待机器架好,个个生龙活虎一般,急行军的戏码,齐裆深的大雪让兄弟们举步维艰,为什么是齐裆深 呢?因为有裆卡住了,不然能齐腰深、齐胸深、齐颈深,有的地方下面还有暗河,一脚踩下去雪就能从裤腿钻到膝盖,几条儿拍下来小腿就湿透了,这会儿再来阵小 山风,那真是非一般的酸爽。

  就这样,为了保证镜头前的精神面貌,换个机位兄弟们也能睡上个两三分钟!每到透支到极限感觉快撑不住的时候,我们就想想当年入朝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现在所承受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向英烈们致敬!

常荻:如果有可能,我想为你们做点什么…

  战友们相继…北风吹起…芦花飞舞漫天霜…英雄出征血洒…万里疆场…先一步牺牲的战友,别寂寞、不孤单…吾等来矣……“仰望苍穹,何时才是尽 头!”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大多数还没有娶妻生子,他们更没有为父母养老送终!但他们为祖国、为我们,长眠于异国他乡!常荻直言,如果有可能,我想为你们做 点什么!哪怕是削个苹果……

  

  演员常荻这一番文字中蕴含着无数的努力和艰辛,大家可以想象大雪飞扬,士兵们艰难前行的场景,让人十分动容。剧中主演们纷纷转发感叹,网友们更是直接留言表达致敬之心。

  提及自己儿时的梦想,常荻坦言,可能是基因所致,我们都有一颗保家卫国热血的心,只是父亲真的参了军,而我却变相圆了军人梦!在《三八线》即将收官之际,也向我们家的老班长致敬!感谢您和您爱人(常荻的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让我得以驰骋在“朝鲜战场”上。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djhk/wypl/2016-06-21/3852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凌云志 更新时间:2016-06-22 关键字:文艺评论  杜鹃花开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