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要解决好“本、源、质、效”
创作是作家、艺术家的中心任务,作品是作家、艺术家的立身之本。如何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能够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是当前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要问题。在近日组织的河南省省内戏剧艺术家“重回朝阳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艺术创作基地采风活动中,听了乡亲们讲述当年著名戏剧艺术家杨兰春先生创作豫剧《朝阳沟》的真实故事,来到他的墓园,站在他的雕像前,望着他慈祥、凝重、正专注创作的神情,我的心里涌起了一种震撼和感动。
杨兰春先生是20世纪我国戏曲界最有影响的艺术家之一,是中国戏曲现代戏的奠基人、豫剧现代戏的开拓者。在50余年的艺术实践道路上,共创作出了《朝阳沟》《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唐知县审诰命》《刘胡兰》《花打朝》《好队长》等众多家喻户晓的优秀剧目。尤其是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半个世纪经久不衰,剧中的大部分唱腔至今仍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成为现代豫剧的经典之作。杨兰春先生扎根乡土,心系农民,用一生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艺术家,什么是世代相传不朽的艺术。其艺术经历启示我们,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就要努力解决好文艺创作的“本、源、质、效”。
坚定创作之“本”。本,就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杨兰春先生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不仅把为农民写戏、演戏看作是自己的责任,还把它当作一种幸福、一种荣耀、一种成就,当作生命中的大事去干。对作家、艺术家来说,坚定创作之“本”,就要像杨兰春先生那样,对人民怀有真挚、彻底、持久之爱。只有这样,才能深深地热爱脚下这片土地,才能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人民的沃土里,用参天浓荫回报滋养自己的大地,人民也才会用跨越时空的守护和胸襟接纳他,托举起他的灵魂。坚定创作之“本”,就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融入到血脉当中,融入到创作当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坚定创作之“本”,就要坚持弘扬正能量的创作总要求,用作品真实反映国家的深刻变化,反映时代发展的大潮大势,反映老百姓热腾腾的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深挖创作之“源”。源,就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只有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才会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恒久艺术魅力。深挖创作之“源”,就要看到人民群众中有大智慧。人民群众还是“语言大师”,最鲜活、最生动的语言往往就在群众中。智慧在百姓当中,体验在百姓当中,感悟也在百姓当中。我们一定要在群众当中去挖掘智慧、体验感悟,听听他们的家长里短,体味生活的苦辣酸甜,感悟社会的发展变化。深挖创作之“源”,就要走进生活深处。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如果没有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切身体会,杨兰春先生就不可能在《朝阳沟》中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唱段,就不可能塑造出银环、栓宝、二大娘等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挖创作之“源”,还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能动的。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正如一位艺术家所说,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
提高创作之“质”。质,就是文艺创作的质量。树立精品意识,提高作品质量,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是每位文艺工作者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提高创作之“质”,就要静下心来,力戒浮躁。浮躁是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一些作家、艺术家只看市场、不顾质量,一些作品根本来不及打磨,就推向市场,换取人民币。这种急功近利、一味迎合市场的做法,不仅是对文艺的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的伤害。提高创作之“质”,就要遵循规律,精益求精。杨兰春先生在创作《朝阳沟》时,有一句“强回头再看看栓宝门口”,其中的“强”字,苦磨六年,修改了38次之多。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做法,正是艺术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提高创作之“质”,就要加强修养,提升素质。优秀作品的创作,主要取决于作家、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作家、艺术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创作的思想基础;要加强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打牢创作的业务基础;要加强人格修为,提升道德境界,打牢创作的道德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注重创作之“效”。效,就是文艺创作的效益、效果。一部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激励进步、追求美好、社会效益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我省打造的豫剧《焦裕禄》《苏武牧羊》、电视剧《大河儿女》等都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好例证。注重创作之“效”,就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创作出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优秀作品。注重创作之“效”,就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文艺工作者不考虑作品的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能一切向“钱”看,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的“浮躁”之风下,更要有定力,做人要守底线,做事要尽责任,不能为“迎合”而丧失尊严。注重创作之“效”,就要大力推进文艺创新。文艺作品效益的实现与人民群众对作品的接受与否密切相关,要想实现作品效益的最大化,就要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变化、传播方式多元的新常态,大力推进文艺内容、形式的创新,真正做到既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坚定创作之“本”,深挖创作之“源”,提高创作之“质”,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创作之“效”,一定能够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者: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djhk/wypl/2015-01-20/29845.html-红色文化网